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色調原理進行參照,
黃色--暖色調、紫色--中間色調、綠色和藍色--冷色調,
根據這樣的方式進行個股走勢的多空研判比較直觀,
按照紫色的首尾作為買賣點可操作性則較高。
利用濟安線對股票的買入點位進行分析,效果相當明顯,
當線下破濟安線下降到超出日k線的時候,
也就是超出日k線下方的位置,
濟安線在日k線的下方形成平台之勢開始上升時,就形成了買點,
此時的濟安線為綠色,當上升穿越濟安線時(濟安線轉為黃色,濟安線轉為水紅色),該股就會形成一波主升浪。
激進投資者可以濟安線交叉時點買入。
⑵ 期貨交易界面中指標都是什麼意思
KDJ指標又叫隨機指標,是由喬治?藍恩博士(George Lane)最早提出的,是一種相當新穎、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它起先用於期貨市場的分析,後被廣泛用於股市的中短期趨勢分析,是期貨和股票市場上最常用的技術分析工具。KDJ指標的原理隨機指標KDJ一般是根據統計學的原理,通過一個特定的周期(常為9日、9周等)內出現過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最後一個計算周期的收盤價及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來計算最後一個計算周期的未成熟隨機值RSV,然後根據平滑移動平均線的方法來計算K值、D值與J值,並繪成曲線圖來研判股票走勢。隨機指標KDJ是以最高價、最低價及收盤價為基本數據進行計算,得出的K值、D值和J值分別在指標的坐標上形成的一個點,連接無數個這樣的點位,就形成一個完整的、能反映價格波動趨勢的KDJ指標。它主要是利用價格波動的真實波幅來反映價格走勢的強弱和超買超賣現象,在價格尚未上升或下降之前發出買賣信號的一種技術工具。它在設計過程中主要是研究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融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和移動平均線的一些優點,因此,能夠比較迅速、快捷、直觀地研判行情。隨機指標KDJ最早是以KD指標的形式出現,而KD指標是在威廉指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過威廉指標只判斷股票的超買超賣的現象,在KDJ指標中則融合了移動平均線速度上的觀念,形成比較准確的買賣信號依據。在實踐中,K線與D線配合J線組成KDJ指標來使用。由於KDJ線本質上是一個隨機波動的觀念,故其對於掌握中短期行情走勢比較准確。
⑶ 期貨中什麼指標最好用
我非常喜歡兩個指標——均線和MACD,也只使用這兩個指標。在此說說它們的區別。
從它們的使用功能上看。均線指標的使用,其核心是放棄頭尾,抓住中間。MACD指標的使用,其核心是抓住頭尾(也有人把它看成趨勢指標,但我認為它是一個趨勢與擺動結合的指標)。這樣,乍一看,MACD的作用范圍更大,但實際上並非如此!MACD有其本身的弊端所在。
從順勢方面來說。可以這么說,如果要抓頭尾,那麼在抓的過程中,你的交易必然是逆勢的。逆勢的交易是很容易虧損,或說是得不償失的,這就是MACD的弊端所在。而均線就不同了,由於抓得是中間部分,所以一般來講都是順勢的。僅從順勢交易與逆勢交易上來看,MACD就失去了正統的使用意義了,比均線就差了。
但如果拋開具體的行情來說,誰是逆勢的誰是順勢的,那麼就是瞎談。一般來說,對均線來說,越大的行情就越好,但MACD就比較適合於中短期的行情了。如果MACD碰到大級別的行情,往往很容易使自己在抓頭部的時候,抓的恰恰是半山腰而套牢(當然如果你止損快的話,就不會被套牢了,但這很難做到)。均線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但是反過來,如果行情不大,由於均線抓的中間部分,去頭去尾,就沒有了(往往還要虧損)!而MACD則對這樣的行情剛剛好,抓了一個頭部,又抓了一個底部(能不能抓到還要看交易者的能力)。當然也有兩個指標都不適應的行情,這里就不談了。
而我認為使用這兩個指標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均線指標信號的明確性,和MACD指標的模糊性。均線指標發出信號後,很明確,做多就是做多,做空就是做空,不會說很快就讓你轉變做單方向了(有時候也有發生,但極少)。而MACD就不同了,可能昨天還是讓你做多,今天價格來了一個下跌,就讓你反手了;然後幾天後,又來了個上漲,又要你做多了。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另外關於MACD的背離,也是很難判斷辨識的。很多的時候,你既可以看成是頂背離要形成了,又可以看成是底背離要形成了,有一種模稜兩可的感覺。出現兩個指標的這種區別的根源在於,MACD比起均線來說,更容易受到價格變化的影響。
當然,如果交易者有能力克服掉MACD指標變化的模糊性的缺陷,那麼我認為,使用均線還不如使用MACD的好,這樣你就可能獲取更多的利潤;但如果交易者沒有這個能力,那麼我認為,還是老老實實的使用均線好了,要不然真的會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沒有最好的指標,沒有適合任何行情的指標,關鍵在於你自己使用的順不順手而已。
⑷ 期貨中的kdj 指標怎麼利用能給點詳細的解釋和用法介紹嗎
KDJ指標的中文名稱是隨機指數,最早起源於期貨市場。
KDJ指標的應用法則KDJ指標是三條曲線,在應用時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KD的取值的絕對數字;KD曲線的形態;KD指標的交叉;KD指標的背離;J指標的取值大小。
第一,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KD的取值范圍都是0~100,將其劃分為幾個區域: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其餘為徘徊區。
根據這種劃分,KD超過80就應該考慮賣出了,低於20就應該考慮買入了。應該說明的
是,上述劃分只是一個應用KD指標的初步過程,僅僅是信號,完全按這種方法進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損失。
第二,從KD指標曲線的形態方面考慮。當KD指標在較高或較低的位置形成了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時,是採取行動的信號。注意,這些形態一定要在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出現,位置越高或越低,結論越可靠。
第三,從KD指標的交叉方面考慮。K與D的關系就如同股價與MA的關系一樣,也有死亡交叉和黃金交叉的問題,不過這里交叉的應用是很復雜的,還附帶很多其他條件。
以K從下向上與D交叉為例: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信號。但是出現了金叉是否應該買
入,還要看別的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金叉的位置應該比較低,是在超賣區的位置,越低越好。
第二個條件是與D相交的次數。有時在低位,K、D要來回交叉好幾次。交叉的次數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個條件是交叉點相對於KD線低點的位置,這就是常說的「右側相交」原則。K是在D已經抬頭向上時才同D相交,比D還在下降時與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第四,從KD指標的背離方面考慮。在KD處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現與股價走向的背離,則是採取行動的信號。
第五,J指標取值超過100和低於0,都屬於價格的非正常區域,大於100為超買,小0為超賣。
⑸ 期貨軟體上的這些指標代表什麼意思
1是期貨合約的實時價格;2是漲跌的點數;3是漲跌幅。價格漲跌和漲跌幅的參照都是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
⑹ 期貨瀑布線的准確率
建議跟著指標反過來開單。。。。
⑺ 期貨股票指標公式中的ABS,LLV,HHV,ISLASTBAR,VALUEWHEN,PUBU,SAR都什麼意思
在網上搜一下就可以了
ABS:求絕對值
LLV:求最低值
HHV:求最高值
ISLASTBAR:判斷是否最後周期
VALUEWHEN(COND,X):當COND條件成立時,取X的當前值,否則取VALUEWHEN的上一個值
PUBU:應該指瀑布線指標吧;
SAR:返回拋物轉向指標
⑻ 期貨交易中BOLL指標具體怎麼看
BOLL通道技術分析
1,當價格運行在BOLL中軌和上軌之間的區域時,只要價格不跌破中軌,說明市場處於多頭行情中,此時我們考慮的交易策略就是逢低點買進,不考慮做空。
2,當價格運行在BOLL中軌和下軌之間時區域時,只要價格不沖破中軌,說明市場處於空頭行情中,此時我們的交易策略就是逢高點賣出,不考慮買進。
3,當價格沿著BOLL上軌運行時,市場為單邊上漲行情,該情況下一般為爆發性行情,持有多單的一定要守住,只要價格不脫離上軌區域就耐心的持有。
4,當價格沿著BOLL下軌運行時,市場為單邊下跌行情,該情況一般為一撥快速下跌行情,持有的空單只要價格不脫離下軌,要做的也是耐心持有。
5,當價格運行在BOLL中軌區域時,市場表現為震盪行情,市場會在此區域上下震盪。該行情對於做趨勢的朋友殺傷力最大,往往會出現左右挨耳光的虧損現象。此時我們採取的交易策略是空倉觀望,迴避掉這一段震盪行情。
6,BOLL通道的縮口狀態。當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和下跌後,會在一個范圍內進入震盪休整,震盪的價格區域會越來越小,BOLL通道表現為上、中、下三個軌道縮口。此狀態為大行情來臨前的預兆。該情況一般市場波動范圍不大並且無規律,此時我們採取的交易策略是空倉觀望休息。
7,BOLL通道縮口後的突然擴張狀態。當行情在BOLL通道縮口狀態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震盪整理後,BOLL通道會突然擴張,這意味著一撥爆發性行情已經來臨,從此之後行情便會進入單邊行情。在此情況下我們可以積極調整自己的倉位,順應行情建倉。
8,BOLL通道中的假突破行情。當BOLL通道經過縮口後在一撥大行情來臨之前,往往會出現假突破行情,這是主力在發力前製造的一個陷阱,也就是教科書上常說的「空頭陷阱」或「多頭陷阱」。我們應該警惕該情況的出現,最好的方法是通過我們的倉位控制來消除風險。當我們發現是陷阱後,我們還有足夠的資金和時間來調整我們的倉位!
以上是應用BOLL通道技術分析中出現的各種情況,作為趨勢跟蹤指標,我們選擇的BOLL通道周期應該是以周為單位,當價格單邊運行時,為了避免大的回調帶給我們的不必要損失,當我們獲利豐厚後我們以日BOLL通道作為我們出局的依據。這樣操作,我們既可以把握住一撥大的行情,同時又可以及時止贏!
⑼ 在期貨中如何運用成交量指標
期貨技術指標(8):VR指標
成交量比率(簡稱VR),是一項通過分析股價上升日成交專額(或成交量,下同)與股屬價下降日成交額比值,從而掌握市場買賣氣勢的中期技術指標。主要用於個股分析,其理論基礎是「量價同步」及「量須先予價」,以成交量的變化確認低價和高價,從而確定買賣時法。
(1)計算公式
VR=N日內上升日成交額總和/N日內下降日成交額總和
其中:N日為設定參數,一般設為26日
(2)應用法則:
①VR下跌至40%以下時,市場極易形成底部。
②VR值一般分布在150%左右最多,一旦越過250%,市場極容易產生一段多頭行情。
③VR超過450%以上,應有高檔危機意識,隨時注意反轉之可能,可配合CR及PSY使用。
④VR的運用在尋找底部時較可靠,確認頭部時,宜多配合其他指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