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止企業以租賃固定資產的辦法擺脫對其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總投資和負債的約束」這句話什麼意思
因為債權人會限制企業的凈經營性長期性資產,是怕企業投資過多,但又不產生效益,損害債權人利益,但企業可以通過租賃來擺脫這個現象。因為租賃不在報表上反映,所以債權人會限制。
2. 總投資是否等於凈資產
總投資是指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投資與流動資產投資之和。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對固定資產的全部投資,包括基本建設投資,更新改造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以及與工程項目有關的地質勘探和勘察設計的支出等。流動資產投資是指各部門佔用的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和商品庫存,以及戰略物資儲備等的增加額。
凈資產企業的凈資產,是指企業的資產總額減去負債以後的凈額,在數量上等於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屬於所有者權益。 凈資產就是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它是屬企業所有,並可以自由支配的資產.它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企業開辦當初投入的資本,包括溢價部分,另一部分是企業在經營之中創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贈的資產. 凈資產是一家公司的自有資本,而對於股份公司來說,凈資產就是股東所擁有的財產,就是現在通常所說的股東權益.凈資產就是資產總額減去公司對外的負債.
3. 凈經營資產凈投資=凈負債+所有者權益嗎
是的,凈投資資本=凈經營資產=凈負債+所有者權益=經營營運資本+凈經營性長期資產。
4. 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總投資是不是等於資本支出
長期資產總投資等於資本支出就不對啦,何況是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總投資。資本支出僅是其一項而已。
5. 凈經營資產凈投資與實體現金流量的關系。
凈經營資產凈投資與實體現金流量的關系,主要是公式表示的,經營資產凈投資=凈投資資本(凈負債及股東權益)增加額=凈經營資產增加額,計算公式很簡單,企業的經營數據舉個例子請參考:
A.經營資產凈投資為200萬元
B.稅後經營利潤為540萬元
C.實體現金流量為340萬元
D.收益留存為500萬元
【正確答案】ABC
經營資產凈投資=凈投資資本(凈負債及股東權益)增加額=凈經營資產增加額=2500×8%=200萬元
稅後經營利潤=5000×(1+8%)×10%=540萬元
實體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凈利潤-凈經營資產增加=540-200=340萬元
上年末凈負債=2500-2200=300萬元
稅後利息=300×4%=12萬元
凈利潤=540-12=528萬元
剩餘現金=稅後凈利潤-凈經營資產增加=528-200=328萬元
若:借款=凈負債,多餘現金用於歸還借款(凈負債)300萬元後,支付股利28萬元,則:
收益留存=528-28=500萬元
6. 凈經營資產=經營營運資本+經營長期資產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的計算公式為: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後經營利潤/平均凈經營資產 =(稅後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平均凈經營資產)=稅後經營利潤率 ×凈經營資產周轉率 ; 其中,稅後經營利潤=EBIT×(1-T)=凈利潤+財務費用×(1-T),凈經營資產=凈負債+股東權益=經營資產-經營負債。
這里的財務費用,可能需要經過投資收益、金融資產減值准備以及公允價值准備的調整。 利息費用=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中的金融收益+減值損失中的金融資產的減值損失 和資產利潤率的區別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是改進杜邦體系凈資產收益率的核心指標之一,反映了經營活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貢獻。資產利潤率又稱投資盈利率、資產所得率、資產報酬率、企業資金利潤率是反映企業資產盈利能力的指標。
是指企業在一定時間內實現的利潤與同期資產平均佔用額的比率。
7. 凈經營資產怎麼計算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的計算公式為: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後經營利潤/平均凈經營資產
=(稅後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平均凈經營資產)=稅後經營利潤率
×凈經營資產周轉率
;
其中,稅後經營利潤=EBIT×(1-T)=凈利潤+財務費用×(1-T),凈經營資產=凈負債+股東權益=經營資產-經營負債。
這里的財務費用,可能需要經過投資收益、金融資產減值准備以及公允價值准備的調整。
利息費用=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中的金融收益+減值損失中的金融資產的減值損失
和資產利潤率的區別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是改進杜邦體系凈資產收益率的核心指標之一,反映了經營活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貢獻。資產利潤率又稱投資盈利率、資產所得率、資產報酬率、企業資金利潤率是反映企業資產盈利能力的指標。
是指企業在一定時間內實現的利潤與同期資產平均佔用額的比率。
凈投資資本=凈經營資產=凈負債+所有者權益=經營營運資本+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凈經營資產凈投資=經營營運資本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增加-折舊與攤銷投資資本與凈投資或總投資的區別:「投資資本」是一個資金佔用的存量概念,而「投資」(凈投資和總投資)則是一個期間的流量概念。
8. 凈經營資產是什麼意思
凈經營資產(也叫凈投資資本)屬於管理用財務報表中的概念。個人理解也可認為是一個企業的凈資產。
把資產分為經營資產和金融資產,把負債分為經營負債和金融負債
管理用財務報表的基本公式
資產=經營資產+金融資產=(經營性流動資產+經營性長期資產)+(短期金融資產)+(長期金融資產)
負債同上
凈經營資產=經營資產-經營負債
如何區分經營資產和金融資產呢,一般收取利息、股息(包括應收的利息、股息)的資產都可列為金融資產,但是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屬於經營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形成的應收股利屬於經營資產,因為他爹長期股權投資就是經營資產,呵呵爹姓什麼兒姓什麼)。其他的為經營資產,同理,支付利息的負債都可作為金融負債。至於貨幣資金一共有3種分法,一、全部作為金融資產,二,根據以往經驗測算生產經營過成中需要的資金數量作為經營資產,其他的作為金融資產。三、全部作為經營資產。這個問題需要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區分。
一般企業都是凈金融負債即有利息的借款形成的負債。凈負債=金融負債-金融資產。
根據會計等式。經營資產+金融資產=經營負債+金融負債+所有者權益
凈經營資產=凈負債+所有者權益=凈投資資本
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核心公式
權益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後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後經營凈利潤/凈經營資產
稅後利息率=稅後利息費用/凈負債
凈財務杠桿=凈負債/所有者權益
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後利息率也叫經營差異率
(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後利息率)*凈財務杠桿也叫杠桿貢獻率
運用連環替代可以對權益凈利率進行驅動因素分析。
9. 凈經營資產長期總投資=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增加+折舊和攤銷 中 為什麼又要加折舊和攤銷呢
因為實體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凈利潤+折舊與攤銷-(凈經營性營運資本的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凈增加+折舊與攤銷)。
因為凈經營性營運資本=經營流動資產-經營流動負債,流動資產不存在折舊與攤銷。
而非流動資產原值=資產凈值+折舊與攤銷+殘值,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總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凈增加+折舊與攤銷。
所以實體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凈利潤-凈經營性營運資本的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的凈增加=稅後經營凈利潤-經營資產凈投資(其中包括經營性流動資產和經營性長期資產)。
如果此處的長期資產是新購入的,未計提折舊,則折舊為0,凈經營性長期資產總增加=凈經營性長期資產凈增加。

攤銷注意點:
常見的攤銷資產如大型軟體、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和開辦費,它們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業務和收入做出貢獻,所以其購置成本也要分攤到各年才合理。
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
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於折舊費用要小很多,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於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折舊注意問題:
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