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銀行md

投資銀行md

發布時間:2021-05-08 20:16:23

㈠ 職位或職級ED MD SM M 是什麼意思

ED Executive manager 執行總監;MD Managing director 董事總經理;SM Senior manager 高級經理;M Manager 經理。

MD作為一種職銜的起源來自於「身份對等」的需求。英國傳統企業最高決策者一般被稱作ManagingDirector(MD),被翻譯為「董事總經理」。由於投行中的業務團隊負責人直接接洽溝通的往往是企業里的MD,所以投行也選擇叫MD來與客戶的身份相對稱。

隨著美國企業發展,經營層最高決策者一般被稱為CEO,MD的稱呼慢慢被淡化,但MD體系在投行一直延續了下來。在華爾街,MD是一個非常高的頭銜,當一個人得到這個頭銜時,年薪可能過百萬美元,可這個人可能不是公司高管,甚至不做管理(例如帶領一個15人的團隊)。

(1)投資銀行md擴展閱讀

國際投行均起源於合夥制企業。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合夥人機制已不復存在,但是融合合夥人文化的MD職級被廣泛傳承了下來。

合夥人企業的最主要特點是「輕資產、重人才」。人力資本是投行的核心資本,不斷的吸納優秀的、符合公司發展需要的人才是企業發展和降低風險的必然選擇。在此基礎上,企業內建立篩選合夥人的標准、晉升合夥人的條件;

例如業績達到何等要求,能力是否爭得合夥人認可等,逐漸,這套運用在合夥人的培養與晉升機制傳承到更廣泛的員工身上,形成了一套引導員工關注公司發展所必須關注的因素、滿足因素要求即可晉升的MD機制。隨著市場和業務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行已不再是合夥企業,而是上市公司。原有的合夥人的實質身份已被弱化,但MD制度因其對業務發展的推動作用,而被傳承和發揚。

㈡ 職位頭銜膨脹:投行職位MD為什麼會翻譯為董事總經理

Managing Director,總經理,一般是指董事兼任總經理。

網路嫌我字數不夠

㈢ SA-VP-D-ED-MD是什麼職位

1、MD(董事總經理 Managing Director)。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縮寫MD),一般是金融業從業人員的一個層級,多見於投資銀行、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

2、ED(執行總經理 Executive Director)。執行總經理是和非執行總經理是相對的,所謂執行總經理,他本身也是一個總經理,主要參與企業的經營,執行總經理它本身是在公司裡面有其它的工作或者業務相對的獨立總經理。

3、D(總監 Director)。總監,一般為某項領域的第一監管人,如項目工程總監,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總監等,在企業中也是高層管理人員。

4、VP(副總經理 Vice President)。公司行政班子的組成人員,由總經理提名,董事會聘任,是總經理的助手,是董事會授權的企業某個領域的負責人。

5、AVP(助理副總經理 Assistant Vice President)。總經理助理處於「總管家」與「部管部長」的雙重位置,圍繞著中心工作,上協調領導,下聯系群眾,事務、政務都要過問。與總經理、副總經理等一起並稱公司高層人員。

6、A(經理Associate)。經理是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和行政事務的負責人,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經理對董事會負責,可由董事和自然人股東充任,也可由非股東的職業經理人充任。

7、SA指制度審計(System Audit):制度審計首先按照一定的程序確定需要評價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3)投資銀行md擴展閱讀:

助理副總經理工作內容

1、在總經理領導下負責辦公室的全面工作,努力做好總經理的參謀助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認真做到全方位服務。

2、在總經理領導下負責企業具體管理工作的布置、實施、檢查、督促、落實執行情況。

3、協助總經理作好經營服務各項管理並督促、檢查落實貫徹執行情況。

4、負責各類文件的分類呈送,請集團領導閱批並轉有關部門處理。

5、協助總經理調查研究、了解公司經營管理情況並提出處理意見或建議,供總經理決策。

6、做好總經理辦公會議和其他會議的組織工作和會議記錄。做好決議、決定等文件的起草、發布。

7、做好企業內外文件的發放、登記、傳遞、催辦、立卷、歸檔工作。

8、負責保管使用企業圖章和介紹信。

9、負責企業內外的公文辦理,解決來信、來訪事宜,及時處理、匯報

10、負責上級領導機關或兄弟單位領導的接待、參觀工作。

㈣ 在投行干到md究竟有多難

MD,即董事總經理;
投行職位序列:分析師、經理、副總經理、總監、執行總經理、董事總經理、業務負責人等。
投行從業人員10年左右基本都可以達到執行總經理,但是能否更上一個台階到董事總經理,則需要考察承(關)攬(系)能力和領(厚)導(黑)能力。

㈤ 投行的MD是什麼崗位

MD是由兩個單片語成的:manegement director 其實也就是食物鏈的頂端了。就像是看小說的骨灰級的人物了,是屬於那種年工資千萬的人物,也是金字塔的頂端。

㈥ CFA,FRM JD MBA 和 MD,哪個投行更看重

想進投行工作——本科畢業就可以嗎?本科不是相關專業的也可以嗎?研究生畢業可以從associate開始做起嗎?MBA與研究生相比具備什麼優勢?到底FRM / CFA需不需要考?法學博士、醫學博士還有其它各類博士學位在投行看來是優勢還是劣勢?這篇文章將解答以上所有煩人的問題,幫你指明踏向投行的學習方向。
我可以告訴你哪些學位和證書是有價值的、能幫你進入金融領域的,而哪些是不行的。
我為什麼這么討厭這些證書和學位?因為你們對這些太過重視!
我發現很多有志向的bankers看重學位和證書多過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拿到一個好實習的能力、networking的能力,甚至是在團隊中的領導力。
你可能也會認為學歷和證書是敲門磚:沒錯,即使你是從一個不知名的學校取得了2.1的GPA,在telemarketing(電話營銷)領域工作了五年,但如果你有一個Bloomberg的證書,Goldman Sachs會立刻給你一份工作offer,對嗎?
按這種邏輯,也許我應該開始做賣證書的生意。
IBD / PE 和其它金融領域的對比
學歷和證書的重要性在不同金融領域是不同的。
比如,如果你想進入Risk Management領域,那麼通過FRM考試是必須的;如果你想做Portfolio Management,或Equity Research,通過CFA考試會被認為是一個必要條件。然而投資銀行對這兩個考試都不看重。
我在這里重點著眼於Investment Banking和Private Equity,因為這是我們這個網站重點關注的,如果你在讀這篇文章,這一定也是你所感興趣的。
「五個有比沒有好的學位和證書」
讓我們先從學歷開始,因為學歷比較好寫。
因為一些具體的原因,Banker看重的學歷只有本科、研究生、MBA。不過為了好玩兒,我們先把整個名單過一遍再來了解這是為什麼——如果你已經一頭扎進JD / PhD / MD的領域你又應該怎麼辦。
一、「高中和初中學歷」
想拿到Investment Banking實習的16歲同學們請不要再來問我了。出門曬曬太陽玩兒去吧,你們很有可能缺乏維生素D。
高中學歷對銀行來說是必須的,如果你只是高中畢業,你也做不了什麼正事兒,你至少要有一個本科學位(憑高中學歷你也許可以做個助理,不過這真的是你想要做的嗎?)
你在中學的表現在某些,比如在英國相對更重要些,因為A-level在英國得到極高的重視。然而在美國,申請銀行工作的時候,把高中成績列出來,或者AP成績列在你的簡歷上是愚蠢的做法。除非你上的是像Exeter或是Andover這樣很有名望的學校,你可能會有一些networking的優勢,除此之外你上的是什麼學校並不重要。

二、「大學學歷」
這是要在Investment Bank工作的起碼的要求,也適用於其它大部分金融公司
每周都會有些留言問:「我今年38歲,大學沒畢業,你覺得我能成為一名銀行分析員嗎?」
答案是,你不能。為什不能呢?
1、供應和需求
已經有了那麼多的大學畢業生為了進入銀行工作甚至願意舍掉一顆腎;銀行即使拒絕99%的應聘者,剩下的人也遠遠超出他們要招的的人數。
2、Work Ethic
如果你不能完成大學學業,那麼銀行會假設你不可能完成任何project。別人很難相信你能勝任3小時後交出一個100頁的pitch book這樣的任務。
我理解有很多的原因致使你無法完成大學學業——你退學建立了自己價值億萬元的公司,你承擔不起學費,你成為了一個明星,目前還在在休學中。
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生活並不公平。如果你沒有一個大學學位,你是進不了investmentbanking和private equity的。
如果你是一個很厲害的trader,沒有大學學位證書,也許你可以為一個小的proprietary trading公司工作。盡管如此,這樣的工作機會也很難爭取,這些公司不像banks那麼在乎你過去的學歷,但是在那裡工作的人都有大學學歷。
Non-target school的學生進入銀行業比target-school(常春藤聯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牛津,劍橋這一類學校)的學生要難100倍,所以可能的話還是要去的學校。
只要你能拿到還不錯的成績和實習,你學的是什麼專業沒有那麼重要。

三、「碩士學位」
以下是幾個攻讀研究生學位的正確原因:
1. 你的本科學校不出名,你需要一個更有名氣的研究生院校來鍍金。
2. 你本科的成績沒有那麼好,你需要刷高你的GPA。
3. 你沒找到工作,想要通過更高的學歷得到更好的招聘機會。
4. 你在歐洲上學,很多學校設立5年的本科和研究生合並項目。
關於碩士學位問得多的問題:如果我拿到金融的碩士學位,畢業後我就能以associate的職位開始工作,對嗎?
答案是不對,因為:
1. 在進入碩學項目前,你要至少有3到5年的工作經驗;或者要2年investment banking analyst的工作經歷。
2. 碩士項目不像MBA項目對時間和金錢投入要求那麼多。
這個問題在career fairs上我至少被問500次了,而我的回答總是一樣的:「你還是會從analyst做起。」

四、「MBA」
這是一個會使你的工作崗位上升一個層級的學位。
如果你已經有足夠的工作經驗(通常在普通行業里工作了3到5年,或者在投行做過2年的analyst),那麼畢業後你會在比analyst更高一層的associate崗位任職。
這就意味著你的工資增加了,責任也更多了,你每天能睡足6個小時,而不是只能睡4個小時。
不過不要以為你有了MBA學歷,銀行會就一定會面試你或者認為你可以勝任associate的崗位。很多因素都能把你的機會搞砸,比如從一所非top-tier的學校讀取了MBA,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不能清楚地說明對banking產生興趣的過程。你一定要學會如何重新定位推廣自己,一開始讀MBA的時候就要清楚如何正確的運用這個項目造福自己。

五、「Juris Doctor」
法律題材的電視劇《裂痕》劇情跌宕起伏,非常精彩,而真實生活中的大部分律所根本不會那麼有趣:你所在律所的合夥人們可能是虐待狂,但也絕不會像Patty Hewes那麼無情。
很多律師會突發奇想有一天他們可以轉行進入金融領域,賺大筆的錢讓他們之前的同事嫉妒得要死。
不過有個問題:banks完全不認為法學院有什麼了不起。
好吧,我講的並不是百分百正確,法學博士比醫學博士或者其它學科博士要稍微好一點兒。但是除此之外,讀法學院不會帶來另外的bonus,這不是一條能直接通向banking的陽關大道。
你必須要先從法學院畢業,在corporate law領域工作過幾年,這樣下來還能保持理智,你才能再藉助network進入banking。
有法律的背景可能會讓你在不良資產重組和投資領域有優勢,因為這方面banking和法律有重疊的部分。但是如果要為進入這個領域而選擇讀法學院並不明智。
如果你已經就讀法學院,也不能中途退出,先要完成你的學位,學習corporate law或者securitieslaw,再在工作幾年後通過networking進入banking。如果你讀了法學院,在進入banking之前又在corporate law領域工作過,那麼你就能從associate職位做起,所以法學博士也是幫助你升職的另外一種方式。

六、「PhD」
如果你以為banker們看不起律師,那你肯定沒見過他們對PhD們的反應——哎喲!
Banker和PE(私募)的那些傢伙們不在乎學歷,因為數學在這兩個領域實在不重要:四則運算和一點Excel里的循環引用就夠了。
你可能是下一個霍金,但那根本不重要,因為成為banker不需要懂得蟲洞——你只需要懂得怎麼更換Pitchbook的字體大小。
大多數banker認為PhD的受教育程度過高以至於他們不能做一些修列印機或者從SEC文件中提煉重要信息這類的基礎工作。所以他們對聘用PhD存在很大的偏見。
有時候即使你有博士學歷仍然能夠進入這個行業,但通常你需要:
1 鎖定一個精確符合你背景的boutique bank
比如如果你是材料工程的博士,那麼找一間專注於工業領域的firm,或者如果你是生化博士,那你得找一間專注醫療領域的firm。
2 去做Equity Research
在這個領域投行真的會看重你的學歷因為他們需要對某個行業有深度理解的人——還是這個道理,你要鎖定那些符合你背景的項目組。
3 走Quant那條路
尤其適合物理數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生。Trading固然不會一成不變,但firm總是需要Quant一類的數學好的人去建模。

七、「MD」
MD面臨同樣的問題:你的學歷過高以至於銀行會假設你都可以做心臟直視手術了,肯定不會對可比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有興趣。
投行還會假設你做任何事都堅持不下來:否則你怎麼會讀完了這么多年醫學院才意識到你其實想從商?
在這個情況下你可以採納以上對PhD的建議一和二,尋找那些主要業務在醫療/生物技術/醫葯領域的boutique bank或者試試Equity Research。你沒有成為quant的背景,所以第三條對你來說不是一個好主意。
你還需要一個非常好的故事來解釋你為什麼轉行——「我才意識到business有意思多了!」這樣的回答可遠遠不夠。
你需要解釋是什麼人或者什麼事讓你對金融產生了興趣,還要完美地解釋你如何在這么多年後才意識到醫學不適合你,而同時你又怎麼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確定了金融才是適合你的。

八、「學歷組合——JD + MBA」
學歷組合也是我不推薦的。
我們已經知道在一般的本科學歷基礎上再多一個碩士學歷也不會讓你有從Associate開始的機會。
那這個的JD+MBA組合呢——這肯定會帶來更多機會,對吧?
不,並不會。
大部分項目都會要麼更加偏法律,要麼更加偏金融,但不會兩者都是重點。
這個學歷組合會在法律和金融有重疊的領域尤其有用,比如重組、不良資產投資、或者可能房地產/項目融資領域。
但即使在這些領域,要說JD的學歷能非常有用其實很勉強:因為只要你有相關經驗,MBA都不會派上大用場。
如果你同時擁有法律和管理學歷,你還可能面臨「身份問題」:business people?商業界的人會認為你是律師,而律師們會認為你在商業界。
有關學歷或證書,總有人認為越多越好,但這並不對。
你想要以少的投資獲得的回報——那麼任何多出來的投資就會降低你的投資回報率。
其他組合比如JD + PhD + MBA或者JD + MD + MBA怎麼樣?拜託,都不用浪費你的時間金錢去想——簡直就是愚蠢。
像這樣增加更多高學歷只會讓你顯得越來越學術,而越來越不像一個能在現實世界裡賺錢的人。

九、「證書」
這部分會短一些因為對銀行和私募來說證書比學歷不重要太多了。
爭議的證書當屬FRM/CFA——其餘的要麼完全沒用要麼作用也非常有限。

十、「 CPA / FRM 其他含有 C 和 F 的證書」
注意,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會計或者風險管理經理或者投行/私募以外的其他什麼,當然沒問題,盡管去考吧。
這有一堆按字母順序列好的證書名字,Bionic Turtle的David都幫你總結好了。
考這些證沒有什麼錯——只是它們不會對你進入投行/私募有什麼幫助,因為進投行/私募幾乎完全基於你的實際經驗。
不過誰知道呢,也許將來,會有一個為投行准備的「資格」考試——但就目前來說真的沒有人在考任何這些資格證書。(對,我說的就是你,「注冊並購顧問」)
為什麼考證不適用於投行和私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層面來說,這些領域都是基於銷售,關系和溝通技巧——而溝通技巧是沒辦法通過一個書面考試來測試的。

十一、「Bloomberg / FactSet / 其他」
別費勁兒了——當你開始工作,你會學到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也並不多),而你根本不會在銀行里用到那些復雜的參數。
這些反而會給你帶來麻煩,因為不想被冠上「Bloomberg能手」或者「VBA能手」或其他任何這類稱號以便於被叫去修復別人破爛的無法修復的spreadsheets。
標准化考試: SAT, GMAT, GRE, A-Levels…
這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格證」但我就一並在這里說了。
所有這些都不及你的大學成績重要,但大多數美國的銀行會要求你提供SAT分數,如果你的SAT分數較低(新系統的2100分以下),GMAT分數會有點用。如果你的這類成績分數較低,也不要回頭再考一次:不值得你花那個時間。
至於分數,這些考試更偏重你是否達到分數而不是看你如何「拔尖」——所以如果你已經考了720分,請不要再考一次GMAT。
已經有這些學歷和證書了?
我希望你還沒有——除非你指的是大學、研究生或者MBA。
否則請省下你的時間和金錢。如果你已經在這條路上走太遠,請趕快調頭,及時止損。

閱讀全文

與投資銀行md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財務規劃的目標是什麼 瀏覽:367
德融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176
理財段位 瀏覽:425
理財發布論壇 瀏覽:619
公墓陵園融資 瀏覽:78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匯率 瀏覽:761
p2p理財產品有那些 瀏覽:238
上海市九卿投資 瀏覽:623
信託的違約風險 瀏覽:735
非洲投融資 瀏覽:574
聖誕來信託 瀏覽:77
融資結構調整 瀏覽:187
融資比例越大 瀏覽:457
投融資平台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
悟空理財月息 瀏覽:155
北京電影項目融資 瀏覽:150
外匯美元騙局 瀏覽:285
錢時代理財真的假的 瀏覽:968
海格通信股票股吧 瀏覽:760
賈探春理財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