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在韓投資政治風險

在韓投資政治風險

發布時間:2021-05-14 19:53:18

⑴ 朝韓的整體投資環境如何

1朝鮮是個沒有法律的國家, 與朝鮮做生意相當於與黑社會做生意, 賭博成份很大.2. 政治風險太高, 降低風險的做法 (1)不做長期投資, 只賺快錢. 不搞實體, 只搞服務業; (2) 找個朝鮮有勢力的合作夥伴, 但對朝鮮合作夥伴的利益驅動力和誠信要認真考查, 同時, 要麼控制上游原料, 要麼控制下游市場.3. 朝鮮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就是半殖民地經濟, 出口原料, 人力, 和初級服務(旅遊接待, 家政), 進口工業製成品. 4. 貧富差距很大, 朝鮮應有10%的富裕人口控制了90%以上地社會資源, 有一定購買力, 市場規模相當與一個地級市.5. 另外90%人口, 勞動力極便宜, 但缺乏有效的組織.6. 朝鮮中央政府的影響力處於慢性瓦解中, 地方當局的意願越來越重要. 但各級組織都有黑社會組織的特點.7. 朝鮮精英階層有軍國主義思想(先軍政治), 類似二戰前的日本, 軍隊控制了大部分社會資源, 也聚集了大部分社會精英. 軍隊底層的士兵更象廉價的民工, 或精英階層的奴隸, 同時軍隊是朝鮮社會唯一有效的組織.8. 積極主動的提供讓朝鮮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服務, 滿足客戶需要是你的義務. 朝鮮人的軟肋是民族自尊心很強, 善加利用能賺大錢. 例如, 製造讓朝鮮驕傲的經濟社會符號, 然後高價賣給朝鮮. 例如, 賣到朝鮮的吉利車能不能換個牌子, 叫"千里馬", "白頭山", "金太陽", 講個故事, 說"千里馬"的設計師是學了"主體思想", 金正日生日的2月16日找到了靈感, 金日成生日的4月15日完成了設計, 朝鮮建國日的9月9日製造了第一台車......... 要注意的是, 你出售的不只是工業製成品, 還有附加在工業製成品之上, 讓朝鮮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服務. 自我感覺良好的服務也是朝鮮客戶需要的.
朝鮮投資環境
商品奇缺投資存在風險
盡管朝鮮剛剛開放的國門向中國企業展示了巨大商機,但由於外部環境的影響、朝鮮政策的不穩定性以及朝鮮本國市場的「先天不足」,投資朝鮮仍然具有極大風險。在朝鮮的5天中,記者多次「潛入」平壤的自由市場及商場,以一個普通中國人的視角觀察這里的商機。記者采訪了朝鮮政府官員、商人、普通市民等多方人士,就朝鮮的市場、行業、投資風險等進行了實地調查。
市場類型:「超市」火爆 國有商場衰落
記者調查發現,朝鮮普通市民的購物市場,主要有兩種———「超市」和商店。
當接觸到的朝鮮人告訴記者,平壤也有「超市」時,記者感到十分意外,因為按照目前朝鮮的經濟水平(相當於中國的上世紀80年代),出現超市算是「超前」的。然而當記者來到平壤最大的「超市」——— 統一大街超市時,才發現,朝鮮人所說的「超市」,實際上是我們在80年代盛行的自由市場———改革開放之初,這種自由市場孕育了中國第一批富起來的人。
「超市」中每一個攤位的經營者都是平壤本地的個體戶———翻譯告訴記者,雖然朝鮮禁止私人的公司企業,但個體經濟還是允許的,這些個體戶從朝鮮國有的進出口公司批發來自中國、韓國或日本的商品,再以「討價還價」的方式在自由市場上出售。僅以統一大街超市為例,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里每天有10萬人次進出超市,每日的銷售額達3萬美元~4萬美元,僅市場經營人員,也就是個體戶,就超過2000人。
在統一大街超市,記者看到,從大米到海鮮、從皮鞋到手套、從建材到家電,涉及居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商品,都有攤位經營。每一個攤位前總是一片人頭攢動的繁忙景象,在上午10點的高峰期,整個市場基本上處於水泄不通的熱鬧地步。翻譯小朱告訴記者,平壤市民日常的主要購物,就是在這樣的「超市」中進行。「在平壤,類似統一大街超市一樣的市場,有10~20家,分布於城區各處。」
除了「超市」以外,朝鮮另外一類購物市場,就是國有的大型商場,而國人熟知的「平壤第一百貨」,便是這種商場的代表。
據調查,這樣的商場實際上就是我們在20年前熟悉的國有櫃台式商店,不過相比「超市」而言,這種商場的人氣冷清許多。即使在赫赫有名的平壤第一百貨,無論是商品的種類、顧客的人數還是熱鬧程度,都遠遠不能和統一大街超市相比。火車站商場、平壤第二百貨的情況也與此類似,看來,朝鮮當前的市場格局,正在經歷20年前中國類似的狀況———國有商場在同自由市場的碰撞中急遽衰落。
市場容量:購買力低下 商品奇缺
按照朝鮮官方公布的朝元匯率,1元人民幣可兌換近20朝元,但由於外匯短缺,這個官方匯率實際上「有價無市」,任何一個外國人持有人民幣,都可以在市場上以1比200的匯率輕松換取朝元。
我們的翻譯小朱是一位剛畢業的朝鮮大學生,他告訴記者,平壤普通職工的月收入在3000~4000朝元左右。這樣,按照實際的市場匯率,作為朝鮮首都的平壤,普通市民月收入不超過20元人民幣,而在朝鮮其他地區,收入肯定不會高於這個水平。
這樣的收入,又意味著怎樣的購買力呢?
記者在統一大街超市、平壤第一百貨等朝鮮人主要光顧的購物場所進行了反復的價格調查。
副食品,海鮮價格在1000~3000朝元每公斤,豬肉價格數百朝元每公斤,蔬菜價格數百朝元每公斤;服裝百貨,一件普通的混紡大衣,價格在數萬朝元,一雙人造革製造的皮鞋,價格在10000~20000朝元;家電產品,一台二手翻新的21英寸彩電,價格在20萬朝元左右,一台普通的純平34英寸彩電,更是賣到了160萬朝元的「天價」!
如果將上面的價格換算成人民幣,你會發現除了家電等少數產品外,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同中國國內相差不大,惟一的區別是假冒產品和小廠產品居多,但是聯想到平壤普通市民3000~4000朝元的月收入,你會同記者一樣疑惑:這樣的收入水平是怎麼支持購買力的?
「在朝鮮,涉及居民生活的輕工業產品可以說樣樣短缺,小到肥皂牙膏,大到彩電冰箱,大多數商品都依靠以中國為主的進口。」一位熟悉朝鮮市場的中國同鄉告訴記者,正因為大多數商品處於極度短缺狀態,即使在相當低的購買力水平下,也總有先富起來的一批人能夠消費這樣的商品,而這批先富起來的人,除了政府部門有灰色收入的人群外,就是那些率先「下海」的個體戶。
不過,對於更多的平壤市民,這樣的消費仍然是鏡花水月。隨同的另外一位朝鮮翻譯小白告訴記者,除了少數家庭外,大多數平壤家庭並不能每天都消費肉類產品。政府低價配給每人每日700克糧食。
食品:投資前景最看好
由於自然環境優良,朝鮮的海鮮、人參等資源也是極富競爭力的出口產品,投資前景相對較好。
在平壤,記者參觀了一家名為「樂鹽會社」的合作企業。這家公司的一種主打出口產品就是海鮮。據社長李順姬介紹,每天運作12小時,每年開工300天,公司能夠加工用於出口的海鮮1500噸;而在國際市場上,朝鮮海鮮的價格和品質都極具競爭力。
李順姬向記者報價,上等扇貝,出口到日本的價格為2000美元/噸,中國為1500美元/噸;東海帶子,出口到日本為7000美元/噸,中國需要的話5000美元/噸……看來,在朝鮮投資出口海鮮,是企業家可以考慮的選擇。
商貿:對朝貿易機會大
相比投資,同行的四川企業家對貿易更加看好。在洽談和參觀中記者了解到,朝鮮方面對對外貿易往往有一些要求。在同一家中方企業的洽談中,朝方堅持不能現款現貨,必須在中方將貨發到後,等商品銷售出去再支付部分貨款;此外,也可選擇以貨易貨的方式,朝方以金礦、煤礦、海鮮、葯材等資源換取商品,但同樣不能現款現貨。
這樣將商品「賒」給朝方貿易顯然風險過大,因此能否組建合資商場,由中方參與經營,甚至由中方包下商場的出租權,成為關心的話題。對此,朝方相關負責人並沒有給予及時答復,表示需要詢問並研究後再進行回答。
記者觀察到,在朝鮮目前的國有商場都是由朝方單獨經營,今年以來國內盛傳的「平壤第一百貨」被溫州人曾昌飆承包出租一事並不屬實。
造紙:政府急需投資
在同四川企業家的洽談中,朝鮮對外經濟協力委員會投資處處長向企業家表示,朝鮮目前學生使用的筆記本相當短缺,政府也很重視這一現象,因此尤其關注這方面的投資。
據該人士介紹,目前製作筆記本關鍵是缺乏相應的造紙設備和技術。「朝鮮樹木很多,對於合資企業,朝方可以提供紙漿和勞動力,由中方引進設備技術,生產紙張和筆記本。」記者在朝鮮的幾天中也觀察到,即使在最高檔的涉外酒店,使用的衛生紙也相當粗糙。
服裝:出口加工最興旺
在朝鮮,數量最多的合資企業可能就是從事服裝生產的企業,利用朝鮮廉價的勞動力、來料出口加工相當興旺。
「夜晚的平壤市,有燈光開工幹活的,就是那些服裝廠!」朝鮮對外經濟協力委員會投資處處長的這句話有力地說明了服裝生產在朝鮮所處的地位。據介紹,目前僅在平壤,就有100多家服裝生產廠,其中40%由中國企業合作合營,他們大多數都進行來料出口加工,成衣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地。
家電:四川彩電有戲看
在朝鮮,看電視是百姓主要的休閑娛樂方式,因此擁有一台中國生產的彩電,是許多朝鮮家庭的奮斗目標。
記者在當地的市場了解到,中國生產的彩電在朝鮮銷售相當好,短短5日,記者就不止一次地看到朝鮮居民騎著自行車,背後馱著一台長虹彩電。而在中國各家彩電企業中,朝鮮人對長虹彩電的口碑尤其好,在同四川企業的洽談中,一些朝鮮外貿公司的負責人點名需要長虹彩電。看來,四川的傳統優勢工業彩色電視機在朝鮮具有相當廣闊的前景。
風險一:通訊不暢 行動受限
在朝鮮,最讓記者感到不便的就是通訊限制。朝鮮沒有開通手機網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外國人進入朝鮮境內後,手機、收音機等通訊設備必須上交機場、火車站的朝方工作人員保存,待出境時再歸還。同時,朝鮮國內大多數場所無法撥打國際電話,國內和國際電話網路分隔,這將給投資企業的運作和聯系帶來極大不便。
同時,外國人在朝鮮的活動受到限制。首當其沖的便是入境,據使館商務參贊介紹,進入朝鮮必須要持有朝方邀請函,並在機場或火車站由朝方人員接送,否則不得走出機場、火車站。「很多不知情的中國人來到這里,被扣留在機場車站,朝方通知使館領人!」此外,外國人在朝鮮期間外出,必須由朝方人員陪同———記者曾私自外出暗訪市場,朝方翻譯得知後便給予了記者警告。
風險二:能源緊張 交通吃緊
投資朝鮮的第二個障礙就是能源緊張,交通吃緊。
如前面所說,電力緊缺已經嚴重影響了平壤的正常運作,而對投資朝鮮的一家企業來說,由於缺電造成無法開工將是不可想像的巨大損失。由於電力吃緊,朝鮮對投資企業的電費並不低———每千瓦時0.06美元,即使這樣,也無法保證隨時足量供電;此外,成品油等燃料在朝鮮也屬於管制范圍,政府對私人車輛並不保證供給油料。
交通方面,鐵路是朝鮮主要的運輸手段,而運力緊張目前已經造成朝鮮缺煤。公路方面,朝鮮目前基本上沒有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從平壤到各地的城市動輒需耗時七八個小時。
風險三:效率不高 法律缺位
相比前面兩點,投資軟環境差,才是目前同朝鮮做生意的最大風險。
「政府效率低下,手續繁雜,制度不透明,甚至什麼都不告訴投資者,這造成許多外國投資者不敢涉足朝鮮市場。」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商務參贊提醒企業家,在朝鮮投資,一定要謹防朝方在投資完成後,抓住合同的一些漏洞,單方面撕毀合同。「由於缺乏足夠的法律保護,惟一的辦法,就是在簽訂合同時,盡可能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情況,將每一個細節都規定清楚,不給對方任何把柄。」
風險四:什麼都缺 一搞就夠
此外,從朝鮮市場本身來說,由於購買力低下,容量有限,盡管幾乎所有商品都存在短缺,但需求量都不是很大,很難給企業帶來規模效應。用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商務參贊的話形容就是「什麼都缺,一搞就夠」。
正因為這樣,目前許多在朝投資的外國企業都選擇出口加工為經營方向,畢竟朝鮮本國市場消費能力還達不到相應水平,投資朝鮮的最大優勢就是極其廉價的勞動力。
韓國投資環境
大韓民國位於亞洲東北部, 是與大陸連接的由北向南伸展的半島國家
半島南北長約1000公里,東西最短距離為216公里,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 半島的西北部與中國的東北部接壤,鴨綠江和圖們江是韓國和中國以及俄羅斯的國土分界線 半島東北部的東海與日本相望
東經124***度之間,韓國的標准時間子午線是135度,比世界標准時間快9個小時
全國國土的70 是山地和丘陵地帶,東北部的地形最為陡峭崎嶇,西南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也是韓半島的谷倉
半島東部的海岸線較平直且水深,西部海岸線較曲折而水淺,南部海岸曲折多灣,分布著3400個大小島嶼 韓國的河川寬廣,流速緩慢,呈現大陸性的特徵 重要的河流有漢江 514公里 ,錦江 401公里 ,洛東江 525公里 等
地理位置--韓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北部,北緯33 43度,東經124-132度之間/最高的山峰--濟州的漢拿山,
海拔1950米 智異山,海拔1915米 雪岳山,海拔1708米/ 最長的河流--漢江,782公里
洛東江,522公里 錦江,396公里.
韓 國 貿易政策
一、外貿基本情況
韓國實行政府主導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以「貿易立國」,利用國際市場的有利條件,克服國內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的不利因素,實現了經濟騰飛,躋身新興工業國行列。據韓國貿易協會統計,2005年1-11月,韓國外貿進出口總額4958.21億美元,同比增長12.2% ;其中出口2589億美元,同比增長16.4% ;進口2369.21億美元 ,同比增長16.4% 。2004年,韓國貿易規模居世界第十二位,出口和進口分別居第十二位和第十三位
近年韓國主要出口商品為電氣電子產品(半導體、家用電子產品、電腦及周邊設備、手機 )、汽車、船舶、 石化產品、 一般機械、 鋼材、紡織品等;主要進口商品為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原油、農林水產品、電氣電子產品、機器設備、鋼鐵、石化產品等。韓國的存儲半導體晶元(DRAM)、超薄膜液晶顯示器(TFT-LCD)、平板玻璃、微波爐、CDMA行動電話機、光碟驅動器、電腦顯示器、電子血壓計等在世界市場所佔份額排名前列。韓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美國、日本、歐盟、中國、東南亞、台灣等。
韓國的工業品平均進口關稅為8%。
根據韓國《政府組織法》,產業資源部負責總的貿易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外交通商部的通商交涉本部負責對外通商交涉;農林部、海洋水產部、文化觀光部、建設交通部、情報通信部等行業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涉及其主管領域的具體商品的貿易政策;產業資源部下屬貿易委員會負責對因外國商品進口所造成損害產業的救濟。韓國除根據烏拉圭回合協議對部分農產品(60餘種)進口實行數量限制外,一般商品均可自由進出口。韓國政府承諾逐漸解除對商品進口的限制,至2004年解除對最後一項商品--大米的進口限制後,實行完全貿易自由化。

⑵ 政治風險有哪些

政治風險是一國發生的政治事件或一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關系發生的變化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政治風險主要包括:(1)徵收風險。這是指東道國政府對外資企業實行徵用、沒收或國有化的風險。東道國中央、地方政府不公開宣布直接徵用企業的有形財產,而是以種種措施阻礙外國投資者有效控制、使用和處置本企業的財產,使得外國投資者的股東權利受到限制等而構成事實上的 徵用行為。(2)匯兌限制風險。也稱轉移風險,是由於東道國國際收支困難而實行外匯管制,禁止或限制外商、外國投資者將本金、利潤和其他合法收入轉移到東道國境外。(3)戰爭和內亂風險:這類風險指東道國發生革命、戰爭和內亂,致使外商及其財產蒙受重大損失,直至無法繼續經營。(4)政府違約風險。指東道國政府非法解除與投資項目相關的協議或者非法違反或不履行與投資者簽訂的合同項下的義務。(5)延遲支付風險。它是由於東道國政府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致使外商無法按時、足額收回到期債券本息和投資利潤帶來的風險。

⑶ 政治風險對國際投資有哪些影響

1、政治風險對來國際投資的源影響有很多。政治風險主要分為國際政治環境、區域政治環境和國家政治環境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基本囊括了可能引發政治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這些可能引發政治風險的因素並不是孤立地發揮作用的,它們可以互相影響,甚至總是相互影響著發揮作用的,一國政治波動的產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的結果。比如國際壓力的加大可以導致國內政局不穩,二者的聯合作用可以使得政治風險迅速升高。
2、國際投資(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稱對外投資(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資(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國公司等國際投資主體,將其擁有的貨幣資本或產業資本,通過跨國界流動和營運,以實現價值增值的經濟行為。

⑷ 政治風險有哪些,政治風險分析

政治風險是一國發生的政治事件或一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關系發生的變化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政治風險主要包括:
(1)徵收風險。這是指東道國政府對外資企業實行徵用、沒收或國有化的風險。東道國中央、地方政府不公開宣布直接徵用企業的有形財產,而是以種種措施阻礙外國投資者有效控制、使用和處置本企業的財產,使得外國投資者的股東權利受到限制等而構成事實上的 徵用行為。
(2)匯兌限制風險。也稱轉移風險,是由於東道國國際收支困難而實行外匯管制,禁止或限制外商、外國投資者將本金、利潤和其他合法收入轉移到東道國境外。
(3)戰爭和內亂風險:這類風險指東道國發生革命、戰爭和內亂,致使外商及其財產蒙受重大損失,直至無法繼續經營。
(4)政府違約風險。指東道國政府非法解除與投資項目相關的協議或者非法違反或不履行與投資者簽訂的合同項下的義務。
(5)延遲支付風險。它是由於東道國政府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致使外商無法按時、足額收回到期債券本息和投資利潤帶來的風險。

⑸ 政治風險是什麼意思啊!

政治風險是因投資者所在國與東道國政治環境發生變化、東道國政局不穩定、政策法規發生變化給投資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政治風險通常包括戰爭、內亂、徵收、徵用、沒收、國有化、匯兌等發生的風險,
因種族,宗教,利益集團和國家之間的沖突,或因政策,制度的變革與權利的交替造成損失的風險.
政治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受特定國家的政治動盪等不利因素影響,無法正常收回在該國的金融資產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⑹ 政治風險的四個分類

政治風險的四個分類為徵收風險、匯兌限制風險、戰爭和內亂風險和政府違約風險。政治風險是東道國的政治環境或東道國與其他國家之間政治關系發生改變而給外國投資企業的經濟利益帶來的不確定性。

給外國投資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的事件包括:沒收、徵用、國有化、政治干預、東道國的政權更替、戰爭、東道國國內的社會動盪和暴力沖突、東道國與母國或第三國的關系惡化等。

政治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受特定國家的政治動盪等不利因素影響,無法正常收回在該國的金融資產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6)在韓投資政治風險擴展閱讀:

政治風險的影響:

國內唯一經營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機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發布了中國第一份《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對韓國、日本、英國、美國等60個與中國外經貿交往較為密切的國家所存在的國家風險進行了分析和評級,根據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將其國家風險劃分為9類,

分別用數字1~9表示,其風險水平隨數字增大依次增高。報告提示中國電信設備製造企業:隨著中國電信設備出口量的增加,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國家風險特別是在亞非拉和東歐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風險也在增加。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國家風險水平相對較低(即1類~4類)的國家(地區)以歐美為主,約占國家(地區)總數的25%,國家風險水平最高的第9類國家(地區)僅佔5%左右,而國家風險水平較高或顯著(5類~8類)的國家(地區)則占近70%,

它們以地處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等地區的新興市場國家為主。國家風險是指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可能發生的、由於債務人所在國的某些國家行為而引發的重大事件,使得債務人拒絕或無法償付國外債權人和投資者的債務,從而給國外債權人和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

《國家風險分析報告》立足中國視角,以保障中國企業利益為基本出發點,綜合考慮中國與對象國雙邊經貿水平、未來發展潛力,並關注地緣政治、歷史淵源和外交關系等特殊因素,著重體現信用保險特色及中國信保的政策性導向。

中國信保總經理唐若昕強調,《國家風險分析報告》是中國信保對國別風險的客觀評估,不代表國家的外交政策和外貿政策,目的不在於限制或減少對某個國家(地區)的出口、投資或開展工程承包業務,而是分析一個國家(地區)主要風險因素、成因、所處的水平及發展趨勢,

從而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為企業提供預警。此外,國家風險分析也可以引導貿易和資本的最優流向,以達到預期效用的最大化,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的外交和外經貿工作。

商務部部長助理陳健表示,中國對外貿易大國的地位雖然已經確立,但是中國還不是貿易強國,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

高新技術產品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等高附加值產品在出口中的比例有待進一步提高,中國出口企業的開拓市場成本較高,對外經濟貿易合作中經濟效益不明顯,壞賬率比發達國家高,中國必須加強出口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

對於中國產品出口所面臨的國家風險的特點,中國信保的專家表示,雖然發達國家的國家風險較低,但中國信保在2003年的短期險賠款中,歐美發達國家發生的賠款比例高達67%,

專家認為,這主要與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以及出口渠道等因素有關,低端消費品在歐美國家市場可能面臨的風險更高,而高端的投資類產品出口可能更多地受高國家風險的制約。

中國電信業堅定不移地貫徹「走出去」戰略,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在電信成套設備以及工程承包等方面已經取得突破。

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信設備不但出口到發展中國家,也陸續打入發達國家市場,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但是,隨著中國電信設備出口量的增加,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國家風險特別是在亞非拉和東歐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風險也在增加。

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險機制降低風險不失為中國電信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個切實可行的選擇。對此,唐若昕表示,中國信保將積極支持中國的高技術投資類產品的出口,在相關企業的出口信用保險方面實行傾斜政策,風險再大也要支持。

唐若昕表示,推出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 ,只是中國信保逐步建立國家風險信息發布機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風險「晴雨表」的第一步。

明年,中國信保將推出對全球189個國家(地區)的全部《國家風險分析報告》,並逐年滾動式更新,力爭為中國企業勾畫一份更為翔實、細致、准確的「海圖」,預報「風雨」,保駕護航。

⑺ 在中國做生意有哪些政治風險

只要你能對上頭投其所好,就沒有任何風險,但你要是打點不好,任何你想到想不到的風險都會變成現實

⑻ 在國際直接投資中企業應如何防範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指由於東道國政局的變化,導致投資環境的變化,從而給國外投資者的投資活動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一般來講,政治風險主要由東道國政局的變動與戰爭、東道國保護主義政策以及東道國的國有化風險引起。所謂國有化是指一個主權國家依據其本國法律將原屬於外國直接投資者所有財產的全部或部分採取徵用或類似的措施,使其轉移到本國政府手中的強制性行為。當東道國政局變動或發生戰爭時,會直接影響一國的社會狀況和經濟發展速度,對企業的銷售或利潤水平產生沖擊,甚至危及到企業的生存;東道國政策變動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及發展空間;或者由於東道國的法律缺乏對外國投資者的保護,從而使企業的財產安全受到損失的可能性加大;當外國企業危及到本國民族企業時,東道國政府可能對外商投資企業設置各種障礙,施加各種壓力,導致外商投資企業虧損或破產。國際評估機構對政治風險的測算主要有三種方式:歐洲貨幣法,它徵求政治風險分析員、保險商、銀行信貸官員等專家對風險測定指標體系的各項指標的意見並計算得分;丹?亨德爾設計的政治制度穩定指數。它設計了一套指標並將其量化,再依據政治穩定程度將各國排序;哈拉爾德?克努森的方法,他認為一旦外國資本相當程度地控制了東道國利益,就可能引發東道國對外國資本的徵用、沒收甚至破壞,這時的政治風險最大。對於政治風險常用的防範措施可分為3個步驟:(一)投資前的政治風險防範;(二)投資後的政治風險防範;(三)沒收或國有化的索賠策略。(一)投資前的政治風險防範投資前的政治風險防範措施有:簽訂特許協定,辦理投資保險與擔保項目,與東道國政府進行談判。(1)特許協定特許協定是指跨國公司與投資所在國政府簽訂的有關投資的協定。典型的特許協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資金匯出的形式如股息、管理合同費、使用費和專利費:②轉移價格的制訂;③向第三國出口;④要求設立社會與經濟管理費;⑤付費方式:稅率的制訂以及稅前利潤與財產的評估方法:⑥參與所在國資本市場,尤其是長期借款;⑦當地參股的條款;⑧產品在所在國銷售的價格管理;⑨原料與零部件來源的限制;⑩雇員國籍的限制;?在與所在國發生矛盾時避免要求母國政府進行干預;?爭端的仲栽。(2)辦理投資保險與擔保項目通過投資或擔保項目,將政治風險轉移給其他機構。海外投資保險承保的政治風險包括國有化風險、戰爭風險與轉移風險三類。一般做法是:投資者保險機構提出保險申請,保險機構經調查認可後接受申請並與之簽訂保險單。投資者有義務不斷報告其投資的變更狀況、損失發生狀況,且每年定期支付費用。當風險發生並給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後,保險機構按合同支付保險賠償金。(3)與東道國政府進行談判投資者在投資前要與東道國政府談判,並達成協議,以盡量減少政治風險發生的可能。在這類協議中必須明確:第一,子公司可以自由地將股息、紅利、專利權費、管理費用與貸款本金利息匯回母公司。第二,劃拔價格的定價方法,以免日後雙方在劃拔價格問題上產生爭議。第三,公司繳納所得稅與財產參照的法律與法規。第四,發生爭議時採用的仲裁法和仲裁地點。(二)投資後的政治風險防範盡管投資前,投資方可通過與引資方的協商,避免對外投資受政治風險的影響,投資環境卻可能改變,某些環境因素不體現在協定中。這時,在境外投資的公司就必須採取與此相適應的經營戰略與策略來適應不斷變動的國際投資環境。1,生產與經營戰略這種戰略是投資者通過生產與經營方面的安排,使得東道國政府實施徵用、國有化或沒收政策後,無法維持原公司的正常運轉,從而避免被徵用的政治風險。2,在生產上,控制住3點:第一,控制原材料與零配件的供應。第二,控制專利與技術訣竅。第三,控制商標。3,融資戰略這種戰略是投資者通過對公司融資渠道的有效管理,達到降低政治風險的目的。其中,一種方式是積極爭取在東道國金融市場上融資。盡管在東道國金融市場上融資成本較高,並有可能受到東道國政府緊縮銀根、使籌資成本提高的影響,但這樣做可有效地防範政治風險。因為,如果東道國政府對該公司實行歧視性政策或經營上的限制,必然會影響東道國本身金融機構的利益,因而在採取徵用措施時,東道國不得不慎之又慎。4,財務策略:常見的財務策略有:第一,持有較低的權益資本與較高的債務資本,在此情況下,一旦當地資產被沒收,或當地貨幣不可兌換,在該國的公司損失可部分地被當地債務的減少所抵消。第二,子公司選擇適合當地標準的資本結構。這可以滿足所在國的要求,從而避免所在國的政治干預。第三,現金轉移渠道。在境外投資的公司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現金轉移渠道,將資金從高政治風險國家轉移到低政治風險國家。5,組織策略。在境外投資的公司,可採取以下組織策略以降低政治風險。一是進行合資。即在境外投資的公司與所在國企業或個人創辦合資企業。二是發放許可證
。即由公司對所在國企業發放許可證,允許其生產與經營本公司產品。三是簽訂管理合約:與發放許可證相似.管理合約既可為公司對境外投資帶來利潤.又不必在國外大量投資,從而可將政治風險降至盡可能低的水平。四是僱用當地居民。即僱用當地居民作為本公司職員。(三)沒收或國有化後的索賠策略盡管沒收或國有化後的索賠策略是一種被動的策略,但這種策略可以使得中國公司在境外投資所遭受的損失降至盡可能低的水平。一般來講,索賠策略的實施,可分為3個步驟:①運用行之有效的戰術,進行合理談判。②從法律上採取補救措施。中國公司在境外投資可在以下幾方面尋求法律保護:①第一所在國;②第二母國;③第三國際投資爭端仲裁中心。如果以上三個步驟都不能成功,中國在境外投資的公司,只能放棄其資產,尋求其殘值收入,譬如要求保險公司補償損失等。企業境外直接投資政治風險防範的特殊舉措近年來,到境外直接投資的企業與日俱增,遭遇的政治風險也越來越多。這不僅要求企業到境外投資增強風險意識,而且要求政府採取一些特殊舉措,對到境外投資的企業加以引導,並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1、引導企業走出低成本誤區。2、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對企業到境外投資進行培訓。3、為企業到境外投資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氛圍。

⑼ 政治風險包括哪些

政治風險主要包括:(1)徵收風險。這是指東道國政府對外資企業實行徵用、沒收或國有化的風險。東道國中央、地方政府不公開宣布直接徵用企業的有形財產,而是以種種措施阻礙外國投資者有效控制、使用和處置本企業的財產,使得外國投資者的股東權利受到限制等而構成事實上的 徵用行為。(2)匯兌限制風險。也稱轉移風險,是由於東道國國際收支困難而實行外匯管制,禁止或限制外商、外國投資者將本金、利潤和其他合法收入轉移到東道國境外。(3)戰爭和內亂風險:這類風險指東道國發生革命、戰爭和內亂,致使外商及其財產蒙受重大損失,直至無法繼續經營。(4)政府違約風險。指東道國政府非法解除與投資項目相關的協議或者非法違反或不履行與投資者簽訂的合同項下的義務。延遲支付風險。它是由於東道國政府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致使外商無法按時、足額收回到期債券本息和投資利潤帶來的風險。

⑽ 國際投資中的政治風險

給你推薦這本書 貨幣戰爭 作者: 宋鴻兵 出 版:中信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08年02月03日
簡介: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後,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通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家的政治命運,通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制著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可以說,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隨著中國金融的全面開放,國際銀行家將大舉深入中國的金融腹地。昨天發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會在中國重演嗎?

網路連接:http://book.qq.com/s/book/0/10/10670/

閱讀全文

與在韓投資政治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