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的評級分類
穆迪長期債權投資評級對象是一年期或以上的固定利率債券,旨在評估它們的償債能力,預測發生違約的可能性及由此帶來財產損失的概率。
穆迪長期債務評級是有關固定收益債務相對信用風險的意見,而這些債務的原始到期日須為一年或以上。這些評級是關於某種金融債務無法按承諾履行的可能性,同時反映違約機率及違約時蒙受的任何財務損失。
穆迪長期評級等級含義:
Aaa
Aaa級債務的信用質量最高,信用風險最低。
Aa
Aa級債務的信用質量很高,只有極低的信用風險。
A
A級債務為中上等級,有低信用風險。
Baa
Baa級債務有中等信用風險。這些債務屬於中等評級,因此有某些投機特徵。
Ba
Ba級債務有投機成分,信用風險較高。
B
B級債務為投機性債務,信用風險高。
Caa
Caa級債務信用狀況很差,信用風險極高。
Ca
Ca級債務投機性很高,可能或極有可能違約,只有些許收回本金及利息的希望。
C
C級債務為最低債券等級,通常都是違約,收回本金及利息的機會微乎其微。
附註:修正數字1、2及3可用於Aa至Caa各級評級。修正數字1表示該債務在所屬同類評級中排位較高;修正數字2表示排位在中間;修正數字3則表示該債務在所屬同類評級中排位較低。
附註:
WR
撤回評級(Withdrawn Rating)
NR
尚未評級(Not Rated)
P
臨時(Provisional) 穆迪短期評級是有關發行人短期融資債務償付能力的意見。此類評級適用於發行人、短期計劃或個別短期債務工具。除非明確聲明,否則此類債務的原始到期日一般不超過十三個月。
穆迪使用下列符號來表示受評發行人的相對償付能力:
P-1
被評為Prime-1的發行人(或相關機構)短期債務償付能力最強。
P-2
被評為Prime-2的發行人(或相關機構)短期債務償付能力較強。
P-3
被評為Prime-3的發行人(或相關機構)短期債務償付能力尚可。
NP
被評為Not Prime的發行人(或相關機構)不在任何Prime評級類別之列。
附註: 被評為P-1或P-2的加拿大發行人因其本身、其擔保人或支持方的質量獲得最高長期評級,令其短期評級得到提高。
穆迪短期市政公債免稅評級
與標普有所不同,穆迪對短期市政公債有詳細的分類。不過標普和穆迪的分類有大量重合的地方,對債務償付能力的分析也近乎雷同。

❷ 穆迪工業性公司在中國評估了哪些項目
穆迪調降中國主權評級究竟錯在哪兒? 三月二日,穆迪將中國主權債務評級從穩定變成負面。同日,穆迪將二5家中國非保險金融機構的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下調理由為:中國主權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表明中央政府向金融機構提供支持的能力總體上可能弱於穆迪此前的評估。 對此,穆迪給出的理由是,中國政府債務上升、外儲下降和推進改革的不確定性。在穆迪看來,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到漆%以內,相應的外儲也降至目前的三.二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穆迪下調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是有數據支撐的。實際上穆迪就是看一國政府的負債水平和還錢的能力。具體就在政府債率、財政赤字、外匯儲備等三大指標上體現。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國內市場並未對穆迪的負面評級有任何反映,A股當日還是大漲5%,而人民幣匯率繼續保持穩定。不過,穆迪調降中國主權評級報告,馬上激起了中國官媒的憤怒。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發文章指責穆迪「亂彈琴」。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也回應稱,此次評級不準確,不客觀,穆迪需要靠提示客觀性來恢復其聲譽。 穆迪遭中國官方詬病也並非第一次,早在二0一一年底,央行行長周小川就炮轟以穆迪為代表的三大評級機構,對其評級的水平和效果不甚滿意,特別是對其前瞻性不甚滿意;評級機構運用的方法論與內部程序不夠透明,行業壟斷程度高,缺乏競爭性,評級機構內部業務之間有可能存在利益沖突,影響其獨立性;部分監管者和投資者過度依賴外部評級等問題。 實際上,國內各方對穆迪的評級報告影響力看得有些過重,況且現在穆迪給中國的評級還是「Aa三」,只是長期展望被調為「負面」,所以在國內外金融市場上的影響有限。那麼穆迪的評級報告為啥會激起中國官媒的群體憤怒呢? 首先,作為國際評級機構的穆迪不應該拿有色眼鏡看人。穆迪給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是Aa三,這並不高,位置處於穆迪評級體系中的第四高評級。即便過去中國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三大機構對中國也是「低看一眼」。 例如,中國二00四年以前一直被標為BBB級(「適宜投資」的最低級別),中國的企業、機構普遍是不值得信任的BBB以下的「投機級」。迫於中國經濟高增長的壓力,標普直到二00吧年才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提升到A+。 反觀美國,迄今為止穆迪一直維持美國三A最高評級。期間,同行標普曾在二0一一年下調過美國最高等級,目前依舊維持最高三A評級。這種大債權國與大債務國之間信用等級「倒掛」現象,直接導致中國政府、特別是企業海外融資成本大大增加,嚴重影響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國際形象。而負債累累的美國則因長期坐擁三A等級,每年可以節省數千億美元的利息支付。 再者,穆迪此次引發國內官媒憤怒的另一原因,還在於不確定性的質疑中國政府改革的能力,這與中國政府極力向全球展示形象形成強烈反差。在穆迪的示範下,其同伴標普和惠譽要做出「選邊站隊」的抉擇,是同謀還是不與其同謀?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或多或少會中國國際形象產生影響。同時,標普和惠譽亦也會對中國的主權信用體系進行重新評估。 最後,穆迪佔了便宜還買乖,這讓國內官媒氣不打一處來。中國市場向境外投資者開放,而三大評級機構在中國賺錢的方式是通過參股國內的評級機構。例如,穆迪旗下的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就佔有中誠信四9%的股權,惠譽也佔有聯合資信四9%的股權。標普則與上海新世紀早已達到合作。很多國人認為,穆迪在中國賺了不少錢,還要無故看衰中國經濟,實在沒良心。 而筆者認為,在中國G二0上海會議召開、中國「兩會」開幕、全球市場漸顯衰勢的情況下,穆迪放出這樣一個負面預期,確實有些不太負任。中國經濟「無近憂,而有遠慮」,因為在經過需求側推進「穩增長」後,中短期內經濟不會有太大問題。我想就穆迪提到看衰中國經濟的理由,作逐條分析。 其一,中國外儲減少的問題。中國外儲從近四萬億美元,降到當前的三.二萬億美元,足足減少了漆000億美元。其背後原因,正如官方所言是為了「藏匯於民」,居民和企業手中也開始擁有更多的外匯,同時中國人投資海外的熱情也很高漲。所以外儲流失,不能只怪外資轍走,事實上外商投資中國熱情並未削弱。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由於美聯儲的加息,人民幣貶值預期的上升,國內外游資正逐步轍離中國,會造成外儲在逐步下降。此外,由於央行採取的寬松貨幣政策,以及近期宣布人民幣與美元脫鉤,這使得人民幣貶值預期在逐步上升。 為了穩定匯市,我國央行僅在去年一年內就拋售了數千億美元的外儲。當然,即使現在中國外儲也有三萬多億美元,應付各種經濟和金融震盪也綽綽有餘。故穆迪將中國中短期內的主權評級為負面,顯然有失水準。 其二,中國政府債務率和財政赤字也是「無近憂,卻有遠慮」。很多學者認為,我國政府債務只佔GDP不到四0%,而國際上的債務安全線是陸0%,整體主權債務沒有問題。事實上,我國中央政府的債務率並不高,所以今年財政部要擴大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但地方政府的債務率因二009年的投資大躍進總體偏高。 筆者並不擔心中央政府的債務率上升,而擔心部分地方政府本身債務高築,再加上地方政府為投資平台隱性擔保,如果再肆意擴大財政赤字,恐怕風險會很大。但是,只要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發債,銀行將地方到期債務償還延後,以及土地財政收入維持穩定,從中短期來看,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時難以爆發。 其三,我國政府管控金融風險的能力很強,去年發生股災後,政府明確提出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從而使中國避免了一次真正的系統性風險。 但近期,央行的貨幣政策逐步放開,以及各種房地產利好政策的出台,國內一線城市房價被繼續推高。從中短線來看,只要貨幣政策寬松和政府繼續給房地產「加杠桿」,連房產中介都做起了場外配資的生意。顯然在政府的強有力的管控之下,國內一線城市房地產泡沫暫時應該無虞。 而筆者認為,國內樓市中短期內發生系統性風險可能性不大。但從長遠來看,天量信貸資金湧入一線城市房地產業,助推了房價泡沫,中國樓市的系統性風險仍存在。而穆迪調降當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顯然過早看空了房地產金融風險,也低估了我國政府在中短期內調控房地產市場的能力
❸ 美國moody's analytics是什麼
就是穆迪投資評級機構,就是上次把希臘、義大利等國評級降了一等,險些讓這些國家破產的國際權威機構。
MA是做穆迪Moody's Analytics做的非評級業務。主要做金融產品,和相關資訊的。MA的一個最主要的產品是一個叫RiskAnalyst的系統,是從之前的KMV公司的一個產品發展起來的,很多用戶定製都是以這個為基礎的。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由約翰·穆迪於1909年創立,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
穆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MCO),穆迪公司是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2011年8月24日穆迪公司宣布將日本主權債務評級從「Aa2」下調至「Aa3」。

(3)美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擴展閱讀:
穆迪亦提供信用風險資料及管理服務。其它在中國的非評級業務活動包括信用培訓及信用風險管理咨詢、軟體工具及系統開發與服務。
展望未來,穆迪預計中國在結構融資、企業融資及金融機構等穆迪的三個主要業務領域內最終會出現強勁增長。此外,穆迪預期其信用分析及信用風險管理專業意見及系統在中國亦需求可觀。
基於市場欣賞穆迪獨到的評級、穆迪專有分析技術的價值,以及穆迪與客戶建立更深厚關系及預期市場發展的能力,穆迪對發展中國業務一直興趣濃厚。
❹ 世界三大信用評級公司是
標准普爾公司、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公司並稱為世界三大評級機構。
標准普爾公司
標普的長期評級主要分為投資級和投機級兩大類,投資級的評級具有信譽高和投資價值高的特點,投機級的評級則信用程度較低,違約風險逐級加大。投資級包括AAA、AA、A和BBB,投機級則分為BB、B、CCC、CC、C和D。信用級別由高到低排列,AAA級具有最高信用等級;D級最低,視為對條款的違約。
從AA至CCC級,每個級別都可通過添加「+」或「-」來顯示信用高低程度。例如,在AA序列中,信用級別由高到低依次為AA+、AA、AA-。
此外,標普還對信用評級給予展望,顯示該機構對於未來(通常是6個月至兩年)信用評級走勢的評價。決定評級展望的主要因素包括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展望包括「正面」(評級可能被上調)、「負面」(評級可能被下調)、「穩定」(評級不變)、「觀望」(評級可能被下調或上調)和「無意義」。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
穆迪長期評級針對一年期以上的債務,評估發債方的償債能力,預測其發生違約的可能性及財產損失概率。而短期評級一般針對一年期以下的債務。
穆迪長期評級共分九個級別:Aaa、Aa、A、Baa、Ba、B、Caa、Ca和C。其中Aaa級債務的信用質量最高,信用風險最低;C級債務為最低債券等級,收回本金及利息的機會微乎其微。
在Aa到Caa的六個級別中,還可以添加數字1、2或3進一步顯示各類債務在同類評級中的排位,1為最高,3則最低。通常認為,從Aaa級到Baa3級屬於投資級,從Ba1級以下則為投機級。
穆迪的短期評級依據發債方的短期債務償付能力從高到低分為P-1、P-2、P-3和NP四個等級。
此外,穆迪還對信用評級給予展望評價,以顯示其對有關評級的中期走勢看法。展望分為「正面」(評級可能被上調)、「負面」(評級可能被下調)、「穩定」(評級不變)以及「發展中」(評級隨著事件的變化而變化)。
惠譽評級
惠譽的規模較其他兩家稍小,是唯一一家歐洲控股的評級機構。
惠譽的長期評級用以衡量一個主體償付外幣或本幣債務的能力。
惠譽的長期信用評級分為投資級和投機級,其中投資級包括AAA、AA、A和BBB,投機級則包括BB、B、CCC、CC、C、RD和D。以上信用級別由高到低排列,AAA等級最高,表示最低的信貸風險;D為最低級別,表明一個實體或國家主權已對所有金融債務違約。
惠譽的短期信用評級大多針對到期日在13個月以內的債務。短期評級更強調的是發債方定期償付債務所需的流動性。
短期信用評級從高到低分為F1、F2、F3、B、C、RD和D。
惠譽採用「+」或「-」用於主要評級等級內的微調,但這在長期評級中僅適用於AA至CCC六個等級,而在短期評級中只有F1一個等級適用。
惠譽還對信用評級給予展望,用來表明某一評級在一兩年內可能變動的方向。展望分為「正面」(評級可能被調高)、「穩定」(評級不變)和「負面」(評級可能被下調)。但需要指出的是,正面或負面的展望並不表示評級一定會出現變動;同時,評級展望為穩定時,評級也可根據環境的變化被調升或調降
❺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的介紹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由約翰·穆迪於1909年創立,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回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答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穆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MCO),穆迪公司是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2011年8月24日穆迪公司宣布將日本主權債務評級從「Aa2」下調至「Aa3」。

❻ 世界的三大評級機構是哪三大啊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是指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家信用評級機構,它們分別是標准普爾、內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容司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公司。

拓展資料:
1、標准普爾由亨利·瓦納姆·普爾先生創立於1860年,是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1941年合並而成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准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2、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由約翰·穆迪於1909年創立,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穆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MCO),穆迪公司是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
3、惠譽國際是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由創辦人約翰·惠譽於1913年成立,是唯一的歐資國際評級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和倫敦。在全球設有4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1100多名分析師。(參考資料---搜狐財經)
❼ 美國評級公司,惠譽,穆迪,標普,查金融機構的帳,是誰在出錢,是誰在僱傭評級公司
評級機構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其經營模式與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相似,大部分都是被評級公司付費。評級機構主要通過為發行人及其債券進行信用評級提供給債券投資者進行參考,結果以一般以三等九級的信用等級的形式出現。與會計師事務所給公司定期出具審計意見不同的是,由於企業的經營情況會因為內外部環境影響而不斷變化,所以評級機構保留對發行人及其債券隨時進行跟蹤調整的權力。
❽ 穆迪公司的與金融危機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曾表示,穆迪投資者服務機構(Moody's Investors Services)對高風險投資產品的評級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2010年8月31日,SEC做出決定,已拒絕對其提起欺詐指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稱,做出這樣的決定,僅僅是因為它認為自己缺乏對穆迪的外國子公司提起民事指控的權力。相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其調查報告中警告說,如果信貸評級機構用欺騙性的評級來誤導投資者,他們就可能面臨指控。

❾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的穆迪中國
穆迪於2001年7月在北京設立代表辦事處,開拓中國業務。穆迪於2003年2月成立全資附屬公司—北京穆迪投資者服務有限公司,由穆迪負責中國金融市場的董事總經理葉敏先生出任主管。
穆迪公司已招聘了大量本地人員,現正在中國申請國內評級執照。穆迪為中國開發了國家級評級,為中國國內的債務資本市場投資者提供有關中國發行人及債務工具信用質量的意見。
穆迪亦提供信用風險資料及管理服務。其他在中國的非評級業務活動包括信用培訓及信用風險管理咨詢、軟體工具及系統開發與服務。
展望未來,穆迪預計中國在結構融資、企業融資及金融機構等穆迪的三個主要業務領域內最終會出現強勁增長。此外,穆迪預期其信用分析及信用風險管理專業意見及系統在中國亦需求可觀。
基於市場欣賞穆迪獨到的評級、穆迪專有分析技術的價值,以及穆迪與客戶建立更深厚關系及預期市場發展的能力,穆迪對發展中國業務一直興趣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