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創業投資公司的種類有哪些
創業投資公司以創業投資業務,代理其他創業投資企業等機構或個人的創業投資業務,創業投資咨詢業務,為創業企業提供創業管理服務業務,參與設立創業投資企業與創業投資管理顧問機構的公司。我國目前的創業投資企業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第一類是國有獨資的創業投資企業,其資金基本上由地方財政直接提供或由國有獨資公司的安排;第二類是政府參股的創業投資企業,其資金一部分由地方財政直接提供或由國有獨資公司安排,另一部分由國內其他機構、自然人提供;第三類是國內企業設立的創業投資企業(簡稱非政府機構),其資金全部由國內企業(國有獨資公司除外)、金融機構和國內其他機構和自然人提供;第四類是外國獨資或合資創業投資企業,這部分機構中包含了在境外注冊,在境內開展業務的機構。

❷ 馬雲創業初期團隊如何建立
1995年3月,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萬多,湊足了2萬元准備創業。
1995年4月,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
1995年5月,中國黃頁正式上線,馬雲開始從身邊的朋友做生意。此時,離中國能上Internet還有3個月。
1995年7月,中國黃頁為浙江省外宣辦做了一個網站,在網上宣傳浙江的經濟文化,名曰「金鴿工程」。
1996年3月,由於杭州電信也做了一個中國黃頁,分食市場,馬雲決定和杭州電信合並。中國黃頁作價60萬元,佔30%股份,杭州電信投現金140萬人民幣,佔70%股份。
1997年,在得到外經貿部進京成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邀請後,馬雲決定放棄中國黃頁。他將自己所持的21%中國黃頁以每股2、3毛錢的價格賤賣給了公司,拿回10多萬元。
之後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網站、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網站。

(2)創業投資團隊擴展閱讀
馬雲語錄
馬雲:當時,阿里巴巴基本上是一個「三無」企業,無資金、無技術、無計劃,但我們最終存活了下來。我們每一分錢都用得非常仔細,公司的辦公地點就選在了我的公寓里。我們1999年從高盛獲得了資金注入,2000年又從軟銀獲得了投資,公司的規模開始擴張。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財富時代,你一定要用腦子賺錢,你見過誰用四肢賺大錢的?一些運動員賺錢不菲,但邁克爾喬丹說:我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腦子打球。用四肢只能賺小錢,用腦子才能賺大錢。
賺錢始於想法富翁的錢都是想出來的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會用腦子賺錢的你就是把他變成窮光蛋他很快又是富翁因為他會用腦,我們能取得的地位因為我相信一件事:
全球視野,本土能贏。我們自己設計業務模式,我們主要關注如何幫助中小企業賺錢。我們從不從美國拷貝經營模式,象許多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家那樣。我們關注產品質量,我們一定要實現「點擊,得到。」如果不能得到,那就是垃圾。
❸ 投資人與創業團隊如何合作
只是投資來,分技術投資和資金投自資,如果資金投資就盡量不要去過多干預團隊運營,只注意監督就可以,要不團隊很難做。明白老闆不是全能,投資的目的還是希望團隊去做事。專注監督最好,別過多干涉,如果參與團隊裡面去了,要讓大家覺得你和他們一樣,因為是開始做,既然投資了就是已經選擇好的事情,重點在做不是過多的管。
❹ 著名的創業團隊有哪些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如今的時代,單打獨斗的創業已經是不行了。像李嘉誠、王健林這樣的孤膽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如此也誕生了無數著名的團隊,比如說最近准備上市的小米就有著名的七劍客。他們就是包括了雷軍等七大著名的小米創始人。
除了小米的七劍客,世界上還有非常多的著名團隊,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創業團隊。
最近騰訊的市值已經突破了5000億美元的大關,馬化騰身家也超過了500億美元,成為了亞洲首富。1998年,馬化騰跟大學好友張志東、陳一丹,還有曾李青、許晨曄一起創辦了騰訊公司。他們也在後來,被稱為騰訊創業的五虎將。
當年馬化騰是大股東,但是年紀更大,閱歷更豐富的張志東跟曾李青常常被看成才是這家公司的大老闆。他們研發了一款名叫QQ的軟體,當時風靡了全國的網吧。不過當時他們的資金不夠,在風險投資概念還沒進入中國的年代,他們到處找錢,甚至差一點把QQ給賣掉。
當時他們想把QQ賣給深圳電信,但是對方只願意給50萬,騰訊五虎將拒絕了。幸運的是,後來他們拿到了電訊盈科跟IDG的投資,順利度過了難關。
騰訊如今是世界市值第五的公司,五虎將也個個成為了百億富豪。五虎將中,馬化騰擅長產品跟技術、張志東則是個技術天才、陳一丹是大管家跟法律專家、曾李青是投資專家、許晨曄則是一個全才。
如今五虎將基本已經功成身退,只剩下馬化騰跟許晨曄還在騰訊任職。
❺ 風險投資中創業團隊和投資方,一般各佔多少股份
這個具體要看,項目的成熟度和融資比例
不知道朋友你有沒看過版央視的 創意中國星 節目,那個權就是現場拉風投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
打個比方:你的項目已經成熟,類似那個節目中有個汽車導航服務的公司,年產值已經1000W,他要融資500W,只給5%的股權,但是最後大家協商,給了風投10%的股權,這個地方個人認為風投肯定是轉到了,因為回收期很短
再打個比方,也是那個節目中的,有個北京農民老漢,我不記得叫什麼了,自己可以研發機器人,並且推廣,他的初步構思是給中小學生做模型聯系,但是只是一個想法,連計劃書也沒有,那麼風投方就要來做前期的孵化,包括後期的運營,那麼是很辛苦的,誠然這個項目很好,但是回收期較長,風投方出資200W,並且擔負是初始的費用,要了50%的股權。。
所以說你要給自己的項目做好評估,再去打動風投方
❻ 作為創業團隊核心,如何獲得風投
不得不說要說,獲得天使投資並不容易。
1、首先,創業項目必須符合天使投資人的要求
初期項目,投資人首要看重的是創始人團隊,然後是項目,在接著是時機和估值。
投資界有句經典:寧可要一流的團隊+二流的項目,也不要二流的團隊+一流的項目。一流的團隊可以把二流的項目做到一流,二流的團隊則可能把一流的項目做到不入流。
至於投資人喜歡的創業者都有什麼什麼特徵,不能一概而論,但有以下特徵的創業者是投資人比較認同的:執行力強、名校/名企經歷、創業成功經歷、過往的工作和創業項目相關、專注等等。
很多對投資人喜歡追風口,對某些行業的項目盲目的追捧,比較典型的如這兩年你的區塊鏈,共享單車,行情火熱的時候,拿融資會非常容易,但是一旦風口過去,大家便喊著資本寒冬,融資自然是難上加難,不得不說,當前就是這種情況。
團隊和項目決定了投資人對創業者和創業項目是否認同,而投資的時機和項目的估值就決定了投資人最後是否會出錢,時機不對,價格不合適,放棄投資也是很正常的事。
2、如何找投資人?
關於找投資人這個問題,我之前回答過多次,這里只簡單的介紹下:
(1)先准備好商業計劃書,並認真的進行打磨;
(2)通過投資機構官方網站投遞商業計劃書、創業服務機構聯系投資人、參加創業大賽或者路演活動、身邊的朋友親人轉介紹、委託財務顧問機構進行對接等方式,設法聯繫到投資機構;
(3)盡量客觀誠信的與投資機構進行溝通,即便不能成功拿到融資,至少也要發現創業項目可能存在的問題並進行改正。
(4)如果到了後續簽約環節,一定要委託專業的律師介入幫助參詳合同條款,避免承擔過多不必要的義務以及防止未來可能出現的麻煩。
❼ 天使投資人投資之後,對於創業團隊的影響有多大在決策層面如果出現分歧,怎麼處理還能提供哪些幫助
在我和創業者在決策、經營方面有分歧的時候,我聽創業者的。大事兒問問,小事兒不管。就我自己而言,對於創業者的支持,不是光給錢,還有經驗的分享和人脈資源的提供。
❽ 投資人喜歡什麼樣的團隊
一、平均年齡:28-35歲
很多創始人在強調自己團隊的平均年齡小,但事實上,投資人可能更偏好28-35歲這個年齡段的創業者。對於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以及剛畢業就創業的人而言,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和資源基礎,很多好資源很難匯聚到他身上,投資人也很難去判斷其真實能力。
為什麼國內35歲以上的人很難獲得投資?因為創業是需要全力投入的,通常情況下,這個年齡段的人,從體力、精力等方面可能已經跟不上,或者腦子變慢了,跟三五年前的狀態完全不一樣。另外,我們接觸過很多35歲以上,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他們的傳統觀念非常強,很多時候很難去改變或說服他。通常情況下,他是很難完成思想轉型的。
二、CEO是單身、男性
統計數據表明,投資人還是更青睞男性的創業者或男性CEO,過去5年,能融到A輪、B輪的女性CEO是非常少的,女性更有機會成為很好的cofounder,這也是一個普遍的客觀規律。
投資人為什麼投女性創業者偏少?因為中國的商業社會還是蠻復雜的。男性創業者們很多時候還是有性別上的優勢,比如陪人應酬,大家很容易混到一塊去。再者,女性創業者過了30歲以後,總要面對很多的現實的問題:談戀愛、結婚、生孩子……精力難以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三、有名校背景
沒有名校背景的人,智商和學習能力也不一定差,但名校背景會給創業者加分。清華北大斯坦福畢業生,起碼通過各種考試證明了他的智商。聰明不聰明,其實還是非常有價值的。越是名校,他的課程設計可能就越變態。如果你的學習能力強,能獲得高分,那麼在商業環境中,你可能會迅速了解和利用新的商業模式,這有很大的價值。
四、有國際大公司履歷
我們看重的工作經歷,首先會看有沒有大公司的履歷,最好是國際化的大公司,或者200人以上的規模大一點的公司。
為什麼要看大公司履歷?因為你的大公司經歷會形成標准化工作的經驗。創業公司剛開始可能會比較小,只有三五個或十幾個人,但公司一定會從非正規化轉向正規化,這時候大公司經驗會為正規化打下很好的基礎。基於這種經驗,他就能在公司創立之初做很多事情,比如一開始就為公司做很好的遠景規劃。
五、有過創業成功的經驗
除了規范化程度,也要看創業者的資源。比如創業者把原來一些人挖過來做創業夥伴,或者說有一些初期的資源或者人脈他能夠用得到,這是會有一定的價值的。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我們其實還是非常看重他有沒有成功經驗的,這會給你的創業加成。
為什麼投資人會說,我們願意投一個成功過一次的人,而不願意去投一個失敗過十次的人?因為你成功一次,起碼知道通往成功的一條路徑,是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並購或IPO的過程,你走了一條看上去可以復制的成功路徑。
六、有完整合理的團隊配置
❾ 好的創業方案怎麼找團隊,有了團隊怎麼找天使投資人!
既然是創業,那麼在選擇團隊的時候就要著眼於未來。
首先要合得來,這個非常重要,中國有太多的企業合夥人因為後期的利潤分配導致合作關系破裂的,一定要找到性格合得來的人做隊友;
其次能力要互補,一個創業團隊,初期不可能有很多人,那麼每個人都要承擔一塊業務,要有人懂運作,有人懂財務,有人懂市場,有人懂團隊管理;
最後要有一個核心,一個團隊在創業初期最重要的就是效率和凝聚力,有一個核心可以減少爭端,快速消化市場需求。
那麼有了團隊就可以一起做一份創業方案。目前,國內專業的天使投資機構並不多,但其中也不乏優秀的投資團隊。如天使灣創投、泰山天使,亞洲搭檔種子基金,賽伯樂天使投資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去他們的官網,提交方案嗎,如果感興趣,他們會直接聯系。
❿ 創業團隊如何獲得天使投資
在去年 7 月份的時候確實獲得順為創投基金的數百萬天使投資,距今已經一年多的時間,現在 ZEALER 已經在開始准備 A 輪融資。 ZEALER的投資方是天使投資,它是國內以薛蠻子為首的天使會創辦人創辦,其他人還有朱敏、何伯權、李開復、翁哲鋒、蔡文勝、何伯權、季琦、雷軍、呂譚平、倪正東、楊向陽、徐小平、李開復、魏晨曦、曾李青、周鴻禕等,大部分投資人以投圈內人為主。 ? 一、善用口碑 通過社交吸引「天使」根據國外經驗,有相當一部分天使投資是通過朋友、親戚或社交圈介紹而達成的,特別是對一些非正式的股權投資者而言更是這樣。現實當中,很多中小企業即使具有較好的管理團隊和創業項目,也絕不能忽視對自身的信用資質、良好口碑的培養,這些往往都是天使投資者十分看重的內容。另一方面,也只有建立起規范的行為模式、企業聲譽和社會影響,才能在業內受到廣泛肯定,提高無形商譽,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二、毛遂自薦 尋找自己心目中的「天使」創業者往往都有一種盲目崇拜心態,對業內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頂禮膜拜,輕易不敢觸及。創業者要破除這種心態,抱著「你助我發展,我幫你發財」的良好心態,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直接上門,毛遂自薦,去說服這些行業內的權威對自己投資,或幫助自己設計一條引資壯大的道路。當年張朝陽就是直接找到了天使投資大師尼葛洛龐帝,說服其對搜狐投資,從而成就了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之一。 三、主動介入,參加「天使聚會」 天使投資者常常有一些經常性的聚會,以交流投資心得、尋找投資項目和探索合作機會。創業者要廣泛、持久地關注有關活動的消息,可以直接前去參加並提交自己的商業計劃書或做一些項目展示。在國外,這樣的機會非常頻繁,也很公開,如:各種主題俱樂部、社交聚會、公共論壇等。在國內,由於天使投資發展的歷史較短,「天使」較少,但此類活動並不少。如:許多民營企業家聚會、財經論壇、主題研討會、沙龍活動等,事實上都是有利於推動天使投資的絕佳機會,應該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渠道。 四、按圖索驥,搜尋「天使」名錄 國外的天使投資研究機構(如:AVCA——美國全國風險投資協會,BVCA——英國風險投資協會)都出版有風險投資機構的名錄,其中往往單獨出版天使投資者名錄,裡面收錄大量的「天使」名單。創業者如果需到國外融資,可以按圖索驥,逐個聯系。當然,還可以利用網路在線服務。在國內,尚未出現明確的天使投資協會和機構,但大量的投資信息散見於各種行業組織,如:工商聯商會、行業協會、投資公司等,均可作為尋求信息的載體。 五、利用中介,善於說服 創業者還可以通過聘請自己的財務顧問、法律顧問、財經公關公司、金融咨詢機構等方式,獲得聯系「天使」的渠道。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當創業者面對天使投資者時,說服「天使」的技巧和方法十分重要。大致而言,需要事先准備好一份高質量的商業計劃書,進行簡練而生動的幻燈演示,發揮說服的技巧和演講能力,展示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創業精神等。說服天使投資與說服風險投資的不同之處在於:天使投資者更看重創業者個人的素質和品質,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