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站站長是什麼級別
高配副社長、副總編輯、編委而實際上在地方任職站長的是副廳級實職,只有下文省級記者站站長的是正處級實職,包社長因山西事件調走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改組報社,政治待遇正在改革中!你懂的!
❷ 中國青年報記者一個月多少錢
5000-7000-10000+都有。
基本工資+文稿費,文稿越發得多,質量越好收益越多。
❸ 目前私募基金經理待遇如何
「100萬人產生一個」、「年薪百萬、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經理在《非誠勿擾》徵婚時,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簽。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體系更為靈活,基金經理有可能拿到更豐厚的報酬,這就難怪連匯添富原總經理林利軍這樣的公募老總都「奔私」了。
滬上一名私募研究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私募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管理費和業績提成。一般情況下,公司會拿走業績的20%,而其中的1/5則屬於投研團隊。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為例,該公司的產品組合規模約為20億美元,若賺1個點便是2000萬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萬美元,投研團隊則將獲得其中的80萬美元,由於研究團隊與投資團隊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團隊實際可拿到40萬美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員,最後拿到手的獎金也千差萬別,同一家公司同一個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賺錢,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資提交在股轉系統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道出了隱情。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資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費、投資顧問費、浮動業績報酬、認購費等。浮動業績報酬即通常所說的提成,通常為單位凈值超過面值或約定業績基準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錄得總營業收入約4.53億元,其中浮動業績報酬部分佔比最高約為4.18億元,凈利潤2.73億元。其中,僅「支出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一項就達到9503萬元左右,佔到上半年凈利潤的34.8%,按朱雀投資上半年總人數66人計算,人均半年收入就達到了約144萬元。
不過,無論是私募還是公募,基金經理的收入都遠遠高於後台員工。同樣,即便都是做研究員,收入情況也是兩極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資是1萬塊的人很多。最後獎金是看你薦股的好壞與賺錢的程度。這種體制也是大多數私募採用的,導致牛市賺很多錢,熊市比較難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總監溫權(化名)也告訴本報記者,投研薪酬採用的是市場化的計算準則,人與人不一樣,差距甚至達到十倍。以研究員的年終獎來說,論能力和貢獻從10萬到近百萬都有。「工作兩年內的話,一般是20萬~30萬一年的總薪資。研究員也沒那麼好做,百里挑一。」他說。
「一個點拿40萬美元,年終獎一般就是這個。當然也還要加上平時的base(基本工資)。」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告訴記者,平時一般月薪就是發定薪,年末根據考核業績來發獎金,而重陽投資則是相對另類。
「重陽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資很高,應屆生做研究員的月薪就是2.8萬~3萬元,資深的就更高了,指數級別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業績掛鉤,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現怎麼樣,然後決定給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員說。
「一部分私募相對比較現實,就是承包制,掙錢的時候就海掙,不掙的時候就沒了。掙了錢就拍屁股走人,因為後面如果是熊市的話就白幹了。」溫權表示。
「至於公募,一個普通研究員進來也就是2萬元,畢業只有1年的話,2萬元都拿不到的。在賣方做了兩三年後在買方做1年,研究員大概是2.5萬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經理是3萬~4萬的月薪。不包括年終獎。」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向本報記者透露。
晉升考核
百萬年終獎顯然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比拼在還沒畢業時就已經開始。
深圳一家規模超百億的私募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團隊10人,收到簡歷約2000份,參與首輪面試的人數達到100人。
基金經理這一層面的考核就更為復雜嚴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陽光私募為例,基金經理的考核主要有兩項:投資研究及對組合收益的貢獻——是否大比例超過指數基準。
本報記者了解到,該私募的投研進階為「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高級基金經理-投資委員會委員」,一路下來大約需要8~10年,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要3~5年,而公募則相對體系化,幾年的基金經理助理之後再往上就是基金經理。
研究員晉升基金經理助理前,有四關要過:做研究寫分析報告,去調研寫調研報告,還要寫一些行業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為基金經理助理後,除了繼續做研究,還要過模擬組合及薦股這兩關,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基金經理。
「一個非常嚴格的考評標准,全部量化後打分,每個季度考評一次,連續兩年表現優秀,考評都不錯,就可以上來了。」一位接近該私募的投資人士介紹稱。
同時,一些私募投資人士也表示,創業後通常找的團隊成員是此前與自己有過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業內人士。「我現在這兩個研究員都是我自己帶過的,用著也放心。」溫權表示。
不過,在一個固定體系下成長起來的投資經理,對其他體系會有較長的適應過程。「一些研究員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業績來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業內人士指出,重陽投資不同於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對研究員的考核時間周期較長,這種模式也適合長期考核。
「不同的培養體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體系比較獨特,在其體系下成長起來的研究員必須在這個體系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單打獨斗的話可能就沒有辦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亦表示。
搭建團隊
招了兩名研究員後,溫權發行了他「奔私」後的第一隻產品。
「倉位沒敢太高,剛剛開始建好安全墊。」溫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投研團隊以其為核心,兩名研究員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職研究總監時的下屬。
上半年來,像溫權這樣「奔私」一度成為基金業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斷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趨緩。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離職的基金經理達51人。7月份至今,離職基金經理數減少為79人。
「團隊很重要,要找到合適的團隊。我並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結局可能不是很好。這是當時沒有去私募的一個考慮。」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方面,鑒於市場周期波動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另一方面,管理費受產品設立的節奏、數量和規模影響,與現有產品贖回、清算退出、業績表現等也相關。而管理規模、業績表現還受到諸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證券市場監管政策、市場情緒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同時,是不是要「奔私」創業,基金經理們的思量不同。一旦創業,意味著無法像此前那樣一心專注於投研,租辦公場地、聯系發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團隊更是核心。
鑒於不同基金經理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在做初始團隊搭建時,基金經理通常圍繞核心競爭力來進行,若著眼於未來的建設顯得異常重要。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今年可能賺了幾千萬、一個億,你並不能保證明年不會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過團隊的私募老總也表示,做公募時著急出成績,會挖熟手;但創立私募後,考慮的是長期的事業,也不急於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績。
❹ 中國基金報的介紹
《中國基金報》是由《人民日報》主管的國內第一份金融資產管理行業專業報紙·

❺ 新基金用大明星做宣傳,可不可能追星入手呢
進入2021年以來,百億體量的爆款基金紛至沓來,「一日售罄」、「百億認購」的產品層出不窮,配售比例不斷創下新低。在2020年全年,百億基金數量就多達40隻,已經創下歷年最高記錄,而2020年不足一個月就出現12隻,更是歷史罕見。
尤其是明星基金經理產品受到各路資金的追捧,1月18日,由馮波管理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全天認購總規模達到2398.58億元,刷新了新基金發行的新紀錄,資金認購的熱情達到最高潮。
在近兩年權益類基金發展的高光時刻,不少「新基民」在財富管理的大潮中湧入,面對前兩年權益類基金的較高收益,面對千億資金的瘋狂買入,面對市場史無前例的投資熱情,更應該在這個沒有股市喧囂、沒有凈值跳動的周末,沉下心捫心自問:新基金到底該不該買?「明星」要不要追?作為「新基民」,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而不被人忽悠買基金?

工銀瑞信基金FOF投資部:明星基金經理並不都值得大家追捧。基民由於缺乏必要選基知識和甄別能力,跟風買基、追逐明星成為必然,而這帶來一連串問題。
一方面追逐明星策略性價比低,超額收益持續性差,而極致的業績往往隱含極致的偏離風險;另一方面,跟風買基往往造成產品與自身風險容忍度不匹配、與現金流需求不匹配等一連串問題,造成短期頻繁申贖基金,投資收益被申贖成本大量損耗。
盈米基金楊媛春:從我個人偏好而言,我喜歡熱鬧,但不喜歡去人特別多的地方:人特別多的地方除了熱鬧,可能還有踩踏。
明星基金經理現象要辯證來看待:首先,業績好是成為明星基金經理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市場團隊的推廣能力、市場風格的契合都是績優基金經理成為「明星」的其他條件。
其次,每一個基金經理都有能力邊界、每一個策略都有其容量邊界。從歷史來看,當績優基金經理受到市場明星般極度追捧的時候,往往也是資產價格高點的時候:即使這個基金經理長期能持續創造超額收益,然而,能有多少追捧式買入的投資者能持有到最後呢?
中融基金:實際上,明星基金經理主要是因為歷史業績優秀才成為的明星,那麼我們在考察時要分析明星基金經理的風格特點,適合的市場類型,進而判斷未來是否其業績仍具有持續性。
從概率上看,會有一部分明星基金經理未來業績仍然具有持續性的,但是不排除有些產品未必適合未來的市場環境,風險也有可能超出預期,選擇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沒有錯,但是盲目追捧明星基金經理是不合理的。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楊晗:明星基金經理只所以出名,一般用優異的歷史業績證明了自己的投資能力。但歷史業績並不一定能代表未來能取得超額收益,通過對這些爆款產品的業績跟蹤,也證實並非所有的爆款產品均能表現優異。
❻ 中國工商總局網站傳銷e租寶,我的錢怎麼退啊
「E租寶出事了,我們該怎麼辦?」近日中國基金報記者接連接到幾位E租寶投資者的電話,向記者尋求解決辦法。「怎麼才能拿自己的錢?」這是擺在投資者面前最關心的事情。
記者經多方了解,就目前的情況,投資者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迅速到當地公安機安報案,盡量提交一切與E租寶等相關的資料,然後就是耐心等待,及時了解事件和案件的進展。但不少投資者認為,上述做法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旦立案就必須走法律程序,什麼時候能取回本金就成了未知數。
據了解,曾經轟動一時的「東方創投案」,僅調查取證時間就9個多月,涉案金額1.2億元。最終投資人拿回的資金不足本金的一半。「1.2億的資金相對於E租寶700多億的資金來說,可謂小巫見大巫,調查的時間一定短不了。」一位投資者說。
一位P2P公司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E租寶的問題屬於旁氏騙局的一種,從之前官方網站披露的內容看,承諾給投資者的收益遠高於產品所投資標的的收益,出事後投資者想要拿回本金的可能比較小。旁氏騙局的一個特點就是拿後期參與者的錢補給前期的參與者,這樣形成的賬面虧空一般難以彌補,況且該公司的規模巨大,究竟虧空多少還要等公安機關的調查報告。現在E租寶網站已經關閉,記者無從核實上述情況。
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證實了上述產品的收益狀況。他也曾問過該公司的業務人員,該人員解釋為這是互聯網公司常見的補貼式營銷,並拿京東商城舉例,該位投資者覺得這種補貼式營銷可能是這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因此才進行了投資。
在投資者中,也有老的P2P用戶。他們知道P2P行業跑路事件不斷,對於投資者來說要選一個「靠譜」的平台,所謂靠譜就是在正規媒體有廣告播放的大平台。之前E租寶鋪天蓋地的廣告,甚至在某些電視台也有投放,這無疑成為其一道強有力的背書,羊群效應成為其盲從信任的關鍵。「就是看到他們的很多廣告,才決定投資的」,一位投資者告訴記者。
一位P2P從業者告訴記者,E租寶在電視台的廣告投放都在千萬級規模,此類數據網上早已有之。不過記者多方詢問其他從業者,均沒能核實數據的具體出處。
對於投資者來說,還有一線希望是,E租寶與以往P2P平台跑路不同,以往此類平台的跑路是有預謀有計劃,並且已經實施後才被投資者揭發,那時平台已經關閉,資金已經轉移,實際控制人已經失聯。而E租寶及其關聯平台被調查時,公司還在運營中,高管和實際控制人都沒有失聯。「不清楚這種情況會不會有助於調查取證,早一點拿回本金?」一位投資者說。
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公安機關案件調查進展情況,記者也無法獲得最新消息。不過,當記者到達其位於北京的辦公地點時,已有多位投資者來到現場,但也只能望著緊閉的大門無可奈何。
據新華網最新消息稱,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正在對「E租寶」網路金融平台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違法犯罪問題進行調查。北京及各省區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成立了專項處置工作機構,並開展有關工作,將依法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❼ 私募基金經理看好2016年什麼板塊
你這分析的什麼底啊,完全不行。34
❽ 中國基金報的主要欄目
封面報道 業內新聞 上市公司 環球【調查】 觀點 主角 理財 工作室 基金理財 海外 信託 數據 財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