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很多平台都跑路了
面對跑路潮的襲擊,部分投資者不知如何維權:有的採取激進投資的做法,不料再次中雷;更有甚者萌生跳樓輕生等極端想法。在此,建議投資者應對跑路不要著急,要積極理性維權。
其一,收集證據。
得知P2P平台跑路後,盡全力從兩方面收集證據:一是自身與平台關系證明資料,比如與該平台簽訂的投資協議、轉賬憑證、網站的服務協議等;二是平台相關資料,如平台網站的截圖、公司內部的照片、經營資料,管理團隊等信息。
其二,抱團取暖。
一般來說,P2P平台跑路後,投資受害人都不會太少,而且很有可能來自五湖四海。作為投資受害人,想盡一切辦法聯系其它投資受害人,團結眾人力量,收集公共證據,通過創建維權QQ群、集體發帖等途徑抱團維權,擴大維權輿論影響力,給跑路平台試壓,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其三,理性協商。
並非所有的跑路平台都是詐騙性質,大部分平台跑路是因為運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壞賬等原因引起的。如果選擇的P2P平台屬性並非詐騙,此種情況平台多數都有抵押物,比如房產、車產等。如果在跑路前,能與平台的負責人員聯繫上的話,最好採用理性協商的辦法,讓平台方盡可能用現有的一些不動產、抵押物等變現補償。
其四,報警維權。
一旦協商無果,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向平台所屬地區報警,及時向警方提供證據資料。最好是聯合當地受害者聯合報警,為案件偵破爭取時間。
其五,行政訴訟。
在報警未予立案,或者辦案進度一籌莫展的情況下,可以去提起行政訴訟,向律師求助,一般勝訴50%。但是一般投資受害人比較多,所以行政訴訟的期限也會比較長。
10種P2P碰不得!
第一類:提供20%以上年化收益率的p2p公司,堅決遠離。
道理很簡單,給投資者的收益率都20%甚至30%了,給融資企業的成本至少40-50%,請問哪個企業能接受這么高的融資成本呢?要麼是銀行不給續貸了,要麼是企業經營周轉出現嚴重問題,已經沒有現金流,否則絕對不要這么高的融資成本。
換個角度講,別的p2p公司15%融資成本,你25%,起點上就多了10%成本差異,你拿什麼和人家拼客戶,如果15%的p2p公司再降融資成本給融資企業,那麼25%融資的企業肯定得不到好客戶了,25%融資的p2p公司還是會死。
第二類:單筆投資都在千萬的p2p公司,堅決遠離。
本身小微金融、p2p就是做的小額分散,靠區域分散、行業分散、金額分散來規避風險,如果單筆額度幾千萬,一旦有一單出現風險,會導致大量投資人的本金發生損失。
第三類:自融性p2p,堅決遠離。
由於近年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從線下小貸公司借錢成本又高,隨著P2P的火爆,許多缺錢企業就起了成立P2P平台的念頭,而這類自融P2P平台也是當前P2P行業內最大的風險來源之一。很多製造類企業、地產類企業、礦業企業,該類公司主要集中在2個毒瘤,一個是資金集中在單一項目,風險巨大;一個是自己給自己融資,風險控制和盡職調查很難做到第三方那麼公正、客觀。
第四類:團隊人數少於100人甚至少於20人的,堅決遠離。
很簡單,互聯網的確可以給平台提供大量的客戶來源、申請、概念融資,但是你要知道,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而不是互聯網,而金融的核心又是風險控制,一個只有20人團隊的p2p平台號稱管理5個億資產,還全是通過網路審核,這不是騙鬼呢嗎?20人團隊,去掉技術、去掉財務、去掉客服、去掉前台、去掉行政、去掉總經理、副總經理,還能剩幾個人在踏踏實實做業務風控?沒有線下團隊的實地考察及風控,暫且不說如何識別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就是簽約和催收這一環節,都能把這20個人玩死,如果客戶在分散在全國,那麼低於100人的團隊,根本無法支持公司業務持續經營。
第五類:區域集中、行業集中的p2p公司,堅決遠離。
有些p2p公司只做一個行業,比如地產、鋼鐵、建材,酒水飲料,一旦行業風險來臨時,整個盤子都會出現風險,另外因為團隊薄弱,只做一個區域的p2p公司,也會面臨區域集中,客戶相似度高,難逃風險集中的厄運,違背小微金融區域分散、行業分散、金額分散的原則。
第六類:團隊成員80-90%技術出身,擅長互聯網、擅長推廣、擅長客戶體驗,根本不懂的金融,或者不重視金融的p2p公司,堅決遠離。
道理同上,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不是互聯網,風控必須放到足夠重視的位置。
第七類:公司創始人沒有行業經驗或者行業經驗少於3年,公司成立不足1年的p2p堅決遠離。
1、此類公司根本不懂小微金融,也不懂p2p,之所以開p2p公司就是隨大流,根本沒有任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像當年的團購網,2年內冒出來上千家,現在只剩不到10家了,其餘都成了炮灰。
2、小微企業客戶及多行業服務經驗需要積累,培養團隊需要血的教訓,新成立的團隊及公司需要觀察。
第八類:先開理財業務後開信貸業務的公司,所有項目都用A、B、C代替,投資人不知道資金流向、也沒有債權列表(一旦出現風險異動,投資人都無處追索債務)的p2p平台,堅決遠離。
不少平台,開始沒有債權,都是虛擬的,真較起真兒來,初始一個像樣的客戶都沒有,一套完整的合同都拿不出來,更別談什麼資金流向,債權列表了!這類平台往往涉及非法集資,尤其是財富管理業務比信貸業務先開展的,一定要遠離。正常狀態都是信貸業務比財富管理業務早開展半年至一年時間,運轉穩定了才會逐步開設財富管理業務。
第九類:沒有自己核心風控技術、風控模型、客戶管理系統,無法做到盡職調查,甚至連第三方支付監管都沒有的p2p平台,堅決遠離。
出於好奇,可能幾個有客戶的銷售,有權利的政府或國企領導,協同一批款爺,就把公司開起來了,反正是成立了公司,不太做業務,虛擬一批客戶或合同,然後去找銀行、找目標客戶融資,主要投資給地產、礦業、周圍朋友的項目。號稱自己在和vc、pe接觸,張口閉口就是多少倍估值,實際就是掛這p2p互聯網金融的掮客。
第十類:網站和別的p2p公司雷同,感覺像是只改了個名字而已。系統也是花幾萬塊錢買的,後台漏洞嚴重,隨時會被黑。此類p2p公司,堅決遠離。
此類p2p公司抱著隨時撤退的想法,連技術團隊都不願意投入,簡直就是皮包公司,唯一的幾十萬注冊資金全部用於網路推廣拉攏客戶了,拉到了客戶就騙,騙完就跑路。或者沒拉到客戶,就沒錢了,自己也倒閉了.
以上回答可能並不盡善盡美,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望樓主採納,謝謝!
Ⅱ 投資了理財平台,現在平台不能兌現客戶的回款,大家想報警,有人說一旦警方介人,投資錢會被警方沒收,投
既然平台已經不能正常兌付到期的回款,說明平台的資金鏈已經出了問題。即使你們不去報警,也無法正常拿到自己的投資本金。而且,如果你們不報警,平台會一直拖下去,你們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好辦法。比較理想的結果,就是投資人聯合起來與平台簽訂一個短期內能夠償還投資人本金的協議,償還的周期不要太久,防止平台轉移自己的資產,以至於報警之後也沒有可執行的財產。如果平台拒絕簽訂償還協議,必須報警!
Ⅲ 介紹客戶在外匯平台投資,中間有賺點傭金,後來平台跑路,我需要賠客戶錢嗎
這個事你要是直接報警讓查平台那邊估計是難了,你既然是通過代理開的,那這個代理肯定是國內的人了,你就直接報警找他試試看,並且有些小平台,與代理私下協議瓜分客戶資金的情況也是有的,所以不排除代理在坑你
Ⅳ 投資平台突然不發標,怎麼跟客戶解釋
看不發標多長時間,如果時間短可以說業務調整,網站升級,公司搬遷等,如果時間長那就木辦法了
Ⅳ 為什麼有的貴金屬平台公司要在軟體後台搞鬼,包括在交易軟體後台私自給客戶修改價格,修改買賣方向,甚至
這種貴金屬平台抄公司本身就是騙子公司,他看中的不是傭金,而是你的本金,他不搗鬼,怎麼贏暴利?
網上很多貴金屬平台公司都是這種公司,投資者千萬要慎入!!
多年前蘭州的部分所謂的證券公司乾的也是類似勾當,數據根本沒有接入證券交易所,僅僅是模擬交易軟體平台,你實際上是與他做對手交易,平時他只要把實際數據延遲1秒鍾,他就穩贏你了。當然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實際數據延遲不能解決問題時,交易軟體「當然」就會出問題了。
Ⅵ 重慶的中商公司是騙人的!往死里騙 一面騙客戶一面騙員工!還要騙政府投資,其實就是發違法簡訊的
騙子啦,技術就沒幾個啊還有幾個是外聘的,這極品公司開不起工資,聘不了好的技術人員,你說他們的簡訊質量能好么,全是靠一幫銷售先忽悠客戶買,然後出問題就不管了的,曾經呆過的同事也說這個不可信的……客戶們睜大眼睛吧
Ⅶ 鄭州嘉信投資公司老總突然宣布破產客戶本金無法兌付大家知道為什麼嗎
作為一名投資擔保公司的從業者,我們也感到今年整個行業都壓力巨大,很多公司出事,甚至倒閉,行業新的一輪洗牌在所難免,個人覺得那些出事的公司出問題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幾點
一 擔保公司盲目融資。有些擔保公司聲稱背後有實體企業,有很多資產可以用作擔保,並以此大肆融資,有些公司融資後確實用在了自己公司的項目上,只要項目比較優質,公司內部管理穩健,那倒還可以,至少說明公司對投資客戶的資金還是負責任的。但是有些公司融了大量資金後,自己原有的實體企業用不了那麼多,但又不能給客戶說公司沒項目不用錢了,害怕客戶到期集中兌付,所以就想方設法找一些新的項目來運作,非常盲目,要知道做實體企業是靠一點一滴積累的,而不是完全靠砸錢的,這種臨時找到的項目往往周期很長,後期經營風險很大,一旦企業缺乏自身的盈利能力,缺乏現金流,那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因為客戶的本金最終都是由公司的盈利來支撐的。
二 有些公司高息放貸。這種公司往往是那些第三方的投資擔保公司,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新興的金融模式逐漸興起,投資擔保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們作為第三方的投融資平台,讓有閑錢的客戶來投資,並給予一定標準的利息,然後再高息往外放貸,而房地產公司是最常見的放貸對象,但是中國目前還沒有完善的誠信監督體系,放貸的錢能否足額按時收回,完全是建立的在借款方誠信的基礎上,一旦國家經濟環境發生變化,企業無力償還貸款,那就會造成擔保公司資金鏈斷裂,投資客戶遭殃。還有就是越是擔保公司出問題,有的借款企業越是賴賬,到期不還,造成擔保公司惡性循環。
三 有些公司動機不純。有些公司以高息為誘餌,以欺騙的方式或類似傳銷的模式來吸引投資客戶投資,這來公司本身動機不純,就是以圈錢為目的,出事就註定的,投資者要擦亮眼睛。
以上就是本人總結的幾條擔保公司出事原因,可能還不全面,但足以讓投資者警醒,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對公司進行深入的了解,務必了解資金的去向,借款方未來的還款來源,總資產是否與借款額相匹配。還是我個人的觀點,客戶的本金是建立在借款企業的盈利上的,借款企業的盈利能力才是未來收回本金的保障。
投資有風險,理財須謹慎
Ⅷ 未經客戶同意私自故意操作投資客戶帳戶是不是犯罪
經紀人的行為是違法的,是不是構成犯罪看其交易金額。罪名是「背信運用受託財產罪;或違法運用資金罪」
Ⅸ 現貨交易所平台莊家控盤,並下設機構開立資金帳戶與客戶對賭是怎麼回事
談到賭有句名言,十賭九輸,對賭公司就是出老千,怎麼能贏。當然,只要是正規的都不會有問題,我們公司是經紀商模式,不同於代理商只是為了眼前利益,我們是要和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達到共同贏利,希望能與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