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從投資角度來說什麼是好公司

從投資角度來說什麼是好公司

發布時間:2021-05-12 15:31:17

『壹』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對內投資就是什麼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對內投資就是項目投資

『貳』 從投資角度看,什麼樣的企業值得投資

有穩定盈利模式的,在任何經濟階段都會保持增長的公司,以過去100年美國經濟結構的發展來看,消費零售類公司和醫葯類公司值得投資,收益比較穩定,不受經濟周期的約束,像美國的WalMart(沃爾瑪),WalMart是美國零售業巨頭,從上市至今股價漲幅已高達334倍,零售業無論經濟周期怎樣,長期都一直會有發展,中國零售業幾家巨頭都比較值得投資。

『叄』 好公司要從哪些方面去判斷

業務模型說明兩個問題,現金從何而來,現金向何而去,前者是收入,後者是成本和費用。比如新浪和盛大,新浪的收入從企業而來,廣告收入,盛大的收入從游戲玩家而來,玩家付費買卡,二者差別很大,一個簡單的觀察是,新浪的銷售一般都需要發票,我還沒有見過盛大玩家要發票的。他們兩家都要租用數據中心和網路帶寬,這方面的支出是成本(cost),銷售人員的支出則是費用(operating
expense)。又比如,攜程和國航,前者的收入是機票的銷售傭金,後者的收入是機票,前者的支出主要是呼叫中心的員工費用,後者則需要從萬惡的美帝國主義和歐帝國主義買昂貴的飛機。再比如,億貝和亞馬遜,前者的收入是上架費用和交易傭金,後者的收入是賣書,毛利差別很大,億貝毛利高得驚人。
業務模型是一個企業能否產生現金的決定性因素。有些行業很容易賺錢,比如銀行,2%的利息把資金匯集起來,6%的利息把資金貸出去,刨除了員工工資和房租,很容易賺錢,-前提是不做傻事,令人困惑的是,銀行經常做傻事,個中緣由可能只有當局者才心知肚明。有些行業則很容易賠錢,比如航空公司,也令人困惑的是,即使都知道航空公司容易賠錢,大家還是前仆後繼,把大量的資本投入到該行業,其中的緣由,局外人也摸不著頭腦。
有些風險投資家,大言炎炎,在大庭廣眾之下侃侃而談,說,「我們投資就是看人,業務模型我們不很關心,只要有好的人,就能找到一條出路,我們就捨得投。」這種說法尤其在中國為甚,這要麼是言不由衷,要麼是別有用心,別有用心的可能性大,因為投資家都是人精吶,他們不傻。我看到有些聽眾頻頻點頭,信以為真,就直為這些聽眾納悶,這些人怎麼就是不明白人性。風險投資家都是和企業家打交道啊,誰會說自己投的公司的人不重要?哪個投資家願意冒天下之大不諱,告訴大家,「我們認為,商業模型比企業家更重要,我們投資的企業,企業領導人無足重輕」。這不是不想做生意了嗎?
第二,企業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企業治理是一門精妙的學問,主要研究「權力」和「金錢」的分配問題,二者可是男性最大的兩個驅動力(另外一個男性的最大驅動力是性),99%的男人聽到權力和金錢,立刻兩眼爍爍放光,疲勞一掃光,就像鯊魚聞到血腥、狗看到骨頭。可見該學問之博大精深。企業的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眾多,比如股東、董事、經理、一般員工、工會、銀行、客戶、供應商和政府,於是,在決策的時候,誰說了算(權力分配),至關重要。比如,五糧液計劃發行新股,募集資金收購一個證券公司,誰說了算?誰來定這個事?董事會?職工代表大會?CEO?國資委?證監會批不批?另外還有一個是金錢的分配問題,金錢分配直接涉及到各方利益,大家利益一致的時候很少。比如,富士康決定給基層員工漲工資,員工很高興,郭台銘則五味陳雜(大概悲傷居多),小股東不是很開心,民間維權人士高興,高管則嘟嘟囔囔,「我們也是弱勢群體,工資也要漲」,蘋果則心生警惕,「合同要漲價,蘋果粉絲估計要多花錢,我們的股東利潤也會減少」。企業治理就是建立一個框架,以便讓權力和金錢有一個合適的分配,和一個合適的分配程序。
當我們說一個上市公司的企業治理好的時候,是指董事會和經理層把股東的長期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利益相關者發生沖突,以「最大化股東價值」協調決策和行動。在我投資經驗中,美國董事會和高管是主要的公司治理主體,其他的公司治理相關方,比如工會或者監管機構等,不是很有聲音,雖然有時候很重要。中國還有監事會,我不明白是做什麼的。辨別一個公司的董事會和經理層是不是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個人經驗,以下的標准可以供參考:
第一,高管薪酬福利結構,不要有太多的期權和股票
第二,董事的報酬,不要有太多的期權和股票
第三,董事會主要是代表股東的利益,比如獨立董事佔多數,大股東有充足的強大的聲音,只有CEO是執行董事等
第四,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比較簡單
第五,公司的損益表能一眼看明白,不要有太多的會計准則的調整,不要有太多的計提或者重組費用
第六,不要頻繁的發行新股,融資以運營現金流為主,或者發行債券、貸款
第七,主要的企業領導人誠實正直,既告訴你好消息,也告訴你壞消息,不要鼓搗假帳。如果你不能從他們的決策或者行為中分辨,建議你列印出來他們的照片,讓一個面相的智者幫你看看。
在討論盈餘政策的時候,我曾經說過,企業存在一個最佳的回饋股東比例,但是在現實的世界中,很少有公司做到,我還說這是人性使然,這里解釋一下是什麼「人性」使然。如果公司想長期最大化股東價值,應該在股票價格低的時候回購,但是,因為高管和董事有很多的期權報酬,股價高的時候對他們最有利,於是,股票回購經常發生在價格高點,股票回購加大而不是減小了股價波動,-因為高管和董事會有動力去這么做。
最後,企業治理是一種實踐而不是理論,行勝於言,判別一個公司的企業治理是否優秀,和公司建立起的公司治理章程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關系,與其尋找一個「條文」出色的公司,不如找到合適的人,在這個領域,「人治」大於「法治」。人心難測,知面不知心,如果投資者能相面,能通過面貌身材、言談舉止、接人待物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好人、能人,他無疑在投資領域和其他人相比有巨大的優勢。這個不是開玩笑。
第三,企業的競爭力分析(巴菲特的護城河問題)
各個行業不同的商業模型的企業(處在價值鏈不同的環節)競爭力關鍵點都不一樣,但是對於任何一個行業,關鍵的地方大概只有4-6點,所謂競爭力強的企業,一般沒有特別的弱項,但是在某一點(或者兩點)做到了極限。這個和普通的人的印象可能不一樣,在一個行業內領先的企業,只有一點或者兩點做得比其他企業好,而不是在所有方面都領先。路面上論述成功企業的10大原則之類的書,基本都是瞎說,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見地,一兩條比其他人做得好就足以生存了。

『肆』 從投資者角度,你更傾向於投資分層上市公司嘛

從投資者的角度我剛傾向於投資,反正上市公司。因為他有他的業績要上的優勢。

『伍』 如何才算好公司

民主化意味著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一種全新的互動關系。 一家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會從各自不同的角度來做出判斷。作為投資者來說,他們更希望公司能夠是一個可以持續盈利的賺錢機器,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利潤;對於管理者來說,他們希望董事會既高瞻遠矚又充分授權,希望員工能夠勤勉敬業,盡職高效;對於員工來說,他們希望公司戰略決策正確,有良好的薪酬體系,能夠在公司得到更大的發展。 倫敦商學院組織行為學副教授琳達·格拉頓在其新書中給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答案——「民主化的公司」是好公司。事實上,琳達·格拉頓的書名原為《民主化公司》(The Democratic Enterprise),此書更多的是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考察什麼樣的公司更適合員工的工作和發展,出版商在翻譯引進的過程中,給了一個更有市場吸引力的書名,原書名反而成了這個問題的一個答案。 美國經濟學家艾勒曼曾經提出「民主公司制」理論。該理論強調公司是「職工所控制的公司」。為了確保職工能夠有效控制公司,艾勒曼十分倡導「職工持股計劃」的實施。民主公司制理論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勞動財產原則。即人人擁有與生俱來的、不可讓渡的享有自己勞動果實的權利;二是民主原則。即人人擁有與生俱來的、不可讓渡的民主自決權利。勞動財產原則說明剩餘索取權應該賦予工人,民主原則說明選舉權應該賦予工人。這種從產權角度來界定的民主公司制主要有美國的職工持股計劃、西班牙蒙德拉貢式的職工合作社、前南斯拉夫的自治模式、日本的職工主權模式。 與這種「民主公司制」理論不同的是,琳達·格林頓給出了自己的一個有組織行為學意味的民主概念,它包括六項宗旨: 1. 組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是成年人與成年人的關系。 2 . 個體首先被視為能夠主動發展並利用自身人力資本的投資者。 3. 個體能夠塑造自己的特性並能表現不同的品質。 4. 個體能夠參與對工作環境的抉擇。 5. 某些個體享有的自由不能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 6. 個體對自己和組織都負有職責與義務。 琳達·格拉頓從三個人的職業發展開始,對民主化公司的這六大宗旨進行分析。英國石油公司的格雷格·格里姆肖能夠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從生產化學師、油藏工程師、系統工程師、商業分析師、全球電子人力資源部的領導,未來他更想到亞塞拜然或特立尼達島去工作,因為這些地區對於英國石油公司來說具有戰略意義。英國石油公司的開放性,賦予員工自主的職業發展規劃的權力使其具備了民主化公司的特點。 尼娜·巴蒂是麥肯錫公司的合夥人,剛剛大學畢業那年,她就曾作為項目領導人在韓國為一家生產巧克力的企業提供戰略咨詢,從此以後,她逐漸學會如何與顧客和同事建立起牢固的關系,如何劃清工作與生活的界線,如何在職業生涯的低谷做出調整,而麥肯錫公司提供的持續的、富有挑戰性的反饋以及明確的義務與職責是尼娜不斷成長的關鍵所在。 斯圖爾特·卡尼是英國電信公司的工程師,他的家位於英格蘭中部植被繁茂的丘陵地區,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居住在風景秀麗的地方。英國電信尊重員工的自主權,按照成年人與成年人的做事方式,提供了新的選擇。在一個「可以磋商地點」的項目中,斯圖爾特得以在家辦公,在經歷了初期幾個月的不適應之後,他逐漸體會到了在家辦公的好處,而英國電信公司有幾千名員工的確是在家辦公,不僅節省了大量的辦公設備投資,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 艾勒曼的「民主制公司」理論著眼於企業的所有權和剩餘價值所有權的問題,在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過程中,這一理論曾經給中國的理論界和企業界提供了參考體系。而琳達·格拉頓的「民主化公司」,則強調個人與組織間的相互作用和互動,它的意義在於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相對完整的思路,去調整企業組織與員工之間的關系。 「以人為本」曾經是很多中國企業不斷宣揚的一個理念,但是缺乏相應的操作方法卻令其成為一個令人尷尬的「原則」。事實上,面對迅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全球化市場,在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中,中國企業更多感到的是人力資源尤其是高素質人才的匱乏。毫無疑問,琳達·格林頓的「民主化公司」理論可以為我們如何處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提供了相對完整的框架和可操作的思路。

『陸』 怎樣在一個行業里選出好的上市公司也就是價值投資的角度,從基本面選好股票請高人指點,謝謝!

首先要看公司的業績 看看報表 比較重要的幾項有 凈利潤增長率 凈資產收益率 資產負債率等等 當然不同行業要具體分析 比如銀行板塊普遍資產負債率達百分之90以上 其他行業超過百分之70就很危險了 一般比較知名的公司這幾項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價值投資角度 估計是巴菲特的推崇者了 他的要求非常嚴格 不過大致來講 價值投資無非是買入低估值 高增長品種 低估值要求市盈率要低 但是目前中國股市低估值 如地產 鋼鐵 金融等一線藍籌板塊 雖然價低 但是市場資金水位不夠 短期內難有表現 當然 這些板塊基本沒有下跌空間 所以風險很小 如果買入並持有一段時間是一定能賺的

『柒』 從投資者角度看,你會更傾向於投資分層上市的公司嗎

對於分層上市的公司是指新三板分層上市的么?對於新三板分層制度,是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所對應不同的市場需求而提供的資本市場平台,對於投資者來說可以更針對性的對行業進行分析,更容易在其中套利。

『捌』 以投資者的角度如何看待一家公司從會計學的角度有哪些數據是需要重

首先要看的是盈利抄能力,不能盈利的話也沒人投資。這個的話重點分析近段時間的銷售收入、成本、費用。其次要看現金流,現金流就是企業的血液,如果企業的利潤很高,但是客戶的款回不來也是白搭,現金流一斷企業就死了。所以客戶回款及不及時很重要。最後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投資者在享有一定份額的資產所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承擔著相同比例的債務,其實這里還是主要看現金流,要是現金能一直流轉,負債率再高都不怕。以上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從投資角度來說什麼是好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