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珠三角影視投資

珠三角影視投資

發布時間:2021-05-14 04:19:50

❶ 「2012珠三角(廣州)產業投融資項目對接交流會」是個怎樣的展示會

就是讓企業和資金方能有個面對面的接觸吧!
說白了就是介紹大家認識認識!
你的項目好了,投資方就投了!投資方現在也在找項目。
更多投融資信息查看《投融資中國網》

❷ 廣東衛視活力影院有哪些影片

1、《女王》:

是北京東方飛雲國際影視策劃有限公司投資製作的數字電影,每期九十分鍾。故事背景主要集中在民國時期及古代,演員全部是實力派的帥哥美女組合,並且會根據當下流行話題及熱點題材進行「現寫現拍」的全新嘗試。

同時,《活力影院》摒棄傳統的演播室+劇目播放模式,而是轉移到拍攝現場的實景中,每一部數字電影的主持人都由一位出演該劇的演員擔綱,由他向觀眾介紹故事的緣起,為故事做出提綱挈領、發人深省的總結。《活力影院》於廣東衛視每周四晚22:35分播出。

❸ 珠三角地區哪家影視製作公司比較好,比較專業

在珠海,據我所知業涵算是業內相當專業的影視公司了,不管是企業宣傳片,還是影視廣告片,企業專題片,樓盤廣告片,產品演示片,教學培訓片等等,都做的相當不錯。據說業涵擁有精良的拍攝設備和專業的攝制團隊,服務過各行各業的公司,你可以考慮下!

❹ 珠三角為什麼適合投資

大環境好:是一種小政府、大市場的格局趨勢,市場自由化程度比其他地方更高;
人們市場和商業共贏意識較好,能相對自覺遵守商業規則;人們心態開放,敢為天下先;
地理位置好:毗鄰港澳,靠海,交通便利、海陸空交通比較發達,便於內外交流;
水資源豐富;
商業歷史悠久,市場和商業文化氛圍較好;
政策環境好。

❺ 珠三角發展前景如何

以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創新能力在不斷加強,與此同時,對創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也同樣水漲船高。那麼,究竟珠三角九市之間的創新要素集聚能力如何呢?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根

1 珠三角九市形成梯度較為明顯的創新要素集聚能力格局

2017年珠三角九市創新要素集聚能力排名依次是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門、肇慶,根據自然間斷點分級法,珠三角九市可劃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為深圳、廣州,創新要素集聚能力綜合指數分別達到1887、1344,遠高於其他城市;第二層級為佛山、東莞,創新要素集聚能力綜合指數分別達到430、383;第三層級為珠海、中山、惠州、江門、肇慶,創新要素集聚能力綜合指數分別達到277、276、212、207、100。

總而言之,珠三角九市形成梯度較為明顯的創新要素集聚能力格局,深圳、廣州屬第一層級,佛山、東莞屬第二層級,珠海、中山、惠州、江門、肇慶屬第三層級。

❻ 我是開影樓的,請問珠三角有哪些攝影基地收費如何

深圳有玫瑰海岸,這個景我的一個影樓的朋友說是環境很好的,拍出來的很多照片基本上都不用怎麼去後期製作,入場費好像是一隊人350元吧,我們這邊的江門鶴山有色色婚紗基地,環境只能說是一般吧。。。入場費用不知道,反正不算貴;還有南海影視城,不過是影視題材的。還有開平碉樓群;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❼ 求長三角、珠三角、廣東、上海以及其他省份的投資環境分析報告

1. 2009-2012年江西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2. 2009-2012年貴州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3. 2009-2012年內蒙古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4. 2009-2012年新疆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5. 2009-2012年湖南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6. 2009-2012年湖北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7. 2009-2012年雲南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8. 2009-2012年陝西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9. 2009-2012年遼寧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10. 2009-2012年江蘇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11. 2009-2012年吉林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12. 2009-2012年河北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13. 2009-2012年四川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14. 2009-2012年海南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15. 2009-2012年廣東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16. 2009-2012年福建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17. 2009-2012年浙江省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上下卷)
18. 2009-2012版長三角經濟區產業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四卷)
去中投網(www.ocn.com.cn)搜就可以
長三角,這是個存在已久遠,卻是最近才轟然乍響,幾乎在一夜之間受到了整個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經濟核心區之一,它位於長江入海口,自然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基礎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業發達。區域內共有1個直轄市———上海,3個副省級城市———南京、杭州、寧波,江蘇省的蘇州、無錫,浙江的湖州、嘉興等15個城市,土地面積1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人口7534萬人,佔全國的5.9%。
近年來,長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礎設施、發達的科技教育和日趨完善的投資環境,成為國內外投資者關注的「熱土」。2008年上半年,這一地區以佔全國2%的陸地面積和約10%的人口數量,創造了全國26%的GDP,完成了全國37%的外貿出口額,吸引了全國52%的實收外資,其經濟總量領先於我國另兩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區。
經濟上,2007年長江三角洲地區16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5000億元大關,達到28775億元,比2006年增加了4977億元。從總量比重分析,2007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13651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5%。長三角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進一步提升,由上年的20.4%上升到21.1%,提高了0.7個百分點。從增長速度分析,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增速均值達到15.6%,其中最高增速為17.6%,最低的亦為13.6%,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8.1和4.1個百分點。長三角已經成為拉動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地區。
從增長速度來看,三大板塊,江蘇增速快。上海增速最低,為13.6%;江蘇沿江8個城市中最高的增速達到17.6%,最低的增速為14.7%,增速均值高達15.9%。浙江7個城市中增速最快的達到17.0%,最低的增速為13.6%,增幅均值為15.5%;江蘇8市平均增速比浙江高0.4個百分點,比上海增速快2.3個百分點。從江蘇、浙江全省的情況看,同樣如此,2007年江蘇GDP增長14.9%,快於浙江增速0.6個百分點。
交通與基礎設施,經過多年的建設,長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公路、水運、鐵路、航空、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共同發展的綜合運輸體系。以上海為龍頭的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為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製造業基地奠定了基礎,推動了長江三角洲更廣泛地融入全球經濟活動。
教育科研方面,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古文明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重教育的傳統,經濟的全面領先也使這個地區的文教水平達到歷史最佳水平。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無疑代表中國高校的最高層。這一層次的大學是學科比較齊全的研究型大學,它們不僅要面向長三角,還要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爭做世界高水平大學;不僅要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難題,還要承擔相當的基礎研究任務,培養大批研究人才。另外,專業性較強但又不僅僅面向本地的全國性重點大學在某些專業方面具有全國一流甚至世界前沿的水平,但不一定所有學科都齊全;為長三角經濟服務,但又不僅限於此。然後是主要是為長三角和本地服務的省級大學。最後,社區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等,它們是職業人才的培養基地。
優惠政策方面,長三角地區的各個城市都開辟了特定的地區,作為招商引資的基地和園區,並制定出相應的稅收和產業優惠政策。針對外商投資企業、高新技術產業15個城市的政府部門紛紛出台不同程度的優惠政策,以鼓勵和吸引高附加值的產業進駐,帶動本地經濟加快發展。
在金融危機的當下,長三角應該更有條件和機會在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一體化發展中走得更快。對於產業結構調整來說,應當也是一種機遇,可以進一步來提升競爭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後想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長三角地區都將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最有潛力的一塊熱土,對於投資者來說更是一塊價值不菲的黃金寶地。

❽ 珠三角的經濟、資源、環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急求,非常感謝。

首屆珠三角經濟論壇,於2002年10月17-19日在東莞舉行。會議圍繞地區發展戰略、珠三角的競爭優勢、珠三角與長三角的比較研究等議題進行互動式的探討,蕭灼基、童大林等著名專家學者登壇論道,讓與會者深入了解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動向及區域戰略,把握投資與合作的機會及方向。
在太平洋東岸的經濟版圖上,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汕頭、惠州、江門、中山等地,正形成一個令人驚嘆的城市群與產業群,珠三角產業鏈正逐步配套完善,成為包括全球信息產業、家電業在內的多個行業的製造基地和戰略基地。
但在加入WTO之後,中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落開始了各自新一輪的賽跑。目前珠三角經濟發展模式,如生產成本、政府效率、人力資源、產業結構等因素和應對競爭的優劣等等方面,成為本屆論壇與會人士關注爭鳴的熱點。
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提出,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經濟全球化對珠三角的沖擊比內地還要大。一是珠三角的外向型經濟佔有重要比重,國際市場波動對珠三角的影響比較大;二是珠三角產業結構高新技術產業所佔比例較重,而高新技術又是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三是珠三角的金融發達,而金融市場受國際影響的波動較大,如何防止金融風險,這也是珠三角必須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珠江三角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廉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提出,目前珠三角的產品主要集中於非科技創新類產品,科技創新含量不高,許多核心部件依然依賴進口,參與國際競爭靠廉價勞動力決定的低生產成本,產品市場開拓具有依賴性。
德勤國際總監吳群女士接受記者專訪提出,長江三角洲擁有在市場、土地、人口以及 G DP等方面的優勢,此外,人才儲備也是珠三角要重視的環節。在與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個省市相比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分別佔全國的13.9%和12.7%,而廣東只佔4.7%和5.2%,因此,對珠三角更大挑戰的將是人才的挑戰。

對策一:打造大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廉認為,珠三角的發展一直與香港和澳門密切相關,他提出了經濟意義上的大珠三角概念,廣州和香港、澳門構成三角,在這個區域中,廣州是幾何中心,香港是為亞洲服務中心。
科龍總裁劉從夢先生認為這個大的珠三角的優勢非常突出,依託香港這個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加強港商、台商與珠三角經濟的融合,將大大提高大珠三角經濟的整體活力。
國家經貿委秘書長甘智和先生認為: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橋頭堡,應加速加強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珠三角的航道、港口、道路要加強統一規劃,城市之間加強信息資源和信用評估等資源的共享,在發展一體化的過程中,要十分重視與深、港、澳的銜接,應該加強經濟布局的分工與合作,做強一批產業。

對策二:建設世界工廠
王廉談到,如何把珠三角建成「世界工廠」這才是最終的目的。大珠三角外貿依存度為80%,有三種工商語系和三種貨幣,有5大產業全國領先,產業發展已經為走向「世界工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英國、美國、日本三個歷史上的「世界工廠」演變規律告訴我們,珠三角要走向「世界工廠」,最需要做的是大力提高政府與企業的創新政策與科研水平,建立適合的 W TO政策機制,培育自己的高端核心創新技術,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競爭於國際市場。
王廉指出,珠三角要走向「世界工廠」,成為一個擁有自我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能獨立自主進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高新技術的「世界工廠」,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也是日後在競爭中保持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對策三:物流打通粵澳板塊
據王廉介紹,廣東省現有對外開放口岸達150個,一類口岸51個、進出口裝卸和起運點99個;廣東的公路通車里程、高速公路、鐵路專用線長、港口吞吐量等均在全國排名第一或居前列,每年進出港澳的人數也是全國第一,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人流資源充裕。而珠三角更擁有優越的交通物流中心優勢,珠三角都市區現有5大機場,每周國際航班1600個以上,是上海的40倍,是北京的20倍左右,珠三角地區的高速公路網建設是全國最好的區域之一,而珠三角的集裝箱生成量是全國的1/3以上,珠三角已具備良好的物流產業發展基礎,物流運輸應該是珠三角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同時,在珠三角都市圈內,至少可發展20個100萬人口以上的工業城市,10萬人口以上的中小城市300~500個以上,正在相互滲透形成城市鏈條,並形成東部、西部和中部三大都市區,而且這些都市區與香港經濟合作血脈相連,也為珠三角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最重要的互補因素。
因此,王廉提出了「物流打通粵港板塊」的論點,粵港兩地正研究推進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布局,將運輸、倉儲、配送和信息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建設粵港區域型的現代物流體系,逐步形成面向國際的亞洲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並推進專業性服務領域的合作,推進粵港在管理咨詢、投資等領域的合作,為製造業提供高效服務。

對策四:培育投融軟環境
國家計委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杜平認為,現時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從軟環境的角度看已經由優惠政策推動為主,逐步向制度設計結合人文關懷打動為主的方向過渡。因此迫切要求各個地區加快創新和培育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機制和投融資軟環境。
有鑒於此,珠三角政府要加強執政能力,加快對公有資源的整合,這其中包括土地、國有資產、市政設施、政府信息等整合,建立地方政府的服務平台和有利人才的就業環境。現在已經不是那種靠「放開」就可以達到目的的時期了,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機制等軟環境的建設尤其重要,例如物流,像快速通關、區域道路航線等建設的規劃協調等問題;像加速珠三角一體化進程,與香港的協商談判等,這些離開了政府是不可想像的。
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紛紛提出,隨著 W TO的加入,珠三角政府要在二次創業中發揮應有的、有異於以往的職能作用,從市場經濟「小政府」的誤差中轉變過來,在共同分享利潤、機會和成本的基礎上,達到政府、企業、社會的聯動和分工。

對策五:做好城鎮環保

杜平認為,珠三角在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中,更必須注重城鎮環境,尤其是人居環境的維持和建設。從區域經濟來講,這體現了一個城市化的水平,也是城鎮化發展的方向。
王廉指出,在珠三角目前經濟發展、產業變更過程中,只要污染治理得好,完全可以有多種發展可能和空間。珠三角企業可以將目光放到開發廣東山區的旅遊,這既是粵西、粵北山區土地變成財富的機會,也將是珠三角民營經濟新增長點,開發山區旅遊有望成為珠三角下一階段投資的新增點,也可讓珠三角帶動粵北山區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珠三角影視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