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述評聯想集團收購IBM-PC業務事項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日消息,聯想今日下午3點正式宣布完成收購IBM全球PC業務,任命楊元慶接替柳傳志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擔任非執行董事。前IBM高級副總裁兼IBM個人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斯蒂芬-沃德(Stephen Ward)出任聯想CEO及董事會董事。合並後的新聯想將以130
億美元的年銷售額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
根據收購交易條款,聯想已支付予IBM的交易代價為12.5億美元,其中包括約6.5億美元現金,及按2004年12月交易宣布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市價價值6億美元的聯想股份。交易完成後,IBM擁有聯想18.9%股權。此外,聯想將承擔來自IBM約5億美元的凈負債。
此次收購的最終協議於2004年12月8日公布,於2005年1月27日獲聯想股東批准通過。收購完成表示最終協議中的所有重要條款完成。
在2005年3月31日宣布的另一項交易中,聯想引入全球三大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General Atlantic及美國新橋投資集團,同意由這三大私人投資公司提供3.5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根據協議,聯想將向這三家私人投資公司共發行價值3.5億美元的可換股優先股,以及可用作認購聯想股份的非上市認股權證。有關這項交易需要召開的股東大會將在2005年5月13日舉行。
在獲得香港聯合交易所審批及聯想股東投票通過後,IBM的最終交易代價預期將為約8億美元現金及價值4.5億美元的聯想股份,此安排將按照目前建議的方案由聯想向IBM回購股份達成。
聯想管理團隊與董事會組成
新聯想管理團隊由來自雙方的高級管理人員組成。楊元慶被任命為聯想董事會主席,接替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柳傳志被任命為董事會非執行董事,沃德被任命為聯想CEO及董事會董事。
另外,IBM已提名Robert W. Moffat Jr. 及周偉焜進入聯想董事會作為沒有投票權的觀察員。
在私人股權交易完成後,將有三位來自相關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的代表加入董事會。
聯想還宣布朱立南為非執行董事,代替辭任董事會職務的曾茂朝。
全球第三大PC製造巨頭誕生
聯想PC的合並年收入將達約130億美元,年銷售PC約為1400萬台。
IBM與聯想將結成獨特的營銷與服務聯盟,聯想的PC將通過IBM遍布世界的分銷網路進行銷售。新聯想將成為IBM首選的個人電腦供應商,而IBM也將繼續為中小型企業客戶提供各種端到端的集成IT解決方案。IBM亦將成為新聯想的首選維修與質保服務以及融資服務供應商。
全球運營
聯想總部設在紐約的Purchase,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通過聯想自己的銷售機構、聯想業務合作夥伴以及與IBM的聯盟,新聯想的銷售網路遍及全世界。聯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員工。研發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深圳、廈門、成都和上海,日本的東京以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
公司主要的PC生產基地設於中國的深圳、惠陽、北京和上海。聯想的移動手持設備生產基地設於中國廈門。其他主要的製造與物流設施分別在美國、墨西哥、巴西、蘇格蘭、匈牙利、印度、馬來西亞、日本和澳大利亞等。聯想擁有龐大的分銷網路,在中國有約達4,400個零售網點為客戶提供服務。
❷ 朱立南的創業簡介
福州出生的朱立南,部隊長大,上海讀書,1987年畢業後去了深圳,1989年加入聯想,任深圳聯想總經理。先後從工程師—公司高管—創業者—風險投資家。
1993年朱自行創業,從事系統集成及軟體開發業務,1997年9月,朱立南回到聯想總部,一路從業務發展部的副總經理、總經理做到企劃辦副主任、常務副主任,再到助理總裁、副總裁、高級副總裁,最後成為了執委會成員。2001年,聯想集團拆分,出任聯想投資總裁。
1993離開聯想,離開聯想出去創業,正是由於朱擁有和創業者一樣的經歷,所以對待創業有著很深的理解,從而在投資企業時,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經歷幫助創業者來取得成功,所以朱在很多場合都說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VC,一個積極主動的VC。
朱立南放棄成為「坐收漁利」的被動投資者,朱立南認為好的項目必須去主動發掘,很少有好的項目自己找上門來。中訊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聯想投資很早就把軟體業務定為其投資主題,用了一年時間看遍所有北京、大連總數超過50家的外包企業,中訊軟體讓其印象最為深刻。其管理層熟悉日本,深諳項目管理和日本客戶管理之道,且每年保持超過50%的增長。投資僅一年,中訊就得以登陸香港股市,且其股價已經翻了幾倍。

❸ 聯想集團現在的董事長是誰
楊元慶—聯想集團總裁兼CEO
聯想的總部設在紐約的Purchase,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通過聯想自己的銷售機構、聯想業務合作夥伴以及與IBM的聯盟,新聯想的銷售網路遍及全世界。聯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員工。研發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深圳、廈門、成都和上海,日本的東京以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
41歲,安徽合肥人,198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89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12月20日,聯想集團閃電換掉CEO,宣布董事會任命威廉·J·阿梅里奧為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認為,更換CEO是基於公司戰略需要,下一階段要加速執行業務增長計劃,驅動盈利性增長,以及增進運營效率,打造全球品牌。業內人士認為,楊元慶在2005年領導完成了聯想對IBM個人電腦業務的並購,並在跨國資源整合的基礎上組建了新聯想,開始了中國企業實施跨國運營的先驅嘗試。
1984年,聯想在一間小平房裡開始了它的創業歷程,20年後,聯想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IT廠商之一,並成為中國PC產業的領航者。在此新浪科技總結了20年發展中對聯想影響深遠的10位人物。
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
楊元慶:柳傳志面對媒體曾經這樣評價楊元慶:「像發動機一樣激情工作,永不停滯。」面對公司其他高層,柳傳志曾經這樣評價楊元慶:「他是一個能把事情做得徹底、做狠的人。」
1999年5月11日晚7時,楊元慶在聯想網站上與網友的對話最能體現他的性格:
網友:你認為什麼是男人的成熟?
楊元慶:男人的成熟就是不輕易做出決定,一旦做出決定,就堅決做到。
網友:楊總,聽說你對下屬非常苛刻,經常罵人,是這樣嗎?
楊元慶:我對下屬員工,嚴格得近乎苛刻,但我是個講理的人。
回顧過去,楊元慶說:「十年前的1994年,我受命於柳總,重組聯想的PC業務,那是聯想PC正處於自己品牌創新最困難的時刻,我們不得不面對聯想PC的大旗還能扛多久的質疑,在這種質疑中,我們重組後一百多人的隊伍在中關村的一棟小樓里,那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情景讓我至今難以忘懷。」但是,十年後,楊元慶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的董事長:「IBM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是我在學生時代就景仰的名字,讓聯想能夠成為像IBM這樣的企業,一直以來就是我和我的同事們追求的夢想,而更讓我銘刻在心的是它是第一台個人電腦的發明者,今天能夠和他們合並,並成為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是我沒有想到過的,我非常高興和激動。 」
❹ 中國有名一些的工廠有哪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