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驗在各個專業的重要性
新形勢:「表達能力」首次列招聘要求之首如今的勞動力市場和用人單位最關心畢業生的哪些條件呢?根據列舉的12種素質要求,調查人員隨機采訪了98家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負責人。結果顯示,排在前六位的分別是:表達能力(97.41%),個人實際能力(97.03%),社會實踐經驗(85.93%),專業方向(83.33%),其他道德水準(78.52%),而個人學習成績僅名列第8。調查結果表明,用人單位青睞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畢業生,道德素質被高度重視,高學歷不再誘人。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言與國際交流學院黨委書記劉思華教授分析,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提高,學歷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樣被過分看重,用人單位更關心的是實際能力和相關經驗。同時他還建議,大學生們要逐漸適應市場要求,努力提高實踐能力,多到校內各社團或社會中鍛煉自己。調查顯示,16.67%的人大學期間經常參加社團或學生組織,64.38%的人在學習之餘做過兼職,而其中,34.38%的人認為做兼職幫助他們積累了工作經驗,46.88%的人認為通過兼職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調查表明,那些經常參加社團和學生組織活動的人比起那些不參加的學生,無論是在表達能力、交際能力還是實踐能力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此外,在此次500名被調查者中,研究生比例為10.67%,本科生比例為58.44%,大、中專生比例為27.19%。另一項調查顯示,目前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63.12%集中在本科,本科以上僅佔15.46%。由此可見,學歷越高並非就業率也越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水準近年被空前重視,78.52%的被調查者看重應聘者的道德水準。新觀念:大約有七成學生願意從基層做起當被問到「在就業過程中您最注重什麼?」,在列舉的十一個因素中,重視程度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行業發展前景(82.81%)、施展個人才幹(79.61%)、培訓提高機會(73.75%)、薪金報酬(61.25%)、工作穩定程度(60.00%)。後6位分別是個人興趣愛好、工作時間有彈性、福利待遇、專業對口、出國機會、受社會重視。調查結果突顯出當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理念是更加重視行業的發展以及個人今後的提升,不再盲目追求高薪,高待遇。調查顯示,56.30%的受訪者最想到東部沿海地區工作,近三成的人抱著「哪裡可以找到工作就在哪」的想法,只有7.11%的人有意去西部。但被訪者實際就業地域的分布情況卻是:31.48%的人目前就業於東部沿海地區,30.22%的人就業於東部的其他地區,只有1.25%的人目前在西部工作。東部有西部無法比擬的物質優勢,以及良好的基礎設施,同時,很多畢業生認為東部沿海地區有著更多的發展前景和提升機會。另外,70.23%的受訪者傾向基層工作,隨著近兩年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熱潮漸漸消退,更多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先鍛煉幾年,積累社會、工作以及人生經驗。大家認為,與其在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情況下盲目創業,不如先到基層充充電,以利於幾年後更好的創業,這表明高校學生就業更加理性。新觀察:大學生就業是否存在「無形」歧視調查結果表明,已就業畢業生對目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的佔25.63%,32.71%的畢業生表示較滿意,只有1.25%的人表示很滿意。在回答「您即將從事或是已經從事的職業與您的專業對口嗎?」時,32.26%的人明確選擇不對口,超過了選擇對口的人數(30.74%)。28.30%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很難說。而在「在就業過程中,您對從事與本專業不對口的職業的看法中」,37.4%的人認為「應該不受專業束縛努力去嘗試」,47.4%的人認為「只要自己有興趣並有能力勝任就好」,只有11.98%的人認為「不務正業」是對大學所學知識的浪費。在「您期望的薪金」這項調查中,16.30%的被調查者選擇1000元至2000元;30.12%的被調查者選擇2000元至3000元;25.26%的人期望薪金是3000元至4000元;另有27.78%的受訪者的期望薪金是4000元以上。而現實的情況是,21.48%的受訪者的工資在1000元以下;38.8%的受訪者的工資為1000元至2000元;2000元至3000元的佔22.22%;3000元以上的僅佔13.70%。據了解,近幾年北京市新就業本科生平均工資僅在1500元左右,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在殘酷的就業現實面前,學子們不得不依靠降低求職要求來尋一份工作。以至於社會上出現了不要工資,要工作的現象。受訪的許多用人單位代表說,畢業生要區別就業與擇業的概念,而眾多大學畢業生是抱著擇業的想法去應聘,顯然這是不明智的。就業壓力如此之大,而社會上的一些就業歧視現象在無形中加大了畢業生們的就業難度,性別歧視、地域歧視、學歷歧視和行業歧視給大學畢業生設置了一道道障礙,那麼他們又是怎麼看待就業歧視現象呢?23.33%的受訪者認為「強烈反對,當遭遇時會維護自身的利益」;32.22%的人認為「這是一種不公,但無力改變」;近四成的人認為其存在很正常,可以理解。新問題:很多學生都不懂得進行職業規劃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人才市場已經呈現結構性過剩現象,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越來越大,這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焦點問題。據統計2004年共有畢業生280萬人,2005年達到320萬人,加上2004年沒有就業而轉到2005年就業的部分,今年實際就業人數將達到350萬人左右。在求職過程中,最困擾畢業生的是什麼呢?在十項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就業指導不夠,對社會缺乏了解,優勢難以發揮,能力不足,學校支持不夠。就業指導占據首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就業指導方面缺乏專業的機構和人員、未建立科學規范的職業指導制度,使得很多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手足無措,盲目就業」,不能正確分析自身優勢和弱勢。另外,由於忽視職業規劃,眾多畢業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從事何種職業,能從事什麼工作。劉思華教授建議大學生:一方面,作為就業一方的高校畢業生,在重視理論文化知識學習的同時,應多參加社會實踐,彌補工作經驗不足;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努力在學生組織中鍛煉自己,培養和加強集體意識,鍛煉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加強外語和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重視自身人格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及早作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多往外走,了解職場動態和企業需求。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強自身人才培養和就業指導方面的工作。如改進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加強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積極與企業結合,在大學四年作好學生的求職就業培訓;加強高校就業指導系統的改進和完善,加大就業指導老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指導隊伍的工作效率。此外,作為政府就業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以及高校,要做好用人與求職的橋梁,促進用人與求職信息的溝通。
『貳』 經驗總結的意義是什麼
無論我們做什麼工作,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問題解決得好壞與快慢,都需要總結。
真正意義的總結,應該是對過去一段工作進行認真回顧,找出成功的經驗以及失敗的教訓。一句話,就是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應該找到真正的原因。
人非聖賢,任何人都可能會犯錯誤。犯了錯誤怎麼辦?一般認為比較正確的做法,基本是對所犯錯誤進行總結反思,找到產生錯誤的原因,才可以杜絕同樣錯誤的再次發生,同時警示自己力爭少犯錯誤或不犯大的錯誤。
人們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可能有三種態度。有的人就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喜歡去找客觀原因。有的人是口頭上否認自己的錯誤,但背地裡還是願意加以改正。而有的人則是大方地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認真從主觀上查找原因。
我覺得,凡是不肯承認錯誤的人,無論干什麼,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大的進步。因為,他們沒有總結的習慣,也不可能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不斷地改進,也很難使自己得到較快的提高。
一個人無論是經商、辦企業,還是從政、從軍,要達到高水平,都應該重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萬種人。如果只是光拉車、不看路,忽視了總結,就很難使經驗上升到理論,也不易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結果常常是事倍功半。
『叄』 投資的意義
投資這個名詞在金融和經濟方面有數個相關的意義。它涉及財產的累積以求在未來得到收益。技術上來說,這個字意味著「將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動」(或許最初是與人的服裝或「禮服」相關)。從金融學角度來講,相較於投機而言,投資的時間段更長一些,更趨向是為了在未來一定時間段內獲得某種比較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益,是未來收益的累積。 投資(investment)指投資者當期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而期望在未來獲得回報,所得回報應該能補償:
(1)投資資金被佔用的時間;
(2)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3)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CFA定義)
企業的投資活動明顯地分為兩類:
(1)為對內擴大再生產奠定基礎,即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
(2)對外擴張,即對外股權、債權支付的現金。
中國投資品種
1、房產。很多人都投資房產,一家買n套房等著升值。2、債券。債券有國債、金融債券、公司債券。這個比起股票風險低,但是收益也低。可以選擇復利計息。國債是很多人都不能買到的,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被稱為「金邊債券」。金融債券風險相對高些,公司的債券風險最大,收益最高。3、股票。這個基本是都知道一些的。中國的股市從2008年的6000多降到2011年的2000多,並且經濟增長而股票不漲,中石油那麼牛的企業它的股票也是不好,巴菲特是從中石油賺了35億美元後華麗的退出了。有人說中國的股市和日本的很像,再也不可能再上到高點,只會在3000左右不斷徘徊。可能與中國政府強大的勢力有關吧。還有中國人民從眾怕事的心理有關。4、貴金屬。這個近幾年比較熱。「亂世買金」,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世界不穩定因素太多,還有中國的通貨膨脹比較厲害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轉向黃金這個世界通用、價值穩定的物質。銀行很多黃金產品,如黃金條塊、紙黃金、黃金T+D。很多人也通過一些渠道做海外的黃金,不過很可能遇到黑平台,錢被弄平台的公司給全坑走了。中國目前有三個交易所承認的黃金交易機構: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中國比較熱的是炒白銀,投入比較少些,黃金對資金的要求更多。5、保險。保險公司推出了很多理財型保險,預計收益率在6%左右。6、基金。中國做的比較好的是華夏吧,不過由於多是股票型基金,股市不好對基金的收益打擊也很大。7、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這個可以是幾天十幾天幾個月,年化預計收益都是5%左右吧。不過這是「年化」。比較適合有短期大額閑余資金的公司或個人。8、信託。這個是最少100萬,也是適合比較有錢的人。9、錢幣古董的收藏。這也是有一定的收益的,不過可能時間長,收益也不能保證。10、民間借貸。目前有一些機構做民間借貸的,收益可能在5%左右。
短期投資,是指能夠隨時變現並且持有時間不準備超過1年(含1年)的投資,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 1.善用理財預算 ,切記勿用生活必需資金為資本;
2.運用模擬帳戶,學習保證金交易;
3.保證金交易不能只靠運氣;
4.交易不宜過度頻繁;
5.勿逆勢操作;
6.嚴格止損 減低風險。

『肆』 經驗的重要性、有經驗的好處
經驗的重要性:
社會經驗是一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對社會生活及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能有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或有相應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社會經驗將直接決定著他的人生高度,缺少了必要的社會經驗,很有可能會一事無成。
在某種程度上,社會經驗決定了人生高度,對其人生起到了推動作用。
例如帶著孩子去外面就餐,教孩子觀察服務員是如何待人接物的。他們臉上的表情又如何,這些都可以讓孩子獲得收獲,使他從側面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怎樣最討喜。
經驗還可以讓我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人都是從經驗中學習的,小到買一個削筆刀,大到人生道路的選擇,經驗都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伍』 投資決策的重要性
投資決策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因為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投資的決策,那麼你做的事情不會特別的好,而且投資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大的。如果你真的有一些問題,將會付出很大的後果。
『陸』 經驗的重要性是什麼
經驗是由人生經歷總結而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而經驗只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必須不斷深化才能成為人生閱歷;知識是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及經驗的系統固化;
唯有將經驗與知識結合,於人生經歷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可最大限度激發潛能,展現能力,豐富閱歷。經驗是個性化的,持久的不斷積累;知識是普世化的,理論式的系統總結。
人類的知識成果,來自社會實踐,其初級形態是經驗知識,高級形態是系統科學理論,按其獲得方式可區分為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按其內容可分為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哲學知識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知識的總體在社會實踐的世代延續中不斷積累和發展。
知識就是概念之間的連結,它是概念的一個方面,概念的內容的另一個方面是與直觀之間的連結,我們構造概念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把握直觀。因此,概念與概念之間必需彼此連結形成知識,有了知識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觀。

對於處理新問題復雜問題的情況,知識和經驗都重要:對於一個恪守自身處事原則的人來說,經驗比知識更重要;對於一個不斷突破提高自身能力的人來說,知識更重要。
對於一個具有較高智慧的人來說,其會平衡知識增長和經驗積累的關系,使得知識與經驗形成互動,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性一樣。人類文明突進而言,知識與經驗是互為補充、互相轉化的兩個方面(知識是固化的成果,經驗是運動的信息)。
一個人的成長而言,知識與經驗早已融合在一起,去追究哪個更重要就沒有意義了。真正的知識與真正的經驗完全屬於兩個不同的領域,一個是客觀世界,一個是主觀世界。二者是無法比較、缺一不可的,然則無法說出誰更重要。
『柒』 工作經驗重要性
用人單位看重的是你
有沒有能力勝任他提供的崗位,
你的工作經驗相當一部分
說明了你能做什麼,
你的能力有多少,你的工作態度等。
誠信很重要,網上投簡歷最好是針對你喜歡的工作,描述相應的工作經驗和能力,
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
可以寫下你能做些什麼,
或者具有的相對應這個崗位的為人處事態度,
盡量要填寫自己符合公司擇選要求的內容,
但是不要過於誇大事實。
『捌』 投資的重要性,中國投資現狀...
呃,你這是什麼問題呀?
『玖』 經驗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份簡歷,最重要的部分當然就是工作經驗了,現在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都奉行「招來既能用」的原則,如果你幻想著給你做上崗培訓,那就大錯特錯了。所以對求職者來說,能否得到面試的機會,最重要的就要靠工作經驗怎麼寫了。 對於職場老手來說,工作經驗是變現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企業主也以此來評估求職者的能力和薪水要求。
但是這些方式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就有些難了,年輕的畢業生在工作經驗上普遍都是鍾點或者攻讀的,負責的項目也因為年輕和能力有限,都屬於服務、勞力類型的,因此在校期間的打工經驗做到什麼成果,就是你填寫工作經驗的重點了,比如說你做家教的學生考出了多少分的成績,遠比你單純寫上「每年假期都做家教」效果要好的多。
以經驗導向型的求職者,還會將工作經驗做仔細的分析和整理之後,直接排放在履歷表前兩項的順位,利用直接導入主題的方式彰顯特殊與優秀的資歷,也是一種創新的履歷呈現方式。
應屆畢業生應該著重描寫在學校生活的中的「團隊經驗」,在人事經理看來,在團隊中擔任過領導職位,往往就代表著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如參加過宣傳部,組織過聯誼、合作等活動,往往就代表著有一定的談判協調能力,利用團隊經驗的填寫方式,可以有效幫助主管猜測你的個人特質與個性,也是另類彰顯能力與評估發展性的指針。
不過,還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項工作經驗對求職者都有幫助,工作經驗一定要經過認真的整理和選擇,才能放到簡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