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億赫陶瓷是佛山陶瓷嗎
億赫陶瓷生產的瓷磚不錯,是佛山那邊的。
⑵ 普華集團是干什麼的
普華抄商業集團建立伊襲始,即以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體系」為核心方向。努力協助實體企業構建能夠直接融入金融思維的新型發展模式,廣泛進行使用計算機技術和程序彌補金融領域「人為」工作的漏洞和道德缺陷的實驗,竭力推動金融領域中涉及重大利益的環節納入到政府的管理職責中。最終達到建立適合於中國商業環境的面向未來的商業和金融樣板性企業的目標,最大化的為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保障。
普華商業集團歷經數年時間,投入數億元資金進行適合於中國未來商業、金融發展的深度理論研究,創建了以生態星球理論為代表的十餘種能夠進行廣泛商業領域指導的基礎理論,得到了全世界超過6000餘家媒體的深度報道。出版了近十種商業、金融領域的工具性圖書、研究報告和音像製品。得到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全世界多家權威機構的特殊贊譽。
普華商業集團使用自行研究的理論體系和投資數十億元構建的互聯網技術平台,創立了包括但不限於:文化、教育、科技、影視、母嬰、美業等領域在內的十餘家實驗企業,充分對自行研發的中國商業市場理論體系和互聯網技術平台進行全面的實驗和修訂,搭建起理論成果+技術成果高效轉化為市場成果的良性循環系統。
⑶ 如何建立機關人員編制都需要什麼手續
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新聞出版事業和著作權的直屬機構,在著作權管理上,以國家版權局名義單獨行使職權。新聞出版工作在建設、傳播和發展先進文化,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和民族凝聚力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正式成立。建國初期的出版總署遵循"為人民大眾的利益服務"的基本方針,集中力量統一管理全國的出版事業,形成了以國營出版為主體,編印發合理分工,法規制度統一的出版體系。1954年11月出版總署撤消,所有出版行政業務歸文化部管理,文化部設置出版事業管理局;1973年7月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國家出版局)成立;1987年1月成立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新聞出版署先後頒布了《出版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印刷業務管理條例》等一整套政策法規,明確了出版者、印刷者、發行者的權利和義務,規范了各級出版管理機關的權力和職責,使新聞出版業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出版了一大批弘揚時代主旋律,反映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就,有利於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的優秀出版物。尤其是重點圖書、重點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的出版,全國百家期刊、優秀報紙的評選反響強烈,中國的新聞出版事業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生產力和發展,積極體現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2000年,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更名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升格為正部級,並在職能上進行了調整,加強了兩項職能:1、全國掃除"黃色"出版物,打擊非法出版活動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出版物市場的執法監管,2、新聞出版和著作權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設工作;增加了一項職能:審核互聯網從事出版信息服務的報批,對互聯網出版信息內容實施監督管理;轉變了一項職能:與直接管理的出版、印刷、發行企事業單位脫鉤。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內設11個職能司(廳局),主要職能是對圖書、報紙、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印刷復制、出版物發行市場等進行總量、結構、布局的總體規劃和組織實施;審批出版社、報社、期刊社、印刷、發行等單位的成立、分工、變更等事項;對新聞出版市場實施監督管理;草擬新聞出版、著作權方面的法律、法規草案;參與起草與著作權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草案;檢查著作權法律、法規的實施和我國加入的國際版權公約在國內的執行情況;承辦新聞出版和著作權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事務;承辦政府間文化協定中有關新聞出版、著作權項目的執行工作等。
當前中國新聞出版業的改革已進入整體推進的新階段,以集團化建設為龍頭,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2002年正式組建了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印刷集團也已成立,中國發行集團即將成立。全國已組建試點出版集團7家,發行集團5家,期刊集團1家,報業集團38家。在不斷強化監管的基礎上,大力推行依法行政,《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等法規的相繼頒布實施,有效地凈化了文化市場,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和對外交流與合作,使版權貿易有了更大的發展。中國政府和中國新聞出版界在加入WTO以後必將充分發揮中國東方文化和巨大市場的諸多優勢,與國外新聞出版界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努力實現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中國由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
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主要職責
(一) 起草新聞出版、著作權方面的法律、法規草案;研究擬定新聞出版業的方針政策;制訂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的規章和重要管理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 制定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規劃、宏觀調控目標和產業政策並指導實施;制定全國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單位總量、結構、布局的規劃並組織實施;參與擬定新聞出版業的經濟政策和有關的經濟性宏觀調控措施;指導、推進新聞出版業的改革。
(三) 審批新建出版單位(包括圖書出版社、報社、期刊社、音像出版社、電子出版物出版社等,下同)和出版物(包括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下同)總發行單位;審批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審批著作權集體管理和涉外代理等機構;核准新聞出版外商投資企業和出版物進出口單位及其在境外設立的類似機構。
(四) 對新聞出版活動(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進出口貿易等)實施監督管理;查處或組織查處違禁出版物和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進出口單位的違規活動。
(五) 審核互聯網從事出版信息服務的申請,對互聯網出版信息內容實施監督管理。
(六) 擬定出版物市場"掃黃打非"的方針、政策和計劃並指導實施;查處或組織查處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動;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和地方的"掃黃打非"工作;組織、協調、指導"掃黃打非"集中行動和大案要案的查處工作。
(七) 擬定出版物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並指導實施;對出版物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八) 負責音像製品出版、復制管理和電子出版物出版、復制、發行管理。
(九) 負責全國印刷業(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裝裝潢印刷及其他印刷品的印刷)的監督管理。
(十) 組織、指導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以及教科書和其他重點出版物的出版發行工作。
(十一) 管理著作權工作,查處或組織查處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侵權案件和涉外侵權案件;代表國家處理涉外著作權關系,組織參加著作權的雙邊或多邊條約、協議的談判、簽約和國內履約活動。
(十二) 負責新聞出版和著作權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有關工作;承辦政府間文化協定中有關新聞出版、著作權項目的執行工作;管理、協調圖書、報紙、期刊和電子出版物的進口貿易;組織、推動出版物的出國(境)展覽、展銷和出口貿易。
(十三) 負責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工作。
(十四) 編制新聞出版業科技發展規劃和信息化、網路化、標准化規劃並指導實施,組織協調新聞出版業的科技進步工作。
(十五) 編制新聞出版業和著作權管理隊伍建設、人才培養規劃並指導實施;負責新聞出版業和著作權管理工作全國性評獎和表彰活動。
(十六) 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文 號:新聞出版總署令第31號
標 題: 期刊出版管理規定
頒布日期:2005年9月30日
實施日期:2005年12月1日
終止日期:
類 別:
頒布單位:新聞出版總署
內 容:
期刊出版管理規定
(新聞出版總署令第31號)
《期刊出版管理規定》已經2005年9月20日新聞出版總署第1次署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石言源
二00五年九月三十日
期刊出版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我國期刊業的繁榮和發展,規范期刊出版活動,加強期刊出版管理,根據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期刊出版活動,適用本規定。
期刊由依法設立的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必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持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領取《期刊出版許可證》。
本規定所稱期刊又稱雜志,是指有固定名稱,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順序編號,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冊連續出版物。
本規定所稱期刊出版單位,是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並履行登記注冊手續的期刊社。法人出版期刊不設立期刊社的,其設立的期刊編輯部視為期刊出版單位。
第三條 期刊出版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出版方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傳播和積累有益於提高民族素質、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條 期刊發行分公開發行和內部發行。
內部發行的期刊只能在境內按指定范圍發行,不得在社會上公開發行、陳列。
第五條 新聞出版總署負責全國期刊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制定並實施全國期刊出版的總量、結構、布局的規劃,建立健全期刊出版質量評估制度、期刊年度核驗制度以及期刊出版退出機制等監督管理制度。
地方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期刊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期刊出版單位負責期刊的編輯、出版等期刊出版活動。
期刊出版單位合法的出版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擾、阻止、破壞期刊的出版。
第七條 新聞出版總署對為我國期刊業繁榮和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期刊出版單位及個人實施獎勵。
第八條 期刊出版行業的社會團體按照其章程,在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實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 期刊創辦和期刊出版單位設立
第九條 創辦期刊、設立期刊出版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確定的、不與已有期刊重復的名稱;
(二)有期刊出版單位的名稱、章程;
(三)有符合新聞出版總署認定條件的主管、主辦單位;
(四)有確定的期刊出版業務范圍;
(五)有30萬元以上的注冊資本;
(六)有適應期刊出版活動需要的組織機構和符合國家規定資格條件的編輯專業人員;
(七)有與主辦單位在同一行政區域的固定的工作場所;
(八)有確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該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必須是在境內長久居住的中國公民;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除前款所列條件外,還須符合國家對期刊及期刊出版單位總量、結構、布局的總體規劃。
第十條 中央在京單位創辦期刊並設立期刊出版單位,經主管單位審核同意後,由主辦單位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系統創辦期刊並設立期刊出版單位,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新聞出版局審核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其他單位創辦期刊並設立期刊出版單位,經主管單位審核同意後,由主辦單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第十一條 兩個以上主辦單位合辦期刊,須確定一個主要主辦單位,並由主要主辦單位提出申請。
期刊的主要主辦單位應為其主管單位的隸屬單位。期刊出版單位和主要主辦單位須在同一行政區域。
第十二條 創辦期刊、設立期刊出版單位,由期刊出版單位的主辦單位提出申請,並提交以下材料:
(一)按要求填寫的《期刊出版申請表》;
(二)主管單位、主辦單位的有關資質證明材料;
(三)擬任出版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簡歷、身份證明文件及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
(四)編輯出版人員的職業資格證書;
(五)辦刊資金來源、數額及相關的證明文件;
(六)期刊出版單位的章程;
(七)工作場所使用證明;
(八)期刊出版可行性論證報告。
第十三條 新聞出版總署應當自收到創辦期刊、設立期刊出版單位的申請之日起9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並直接或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書面通知主辦單位;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 期刊主辦單位應當自收到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決定之日起60日內辦理注冊登記手續:
(一)持批准文件到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領取《期刊出版登記表》,填寫一式五份,經期刊主管單位審核簽章後,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在15日內,將《期刊出版登記表》報送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二)公開發行的期刊,可以向ISSN中國國家中心申領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並向新聞出版總署條碼中心申領條型碼;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對《期刊出版登記表》審核無誤後,在10日內向主辦單位發放《期刊出版許可證》;
(四)期刊出版單位持《期刊出版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依法領取營業執照。
《期刊出版登記表》由期刊出版單位、主辦單位、主管單位及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各留存一份。
第十五條 期刊主辦單位自收到新聞出版總署的批准文件之日起60日內未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批准文件自行失效,登記機關不再受理登記,期刊主辦單位須把有關批准文件繳回新聞出版總署。
期刊出版單位自登記之日起滿90日未出版期刊的,由新聞出版總署撤銷《期刊出版許可證》,並由原登記的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注銷登記。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發生前款所列情形的,期刊出版單位可以向原登記的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申請延期。
第十六條 期刊社應當具備法人條件,經核准登記後,取得法人資格,以其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本規定所稱期刊業務范圍包括辦刊宗旨、文種。
各省市新聞出版署
省別 通訊地址 郵編 區號 電話 傳真
北京市 朝陽區和平街11區甲24號 100013 010 84253627 84251823
天津市 河西區尖山路82號 300211 022 28335388 28308463
河北省 石家莊市友誼北大街330號 050061 0311 8641046 7773777
山西省 太原市建設南路15號出版大廈 030012 0351 4922105 4922213
內蒙古 呼和浩特市老缸房街15號 010010 0471 4935490 4913873
遼寧省 沈陽市北一馬路108號 110001 024 2366788 2325549
吉林省 長春市區人民大街124號 150010 0431 5644763 5642914
黑龍江 哈爾濱市道里區森林街68號 150010 0451 4617319 4614852
上海市 上海市紹興路5號 200020 021 64339117 64332452
江蘇省 南京市高雲嶺56號 210009 025 6638657 3364921
浙江省 杭州市慶春路標225號西湖時代廣場 310006 0571 87163127 87263126
安徽省 合肥市回龍橋路1號 230063 0551 2826708 2822677
福建省 福州市東水路76號 350001 0591 7532008 7559325
江西省 南昌市陽明316號 330008 0791 6895193 6895217
山東省 濟南市省府前街1號綜合樓 250011 0531 6061707 6061795
河南省 長沙市展覽館路11號 450002 0371 5721316 5730425
湖北省 武漢市黃鸝路75號 430077 027 86780585 86792613
湖南省 長春市區人民大街124號 410005 0731 4302568 4302566
廣東省 廣州市東水陰路11號 510075 020 3607420
廣 西 南寧市金水湖路53號 530021 0771 5516030 5516031
海南省 海口市海路59號 570204 0898 65373395 65339391
重慶市 重慶觀因橋建新東路3號百夜興大廈17樓 400020 023 67708100 67708123
四川省 成都市大石西路36號 610015 028 87026768 87028958
貴州省 貴陽市中華北路289號 550001 0851 6828624 6800761
雲南省 昆明市環城西路36號 650034 0871 4198048 4129428
西 藏 拉薩市林廊北路20號碼 850000 0891 6829432 6833591
陝西省 西安市北打街131號 710003 029 7205025 7205004
甘肅省 蘭州市慶陽路230號 730030 0931 8455382 84566777
青海省 西寧市同仁路10號 810000 0971 6143402 6141890
寧 夏 銀川市解放西街47號 750001 0951 5045582 5046836
新 疆 烏魯木齊市解放南路15號 830001 0991 2823648 2815715
⑷ 你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底料是什麼牌子的
首先說明一下,我只介紹南派火鍋,北派火鍋吃的不多,只試過一個,結果還過敏。本人地道的重慶人,吃辣的時候口味略重,吃啥火鍋底料都要額外放很多花椒辣椒,不然都覺得不夠味。所以我不辣,並不代表你吃著不辣。
⑸ 杭州弘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杭州弘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2012-12-17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97號第十二層1-1室。
杭州弘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104056740112G,企業法人李弘博,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杭州弘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服務:投資管理、投資咨詢(上述項目除證劵、期貨,未經金融等監管部門批准,不得從事向公眾融資存款、融資擔保、代客戶理財等金融服務);批發、零售:金屬材料,化工產品(除化學危險品及第一類易制毒化學品),燃料油[除閃點60攝氏度(含60攝氏度)以下];其他無需報經審批的一切合法項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浙江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8829363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0554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杭州弘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⑹ 張爾賓的人物文章
真畫師李味青
作者:張爾賓
我知道李味青先生的名字是在60年代初從百貨公司商店賣的搪瓷臉盆、茶缸、熱水瓶殼上都常見到印有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陳半丁及白下李味青的花鳥畫。我才知道李味青是南京的一位畫家。當時,「白下李味青」在南京家喻戶曉,李味青和他的國畫藝術就是這樣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李味青一聲經歷曲折、坎坷,甚至有些傳奇。他是老南京人,出身書香世家,自幼酷愛書畫,9歲曾得到晚清名家石熾君指點,後又拜名家黃學明為師,又輾轉於梁公約、肖俊賢、謝公展、馬葛里等名家門下,他早年從事郵政統計財會工作,早在1935年中國第一部郵政法就是由他起草主持制定的,同時就任全國郵電總監,是名重一時的專家,對於繪畫完全是業余愛好。
解放後,在畫院成立之前,那時李味青和大多數畫家一樣都是「兼職」的「遺民」畫家,有的是教師,如趙良翰、張正吟;有的是自由職業者,如許公澤、胡國石;還有的是銀行職員、業主、公務員,如王靜山、趙枕雲等。當然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文化人,而李味青不僅精專業還通法語、英語、能書善畫、通曉畫史、畫論。曾在報刊上多次發表「說國畫」及「中國畫法」等論著,曾與黃君壁在重慶舉辦畫展名振一時。名教授胡小石先生稱其作品「用筆雄強,揮霍如趙悲翁中歲之境」可見評價之高。1985年經當時5任文化部長的鄭振鐸先生推薦與齊白石同時出版李味青花卉冊頁,由國際書店海內外發行,深受歡迎,並連續7次再版。影響廣泛。
和中國的知識分子一樣,從舊社會過來的人總是要有「歷史問題」,加之極左思潮的影響,50年代初期李味青先生就遭到「莫須有」的打擊,開除公職,沒有工資,沒有生活來源,僅靠做小學教師的夫人40多元工資維持一家三口的日子,此時的李味青大悲無淚「秋來覓句費評量,楓葉吟紅菊染黃。記得去年重九後,風風雨雨故人庄」。就在那風風雨雨的年代,老人家盡管感到無奈,但反而更加開朗樂觀,他依然笑傲人生,寄情於丹青,游戲於筆墨之中。不問寒暑,騎連練拳,讀書作畫,數十年如一日在那透風漏雨的寒窗里以凍筆敲冰,方磚作紙,清水當墨,練就了鐵劃銀勾的硬功夫。
作畫需用筆、墨、紙。對於每日筆耕不止而只靠夫人工資和自己微薄的稿費維持生計的李味青顯得十分拮據,而他除了用方磚清水外,報紙、防風紙(糊窗用)甚至連黃草紙都用來畫光了,對於拿紙上門求畫者更是有求必應,他說:「你們買紙我畫畫,何樂不為呢」。
我年青時學畫轉移多師,也曾求教過李先生、受之啟蒙。在我認識和接觸過的老一輩畫家中,李味青先生可以說是到老始終是童心未泯、天真無邪的老人,無半點世故,心明如鏡。常是一吐為快,而後多有「得罪」,然而自己卻全然不知。
江蘇畫院成立之時,曾邀李先生參加一次座談會,他是唯一的南京籍畫家,未料在會上他高談闊論,旁若無人,甚至「大放厥詞」顯得太「顛」太「狂」也太「迂」,加之有「歷史問題」,這種秉性顯然與時局格格不入,以後江蘇畫院內有無錫的錢松喦、蘇州的張晉、余彤甫、鎮江的丁士青、揚州的魷婁先、徐州的王琴舫、常州的房虎卿,而就是沒有一個南京籍的老畫家,然而李味青卻是榮辱不驚、甘願做一個天不管、地不收、自食其力的「民間畫工」。
歷來畫家就有朝野之分,正因如此,他如閑雲野鶴,超然物外,無拘無束,恣意揮灑,在自己的藝術天地中自由馳騁。
他傾慕青藤、八大、石濤、八怪以及吳昌碩,與他們對話神會到了痴迷的地步。同時流連寫生,他的寫生稿又快又准也是用大寫意方法而寫其神,有他自己獨特見解和獨到方法。
有這樣一件事,李味青鄰里養了一隻大公雞,我還親眼見過這只公雞紅冠亮羽,威武雄壯、氣宇軒昂,非常入畫。令李先生著迷每天去寫生畫那隻公雞。觀察它的各種神態動作,熟諳於心,有一次寫生回來顯得有些沮喪,一問原來是主人看每天有個老人叮上他家的公雞以為圖謀不軌而把雞殺了。但他已得到數幅寫生稿,這時期他畫一批神形兼備的作品,斗雞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文革時期,大多數畫家都遭到沖擊都封筆不畫了,此時的李味青倍遭冷落,但因他是屬居民委員會管,所以他一直深居在南京一條古老的評事街的竹竿里,自號「竹竿里人」,以四君子梅蘭竹菊為伴。這時期他的作品題款別有意味,畫梅題上「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畫蘭題上「迎來春色換人間」;畫菊題上「戰地黃花分外香」畫竹題上「斑竹一枝千滴淚」。李先生還真大智若愚,有一次居委幹部來問罪,他說我不是搞封資修,我是宣傳毛澤東思想。就是這樣,雖在文革時期藝術界一片冷寂的狀況下,李先生躲在竹竿里竟然能每日作畫,真是不幸之中大幸。作品上有時還題上「人民公社好」;「雄文四卷指航」等言不由衷的句子,那隻是為了畫而作出的掩護。現在看來這批作品尤為珍貴。
幾年過去了,就在這漏雨透風的寒窗里,有時他仰望天井上空的雲卷雲舒,牆角殘壁的花開花落,寄情書畫,超然物外,牆外的天翻地覆對他毫不相干,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四人幫」徹底垮台後,經歷了26年的不白之冤得到徹底平反,他才感到世道變了,求畫的人越來越多了,有人告訴他現在畫值錢了,不能隨便多畫,他哈哈一笑說「好玩」,照舊有求必應,看得出來他不領「行情」,還是只對宣紙有興趣。
好景不長,對他落實政策平反後也許是興奮過度,突發腦溢血,昏迷20多天。當家人准備辦理後事,他卻奇跡般的清醒過來,並恢復得很快很好,如常人一樣,又能拿起畫筆作畫了。60多歲的老人了,竟然一過又是20年無任何病症。這時期作品更是深厚老辣,率意達到一個至高的境界。
南京的夏天如火爐,酷熱難當。一天我去看望李老。只見他在家門口河邊一顆大樹下,上身赤膊和一個鄰里老者下棋。李老下棋算是高手,他一手搖著破芭蕉扇,一邊下棋。看到他聚精會神的樣子,儼然是一幅「二老對弈圖」。看著他,我心裡一陣酸楚,80多歲的人了,一輩子畫了數以萬計的作品,幾乎南京民間愛好書畫者無不擁有李先生的作品,可說「有井水處皆有李味青的畫」。而他自己仍是如此清寒,我和他女兒商量,要她陪李老到賓館避避暑吧,可他沒過半天就想回家了。我理解,李老幾十年心清如水,過慣了寒來暑往、平淡的日子。他安貧樂道,無求於世,無求於人。
古人稱畫家有「米之顛」,「倪之迂」,「黃之痴」,此畫家之真性情也。凡多一份世故,即多一份機智,多一份機智即少一份高雅,故顛、迂、痴者性情與畫最近。「名利心急者,真畫必不工;雖工必不能雅也」。李味青先生知人情而不懂世故,精書畫而不求名利,興來作畫欲罷不能,作畫求自己痛快,別人高興。他常在自己的畫上題「游戲數筆,頗覺愜意」;「信筆拈來,不計得失」;「咬得菜根,百事可為」。他作畫的目的簡單明確,這正體現了李味青作為藝術家的一種真誠、一種品格、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種當今畫家中很難得有的平常心。在他大量游戲筆墨的作品中不乏有濟身於大師之列的令人嘆為觀止的不朽傑作。
很有幸在他最後的日子裡,一次筆會,我們又相聚在南京北極閣的宋子文公館,他欣然為我寫了一幅對聯「風波即大道,塵土有至情。」沒想到過了幾天,他真的伴著一生的風波,帶著半世塵土就這樣悄悄地走了,走的那樣安詳,那樣平靜,沒有驚動任何人。
筆墨·性情
——中國畫個性化創作的再認識
文/張爾賓
個性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理解、認識以及行為反映的表現,對於藝術創作來說更是如此。作為精神活動的繪畫藝術如果沒有個性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審美價值,也沒有真正的藝術可言。
我們常說「畫如其人」,風格就是其人,風格即我,「我」即個性。藝術風格的創造就是藝術家個性的體現。但是,肯定藝術創作中的個性因素,並不能否定它的社會屬性,應是主客觀的統一,也就是說個性存在於共性之中,是在共性中體現出來的。
唐代和宋元時期的繪畫,宋元和明清的繪畫都有顯著的時代特徵,元四家的繪畫和明四家的繪畫,揚州八怪和金陵八家以至今日的金陵畫派,同樣也都有繪畫形成的各自的時代特徵,但由於儒家的思想傾向、性格特質、文化修養、生活閱歷以及師承關系。表現手段等各方面存在差異,對現實生活的認識判斷以及藝術表現上也必然又有異,這種差異是對客觀事物認識的差異,也是主觀表現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個性。
藝術創作是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思維活動過程,畫家的風格,不可能一成不變,也不能只有一個面目。在長期學習和創作過程中,既有著重於傳統手法學習和借鑒的作品,也有大膽求學、自出機抒的作品;既有風格相近的作品,也有常變常新的作品。我特別強調畫家創作的筆墨性情,筆墨是工具也是技巧,也成為鑒賞中國畫的標准,而性情是畫家的思想情感、修養境界的體現,筆墨是每個畫家都必備的條件,而個性的體現和差異就在於畫家的性情上,我認為寫意是中國畫的美學品格與追求,是最高的體現形式和境界,「筆墨」表現「寫」,「性情」體現「意」,寫意給中國畫家提供了一個無限施展個性的空間。每一個畫家都有一定筆墨功底和技法而且各人有別,如點線的運用。中國畫的筆墨形式具有「我」的人性特徵因素,是畫家藝術技巧和個人獨特風格的主要表現。
個性的發展需要有革新精神,我認為個性的表現在於「能變」,一成不變的個性那就是沒有個性。變是需要能力和膽識的,變是繼承發揚,變是個性的發揮和體現,變就是新,是新而美。我們講「創新」,更應該是講「創優」,因為社會呼喚的是新的精品之作。
總之,中國畫本身是有個性的,中國畫作為中國文化形態的一種,也必然蘊含著中國的人文精神,以其獨立不羈的個性,始終延續著自己的傳統規律發展,沒有被其他民族藝術所取代,這也證明這種追求在藝術創作上的科學性和生命力。
聽曲作畫賞心事粉墨丹青自相融
文/張爾賓
崑曲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滋潤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這次舉辦的《崑曲學》學術研討會是具有開創性的學術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它不光是對崑曲,對其他傳統文化藝術的研究也是十分有益的,是有借鑒意義的。我是畫中國畫的,在繪畫實踐中受到崑曲的熏陶和影響方面有深刻的體會,從本文題目可想我是在享受崑曲。因此,就自己的感受和領悟寫了打油詩如下:
月明雲淡露華濃,裊裊清音伴畫翁。登台心存新意匠,臨池手系水磨功。揮筆如做念唱打,行腔亦有潑寫工。吳帶當風舒長袖,載歌載舞走蛇龍,聽曲作畫賞心事,丹青粉墨本來同。
這是多年來作為喜愛崑曲的畫畫人一點感受和妙悟。
我最早接觸的崑曲是電影《十五貫》,盡管當時還不太懂(包括方言在內),但覺得十分新奇,特別是對演員的表演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十分誇張、十分寫意,但又十分合理、十分真實。1983年我在莫愁湖參加了一次由專業演員和業余崑曲愛好者舉辦的曲會,想不到竟來了幾位傳字輩的崑曲大師,有王傳淞、沈傳芷、倪傳鉞,還有當時還是青年演員的石小梅、林繼凡等。從此和崑曲結下了不解之緣。1987年南京十竹齋恢復並舉辦360周年紀念活動,我是負責藝術研究部的工作,會議之餘,我邀請了省昆劇院的張寄蝶、石小梅、顧預來清唱,深得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他們說:想不到南京還保留著這么地道的傳統文化。隨著對崑曲一步一步了解,對崑曲的熱愛程度也與日俱增,漸漸感覺到崑曲對我的繪畫創作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我作畫著重於筆墨與性情的發揮,「筆墨」表現「寫」,「性情」體現「意」,寫意是中國畫的美學品格和追求,是中國畫的最高表現形式和境界。雖然繪畫是空間藝術,戲曲是時間藝術,繪畫的功能是製造空間,戲曲的作用是利用空間,而我作畫則著力於利用空間,這是受影響獨悟所得。相對而言,戲曲演員在舞台上不光是充分利用空間,而且也要給自己製造表演空間,二者是互通互補的,新鳳霞看了張繼青表演的《痴夢》後說:「一人在場,滿台是戲。」「寫意」給中國畫家和戲曲家提供了一個無限施展個性和才華的空間。
崑曲和國畫同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相同的美學品格和審美情趣。正、大、清、雅是我對中國畫美學的追求。品正是審美的根本;容大是審美的氣質,有容乃大;雅緻是美學品位;清凈是審美心態。而崑曲恰恰具備了這些美學品格。
元代大畫家倪雲林(倪瓚)就與大詞曲家顧堅為友,並精通詞曲,明代大畫家徐渭(青藤)著《南詞敘錄》中記載「以笛管笙簫琶按節而唱南曲」,文徵明曾在張廣德的《真跡日錄》上載有南曲的寫本,明呂天成《曲品》卷上有不作傳奇而作散曲者計二十五人中就有唐寅(六如)、祝允明(枝山),清代鄭燮(板橋)作小唱道情等,可見書畫與崑曲有著密切的淵源,至今能音律、善拍曲的書畫家不乏其人。
南齊最早提出的中國畫六法論中以「氣韻生動」為第一要意,我分別理解為「氣」:是指畫家的氣派、氣度、氣質、氣息,這些是靠思想人品學問修養來體現。對戲曲表演亦是如此,所謂台下看戲,台上看氣。「韻」是作品韻律、節奏、風格、意境和情感,對於戲曲家來說舞台表現更為直接。「生」是指畫家對生生不息的無比豐富的大自然的深刻認識,感受和理解及深厚的生活基礎,這對戲曲同樣重要。「動」即是活態作品表演感人的作用和生命力,以及在歷史上的價值和地位,對繼承發揚,承前啟後所起的推動作用。
崑曲之美,不光是載歌載舞,輕柔婉轉,還在於它的畫面之美,在崑曲演出的舞台上,不管從何角度看,不需人工,不廢剪裁都是美麗的畫面。瑞士一畫家用毛筆和水墨熟練畫了一件飛馬後,十分感慨地說:東西繪畫雖有差別,但中國畫其中包括了東西繪畫的一切原理和技術。崑曲的表演藝術對中外戲曲藝術同樣有廣泛深刻的影響。
藝術環境和藝術氛圍對成功至關重要,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選擇,靠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靠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去營造適合自己的文化氛圍和藝術環境,所以對崑曲和古琴情有獨鍾,「每每作畫必聽曲,不唯是好亦成癖」,已經成了生活中的習慣了,我喜歡《牡丹亭》中杜麗娘追求的「一生愛好是天然」那種情懷,《玉簪記·琴挑》中「月明雲淡露華濃」、「落葉驚殘夢」的意境,那種虛實相生、濃淡相宜、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優美韻律,常常感到作畫時用筆用墨有一種出神入化、鬼使神差的快感,沉浸在「半入江風半入雲」狀態中,模糊了時空界限,達到一種如幻如夢的境地。
崑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戲曲,歷史上與古希臘戲劇和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但產生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戲劇與產生在公元前二世紀的印度梵劇,如今早已絕跡,退出歷史舞台,而在中國,崑曲卻完整保留舞台演出形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三大畫派具象派、意象派和抽象派中,中國畫的形式和美感是受中華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和傳統審美觀和習慣的支配,沒有完全受西方「具象」和「抽象」畫風的影響,而是走「意象」之路,這是中國畫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高度自由的一種審美境界。崑曲和中國畫始終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而未被其他藝術所沖擊所代替。有如此強大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崑曲和中國畫有很強的繼承性、寫意性。在技術上重程式,重規律,講功力,有條理,從容不迫地去表現。崑曲六百年雖然經歷興衰坎坷,但薪火不斷,名家輩出,崑曲以它獨特的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永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一顆燦爛的明星。
崑曲和中國畫一樣,同樣遇到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的問題。毫無疑問,繼承傳統是首要的。當然經典文化不是看它的受眾面,而是看接受人群的層次。崑曲是經典,所以是小眾文化。大眾是娛樂。往往引領文化潮流的卻是小眾文化。
文化沒有新與舊、先進與落後之分。我以為如果僅以創新為標准,那就沒有標准了。「創」和「新」結果是不確定的,「創」不一定成功,「新」不一定是最好的。文化只有優劣高下、經典與糟粕之分。唐詩宋詞是新還是舊?《紅樓夢》、《牡丹亭》是新還是舊?孔子《論語》是先進還是落後?凡經過歷史檢驗而流傳下來的文化都是經典,後人都應該珍惜呵護。那些沒有本源、缺乏本民族文化感的所謂「文化」雖然能哄鬧一時,最終是要自生自滅的。面臨市場經濟的紛紛擾擾,在官與商主宰的現實社會中,藝術家是否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排除干擾,堅持獨立創作個性和心態,這確實是一個選擇和考驗。所以我們應該懂得,何謂傳統?對我們來說前輩大師及他們留下的經典作品就是傳統,是座大山。他們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文化遺產,是財富,也是資源,是不朽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發展史。我們應時時懷著高山仰止的崇敬之心、感恩之心,我們的責任只能在這座山上植樹造林,使青山更加枝葉繁茂,絕不能亂砍亂伐。我們也要給我們的後代留下一個綠色的文化生態環境。何謂現代?現代不是高樓大廈,不是高速公路,不是聲色犬馬,而是回歸自然、反璞歸真、善待傳統、善待生活、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戰勝自然。在燈紅酒綠的現實生活中,追求一個至真、至善、至美、至高的現代文化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強之心,這樣就能用風采照人的表演、不朽的筆墨來完成我們民族獨特的形式、氣派和崇高美。
張爾賓的芥子園情結
文/曉江
張爾賓,著名畫家,1986年加入民盟,後當選民盟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人大代表,現任職於南京市文化公司十竹齋。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張爾賓不僅擁有不菲的成就,對南京的文化建設事業還充滿了熱情,12年來鍥而不舍地為恢復興建金陵芥子園四處奔波、無私付出。
芥子園是金陵名園,因明末清初李漁及其《芥子園畫傳》而聞名遐邇、蜚聲海內外。李漁(1611-1680),以戲劇家和戲劇理論家著稱,而兼擅小說、戲曲,對造園藝術亦有極高的造詣。在他一生構築的眾多園林中,寓居金陵時於1665年造的芥子園最能代表他的造園才能和思想。芥子園以其卓越的造園藝術和巧思橫溢的園林巧異,在我國園林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許多著作如《無聲戲》、《一家言》、《閑情偶記》等都在芥子園完成,他在芥子園度過了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李漁移居杭州後,芥子園幾易其主,終於湮沒,到民國初期已是一片菜園。現在,作為芥子園遺址所在地?d?d中華門內老虎頭?d?d已是高樓林立,毫無蹤跡可尋。
在對李漁和芥子園進行了多年的調查研究後,張爾賓對恢復芥子園有了一個設想:開發利用南京的歷史文化資源,建設以金陵芥子園為主體的李漁文化園,用於接待國內外賓客,作為詩詞書畫、京劇崑曲、民族音樂、中醫保健、美學美育、中國園藝、中國美食、影視藝術研習之地,為舉辦各類藝術展覽提供接待場所,並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舉辦芥子園及李漁文化研討會。張爾賓認為恢復後的芥子園應辦成獨具南京特色的著名園林文化精品,成為集園林景觀、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為一體的文化經濟實體,達到旅遊、文化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只有這樣南京園林文化才更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內涵和品位才能得到體現和提高,從而推動南京旅遊文化由走馬觀花型轉向高層次、多層面的休閑、療養、參與型。
有了這個大膽的設想,張爾賓很快就付諸行動。1992年初他寫了《關於吸收外資重建南京芥子園的構想》,在民盟南京市委的關心支持下,以盟市委的名義向南京市委、市政府、人大等發文[寧盟發(1992)7號]推薦,很快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視。時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的顧浩批示:「請沃副市長抓緊找有關部門商量一下,提出意見。」市委副書記胡序建批示:「此構想很好,請范市長閱並批轉有關部門作進一步論證。」在南京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為人大代表的張爾賓再次提議《重建芥子園,發展十竹齋》(第7024號建議)。市政府辦公廳對建議的答復是「建議很好,市政府十分重視」,「市政府正在制訂南京市的文化戰略規劃,將重建芥子園、發展十竹齋的工作納入規劃范圍。」然而,隨著有關領導的調任,加上當時的經濟文化環境的不成熟,張爾賓的重建芥子園構想被擱置了,但這並沒有讓他喪失信心。他以發信函或登門拜訪的方式徵求有關專家對這個構想的意見。著名的美術史論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伯敏先生和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王達弗先生在信中都談到:中國畫大師傅抱石先生生前對李漁的芥子園是很重視的,他認為芥子園在南京,南京藝術界更有必要重視它,他曾在《中國版畫史》中提到:一要恢復芥子園,有錢可重建;二要重印《芥子園畫傳》。著名大師李劍晨也寫下了「繼承和創新都離不開源,它是我國藝術在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著名版畫家吳俊發訪問法國國立圖書館,圖書館負責人特地向他介紹李漁的芥子園,他認為「建設李漁文化園是件大好事,一方面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將為精神文明作出重大貢獻。不但如此,還將為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南京增添光彩。」
有了專家的肯定和支持,張爾賓對實現自己的構想更有信心了,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招商引資上,因為他明白,再好的構想,沒有投資方的認可,也永遠只能停留在構想上。他廣泛聯系了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國內外的一些企業家,向他們宣傳芥子園的情況。有的企業家和領導不懂,他就從「芥子園」三個字怎麼寫開始「掃盲」,並買了一部《李漁全集》,整理出大量的資料作為宣傳材料,在《中國書畫報》、《東南文化》等報刊雜志撰文宣傳介紹芥子園,致使有些企業家一時興起紛紛去買《李漁全集》,連書店都覺得奇怪,一向無人問津的《李漁全集》怎麼會接二連三的被人買走,甚至出現斷貨。然而商人的眼光不會只停留在興趣上,只有利益才是驅使他們的動力。一次次的無功而返沒有動搖張爾賓的信念,他仍鍥而不舍地尋覓著。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03年,張爾賓偶遇立信投資公司副總謝偉寧(現為民盟盟員)。當時謝總是因對書畫感興趣受邀到張爾賓家作客,在交談之餘,張爾賓給了他一份芥子園的資料,沒想到很快就得到回復,立信投資公司對這個項目有極大的熱情。苦苦等待了近十年的張爾賓聽到這個消息簡直是喜出望外,他立即就選址問題進行聯系。最後園林局領導認為此項目很好,很適合園林文化發展。經過多輪洽談,最後達成由南京市園林局出地、立信公司出資的協議。市政府和市建委先後批准:「李漁文化園是由南京市園林局和南京市立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文化重點工程」,旨在充分挖掘、保護、弘揚以李漁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南京旅遊文化的高層次、多層面,積極實踐省政府「建設文化大省」和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彰顯南京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文化戰略規劃。
李漁文化園選址玄武湖湖北向地塊,佔地約28000平方米。按照中國江南園林、明清名居建築風格,參照李漁造園美學觀點,景點與功能相結合,融入現代建築審美意識與功能,除恢復芥子園原有景點如浮白軒、月榭、來仙閣、歌台外,園中還將著意結合芥子園畫傳中的石譜、花卉譜等精心布置,使之處處詩情畫意,除供中外賓客游覽外,還可以作為書畫愛好者學習、寫生或創作的場所,結合文化項目開發,增加功能性建築。為了高起點、上規模、有計劃地開發李漁文化園項目,還邀請了國內外園林設計專家結合景點和功能建築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使之既具有金陵園林特色,充分利用玄武湖自然景觀,又要簡潔精美。李漁文化園將與玄武湖系列景點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為玄武湖環湖路改造工程增添亮麗的色彩。
萬事具備的李漁文化園只等著開工建設的日子了,為此忙碌了十多年的張爾賓卻依然不得閑,似乎永遠有一堆新問題等著他去解決:在招商引資期間,由於張爾賓大力宣傳和推廣芥子園,使一些精明的商人看到了芥子園這個品牌的價值,導致現在出現了以芥子園為招牌的裝飾公司、傢具店、畫廊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以芥子園為主體的李漁文化園的文化品牌價值。最令張爾賓和投資方頭疼的還是開工日期問題。由於李漁文化園選址在玄武湖,工程必須等玄武湖總體詳規出台才能開工。然而作為民營企業的投資方,卻不可能將一筆六千萬的投資用在一個遲遲等不到開工日期的項目上,如此巨額資金的等待必然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
為了重建芥子園,張爾賓可以說是等待了12年,也忙碌了12年。如今李漁文化園工程雖說已是萬事具備,但要真正解開他的「芥子園」情結,已過耳順之年的張爾賓還將繼續等待,繼續忙碌……

⑺ 杭州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的酒店信息
酒店星級:4A
酒店地址:杭州 餘杭區 良渚文化村內
周圍景觀:良渚文化博物館 大美麗洲
2008年3月開業客房312間
早餐:78元/份; 加床:150元/床; 上網情況:免費
周圍景觀:良渚文化博物館、大美麗洲
信 用 卡:萬事達卡(Master)、威士卡(VISA)、運通卡(AMEX)、大萊卡(Dinners Club)、JCB卡、銀聯
交通:
機場 杭州國際機場 60公里
火車站 杭州火車站 28公里
市中心 杭州市中心 28公里 杭州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由浙江萬科.南都房地產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由浙江世貿君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一傢具有獨特風格的高星級旅遊度假酒店,座落於擁有12000畝良好自然風光的杭州「良渚文化村」,緊鄰著名的國家級良渚文化遺址,並獨有距杭州市區中心最近的丘陵綠地和水網平原相結合的生態環境。酒店佔地約275畝,總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並擁有4萬多平方米的水面及2萬平方米的道路與廣場。由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擔綱建築設計,由廣州集美組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承擔室內設計,蘇州金螳螂和深圳集美組完成室內裝修。整體設計古樸典雅,氣勢宏偉,臨湖而建的庭院式建築主體分為連綿而成的十一個區,環繞在丘陵綠地和濕地湖泊之中,營造出人文與自然生態景觀和諧共存的氛圍。
酒店擁有別具特色的超大客房312套,多個中西式餐廳可同時容納1000人就餐,960㎡的大型多功能廳和其它大小會議室十餘個,設施先進的室內外游泳池、壁球館、健身房、室外網球場、美容美發、足療館、棋牌房、KTV派對屋、垂釣區、燒烤區、精品廊等,使這里成為高品質的會議、休閑和度假勝地。
312套客房分布在六個區域,均帶有景觀陽台,房間面積從39平方米至112平方米不等,主力戶型面積在45平方米以上,室內高度達 3.4 米,均安裝了2台風機盤管,總統套房為9間套,總面積690平方米。F區3樓為無煙樓層;G區3樓為行政樓層,1樓配有行政酒廊、小型洽談室、商務服務等設施,並提供便捷的專職管家服務。
絕妙的戶外景緻,11個室內外水景、噴泉以及別具情趣的客房區內庭園、外天井設計,可以讓賓客充分享受度假樂趣。
中餐廳設有臨湖包廂、風味餐廳,共可容納200位客人同時用餐,餐廳提供本地特色菜餚,優質的廣東經典名菜,為商務宴請、居家消費、會議團隊、政務接待、大型活動提供最佳選擇。佛羅倫薩西餐廳提供美式早餐、中西合壁的東南亞風情自助餐以及零點美食,良好的出品、休閑輕松的環境氛圍為顧客帶來美食享受。大型戶外親水平台可提供自助燒烤和戶外茶座。
酒店會議中心擁有960M2大型可分割的多功能廳—君瀾廳、360M2可分隔的中型會議室—文華廳、7個小型會議室、1個豪華的貴賓接見廳,會議音響、錄音錄像、投影/150吋背投影機、電子白板、無線話筒等電子會議設備齊全;會議室臨湖而建,附帶寬敞陽台,成為本酒店獨特的亮點。
酒店的康體娛樂中心包括:室內、室外游泳池各1個、乒乓球室2個、壁球館2個、室外網球場2個、適合團隊消費的KTV房4個,還有健身房、形體房、檯球、美容美發、棋牌房、足療館等,各場所均能享受到獨特的室外景觀。
本年度內,酒店已經規劃保齡球館1個,並積極爭取引進高檔SPA品牌,形成一個知名的SPA會所。
在裝修風格上本酒店吸取了漢唐及東南亞/熱帶地域度假酒店的裝修風格,大膽採用了獨特的、定製的裝修材料,採用了非常規的裝修工藝和手法,在兼顧到酒店功能需要的同時,為酒店營造了一個獨具風格的環境和居停空間,得到眾多下榻客人的贊美和肯定。
為了滿足度假客人的需要,酒店實現了超大空間設計,處處體現了寬敞和舒適,按每間房計算,每間房建築面積達到235方。為了營造良好的居停感受,酒店大量採用了雙層玻璃的大開間對開門,最大限度的將室外良好的景觀與室內建築裝飾溶合在一起,11個室外水景、戶外噴泉和水面曲橋,4個環繞酒店的水系,讓人們在青山綠水、清新空氣的環抱中非常舒適。
室內,酒店的軟裝飾即有現代又有古樸,裝飾手法,從砂岩雕刻,到鑄銅藝術,從枯枝造型,到舊鐵、舊木、舊石,一律服從酒店古樸、大氣的風格。 2008年度
3月27日,浙江萬科良渚配套事務部負責人金濤與良渚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總經理潘偉超在酒店會議室簽訂《杭州良渚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2008年經營管理責任書》。該責任書約定,對酒店總經理的而主要考核指標為GOP經營利潤,制約指標為經營收入。
3月28日15時30分,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試營業典禮舉行。業主方代表浙江萬科副總經理陳軍及丁洸、王凱、金濤,酒店管理公司代表世貿君瀾酒店集團總裁從波、世貿君瀾酒店管理公司總裁吳啟元,世貿君瀾管理公司副總裁吳幗瑛出席典禮,良渚鎮有關領導到場祝賀。
5月3日,收藏家馬未都下榻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馬未都,漢族,1955年生於北京,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觀復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代表作品有:《馬未都說傢具收藏》、《馬未都說陶瓷收藏》。
6月7日,中國玉文化研究交流中心成立大會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文化部前副部長高占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平,杭州市委副書記葉明,杭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許勤華,杭州市委常委、餘杭區委書記朱金坤,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張忠培任主任,作家名人艾丹等出席大會,杭州書副市長張建庭主持會議。中華玉文化研究交流中心設於良渚博物館內,書記一個綜合性的宇文寶華研究交流機構,是全國性的、專業性的、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旨在弘揚中華玉文化,促進玉文化的國內國際交流。
6月8日,阿里巴巴高層會議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行。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間首席執行官馬雲下榻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
7月24日,為期兩天的中共中央杭州市委十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行。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奇,杭州市委副書記葉明、王金財,杭州市委常委、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等出席會議。
8月25日至28日,為期三天的中共浙江省委專題學習會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行。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浙江省省長呂祖善,浙江省政協主席周國富,浙江省委副書記夏寶龍,浙江省委廳級以上幹部參加了此次學習會。
10月1日,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授予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支持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先進單位」證書。
10月19日至22日,為期四天的首屆良渚論壇·2008中華文化論壇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行。論壇開幕式有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奇主持,杭州市委常委、餘杭區委書記住進看致辭,前文化部部長王蒙、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高占祥為「良渚論壇」授牌,前文化部部長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潘震宙宣讀文化部部長蔡武的賀信,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及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高占祥分別講話。此次會議部分嘉賓層在今年6月
中華玉文化研究交流中心成立大會下榻過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對酒店非常喜歡、很有親切感,紛紛表示希望再有第3次、第4次居停。
2009年度
1月1日,為期3天的金英會2009杭州年會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行。
1月3日,金達利築地集團與杭州世貿君瀾酒店管理公司就海南香水灣項目簽約達成戰略夥伴關系。王海光董事長、吳啟元董事長、從波總裁、施晨寧總經理、徐少華總經理、潘偉超總經理等參加簽約儀式。
3月 4日至18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免費提供部分場館,配合由杭州市委宣傳部牽頭的30集電視連續劇《中國製造》的拍攝工作。該劇反映中國絲綢企業家肩負振興民族企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與時俱進地將傳統上的中國製造嬗變到中國創造。
3月18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正式向餘杭區風景旅遊局遞交申評五星級酒店的報告
3月28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召開申評五星級酒店員工動員大會。
4月24日至26日,2009中城聯盟十周年董事長聯席會——總經理3C年會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辦。中城聯盟——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策略聯盟是一個由房地產企業自行發起的民間組織。近50家聯盟成員企業的百餘位董事長和總經理參加了此次會議。與會者對酒店的精緻服務贊不絕口。
5月31日,杭州市旅遊局星評委成員的首次來杭州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進行星評檢查,給出檢查結果和整改方案。
6月10日至13日,大遺址保護良渚論壇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行,這是一次國內最高規格的學術盛會。
6月27日,2010國際旅遊小姐杭州/湖州兩大賽區啟動儀式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行。大賽搭建了一個博愛結伴、奇山秀水與時尚佳麗完美結合的高端推介平台。
7月21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接待了省中旅的日食團,此次入住酒店的一共有共有近300名外籍賓客。客人主要來自英國、美國、法國、波蘭、比利時、澳大利亞、紐西蘭、墨西哥、加拿大、巴西和日本、新加坡等國。
7月22日,杭州市旅遊局星評委成員來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進行再次檢查。
8月27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作為指定旅遊企業參加了餘杭區政府創建旅遊經濟區推動大會,總經理毛京偉在會上做了發言。
9月3日-9月4日,白鷺灣軍來度假酒店接待了「中國500強企業精英探尋5000年良渚文化——中國500強企業宇航之旅」的大量境外遊客。賓客的給予一致好評。
9月5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與2009年蔡琴杭州演唱會執行機構——杭州優品廣告有限公司達成全面合作,作為「2009『不了情』·蔡琴全國演唱會」杭州站的指定下榻酒店、新聞發布會指定場所以及總票房。蔡琴女士分別於9月5日至6日、9月27日至10月1日兩次在酒店下榻。
9月18日-9月20日,華東地區泉州籍商會首屆聯誼會——杭州泉州商會二屆二次會員大會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辦,200多名會員、嘉賓出席。20日凌晨2點,與會1名客人因高血壓引起的小中風,在酒店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得到及時救治。
9月19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辦了首屆至尊客戶答謝會。以感謝業主、管理公司、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支持,推出了戶外「禪茶雅樂」的演出,實景詮釋了清新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文化氣息,幽雅的休閑品味。
9月27日,浙江省旅遊局星評委成員首次來杭州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進行星評檢查,給出檢查結果和整改方案
9月30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進入浙江省旅遊局為期1個月的星評公示階段。
10月17日,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在良渚博物院順利完成了《重陽·餘杭行》的拍攝工作。庄奴、朱軍、桑蘭、蔣方舟、麥家,蔣小涵、郭敬明、黃薇,月亮姐姐、田亮、凌峰、佟鐵鑫,藍天野、王鐵成等名人和攝制組人員下榻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
10月29日,浙江省旅遊局星評委領導再次來杭州偶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明察暗訪。至此,白鷺灣軍來度假酒店先後通過了浙江省、杭州市星評委的檢查。
11月16日至17日,第三屆中國杭州竹筍節在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成功舉辦了開幕儀式、經貿洽談會、中國竹產業協會四屆二次理事會、中國竹產業發展杭州論壇等系列活動。
11月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營業額達到423萬元,創下開業以來最高月營業額。
11月杭州體育局授予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2009年杭州市游泳場所先進單位」銅牌。
12月5日,白鷺灣君瀾度假酒店進入國家旅遊局星評公示階段。酒店上下齊心合力迎接國家國家旅遊局星評委的星評檢查。
12月17日,白鷺灣君瀾酒店積極配合旅遊局創強小組的檢查工作積極配合餘杭區旅遊局創強小組的檢查工作,圓滿完成任務。
12月29日,中共杭州市委十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在白鷺灣君瀾酒店成功舉行。浙江省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奇,杭州市委副書記葉明、王金才,杭州市委常委、市委委員,餘杭區委書記朱金坤等出席會議。這是繼2008年7月24日首次接待中共杭州市委十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後,第二次接待相同規模的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