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中的指數平均數指標即EMA的含義、計算公式~~謝謝!
網路上面不是有嘛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指數平均數指標。也叫EXPMA指標,它也是一種趨向類指標,指數平均數指標是以指數式遞減加權的移動平均。 求X的N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在股票公式中一般表達為:EMA(X,N),它真正的公式表達是:當日指數平均值=平滑系數*(當日指數值-昨日指數平均值)+昨日指數平均值;平滑系數=2/(周期單位+1);由以上公式推導開,得到:EMA(C,N)=2*C/(N+1)+(N-1)/(N+1)*昨天的指數收盤平均值; 演算法是:若Y=EMA(X,N),則Y=〔2*X+(N-1)*Y』〕/(N+1),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的Y值。EMA引用函數在計算機上使用遞歸演算法很容易實現,但不容易理解。例舉分析說明EMA函數。 X是變數,每天的X值都不同,從遠到近地標記,它們分別記為X1,X2,X3,….,Xn 如果N=1,則EMA(X,1)=〔2*X1+(1-1)*Y』〕/(1+1)=X1 如果N=2,則EMA(X,2)=〔2*X2+(2-1)*Y』〕/(2+1)=(2/3)*X2+(1/3)X1 如果N=3,則EMA(X,3)=〔2*X3+(3-1)*Y』〕/(3+1)=〔2*X3+2*((2/3)*X2+(1/3)*X1)〕/4=(1/2)*X3+(1/3)*X2+(1/6)*X1 如果N=4,則EMA(X,4)=〔2*X4+(4-1)*Y』〕/(4+1)=2/5*X4+3/5*((1/2)*X3+(1/3)*X2+(1/6)*X1) =2/5*X4+3/10*X3+1/5*X2+1/10*X1 如果N=5,則EMA(X,5)=2/(5+1)*X5+(5-1)/(5+1)(2/5*X4+3/10*X3+3/15*X2+3/30*X1) =(1/3)*X5+(4/15)*X4+(3/15)*X3+(2/15)*X2+(1/15)*X1 …………循環 X1 (2/3)*X2+(1/3)X1 (3/6)*X3+(2/6)*X2+(1/6)*X1 (4/10)*X4+(3/10)*X3+(2/10)*X2+(1/10)*X1 (5/15)*X5+(4/15)*X4+(3/15)*X3+(2/15)*X2+(1/15)*X1 任何時候系數之和恆為1。如果X是常量,每天的X值都不變,則EMA(X,N)=MA(X,N). 從以上的例舉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時間周期越近的X值它的權重越大,說明EMA函數對近期的X值加強了權重比,更能及時反映近期X值的波動情況。 所以EMA比Ma更具參考價值,而ema也不容易出現死叉和金叉,所以一旦出現要立即作出反映!對周線處理,ema就更加穩定了。 理解了MA,EMA的含義後,就可以理解其用途了,簡單的說,當要比較數值與均價的關系時,用MA就可以了,而要比較均價的趨勢快慢時,用EMA更穩定;有時,在均價值不重要時,也用EMA來平滑和美觀曲線
2. 求EMA指標公式
MA1:EMA(CLOSE,P1);MA2:EMA(CLOSE,P2);MA3:EMA(CLOSE,P3);MA4:EMA(CLOSE,P4);線的條數你可以自己決定,p1-p5的值為:版最小,最大一樣,分別是:1 300 默認值為:5 10 20 60也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經驗或權者需要設定。
3. 期貨ma ema sar boll pb1 sp這些指標各是什麼意思
一些技術指標吧
ma Moving Average,移動平均線
ema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指數平均數指標
sar 拋物線轉向
boll 布林線
4. VAR1B:=EMA(CLOSE,2)-EMA(CLOSE,64);這個是什麼指標公式
VAR1B賦值:收盤價的2日指數移動平均-收盤價的64日指數移動平均
短期均線與中期均線之差
指標名稱自己命名就成了
5. 期貨均線ma ema1 ema2區別是什麼,哪種更直觀
區別為
1、適用指標不同。
MA均線是期貨指標中的主圖指標,指標是副圖指標,而EMA1和EMA2是MACD指標中的。
2、計算方式不同。
MA由最近N個交易日收盤價的算術平均計算出來的。EMA1和EMA2分別是MACD指標中的快速和慢速移動平均線,以此兩個數值,來作為測量兩者(快慢速線)間的離差值(DIF)的依據,然後再求DIF的N周期的平滑移動平均線DEA(也叫MACD、DEM)線。

拓展資料:
MACD在應用上應先行計算出快速(一般選12日)移動平均值與慢速(一般選26日)移動平均值。以這兩個數值作為測量兩者(快速與慢速線)間的「差離值」依據。所謂「差離值」(DIF),即12日EMA數值減去26日EMA數值。
因此,在持續的漲勢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間的正差離值(+DIF)會越來越大。反之在跌勢中,差離值可能變負(-DIF),此時是絕對值越來越大。
MACD的反轉信號界定為「差離值」的9日移動平均值(9日EMA)。 在MACD的異同移動平均線計算公式中,都分別加T+1交易日的分量權值,以現在流行的參數12和26為例,其公式如下:
首先計算出快速移動平均線(即EMA1)和慢速移動平均線(即EMA2),以此兩個數字,來作為測量兩者(快慢速線)間的離差值(DIF)的依據,然後再求DIF的N周期的平滑移動平均線DEA(也叫MACD、DEM)線。
6. 期貨指標公式
VARA VARB VARC 這三個是用來賦值的變數,
LLV(X,N)是求N周期內X最低值內,在這里就是求40天內的容最低價的最低的那個值.
HHV(X,N)是求N周期內X最高值,在這里就是求35天內的最高價的最高的那個值
EMA(X,N)是求N周期內X的異同平均值,在這里就是求,四天內的異同平均值,
(CLOSE-VARA)求的是當期收盤價減去VARA VARA是四十天內的最低價,
(VARB-VARA)求的是35天內的最高價減去40天內的最低價,
應該能看明白了吧.
7. 請問MT4自帶的EMA和macd(一根線的)指標的公式
就是mt4自帶的ema和macd(一根線的)指標的計算公式,我在網上找到的驗證下來好像不對。
8. 求一個通達信收盤站上10EMA的指標公式
XG:CROSS(C,EMA(C,10));

9. 如何創建,使用自己的ema指標
第一部分:如何創建、使用自己的EMA指標
我認為,很多人象我早期看盤一樣,花費很多時間,看很多書籍,結果走了很多彎路。
我個人的體會是,如果你學會了「指數移動平滑移動均線」---EXPMA指標,又提高到我下面作的EXNA指標,就可以以最快的時間,進入速成操盤。
一般軟體中,EXPMA只有2條均線,分別是EMA12和EMA50,經過多年實戰經歷,我認為不夠精確和詳細,我把他們增加到四條:短期、中期、長期、超短期。
第一步:找到「公式管理器」,打開後「新建」,公式名稱建議使用「EXMA」
第二步:黏貼復制下列源碼語句:
短線:EMA(CLOSE,12),LINETHICK2,COLOR00EEEE;
中線:EMA(CLOSE,25),COLOR8800EE;
長線:EMA(CLOSE,50),LINETHICK2,COLOR007FEE;
超短線:EMA(CLOSE,5);
第三步:然後選擇右邊的「主圖疊加」,再點「確定」。
一個自己的EXMA公式就作好了。
以後你可以輸入EXMA指標,放在主圖。
=======================================================
第二部分:實戰看盤操作使用原則
短線:EMA12日---多空、量價判斷
中線:EMA25日---強弱、阻力判斷
長線:EMA50日---牛熊、階段判斷
超短線:EMA5日---第一時間確認買進、賣出判斷
--------------------------------------------
一、超短線EMA5使用
1,超短線EMA5 金叉 短線EMA12,為買入;
2,超短線EMA5 死叉 短線EMA12,為賣出;
二、短線EMA12使用
1,K線在短線之上,表示轉強,可以持有;此時有分為2種狀態,短線EMA12在長線EMA50 之上或之下。
2,如果短線EMA12在長線EMA50
之下,那麼,第一次上碰長線EMA50,一定是壓力,可以先退出,至少也不追漲。等待站上再次追加。
3,如果短線EMA12金叉長線EMA50,或在之上,則可以一路持有,直到再次跌破短線EMA12。或超短線EMA5 死叉
短線EMA12,賣出;
三,長線EMA50使用
1,當跌破短線EMA12後,不要補倉,直等到第一下探長線EMA50當日,要敢於大膽補倉,沒有買過的人,也可以在這個位置買入,或搶反彈,或第2次長線買入。
2,如果有效跌破長線EMA50後,表示走熊,進入空頭區域。就放棄該股,或只有等超跌反彈。
3,概率上講,第一下探長線EMA50,90%是可以成功反彈或反抽的,第2、第3次後成功減弱,建議不要輕易再搶反彈。第3次多數是失敗的。
四,中線EMA25使用
在牛市中,或一些牛股,往往第一浪、第三浪拉的特別兇狠,往往使得短線EMA12與長線EMA50之間的空間大於20%-30%以上,這個時候,就在中間插入一條中線EMA25。
其使用方法,是結合短線EMA12和長線EMA50。
也就是:
1,第一次跌到中線EMA25補倉,直到有效跌破才拋出。
實際上,操盤手軟體就是使用這個類似線方法做B點、S點的。
2,超跌反彈途中,中線EMA25也象長線EMA50一樣,具有反壓作用。
五,上述EMA三線原則,可以在60、30、15分鍾中一樣使用做T+0短線,不用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