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有效市場假說中如何投資

有效市場假說中如何投資

發布時間:2021-05-10 07:07:18

1. 如何理解有效市場假說

弱式有效市場假說(Weak Form of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也稱弱式效率市場假說 弱式有效市場假說認為市場 價格 已充分么應出所有過去歷史的 證券 價 格 信息 ,包括 股票 的 成交價 、 成交量 、 賣空 金額, 融資 金融等。 因這些信息已免費公開緞帶 投資 大眾, 假期這些歷史信息中隱藏有關股票末來表現的訊息, 則投資大眾會迅速地挖掘這些資料,採取買賣交易行為,使 股價 變動 充分地反應出這些訊息。

2. 有效市場假說對試圖通過買賣股票來「擊敗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有什麼含義

如果不存在交易成本,則試圖「擊敗市場」的投資者會獲得市場收益率,所有交易的凈現值為0;如果存在交易成本,則投資者將損失與交易成本相等的額度。

3. 有效市場假說的要點

第一, 在市場上的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金融市場上每隻股票所代表的各家公司都處於這些理性人的嚴格監視之下,他們每天都在進行基本分析,以公司未來的獲利性來評價公司的股票價格,把未來價值折算成今天的現值,並謹慎地在風險與收益之間進行權衡取捨。
第二, 股票的價格反映了這些理性人的供求的平衡,想買的人正好等於想賣的人,即,認為股價被高估的人與認為股價被低估的人正好相等,假如有人發現這兩者不等,即存在套利的可能性的話,他們立即會用買進或賣出股票的辦法使股價迅速變動到能夠使二者相等為止。
第三, 股票的價格也能充分反映該資產的所有可獲得的信息,即"信息有效",當信息變動時,股票的價格就一定會隨之變動。一個利好消息或利空消息剛剛傳出時,股票的價格就開始異動,當它已經路人皆知時,股票的價格也已經漲或跌到適當的價位了。
"有效市場假說"實際上意味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世上沒有唾手可得之物。在一個正常的有效率的市場上,每個人都別指望發意外之財,所以我們花時間去看路上是否有錢好揀是不明智的,我們費心去分析股票的價值也是無益的,它白費我們的心思。
當然,"有效市場假說"只是一種理論假說,實際上,並非每個人總是理性的,也並非在每一時點上都是信息有效的。"這種理論也許並不完全正確",曼昆說,"但是,有效市場假說作為一種對世界的描述,比你認為的要好得多。"

4. 有效資本市場假說的三種形式

有效資本市場假說的三種形式是弱式有效市場假說、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說、強式有效市場假說。具體如下:

1、弱式有效市場假說。

該假說認為在弱式有效的情況下,市場價格僅充分反應出所有過去歷史的證券價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價、成交量、賣空金額、融資金融等。

2、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說

該假說認為,價格已充分反應出所有已公開的有關公司營運前景的信息。這些信息有成交價、成交量、盈利資料、盈利預測值、公司管理狀況及其它公開披露的財務信息等。假如投資者能迅速獲得這些信息,股價應迅速作出反應。

3、強式有效市場假說

強式有效市場假說認為,價格已充分地反應了所有關於公司營運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已公開的或內部未公開的信息。在強式有效市場中,沒有任何方法能幫助投資者獲得超額利潤,即使基金和有內幕消息者也一樣。

(4)有效市場假說中如何投資擴展閱讀:

有效資本市場形成的條件

1、理性的投資人

假設所有投資人都是理性的,當市場發布新的信息時,所有投資者都會以理性的方式調整自己對股價的估計。

2、獨立的理性偏差

市場有效性並不要求所有投資者都是理性的,總有一些非理性的人存在。每個投資人都是獨立的,則預期的偏差是隨機的,而不是系統的。如果假設樂觀的投資者和悲觀的投資者人數大體相同,他們的非理性行為就可以互相抵消,使得股價變動與理性預期一致,市場仍然是有效的。

3、套利

市場有效性並不要求所有的非理性預期都會相互抵消,有時他們的人數並不相當,市場會高估或低估股價。非理性的投資人的偏差不能互相抵消時,專業投資者會理性的重新配置資產組合,進行套利交易。專業投資者的套利活動,能夠控制業余投資者的投機,使市場保持有效。

5. 有效市場假說說明投資人是非理性的對嗎求解釋...

不對。1965年,尤金·法瑪(Eugene Fama)在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上發表文章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在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到了Efficient Market 的概念:有效市場是這樣一個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存在著大量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資者,他們積極參與競爭,每一個人都試圖預測單個股票未來的市場價格,每一個人都能輕易獲得當前的重要信息。

6. 有效市場假說的各種投資理論比較


1952年,美國經濟學家馬可維茨(Harry M.Markowit)在他的學術論文《資產選擇:有效的多樣化》中,首次應用資產組合報酬的均值和方差這兩個數學概念,從數學上明確地定義了投資者偏好,並以數學化的方式解釋投資分散化原理,系統地闡述了資產組合和選擇問題,標志著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簡稱MPT)的開端。該理論認為,投資組合能降低非系統性風險,一個投資組合是由組成的各證券及其權重所確定,選擇不相關的證券應是構建投資組合的目標。它在傳統投資回報的基礎上第一次提出了風險的概念,認為風險而不是回報,是整個投資過程的重心,並提出了投資組合的優化方法,馬可維茨因此而獲得了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196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於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並提出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准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
有效市場假說提出後,便成為證券市場實證研究的熱門課題,支持和反對的證據都很多,是目前最具爭議的投資理論之一。盡管如此,在現代金融市場主流理論的基本框架中,該假說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拉爾斯·皮特·漢森以及羅伯特·J·席勒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研究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採用了新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三名經濟學家「為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幾乎沒什麼方法能准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這些看起來令人驚訝且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諾獎得主分析作出的工作」,瑞典皇家科學院說。
值得一提的是,尤金·法瑪和羅伯特·席勒持有完全不同的學術觀點,前者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而後者則堅信市場存在缺陷,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至今為止人類對資產價格波動邏輯的認知,還是相當膚淺的,與我們真正把握其內在規律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
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發表了題為《期望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的文章,建立了人類風險決策過程的心理學理論,成為行為金融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是金融學、心理學、人類學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理論,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並非只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和心理學兩部分。
由於卡納曼等人開創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分析範式,成為二十世紀80年代之後行為金融學的早期開拓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在2002年10月宣布,授予丹尼爾·卡納曼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其綜合運用經濟學和心理學理論,探索投資決策行為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鑒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
大致可以認為,到1980年,經典投資理論的大廈已基本完成。在此之後,世界各國學者所做的只是一些修補和改進工作。例如,對影響證券收益率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對各種市場「異相」進行實證和理論分析,將期權定價的假設進行修改等等。 2010年,中國演化分析專家吳家俊在其專著《股市真面目》及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創造性提出股票市場是「基於人性與進化法則的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體系,首次建立了演化證券學的基本框架和演化分析的理論內涵。該學說運用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思想,以生物學範式(Biological Paradigm)全面和系統闡釋股市運行的內在動力機制,為解釋股市波動的各種復雜現象,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框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據。
作為一個全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體系,演化證券學(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簡稱EAS)摒棄證券市場行為分析中普遍流行的數學和物理學範式,突破機械論的線性思維定式和各種理想化假設,重視對「生物本能」和「競爭與適應」的研究,強調人性和市場環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認為股市波動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復雜多變的「生命運動」,而不是傳統經濟學認為的線性的、鍾擺式的「機械運動」,其典型特徵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節律性等。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波動既有一定規律可循,又難以被定量描述和准確預測的最根本原因。
比較常用的演化證券學模型,主要有如下幾種:MGS模型、BGS模型、AGS模型、PGS模型、IGS模型、VGS模型、RGS模型等。
當前,除了學科內部的縱深發展外,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作為介於生物學和證券學之間的邊緣交叉學科,演化證券學已成為證券投資界的新興研究領域,對於揭示股票價格形成機制及其演變規律,推動現代金融理論的多學科融合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7. 有效市場假說該怎麼理解

在西方透明度較高的、競爭較為充分、信息流通度極高的情況下的股市中,市面公開股價被認為是充分反映了市場背後所能反映的一切信息,個人、專家、共同基金都不可能做出勝出市場的判斷,簡單的說,一切想勝過市場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採取傻瓜似的碰運氣不動腦子隨機買股法或購買指數基金更有可能盈利。否定了依靠個人智慧在股市中取勝的可能性。
而在中國,太多幕後操縱、暗箱交易,信息流通度很低,誰有「內線」誰就能賺錢仍然是毋庸質疑的現實。所以,任何西方的制度拿到中國來都會變味兒,千萬別拿西方的理論應用於中國的實際。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8. 關於有效市場假說!

"中國"股票價格如魚餌一樣,魚線不動魚餌則隨波而動,魚線若動魚餌隨動.股票價格怎麼動,要看有沒有魚翁.魚翁是否動線有時也要借住"天時"地力"人和"之力,獲取最大利潤.
一個新手糙論.

閱讀全文

與有效市場假說中如何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