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美國石油開發交流

投資美國石油開發交流

發布時間:2021-05-10 04:18:17

⑴ 美國投資移民EB-5入股石油的項目風險大嗎有了解情況的專業人士給分析一下嗎

你那項目具體是搞什麼的,石油這東西不是幾十萬美金就能運作的,50萬美金估計連個牌照都不一定能拿下來,因此我很懷疑你那個項目的真實性。因為在美國內陸基本不搞石油開發,目前都是沿海地區在開發,內陸的都是藏著不挖。而EB5一般是偏遠地區。

而且石油開發,最少最少都是幾千萬美金起,單單做探礦和環保牌照就夠折騰一兩年和幾百萬美元。

當然,如果你只是加油站的話,則需要考慮好是否能僱傭10個工人,還要盈利。因為正常的情況下,美國加油站都是自助的,根本不需要工人,而且價格透明,你把人工算到油價里,基本就沒人會到你那裡加油了。

⑵ 確立國外石油投資發展的總體戰略

目前,發達國家都在對外貿易和對外交往中將能源安全放在第一位,國外石油的勘探與開發在政府的工作中非常受重視。全球化的能源開發戰略是美國政府很早以前就制定的,日本政府鼓勵國內企業勘探開發世界各地的石油。它們的共同點是本國公司開發國外油田不僅當作企業行為,而且視作國家行為,把推進這一事業的發展作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一部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石油企業在國外單獨作戰,沒有對外的一致行動。中國政府應強化國外石油投資發展的介入,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制定並執行詳細的發展計劃,而且要促成中國的石油企業互相合作,提高中國石油企業的競爭能力。

⑶ 中國人投資美國石油

中國出台過不允許中國人投資海外期貨的規定。 不過你可以選擇海外的現貨投資,我是做現貨黃金,白銀,和外匯的。英國的平台。

⑷ 近期的美國石油股權投資時怎麼做的

至少在國內我沒聽說過,你做國外是不受國內法律保護的,有
石油期貨
,期權
基金

⑸ 全球四大石油服務公司都是哪些

全球四大石油服務公司都有:威德福,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哈里伯頓。

1
威德福
威德福國際公司是全球四大石油服務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瑞士,現有雇員6萬余名,在美國上市。做為經營油田服務及設備的大型跨國企業,威德福國際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為油氣田勘探開發提供服務,在世界主要能源生產中心如亞洲、加拿大、歐洲、拉丁美洲、中東、俄羅斯及美國都設有區域服務中心,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客戶提供一流品質的油田服務是威德福國際公司一貫秉承的宗旨。多年以來,公司致力於在所有的業務表現和合作關系中達到最高標准,在其所有的產品服務部門以及各個作業國家和地區貫徹統一的企業安全文化、作業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同時,做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威德福國際公司努力造福於當地社會,並積極參加和響應能給予當地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活動和倡議。

2
斯倫貝謝
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油田技術服務公司,公司總部位於休斯頓、巴黎和海牙,在全球14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公司成立於1927年,現有員工130000多名,2006年公司收入為192.3億美元,是世界500強企業。 斯倫貝謝科技服務公司(SIS) 屬於斯倫貝謝油田服務部,是石油天然氣行業公認的最好軟體和服務供應商。

3
貝克休斯
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是美國一家為全球石油開發和加工工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大型服務公司,2013年在美國500強企業福布斯排名135,銷售額214.1億美元,利潤13.11億美元。公司前身是兩家歷史悠久的石油設備公司 Baker International 和 Hughes Tool Company。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員工5萬8千餘人,其中約58%的員工在美國本土以外工作,公司營業范圍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該公司通過它的油田服務公司,提供完整的鑽井、完井和油氣井生產的產品和服務。

貝克休斯在油田生產服務領域十分廣泛,公司宗旨在於提高石油工業作業效率,提高油氣藏的最終採收率。主要從事以下幾個方面服務:1)油田總包服務 2)鑽井,地層評價和鑽井液系統;3)完井,生產,壓裂及生產管柱系統;4)生產流程及化學葯劑服務

4
哈里伯頓
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成立於191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為能源行業提供產品及服務的供應商之一。公司總部位於阿聯酋第二大城市迪拜,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有超過五萬五千名員工。為一百多個國家的國家石油公司,跨國石油公司和服務公司提供鑽井、完井設備,井下和地面各種生產設備,油田建設、地層評價和增產服務。九十多年來,哈里伯頓公司在設計、製造和供應可靠的產品和能源服務方面一直居於工業界的領先地位。目前哈里伯頓公司是中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最大的設備和服務提供商之一。

⑹ 美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進步歷程

美國一百多年的石油工業史,也是一部科技發展史,每一次石油技術的革命無不與技術進步密切相關。

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革命的第一個時期是20世紀20~30年代,此時出現了大馬力的鑽機,有了新型牙輪鑽頭,有了化學處理劑來改進鑽井液和固井水泥性能,提高了固井的質量;油氣開采方面,不再延續初期的密集鑽井、盲目濫采,開始懂得地下油藏是個統一的水動力系統,並提出了最大有效產量的概念作為衡量生產好壞的指標

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革命的第二個時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特別是20世紀60~70年代。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使得這個時期成為石油儲量發現的黃金時期。在勘探技術方面,大量採用數字地震儀,多道多次覆蓋技術,配以大容量高速計算機作數據處理,使油氣勘探技術達到新的水平,在勘探程度高的老探區也不斷擴大了儲量;在鑽井技術方面,實行「科學化鑽井」,發展了噴射鑽井、平衡鑽井、定向鑽井和優選參數鑽井技術;在油田開采方面,廣泛使用注水提高油層壓力、大型水力壓裂技術,三次採油(EOR)技術由室內轉入現場試驗,熱力法也已經工業化推廣,海上採油也有了很大進展。

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革命的第三個時期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延續至今,這次技術革命以信息技術作為主要特徵[37]。在勘探技術方面,地震解析度不斷提高,非地震方法重新興起;在鑽井技術方面,水平井、分支井技術不斷發展;在油田開采方面,三次採油技術不斷發展。

2.3.2.1 地震技術與美國油氣勘探

1923年美國開始出現實驗扭秤及折射地震儀,在美國墨西哥灣地區應用獲得成功,該地區石油聚集與岩鹽有關。鹽體與圍岩之間的彈性波旅行時差造成地震波的不同傳播特徵,鹽體、蓋岩和圍岩之間的密度差則是扭秤測量的特徵。這兩種地球物理方法的應用導致許多鹽丘油田的發現。

從1925年起,上述兩種勘探方法在美國石油勘探中得到迅速推廣。E.L.DeGolyer和Karcher成立的地球物理研究公司對機械式地震儀作了改進,以電磁式取代,又以精確的無線電信號測量方法取代聲波法測定爆炸時間和距離,這提高了折射地震的勘探速度,降低了勘探成本。折射地震儀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海灣地區推廣應用後,四年發現了近40個鹽丘。在1924~1929年間,折射地震勘探技術在墨西哥灣勘探中起著主導作用。

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地震反射法相繼在俄克拉何馬州、墨西哥灣、得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地獲得成功應用。1928年,在俄克拉何馬州發現的Seminole油田,是單獨依靠地震技術發現的第一個油田。1934年用地球物理方法在墨西哥灣北岸發現了Old Ocean油田,以後用地球物理方法在此地區相繼發現了一系列油田。1937年用地球物理方法在伊利諾伊州發現了Salem特大油田;1938年在墨西哥灣發現了第一個海上油田——Creole油田。這些大發現確立了反射地震技術在油氣勘探中的應用價值。

1940年以後,地震技術的革新使地震儀器和解釋技術發生了許多變化,如採用自動增益控制的多道儀器,應用混波技術及連續剖面法,採用磁阻壓檢波器及大量檢波器組合,直至20世紀50年代初模擬磁帶記錄系統投入使用。地震儀器以及勘探技術的發展,有助於對更深的油氣儲層和更復雜的油氣圈閉進行勘探。

地震技術的不斷改進,提高了復雜地區和深層的勘探能力,20世紀40年代以後,美國在發現大油氣田數量急劇減少的情況下,相繼發現了許多中小油氣田。1950~1953年間,中小油氣田年發現量達到近1.8億噸。

20世紀60年代初地震技術的數字化變革使勘探技術發展產生了重大突破,開始了地震數字記錄和數字處理的新時代。一些新技術(包括可控震源和共深度點覆蓋)的應用,增加了地下覆蓋的密度,提高了地震勘探精度。

地震數字記錄和處理技術的優越性和潛力是模擬磁帶技術無法比擬的,它所能完成的地震數據運算是模擬儀器難以實現的。20世紀60年代中期,數字地震技術逐步取代了常規地震勘探方法,使地震勘探的效率和勘探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從而擴大了勘探領域和勘探深度,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20世紀70年代以後,地震技術的新進展使美國油氣勘探工作進入了新時代。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勘探地球物理不斷受益,成為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進步的重要基礎。多道地震採集系統和多種縱波可控震源的開發和應用,以及其他非炸葯震源的改進都大大增強了地震的勘探能力,三維地震技術改進了地下復雜構造和地層的成像,從而提高了勘探成功率。三維地震技術已應用到油氣勘探和開發的各個階段,特別是用於油田開發前提供詳細的地下構造和地層圖像,以及油田開發後的油藏評價和油藏動態監測。目前,三維地震勘探已經成為美國成熟區勘探的重要技術手段。

從地震數據處理技術來看,地震數據處理最重要的進展應屬以波動方程為基礎的成像和反演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其中包括疊前與疊後偏移、多次波抑制、基準面和位移靜校正、速度估計。人機聯作解釋系統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地震資料解釋的效率和精度,改進了復雜構造和地層圈閉的解釋。

從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1977年出版地震地層學專輯以來,將地震地質解釋從構造地震學延伸到地震地層學解釋領域中,推動了地震解釋技術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提高油田採收率成為美國地球物理活動的重要領域。三維地震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高解析度地震、井間層析成像技術成為研究與開發的重點技術(表2.3)。

表2.3 20世紀60~90年代美國地震勘探技術[36]

2.3.2.2 測井技術與美國油氣勘探

美國的測井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測井技術對於美國發現新的油氣儲量,提高勘探和開發效益等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測井技術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起步至今大體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38]

(1)模擬測井階段。該階段中由於測井手段有限,獲得的地下岩石物理參數較少,因此測井資料主要用於地層對比,劃分滲透層以及定性判斷油水層。20世紀40年代初,石油工程學家阿爾奇根據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砂岩的實驗室資料,得出了適合於純凈地層的含水飽和度公式,即著名的阿爾奇公式,標志近代測井技術開始發展形成,對岩性較為單一的儲層能定量評價出孔隙度、流體飽和度、泥質含量等參數。

(2)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測井技術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階段,測井方法、測井系列開始配套完善,廣泛採用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全面推廣計算機控制測井技術,大大提高了測井解釋精度。測井資料與其他資料結合可進行較為詳細的油藏描述。利用測井資料可以評價儲層的孔隙度、滲透率、含油氣飽和度以及油氣的可動性、烴的類型、岩性、地層傾角及構造、沉積環境、地層岩石彈性常數等。

(3)20世紀7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全面融入測井數據的採集和資料的處理技術,這是測井技術的第三個階段。多種測量儀器一次下井的組合能力、測量項目系列配套已日趨成熟,從而有助於提高鑽井效率,有效地進行地層評價。

(4)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開始應用成像測井技術提高油氣勘探和油氣田開發效益,這成為當今現代測井技術的代表,測井技術進入第四個階段。現代測井技術已向地質構造、沉積研究、油氣層快速測試、儲層壓裂改造、岩石力學、產能預測、固井質量全新評價等領域全面發展,為油氣勘探不斷向深層、隱蔽油氣藏、非均質性儲層等領域拓展,以及保持儲量持續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2.4 20世紀50~90年代美國測井技術[36]

2.3.2.3 美國鑽井技術發展歷程

1859年,德雷克(E.Drake)在賓夕法尼亞州應用沖擊鑽鑽出了美國石油工業的第一口油井。在隨後的140多年裡,鑽井技術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一般將20世紀的鑽井技術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39]

(1)概念時期(1901~1919年)。將鑽進與洗井結合在一起,並開始用牙輪鑽頭和注水泥固井技術。

(2)發展時期(1920~1948年)。牙輪鑽頭、固井工藝及鑽井液技術進一步發展,同時出現了大功率鑽井設備。

(3)科學化鑽井時期(1949~1969年)。鑽柱力學與井斜控制技術;噴射鑽井;鑲齒、滑動密封軸承鑽頭;低固相、無固相不分散體系鑽井液及固控技術;鑽井參數優選;地層壓力檢測、井控技術及平衡壓力鑽井等。

(4)自動化鑽井時期(1970年至今)。PDC鑽頭;計算機應用;特殊工藝鑽井技術;綜合錄井及井下隨鑽測量;鑽井工具與裝備的自動化發展等。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技術的引入和無線隨鑽測量技術的研發,是鑽井技術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加快了科學化鑽井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是深井鑽井的高峰期,美國在1982年完成深井、超深井(超過4500米)1289口。到20世紀90年代,特殊工藝及高效鑽井的研究與開發備受重視,大位移井、多分支井、小井眼鑽井、欠平衡鑽井等一系列高新技術在此階段逐漸發展成熟。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開始研究水平井技術,並取得了初步的進展。這項技術本身可追溯到1891年,當時的第一項專利技術是從一口直井裡打出一個水平洞;1929年,第一口真正的水平井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完鑽。20世紀70~80年代,隨著油價的低迷、降低勘探費用的需要以及鑽探設備的發展,水平鑽井技術再一次被廣泛研究應用。雖然鑽水平井比鑽直井的費用更高,但一口水平井可以起到幾口直井的作用,因而鑽水平井在經濟上是可行的。在某些情況下,用常規井開采是不可行的,但水平井卻可以使開發項目變得經濟可行。20世紀90年代,水平井技術開始大規模應用,現已經作為常規鑽井技術應用於幾乎所有類型的油藏。到目前為止,美國是世界上鑽水平井最多的國家。

目前,水平井鑽井技術的應用正在向綜合方向發展,大位移水平井、小井眼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等鑽井完井技術近幾年在美國獲得了迅速發展並大量投入實際應用(表2.5)。

美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運用大位移井,到90年代該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在美國主要用於加利福尼亞州近海。90年代以來,小井眼鑽井技術的發展也非常迅速。目前,該技術也已應用於水平井、深井鑽井中,如側鑽小井眼多分支水平井等,並開始用連續管鑽小井眼。因技術領先,小井眼鑽井數量最多。

表2.5 20世紀60~90年代美國主要鑽井技術發展[36]

欠平衡鑽井技術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近些年來,隨著鑽井新裝備的不斷涌現,欠平衡鑽井技術再次受到高度重視,而且正逐步走向成熟。欠平衡鑽井技術的主要優點是減輕地層傷害,提高單井產能、鑽井效率,降低鑽井成本,及時發現地質異常情況和識別產層。2003年,美國採用欠平衡方式鑽井達2200多口,約占當年鑽井數的20%。

⑺ 全球油氣資源國外合作歷程與發展態勢

3.2.1.1日本政府提出的國外份額石油目標

日本政府明確要求21世紀初必須達到進口石油總量的1/3是股份油。日本政府從各個方面積極鼓勵本國公司在國外進行石油勘探開發。同時,日本石油公司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國外油氣資源合作之中。例如,購買股份、簽署產量分成協議等。以此大規模的參與國外石油勘探開發,堅定不移地執行著「使其他國的資源變為自己的資源」戰略;與生產石油的各個國家簽訂多種轉讓協議,或者直接投資開發國外油田,以擁有和掌握盡可能多的石油資源為目的,通過這些手段使日本國外份額油的進口量占國內消費的比重從1990年的11%上升到1996年的16%。

1958年,日本與沙烏地阿拉伯簽訂協議,得到了海夫吉油田開發權。石油危機爆發以後,日本為了不受到產油大國的限制,盡力在全世界勘探並開發石油,在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印度尼西亞一共建立了12個開采基地,在世界5大洲都擁有油田。2004年2月,日本和伊朗政府達成協議,聯合開采阿扎德甘油田。阿扎德甘油田探明的石油儲量為260×108bbl。這個項目總投資20億美元,其中日本佔75%,日本此後每年從阿扎德甘油田獲得的石油接近2003年進口石油的6%。

3.2.1.2美國各大石油公司在國外的投資

1991年,美國在國外勘探開發總投資額為337億美元,國內的投資額是它的一半。美國大型石油公司擁有的石油儲量大部分在國外,大部分利潤同樣來自國外。美國大石油公司處於世界20大油氣公司的前列。美國政府同樣鼓勵石油公司積極增加勘探開發投資,勘測地區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全世界有可能的地區都進行勘測。

美國大型石油公司為了實施石油資源戰略,向非洲投資700億美元。由於幾內亞灣地區新油田的發現和深海勘探技術的突破,非洲已探明石油儲量也在不斷增加,美國加速了在非洲實施的石油資源戰略。據預測,截至2015年,產自非洲的石油佔美國石油進口總量的25%。埃克森美孚公司出資37億美元,鋪設了一條從查德到喀麥隆大西洋沿岸1000 km的輸油管道。該公司非洲區副總裁曾表示,由於北美和歐洲石油產量下降,西非和俄羅斯越來越重要,公司計劃在未來10年內開發非洲的油氣資源,預計花費500億美元。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龍公司為了開發非洲的石油,計劃在5年內投資200億美元。

裏海是世界上擁有最後連續未開發油田的地區之一,美國在裏海已投資200億美元,美國石油巨頭公司紛紛在該地區擴張勢力,主要投資者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德士古和哈利布頓等。

3.2.1.3韓國國外的開發目標

韓國的石油消費量迅速增長,已經成為原油消費大國。韓國石油企業正在改變本國石油產業集中在「下游」的尷尬局面,發展「上游」產業,保證穩定的石油供應,減少依賴石油的危害。1981年,韓國開始國外石油勘探開發,到1996年9月,共參加64 個項目,其中29個項目已經結束,仍有17個國家的35個項目還沒有結束。這期間,15000×104 bbl中開發出來的原油有6400×104 bbl,成為韓國在國外確定的石油資源。

2005年9月,以韓國為首的一個國際財團贏得了開發非洲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的2個海上油田的投標。由韓國國家石油公司、韓國電力公司和韓國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為首的國際財團贏得了奈及利亞2個海上石油區塊的65%生產權。該財團的合作夥伴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和奈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擁有2 個海上石油區塊的35%生產權。分別命名為OPL321和OPL323的2個海上油田擁有20×108 bbl石油的潛在產量,這個數字是韓國2004年全年石油消耗量的2.5倍。

3.2.1.4大型跨國石油公司的國外石油規模

殼牌、埃克森美孚、BP、雪佛龍德士古、道達爾菲納埃爾夫等大型石油公司的年收入均為1000億~2000億美元,擁有較高程度的跨國經營活動,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業務。它們的一半以上的油氣儲量、產量、煉油能力都在國外,收入的一半以上來自國外,國外支出和國外員工都接近60%。區域性的石油公司規模相對小一些,如大陸菲利普斯、埃尼、萊普索YPF等公司,其收入300億~800億美元,有較低程度的跨國經營。埃尼在歐洲以外的地區的油氣產量為50%,但歐洲以外地區的銷售額僅20%;萊普索YPF在西班牙和阿根廷以外地區的油氣產量是25%,銷售額是15%。

⑻ 我國各石油公司在國外的投資項目,越詳細越好.謝謝各位啦!

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投資項目管理——以河南油田為例
人人網
自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內口國以來,石油進口量容逐年增加。2004年已經超過8000萬噸,約占國內石油消費總量的30%。2005年我國原油進口量超過1億噸。到2020年,我國石油消費量最少也要4.5億噸,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分析,屆時中國石油需求將有80%依賴進口,成為世界第一大油品進口國。石油供需矛盾在2020年後還將更加嚴峻。我國石油供應格局正在由國內為主逐步轉變為國外為主。目前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60%,考慮到2030年乃至2040年石油消費還要持續增長,國內的產量不可能大幅增長,甚至還有可能下降,對外石油的資源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國內石油消費對國際市...

⑼ 美國投資石油移民項目前景都怎麼樣

不怎麼樣。美國現今開採的大多是頁岩油,開采成本很高。在這一年多時間的石油大戰中雖然沒有被沙特打死,卻已經是無利可圖,靠輸血來維持。

⑽ 股權投資美國石油可以全家拿綠卡有這樣的項目

好像不光是美國,澳大利亞投資移民也有這待遇

閱讀全文

與投資美國石油開發交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