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想知道梁平的發展情況
發展基礎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48.82億元,五年平均遞增13%,常住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900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1.57億元、22.87億元和14.38億元,五年平均遞增為3.1%、17.9%、15%。一、二、三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1.3:34.7:34.0調整為23.7:46.8:29.5。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7463億元,五年平均遞增11.7%。投資增長較快,「十五」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105.42億,五年年均遞增15.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4億元,五年平均增長14.6%。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55.46億元和17.88億元,比2000年分別增長92.5%、28%。
工業強縣戰略穩步推進。新建了雙桂工業園區,基本完成了水電路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鄉鎮工業發展勢頭良好。創建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成立了中小企業信用促進會和貸款監管辦公室。初步建立起了以食品、輕紡、建材、化工為支柱產業的地方工業體系。
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渝萬高速公路、達萬鐵路順利建成,改造、整治國省幹道公路110公里,硬化縣鄉道公路132公里,鄉鄉鎮鎮通水泥公路,硬化或油化通村公路401公里,實現了「一小時梁平」目標。到2005年,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9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公里;鐵路營運里程35.5公里。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實現城鄉同網同價。建成竹豐水庫,蓼葉水庫順利開工,水利設施極大改善。固定電話14.72萬門,行動電話11.5萬門,通訊能力明顯增強。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實行設計市場、建築市場、房地產市場「三放開」的政策,巧借外力,激活存量資本和民間資本,傾力完成縣城舊城改造,總投資14億元,拆遷舊房50萬平方米,新建房屋156萬平方米。完成了縣城總規修編,實施了縣城綠化、道路、燈飾工程,新建了迎賓大道、十里長街、中心廣場。全民動員,自加壓力,建成了重慶市衛生縣城,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教育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65.9%,中小學危房改造面積達8.2萬平方米,2005年全縣各級各類學校達395所,在校學生人數達12.2萬人,勞動者人均受教育年限8.5年。衛生事業發展較快,新建疾控中心和傳染病醫院,改造了鎮鄉衛生院,2005年全縣醫療衛生保健機構41個,病床1000張,兒童「五苗」接種率達到9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順利啟動。獲得「全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項目先進縣」。新建了縣廣播電視大樓,改建了縣體育館、文化館、圖書館,提高了文化事業總體功能。獲得了「重慶市文化先進縣」。穩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長,人口素質得到提高,榮獲「全國人口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創建成「重慶市衛生縣城」。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增加,2005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813元,五年平均遞增8.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739元,五年平均遞增14.1%。城鄉居民存款余額達到47.61億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妥善安置了國企改制職工,社會保障體系和商業保險初步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加人數2.5萬人,公共安全應急機制體系基本形成,社會穩定得到保證。
第二節 基本經驗
「十五」期間,縣委縣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戰略舉措,在明顯取得階段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需倍加珍惜的成功經驗。
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決破除無所作為、無能為力的消極觀念,始終保持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銳意改革、持續創新、大膽探索、搶抓機遇、務實高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積極運用發展的眼光和辦法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困難,成功破解了國企改制難題,較早地實施了產權制度改革,搭建了民營經濟生長平台,創造了經濟發展良好的體制環境。
堅持特色經濟建設,致力於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提升整體素質和效益,GDP年均增速穩定保持在13%以上,創造了改革開放以來最好的發展水平。
堅持發揮市場的力量,積極探索城市建設與管理的新思路、新舉措,實施縣城舊城改造和創建重慶衛生縣城工程,提升了城市要素凝聚和輻射功能,為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構築了堅實的基礎與平台。
堅持以人為本,聚集資源,努力推進稅費改革、村村通、供水站、垃圾場等「民心工程」,提高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醫葯衛生、教育科技、文體廣電、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能力,最大限度地讓城鄉居民分享改革與發展的成果。
堅持對外開放,積極探索多領域、多層面的合作與交流,認真借鑒經濟發達地區政府公共服務和企業市場創新的成功經驗,優化環境,擴大招商引資的深度和廣度,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制度,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② 梁平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梁平海螺水復泥有限責任公司(制以下簡稱「梁平海螺」),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梁平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29日。梁平海螺位於重慶市梁平縣回龍鎮安居村。為落實國有大企業的社會責任,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8億元,在重慶梁平建設大型水泥孰料生產基地。總體規劃建設兩條日產4800噸孰料新型干法旋窯生產線,年產44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和2套9MW純低溫余熱發電系統,並配套必要的生活輔助設施。
法定代表人:萬長寶
成立時間:2011-11-29
注冊資本:3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22800000969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重慶市梁平縣回龍鎮安居村
③ 關於梁平發展的作文
多年來,產業發展分散、項目規模小一直制約著開發區的大發展。在以「思路決定出路,眼光就是財富」為主題的大討論中,營口開發區打開了思想解放的開關,找到一條科學的發展之路,即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打造園區載體,進行「築巢引鳳」。他們在園區建設上杜絕「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按照省委提出的「抓產品、上項目、忙企業、興產業」要求,制定了「產業集聚,優勢互補,整體聯動,組團開發」的政策。開發區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建設了綠色工業園區,使項目有了發展的空間和載體,產業實現集聚。在成功開發建設綠色工業園的基 礎上,又先後規劃建設了冶金工業園、塑料工業園等10個工業園區,形成了「環境、優勢、產業」互補的園區經濟新格局。
發展經濟必須要借外力,就離不開招商引資。營口開發區通過不斷創新招法,創造載體來招商引資。「園區招商,產業招商,以商招商」是開發區的成功做法之一。為調動各園區招商引資的積極性,開發區先後出台了項目引進獎勵、項目「首薦制」等一系列激勵制度和優惠政策,「放水養大魚」,不斷充實壯大園區經濟實力,使冶金、化工、服裝等產業迅速集聚。到今年10月,開發區各工業園區累計引進項目171個,實際引進資金近30億元。
「到北方招富人,到南方招能人」這是開發區成功做法之二。開發區黨工委把招商引資績效作為考核幹部的一個重要砝碼,人人身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擔子。開發區組織專業的招商團隊,奔赴17省23個市,歷時3個多月,北上黑龍江、吉林等老工業基地與大企業聯系;南下江浙、廣東等地,吸引先進地區已完成資本積累的民營企業落戶,借用其先進的經營理念。開發區把浙江錢江水利等企業引來,合資開發中國北方五金商貿城。
利用港口、交通、資源優勢,把眼光盯在國內外大項目上,這是開發區成功做法之三。開發區培育冶金石化、出口加工等臨港特色產業,鞍鋼寬厚板、LNM集團、維蘇威中遠、中糖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和世界500強公司紛紛搶灘登陸,現已有28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開發區投資興業,總投資15.2億美元,投資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73戶,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58戶,引進世界500強企業5戶。
近兩年,開發區十大園區各顯神通,園區規模越滾越大,大項目、高附加值的項目越來越多。據統計,園區內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3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00多家
④ 陝西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怎麼樣
簡介:基本信息企業(機構)名稱陝西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市場主體類型國有企業成立日期1991年03月04日法定代表人梁平注冊資本(金)200000.0萬元人民幣住所西安市東新街232號經營(駐在)期限自1991年03月04日經營(駐在)期限至經營(業務)范圍省電力建設資金的籌集,省電力建設項目的開發和管理。(上述經營范圍中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憑許可證明文件、證件在有效期內經營,未經許可不得經營)登記機關陝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發照日期經營狀態開業
法定代表人:袁小寧
成立時間:1991-03-04
注冊資本:20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000000005439
企業類型:內資企業法人
公司地址:西安市東新街232號
⑤ 重慶梁平對比陝西紫陽經濟,各方面
雲陽經濟還是要落後一些,連個飛機場也沒有,離主城區又遠,梁平縣是重慶最適合宜居的城市,又是經濟百強縣,還有個大型飛機場,離主城區只有180公里,現在也有鐵路.渝萬高速,渝宜高速,省道.國道,又是一個中小型城市,這個城市可以四通八達,憑經濟的話,梁平比雲陽要好一些,而且更有前途.
⑥ 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有幾位都叫什麼
任命:許強、白少康、陳里為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 董明軍為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試用期一年); 王志謀為陝西省公安廳巡視員; 張信立為陝西省地方稅務局直屬徵收分局局長。 賀治和、吳朝為陝西省鄉鎮企業局副巡視員。 梁平為陝西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