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業銀行如何與基金公司更好地合作共贏
一 、商業銀行與基金公司建立戰略聯盟勢在必行依存業務關系。 商業銀行與基金公司建立戰略聯盟,對商業銀行來講,可以實現客戶資源共享、金融產品創新(創新論文)、提升客戶服務層次等多種目的。 首先是銀行獲取高價值客戶資源的必然要求。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客戶資源的問題已成為制約商業銀行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 近年來,基金公司針對高端客戶群體發展了一對一、一對多等專戶業務,擁有了較為豐富的高價值客戶資源,商業銀行與基金公司建立聯盟合作關系,可以充分利用對方的客戶資源,讓基金公司的客戶體驗商業銀行成熟的金融(金融論文)產品和增值服務,吸引和留住這類客戶群體,拓寬商業銀行客戶資源渠道。
二、是銀行實現金融產品創新的重要途徑。在產品同質化、功能差別少的今天,如何開發出使對手難以模仿和復制的產品,是商業銀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基金公司具有深厚的專業領域知識和豐富的投資實踐經驗,對市場具有較強的敏感性。商業銀行通過與其建立合作關系,雙方可以共同探索金融產品創新的有效途徑,不斷優化產品結構,針對中高端客戶量身定製各類結構性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和專戶理財產品,更好地滿足中高端客戶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新需求。 再者是銀行提升客戶服務的緊迫需要。商業銀行加強與基金公司的合作,爭取合作方的支持,能夠提升服務水平的專業性和針對性,使客戶真正接受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形成銀行、基金公司、服務對象三者之間不可分割、牢固的
三、商業銀行與基金公司建立戰略聯盟的模式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在產品創新、客戶服務、渠道拓展、品牌聯合等方面,通過雙方業務對接,建立「地位對等、目標一致、結果雙贏」的合作模式,統籌規劃、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不斷提高產品市場佔有率和合作單位的客戶滲透率。 一產品聯盟模式。旨在通過產品開發合作達成雙方之間產品信息、行業信息、同業產品信息及宏觀經濟分析等的交流,為客戶設計能順應市場變動,風險相對可控的優質產品。
2. 銀行與基金公司的關系
巴曙松:雙向選擇和合作共贏
基金與銀行關系
--------------------------------------------------------------------------------
2004年12月06日
13:24
次證券時報/金燁經歷了從基金公司主導到銀行主導後,二者關系有望步入雙向選擇和合作共贏的新階段http://news.hexun.com/detail.aspx?ID=947870在日前舉辦的2004博鰲財富論壇會上,國務院金融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巴曙松表示,隨著銀行業務結構的調整以及對個人業務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銀行與基金公司的關系將進入一個雙向選擇和共嬴的階段。
巴曙松指出,在基金行業發展初期,由於基金公司尚屬於稀缺資源,基金公司在與銀行的關系中占據主導地位,當基金公司數量迅速增長,基金銷售成為主要瓶頸時,銀行發行基金的「檔期」逐漸成為稀缺資源,銀行轉而在兩者關系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但隨著基金公司產品創新能力的增強,以及銀行自身業務的調整,銀行與基金公司的關系將逐步進入合作共贏和雙向選擇的階段。
巴曙松研究員指出,從銀行的角度看,由於我國金融體系的低效率,大量不良資產累積在銀行系統,商業銀行被要求到2007年達到8%的資本充足率,為達到這一目標,商業銀行一方面將進入一個補充資本金、調整資產結構的階段,需要控制高風險資產的擴張,促使銀行從高風險的企業信貸轉向對於資本金要求不高的中間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日前出台的利率調整方案在存款利率繼續出現負利率的情況下只是輕微上調了0。27,這是一個明顯的政策導向,有意識地促使儲蓄存款從銀行分流,而資產管理業務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渠道。所以,如果說前兩個階段基金公司與銀行的關系是不十分市場化的相互看面子,你照顧我我照顧你,現在則逐步進入到雙方出於業務需要,基於各自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開展合作,銀行應利用其了解終端市場、掌握客戶資源的優勢,將不同的基金產品主動整合到自身產品體系當中來,主動提出產品設計的意見和建議,而基金公司應發揮在產品創新和投資領域的優勢,根據市場不同層次的需要開發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產品。這時,擁有良好銷售隊伍的銀行和擁有良好產品設計能力和投資能力的基金公司都將成為稀缺資源,雙方將進入相互合作相互挑選的過程。
對此,工商銀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理郭超表示,作為國內基金代銷託管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面對新興的市場潛力,將隨遇而變,抓住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從戰略高度將代理基金業務作為個人中間業務的拳頭產品優先予以發展。在基金銷售模式方面,將原來的階段性、指令性、數量性、單一產品式的銷售模式轉變為市場化、日常性、組合性、利潤型的營銷模式;加快發展基金存續期銷售按照「發行與申購並重」的思路,在做好發行期基金銷售的基礎上努力開拓創新,選擇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和業績價值突出的基金產品,通過基金定期定額等業務手段,積極推行持續期基金申購業務。此外,還將與多家優秀基金公司緊密合作,積極開展基金產品創新,並正在設計基金與儲蓄、基金與債券,以及基金與外匯等多種產品的組合產品;並堅持多渠道的基金銷售策略,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基金營銷平台,建立由客戶經理、理財專家、理財顧問三位一體分層次的專業化基金銷售團隊。
3. 基金與銀行關系
基復金與銀行的關系:
制1、銀行是基金的代銷機構(之一)。證券公司、基金自身網站也銷售基金;
2、基金的資金在銀行託管。銀行並不代銷全部的基金,一般它只銷售資金讓它託管的那些基金。
實際上銀行只是基金的一個銷售點,和基金本身沒有任何關系的,去銀行購買,一是感情使然,習慣了相信銀行,二是銀行布點多、來往方便。實際上在銀行購買付出的管理費最多,在證券公司、網站直銷都打折,基金越難銷,打折越大。
4. 銀行系基金有哪些
只有四家;交銀施羅德.建信.中銀國際.工銀瑞信
5. 基金公司的待遇好還是銀行的待遇好
銀行的派遣櫃員 一般都很累 工資也比較低 一般地方都是1000+ 不過如果做得不錯 拖些關系專轉正之後就能好很屬多 大概一年至少3w以上
基金公司的客服 沒有什麼明確的工作量 一般來說工資待遇也一般 不會很多
總得來說待遇不是主要的 前景更重要 本人在銀行工作 推薦去銀行 發展機會比較多一些 基金公司的客服沒有什麼很嚴格意義上的專業知識 屬於可有可無的工作
祝你好運~
6. 銀行的基金是怎麼回事啊
基金(fund)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版資基金、公積金、保權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現在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6)銀行發展基金公司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7. 截至目前,在銀行業,共有幾家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急用
來自新浪微博2012.9月底的消息,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近日在電話會議中透露,央行已經把「擴大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的報告上報國務院。擴大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除可能將進一步推動金融混業經營外,還將有利於穩健投資風氣的形成。中國的資本市場是立志於向成熟市場過渡發展的市場,由於大多數成熟的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多於個人投資者,隨著對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門檻的放寬,中國資本市場也將會迎來更多機構投資者,更加有利於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
8. 銀行如何發展基金
台灣如何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台灣的財富管理過去不到十年的時間,剛開始,前幾年經過雙卡風暴,大家拚命的借錢,之後出現很多的呆帳,一個人月薪是3萬,最後劃帳30萬,都把債放到銀行去了。銀行在台灣的金融領域內是非常重要的一塊,而現在我們在向財富管理這一塊轉型。從去年開始,在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也加入財富的行業,他們也拿到了執照,他們希望可以走向一個商品整合的道路上,接下來可以在服務差異化部分去發展,慢慢會有一個架構出來,而不只是銷售非常局限的單一產品。
我們可以看到,所謂手續的收入,這裡面的產品不光是基金而已,有結構性的產品、聯動債的部分,還有結構性的存款,這些產品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還有國內外基金,國內外保險在這兩年也是成長非常快的,另外是傳統性的保險。財富管理主要是從這四大塊去做發展。
下面這個圖大家可以看到,這是從01年到07年,信託資產它的成長性是非常大的,盡管在06、07年台灣股市是在全球來講漲幅最小的,但是它的信託資產業務一直往上走,是什麼原因呢?等會我會跟大家分享。
另外藍色的線,叫做滲透率,它的意思是說,信託資產除以整個信託資產加印存,這個比例也加深了,開始和大批的存款往投資財務管理的產品方向走。前幾年,可能在04年外商銀行以及民營銀行還是很積極的,他們積極往往這一方面走,但是到06、07年,我們本國非常大的銀行開始覺醒,他們擁有龐大的存款,但是還不知道如何銷售產品,他們也開始在挖掘,所以說這個滲透率還會往上走,這是一個趨勢,對於這一塊,為什麼在台灣財富管理方面很多的外商、私人銀行一直融入台灣想發掘這一塊,雖然我們發展很多年了,但是對各種產品的認識挖掘還有很大的潛力。
這個跟大家分享的是共同基金,共同基金有境內、境外基金發展的趨勢。在03年開始,紅色的是境內基金,境內基金又以投資本土的一些市場為主,當然也有投資海外的,它遠超過於境外基金,比例差很多。但是07年兩個已經是並列齊驅了,在一個報告裡面講,在未來三年,境外基金會遠超境內基金,這個就是說明產品的多元化,不光是出現在一個國家、市場、一個單一產品,對財富管理是做了局限的,如果可以多元化方向發展,或者是做更多的服務性產品,整體市場還是會往上走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基金銷售的內容。一個條形裡面有三種顏色,每一個顏色代表不同的銷售,這里主要還是以銀行銷售為主,未來會被銀行的渠道銷售左右。境外、境內的一個差別,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在台灣境內基金直接銷售比例還是很高的。境外基金銀行這邊是稍微比直銷低一點,我強調一下,這是一個規劃,在直銷裡面大部分還是賣境內基金的產品,比較偏向台灣的股市。銀行這邊它的角度,它在銷售這類比例並不是很高。
另外一個是銀行通路市佔率占境外基金資產部分預估將大幅領先其他通路。當著重在台灣股市,關於台灣股市不好的時候,它的發展就有限。而在銀行這邊,渠道這邊,它是一個平台,他們要求、希望有更多元化的產品進來,就給投資國外的股市提供這樣一個機會,銀行來做財富管理來做調配,在境外來講,以銀行來講就是最大的銷售功能。
基金的部分,我們也可以看到,投資型保單出來兩年有大幅度的成長,因為在財務管理裡面,基金銷售市場有好有壞,它有波動,在投資與保單,後面連接還是投資型的,不管是在基金,在社險公司也積極的推廣,所以我們看到它已經佔新的業務60%以 上。而且一開始都是保本,連接一個聯動債七年就保本了,其中還有保險的成份,這樣銀行也不用太服務,也有收入。因為現在我們要跟客戶互動,所以聯系基金的比例提高,所以結果還是基金,為什麼這樣呢?在這塊,投資與保單是慢慢起來,但是後面的資產管理公司提供的產品也是佔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台灣的報紙,這一兩年市場很高,今年市場波動很大,壽險公司在大力推廣業務,這些都是聯動債,用澳幣計價,狂賣800億。關於聯動債,它的吸引力很大,但是它也會造成一些後果。投資保單是前三大集中高度,在台灣的壽險,主要還是以業務員為主,但是銀行的通路當中還是在提高當中,未來還會再提高,所以未來銀行銷售產品會越來越多。
這是跟大家報告分享一下財富管理銀行發展的一些背景。現在我們看一下,08年趨勢的分析,在去年年底,我們也邀請300位銀行的主管做一個投資論壇,我們共同對08年財富管理做了一個趨勢分析,以及我們摩根富林明也做了一個台灣投資人的信心調查,很有趣的,我們每次都調查賠錢和賺錢的比例,賠比是3%。去年,賺錢比例有19個%,但是海外有77%,半年之後,我們在5月份又出了一個調查,賺錢比例相對開始下降,在5月份賺錢佔43%,但是海外低到73%。
另外我們調查過,今年下半年我們最看好的市場,我們會投基金,股票型的基金投資市場還是非常看好的,台灣現在還在找尋機會。另外我們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銀行鼓吹做定息定額,台灣股市去年才上漲了8%,在台灣股市低迷的時候,台灣銀行做什麼呢?海外市場一直漲的很高,那它做什麼呢?他們在兩年前,陸陸續續幾個大銀行覺得投資人進進出出會對銀行的品牌有影響,首先把投資人投資到底有沒有賺錢擺在首位,因為開始定息定額這種模式,業務員覺得這個收入少,對銀行短期沒有幫助,但是他們開始做定息定額的投資比率,投資海外也有增加。
剛才我們做了一個財富管理的趨勢分析,我們選擇幾項跟大家分享,你認為未來十年未來亞洲創高峰在哪裡?其中有幾個選項讓大家進行選擇。
過去十年,在台灣投資人經歷過市場的起起伏伏,有人開始對基金、理財、風險的意識提高之後,民眾的理財意識大幅度的提升了,這是他們最好的機會。投資人在買賣單一股票、基金,起起伏伏裡面,在很多教訓裡面理財的意識慢慢提升了。另外我們也問了一個財富管理產業最重要的業務目標是什麼?銀行當然要看收入了,但是在調查裡面,看到重要的一點就是藍色的比例最高,就是受託資產的成長,關鍵是客戶到底有沒有賺錢,客戶的資產到底有沒有往上漲。雖然有這個理想,但是做不到,因為每個月都有壓力,他們認為這是很大的一個趨勢。
這是摩根富林明做的一個調查,第一個是銀行保險,利潤非常的高。第二個是聯動債,高達250,真正的海外基金它的利潤率並不高,所以導致銀行開始賣保險,前幾年,銀行賣的最多就是聯動債,因為在外資銀行大幅沒有進來的時候,他們的利潤度非常高。財富管理的核心,最重要是我們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給他做不同的理財,不同的投資組合的配置,因為他要變動。如果買一個聯動債很好,他利潤都非常高,但是還有一個5年、7年,但是銀行和客戶就沒有什麼互動,等他找你的時候就是有麻煩了,但是基金不一樣,這些產品裡面,只有基金它可以做調配,後面我們在財務管理發現,核心是基金,但是基金銷售難度最高,因為他要了解各種產品,市場,還有變動,最難的地方也是最核心的,誰可以給客戶提供最好的,而且裡面可以調配,所以在大幅增加他們的訓練。
我們還問了經營財富管理者最注重的建立之優勢是什麼?緊密的客戶關系非常的重要,如何建立一個系統,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做互動,不是說只賣了產品,而我們要緊密的聯系這是銀行最重視的。
接下來我會問08年而言,你認為下列什麼投資商品類將最受客戶喜歡?目前對銀行財富貢獻的收入來講,保險跟投資業的商品都是很大的一塊,但是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基金,所以共同基金是最難,最能夠服務差異化,這對我們來說也是未來銀行要鼓勵的一個方向
我們還有一個決策的關鍵,我們在經過調查,也會有項目,除了產品績效之外,有品牌價值、通路服務、價格彈性、產品多元化,根據這幾點,我們又做了一個調查,有品牌價值有通路服務,產品多元化、手續費等,最多的是產品多元化,未來在這個平台裡面,要重點發展的就是產品多元化,如果沒有辦法應對循環,它就很難經營。
財富管理的平台和基金銷售,我們也分析了一下,當然除了產品績效之外,到底是品牌、服務、特色、手續費收入,我們對此也做了調查,發現選擇基金的特色非常的重要。
投資人的角度,大家認為選擇基金的關鍵有哪些?有理財、顧問服務、投資題材、申購管道,大家認為是哪一個,我們調查有幾項,就是理財顧問的服務和投資題材是很重要的,他們認為銀行要提升水準,但是後面要有一套系統。
對財富管理發展我們做了一些調查,以上是我們認為今年或者是明年發展的重點,現在市場波動確實很大,我們要想到如何來發展如何來做,我做了一些觀察和調查,第一個就是風險控管,在這一兩年,台灣銀行做了很多的事情。第二個客戶定位,不是一種產品大家都買,都是一種銷售模式,他們要重新把客戶定位。第三個就是定期不定額的方式。最近我們發現一些主要的銀行,一開始他們為了要再發揚光大,他們用了一個叫做效率投資法。除了投資以外,投資有些還是很保守的,但是他們也大力提倡叫做雙元理財,根據這幾項來跟各位分享。
這張PPT是台灣很熱的一個投資雜志,題目上寫著「一場1兆2千億元的投資陷阱,理財•謊言大黑幕」,這個給人感覺很壓抑。台灣銀行做了很多的聯動債,到最後發現這個是不保本的,所以銀行會有很多客訴。銀行賣產品可以賺很多的錢,他就一直賣,所以有很多的風險沒有考慮到。他賣各類的產品傭金不能差很多,你不能因為自己賺錢,因為自己的利益關系把風險加到客戶的身上,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不光考慮事後因素,也要考慮事前、事中的因素。不得勸客戶在短期內多次贖回,以再申購的方式不當賺取傭金,現在這些已經定到法條裡面去了。還有一個是70條款,客戶的年齡加上金融產品的年限,如果大於等於70,客戶要簽聲明書才可以讓你買。因為我們看到一些老伯伯、婆婆到了70歲,他們都要退休了,但是他買了一個20年的產品,到後來他們都用不到了,所以政府就定了一個70條款,如果你要投20年以上的產品就要進行簽聲明書。
規范理財專員薪資及獎酬制度。對於事前來說,就是業績,你賣的多得的多。而現在來說,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的客戶資產成長,客戶數成長,我們的客戶到底有沒有成長,我們要把這些列入評估裡面。事後,我們的銀行已經開始做了,如果有客戶投訴,就要扣分,稽核缺失也要扣分,我們要進行服務品質檢測。我們要通過這些來做一個客戶服務的改善,現在銀行也終於在做這些了。
我們可以看到,銀行都說賣的權重都是一樣,要多賣聯動債,有的銀行內部就定了如果你的銷售員在七日內同比交易又賣了,這個不算你的業績。還有交易透明化,在交易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攝像或者是錄音,或者是有第三方人在場,確保你這個東西買了,然後簽字,而過去只是有簽字。更具體的就是理財知識的系統,他把客戶的風險也做成錄建構起來,如果要跟保守型的客戶推薦積極投資型的,就要讓客戶簽字。
這是某個銀行他的系統,在左邊客戶這邊有八個投資的部位,在投資的時候,要填寫各種各樣的問題,到後來,這個系統都設計好,到理財專業這邊,他可以第一時間就看到他的資料,馬上做分析研究,而不是說把不對的產品賣給對方。
現在整個銀行做客戶分類定位,過去是一個口號,但是他已經在明確的執行了。中國信託銀行今年正式分類。現在台北的富邦銀行、花旗銀行也有在做分類。過去是用福利來做,現在都是用服務方式,用更多機密的方式來服務他的客戶,希望可以爭取它更多的粘稠度,希望可以把別的也吸引過來。
這是舉例說明台灣銀行做定期定額活動,有久力high,Easy Fund定期不定額,小額利high,主要是吸引人來做。Easy Fund定期不定額是申購之扣款金額增加或者減少買進機制。
另外國泰世華銀行也做了很多推廣叫做幸福六重奏,盡管全球市場下跌不少,但是他們下跌很少,我們研究過之後,就發現他們的幸福很多。他們在這次下跌過程當中才少了2成,而別的都少了5、6成。
還有一種效率投資法,永豐銀行他們創造了一個方法,所謂效率投資,就是一個核心的資產,核心資產裡面,比如你有一百萬,單筆投下去風險很大,一百萬過來買我的債券或者是一個評估過的好產品,你投入一百萬以後,每個月扣10-15萬到基金這邊來,如果等到賺了之後,這個賺的部分又會回來。我今年才發現,某家大的銀行他們也要做,如果感覺市場不好的時候,叫錢叫不進來,他們用各種方式,定期定額,到定期不定額,再用衛星投資法,裡面設計比較復雜,還要知道哪些是核心進行,他們要做出調整的。這是另外一家銀行要做出動態鎖利法。
還有一個是雙元定存,感覺光靠市場銷售是不夠的,所謂的雙元高利定存,就是將A貨幣存進銀行,銀行會給投資人比一般存款高的利息,但是當A貨幣相對B貨幣升值,而且突破某一個事先約定的價位。我們可以看到步驟一,你要選一個計價貨幣,第二步驟是選擇多長時間。第三你要選擇匯率。如果結算的時候,萬一美元一直升值,美元升值那很好,我要賺高利率和高利息,但是它不可以。做到後來我們發現銀行也沒有賺多少,但是銀行還很忙,其實客戶也是需要服務的,我們還要處理客訴,這些錢也在互動。銀行在財富管理不斷的尋求新的創新方式來為我們的客戶服務。這些就是當市場不好的時候,台灣銀行想到這些策略,我跟大家進行分享。
銀行——土洋對決,專注通路深度與廣度而非產品製造,這是未來的趨勢,因為有自己的基金產品要銷售,負擔很大,這是一個趨勢。
保險——廣大保護資料庫和業務員數量,他們的客戶每天都會下單,但是基金不見得是每天。因此可以看到說,在外商基金公司這邊,掌握布局國際資產的關鍵能力08年4月止台灣前十大投信,有5家外資投信占總資產30%。本地基金公司和銀行,較了解本土投資人的偏好。
專業和信任度就是一個核心競爭力,剛才提到如何提高他們的專業,通路這邊在負責客戶經營,他的規劃產品線做風險控管等等,透過嚴密的分管制度,我們會把財富管理市場做大。剛才我們講滲透率很低,在未來,在它不好的時候,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做法,但是對於下半年來說,我們對台灣還是非常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