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電建最新消息 中國電建重組 中國電建重組後對股價有何影響
先答復一抄下樓上的疑問襲,當然有中國電建這個單位,而且還是央企
原來中國的水電、火電包括一些電力設計院、設備公司等等從電廠、電網分離後,合並成立了兩家央企,中國電建和中國能建,兩家企業都有水電、火電、設計院、設備廠等,性質完全一樣。國家就是為了避免壟斷,所以成立了兩家。兩家企業各包含近百家子公司和成員企業。
你是問中國電建集團公司總部還是問下面的下屬企業?包含的子公司近百家,層次都不一樣,有的效益很好,有的待遇不怎麼樣。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建)是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14個省(市、區)電力勘測設計、施工、修造企業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綜合電力建設集團,也是我國功雞哆課馨酒鵝旬琺莫唯一提供水利電力工程及基礎設施規劃、勘測設計、咨詢監理、建設管理、投資運營為一體的綜合性建設集團。
2. 我在那個中國電建投資平台投資了,他們現在讓我繼續充值投資,我不肯他們就起訴我,有這種情況嗎
居然有人覺得基礎設施沒有壟斷地位的話可以賺錢......佩服佩服......
3. 中國電建集團是不是副部級單位
電網主輔分離改革方案獲批
電網輔業分離將與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四大電力輔業集團重組一起進行,根據之前披露的方案,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葛洲壩集團將重組成中國電力工程集團;水電顧問工程集團、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將組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其中,葛洲壩集團將有望迎娶的中電工程是個不折不扣的「富婆」,因為其賬上存有70億元左右的現金。
國家發改委原定於2010年年內完成的電網主輔分離改革工作終於正式啟動。記者日前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公司2011年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進主輔分離改革,其相關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復。
電網的輔業分離極有可能與四大電力輔業集團重組並行,上市公司葛洲壩的母公司葛洲壩集團有望與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簡稱「中電工程」)合並。據本報記者了解,中電工程歷年經營沉積賬上現金高達約70億元,葛洲壩集團與其合並不啻於迎娶「富婆」。
兩大新集團將各有側重
據記者了解,電網輔業分離將與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葛洲壩集團、水電顧問工程集團、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四大電力輔業集團重組一起進行:前兩者重組成中國電力工程集團,後兩者組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
此外,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大電網公司約30個省級電網所屬勘測設計、水電、火電、送變電施工企業和修造企業將一分為二,劃入兩大新集團,最終組成兩家實力相當的綜合性電力建設集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是兩大電力設計單位,前者是火電工程設計領域的「霸主」,擁有東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華北六家電力設計院;而後者則是水電工程設計領域的「老大」,擁有北京、華東、西北、中南、成都、貴陽、昆明七大勘測設計研究院。葛洲壩集團和水利水電建設集團也是國內水電施工領域的兩大巨頭。這四家的雙雙「聯姻」將打造兩大電力「巨無霸」,兩家各有側重,一家火電一家水電。
國資委相關人士認為,通過電力設計、施工企業的優化重組,可以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中央電力建設集團。而且,這種重組方式也順應了國際總承包經營模式發展要求,符合央企現狀,兼顧電力體制改革和央企重組需要,避免二次重組,減少改革阻力。中電工程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原來考慮過把我們的六大設計院一分為二,後來改為整集團劃轉。國家的意思是希望兩個新的大集團差異化發展,在應對國外工程承包時不相互 掐架 。」
2010年5月27日,國務院批轉發改委關於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完成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不過,由於電網主輔分離以及與四大電力輔業集團重組工作較為復雜,使得工作進度較慢。
從本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這四大輔業集團的一些中高層管理人員已經知道了重組的基本框架,不過,由於央企重組牽涉的事項復雜,進展很慢,目前各方還以原獨立法人地位獨立運作。
對於重組最新進展,本報記者曾致電中電工程總經理汪建平,汪建平以「這件事情不方便跟你講」為由拒絕了記者采訪。以葛洲壩集團和水利水電建設集團為兩大主體的重組有望使兩者資產翻番。以後者為例,截至2009年底,水利水電建設集團總資產達1022億元,凈資產156億元,在中國各大區域設有18個全資子公司,9個控股公司,2個參股公司。業內人士認為,重組後的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望達到300億元左右的凈資產規模。
對葛洲壩集團而言,暫且不說將劃轉給它的十幾個網省公司輔業資產,僅其迎娶的中電工程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富婆」。中電工程一位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公司賬上的現金就有約70億元,可能比國網公司還多。由於我們是設計單位,沒有多少固定資產投資必要,歷年經營沉積了大量現金,而且沒有什麼投資渠道。面對國資委考核,有保值增值壓力,公司反而為這么大一筆錢發愁。」
上述人士認為,葛洲壩集團剛好有大量項目需要資金,正好與中電工程優勢互補。「比如,葛洲壩有房地產業務,需要大量資金。葛洲壩還有大量投資人才可以使資產增值。而我們有錢,雙方剛好優勢互補。」
葛洲壩集團已於2007年9月成功實現主業資產整體上市。上市公司葛洲壩的三大主業是:建築工程及相關工程技術研究勘察設計及服務、水電投資建設與經營、房地產開發經營。圍繞三大主業形成建築施工、高速公路運營、水泥生產、民用爆破、房地產、金融六大板塊緊密相連、協調發展的產業鏈。
可見,葛洲壩已經接近一個綜合性投資控股公司了,特別是其房地產開發業務發展迅速,是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之一,擁有數千畝房地產土地儲備。上海浦東「葛洲壩大廈」、華中第一高樓 武漢「葛洲壩國際廣場」及武漢「葛洲壩世紀花園」、宜昌「錦綉天下」等一系列商用、民用300多萬平方米的高檔樓盤已經或正在建設或銷售中。
中電工程是具備較強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是我國電力勘測設計行業內的排頭兵和「國家隊」。在核電常規島、潔凈煤發電、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等勘測設計前沿技術方面具有國內領先優勢。完成了國內大量發電工程和輸變電工程的勘測設計工作,承接了十幾個國家的200多項電力工程。設計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很少、利潤卻很豐厚、資產負債率低、凈資產收益率很高,是典型的「肥豬型」的企業
4. 中國電建集團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貴州電力建設第二工程公司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證件。貴州電力建設第二工程公司始建於1958年,資質等級為國家一級火電建築安裝大型綜合性施工企業,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證書,可承建各類火力發電廠的整體建築、安裝工程;核電站常規島建築安裝工程;各類工業及民用建築、安裝工程,各種壓力等級的鍋爐及管道安裝工程等。
公司現有職工1600餘人,具有各類技術、經濟管理職稱專業人員702人,現有各類國家級注冊執業資格證人員60人。施工力量雄厚、機械裝備完善,擁有大型起重機具DBQ4000TM(125噸)和DBQ3000TM(100噸)塔式起重機、叄一SCC7500(750噸)、德國利勃海爾LR1350(350噸)、德馬格CC1400(250噸)和日本神鋼P&H7150(150噸)履帶式起重機、德國利勃海爾LTM1150(150噸)、德馬格AC120(120噸)、利勃海爾LTM1100(100噸)全路面起重機、美國格魯夫AT1100(100噸)全路面起重機以及強有力的土石方開挖機械和各類運輸機械、混凝土攪拌設備。目前,公司擁有各類先進機械2000多台,機械裝備總功率30000多千瓦,機具設備等固定資產原值已達3億4千多萬元,具備了大型現代化建築安裝施工的能力。
公司獲得了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獲得中國建築工程最高獎——魯班獎;全國優秀施工企業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500家最大建築企業、全國電力行業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中國電力行業安全生產先進集體;榮獲「中國企業新紀錄」、「中國企業誠信經營示範單位」、「中國工程建設社會信用AAA級企業」、「改革開放叄十周年貴州省經濟發展貢獻獎」、「全國電力行業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等稱號。
公司先後承建了清鎮電廠叄期2×200MW機組擴建工程、盤縣電廠3×200MW機組工程、安順電廠一、二期4×300MW機組工程、金沙電廠4×125MW機組工程、習水電廠4×135MW機組工程、黔北電廠4×300MW機組工程、鴨溪電廠4×300MW機組工程、盤南電廠4×600MW機組工程、黔西電廠4×300MW機組工程、大方電廠4×300MW機組工程、發耳電廠4×600MW機組工程以及盤南電廠和黔北發電總廠煙氣脫硫工程、海南感城風電場一期33×1500kw機組工程和貴州金久水泥廠工程。目前,正在建設貴州華電塘寨發電廠2×600MW機組工程、興義電廠2×600MW機組工程、國電都勻福泉電廠2×600MW級機組工程、桐梓電廠2×600MW機組工程、盤縣電廠技改工程、桐梓煤化工一期工程、興義水泥廠工程、廣東粵電徐聞勇士風電場33×1500kw機組工程、華電廣東前山風電場24×2000kw+1×1500 kw機組工程及貴州電網建設工程等。
公司建立了科學、規范、嚴格的質量、安全、環境衛生、測量等管理體系,擁有專業的金屬、化學、土建、電氣、熱工等試驗室,具備完善的檢測、檢定手段。連續23年獲得貴州省「守合同重信用單位」稱號,1994年度中國500家最大建築業及行業100家企業評價中,榮列中國500家最佳經濟效益建築企業第166位,堤壩、電站、碼頭建築業100家最大經營規模企業第34位,堤壩、電站、碼頭建築業100家最佳經濟效益第20位,已跨入了中國一流施工企業的先進行列。
公司將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堅持實現省優,爭創「魯班」的目標,以一流的質量、一流的信譽、一流的建設展示西部電建「鐵軍」的風采,為業主服務。
法定代表人:郭瑋
成立日期:1989-12-02
注冊資本:21964.14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貴州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20000214402697Q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英文名:Guizhou No.2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mpany
人員規模: 500-999人
企業地址: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紅楓湖鎮後午
經營范圍: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能發電等再生能源行業的投資、建設、運營;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送變電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具體內容以資質證書為准)、承包與其實力、規模、業績相適應的國外工程項目;對外派遣實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勞務人員;設備和材料租賃;鋼結構加工;高聳構築物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貨物勞務貿易;職業技能鑒定及培訓;商品混凝土銷售;公路工程施工、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礦山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
通過企查查查看中國電建集團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5. 中電投和中國電建的關系
兩個單位沒有直接關系,都屬於國資委下國家企業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中電投集團)組建於2002年12月29日,是集電力、煤炭、鋁業、鐵路、港口各產業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集團,是國家五大發電集團之一。[1] 中電投集團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20億元,在全國唯一同時擁有水電、火電、核電、新能源資產,是國家三大核電開發建設運營商之一。
截至2013年底,公司電力裝機容量8968萬千瓦,清潔能源比重佔34.19%,煤炭產能7410萬噸,電解鋁產能289.3萬噸,鐵路運營里程504公里,資產總額617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凈資產421億元,員工總數12.7萬人。中電投集團擁有7家上市公司,包括2家香港紅籌股公司和5家國內A股公司,連續三年進入世界500強,2013年位居408位。
2015年5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重組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建」)成立於2011年9月29日,是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登記注冊的國有獨資公司。中國電建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14個省(區域)電網企業所屬的勘測設計企業、電力施工企業、裝備修造企業改革重組而成。也是我國唯一提供水利電力工程及基礎設施規劃、勘測設計、咨詢監理、建設管理、投資運營為一體的綜合性建設集團。[1]
截至2012年末,資產2937.35億元,年營業收入2017.34億元,實現利潤75.13億元。業務遍及全球80餘個國家和地區。在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90位,在全球225家國際工程承包商中列15位之前,在全球最大設計企業排名16位。[1] 2011年9月中國電建成立後,積極實施「大集團、大市場、大品牌」戰略,努力成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和水利工程建設行業國際領先,提供集成式、全產業鏈、綜合性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擁有核心技術和國際知名品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質量效益型世界一流綜合性建設集團。[1]
6. 中國電力投資公司和中國國家電網之間是什麼關系
中國電力投資公司和中國國家電網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都是央企。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組建於2002年12月29日,集電力、煤炭、鋁業、鐵路、港口各產業於一體,是國家五大發電集團之一。
它們是同一天組建成立的不同公司,都是央企。所以,中國電力投資公司和中國國家電網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

產業發展
1、火電產業
擁有百萬千瓦機組6台,主要是上海漕涇2×100萬、江蘇常熟2×100萬和河南魯陽2×100萬機組;60萬千瓦機組43台,主要企業有江蘇闞山電廠、湖北大別山電廠、安徽田集電廠等。在全部火電裝機容量中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容量佔52.9%。
2、水電與新能源
新能源裝機容量721.76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471.41萬千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甘肅、新疆等21個省區;光伏裝機容量250.35萬千瓦,規模居全球第一,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江蘇等10個省區。2013年,新能源裝機累計投產359萬千瓦,新增容量全國第一。
3、核電產業
集團公司是國家三大核電控股建設運營商之一。截至2013年底,控股運行紅沿河核電1號機組,機組容量112萬千瓦;參股國內多家核電企業,包括秦山核電二期6%、秦山核電三期20%、江蘇核電30%股權,運行機組權益容量108萬千瓦。
4、煤炭與物流
截至2013年底,運營鐵路里程504公里。為打通跨區域煤電聯營運力瓶頸,圍繞「蒙煤南運」大通道,全長287公里的錦赤鐵路(錦州-赤峰,其中赤峰-朝陽北段174公里已投運)、3500萬噸的錦州港碼頭和3900萬噸的江蘇濱海港正在加快建設。
5、鋁產業
截至2013年底,集團公司電解鋁產能289.3萬噸,氧化鋁產能260萬噸。電解鋁產能分布在蒙東、寧夏、青海三大產業基地,主要企業包括內蒙古鴻駿鋁電、寧夏青銅峽鋁業、青海鑫業公司等。氧化鋁產能分布在山西晉北地區,主要企業是山西鋁業。
7. 2005年中國水電站建設的投資情況
2005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基本呈現「前緊後松」、逐步緩和的總趨勢,電力供需特點也同時逐漸由2004年的持續性、全國性缺電轉變為區域性、季節性、時段性缺電。全國缺電省份由年初的26個省逐步減少到11月的7個省份,缺電范圍明顯減少。2005年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在2500萬千瓦左右。
小水電從容量角度來說處於所有水電站的末端,它一般是指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水電站。2003年世界水能大會估計,世界小水電可開發資源大致為1.2-1.44億kW。我國可開發小水電資源如以原統計數7000萬kW計,佔世界一半左右。而且,我國的小水電資源分布廣泛,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適合因地制宜開發利用,既可以發展地方經濟解決當地人民用電困難的問題,又可以給投資人帶來可觀的效益回報,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它將成為我國21世紀前20年的發展熱點。
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雖然都制訂了一系列鼓勵民企投資小水電的政策。由於小水電站投資小、風險低、效益穩、運營成本比較低,在國家各種優惠政策的鼓勵下,全國掀起了一股投資建設小水電站的熱潮,尤其是近年來,由於全國性缺電嚴重,民企投資小水電如雨後春筍,悄然興起。
國家鼓勵合理開發和利用小水電資源的總方針是確定的,2003年開始,特大水電投資項目也開始向民資開放。2006年,根據國務院和水利部的「十一五」計劃和2015年發展規劃,我國將對民資投資小水電以及小水電發展給予更多優惠政策。
2006年對電力的需求仍然強勁,各行業用電將持續快速增長,雖然高耗能行業受國家宏觀調控增速會有所放慢,但是對電力的需求仍會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2006年新增發電裝機將在7500萬千瓦左右,預計是建國以來發電機組投產最多的一年,如此大的機組投產規模將決定著全國及各地區電力供應形勢的變化。
總體上2006年全國全年電力供需形勢將進一步緩解,但局部地區、局部時段缺電的特點將依然存在。預計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出現在一季度,總計約800-1000萬千瓦,缺口主要發生在南方電網和華中地區,主要是枯水期水電出力不足影響所致,其它地區基本平衡或偏緊。夏季最大缺口出現在三季度,總計約500-700萬千瓦左右,缺口主要發生在華東和華北地區,表現為高峰時段缺口,由於華東地區燃氣機組氣源無法保證等不確定因素,600萬千瓦燃氣機組暫時沒有參與電力電量平衡計劃。
預計,2006年全國用電量將達到27500億千瓦時左右,同比增長11.8%。我國正在成為一個令世界矚目的能源消耗大國,而水電資源的豐富空間,使中國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讓水電來緩解能源壓力。2006及今後幾年,無論是水電行業還是水電設備生產企業在這種新的市場需求條件下,必將有一個新的增速高峰。
8. 中國電建在央企算什麼水平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29日,是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登記注冊的國有獨資公司。
中國電建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14個省(區域)電網企業所屬的勘測設計企業、電力施工企業、裝備修造企業改革重組而成。

中國電建總體實力可以達到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相關標准。 中國電建成立後,將實現電力設計、施工和修造企業整合,形成為水利水電、火電、風電以及基礎設施等領域提供規劃、勘測、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服務的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特大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
主要從事境內外水利電力工程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工程總承包與規劃、勘測設計、施工安裝、科技研發、建設管理、咨詢監理、設備製造和投資運營、生產銷售、進出口。
受委託負責國家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產業規劃、政策研究、標准制定、項目審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