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
年收益率=[(投資內收益 / 本金)/ 投資天數] * 365 ×100%
即年化收益率=[(20000/350000)/14]*365×100%=148.98%
年化收益率是指投回資期限為一年所答獲的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1)年化投資回報率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年化收益率定量的公式:
綜述:投資人投入本金C於市場,經過時間T後其市值變為V,則該次投資中:
1、收益為:P=V-C
2、收益率為:K=P/C=(V-C)/C=V/C-1
3、年化收益率為:
(1)Y=(1+K)^N-1=(1+K)^(D/T)-1 或
(2)Y=(V/C)^N-1=(V/C)^(D/T)-1
其中N=D/T表示投資人一年內重復投資的次數。D表示一年的有效投資時間,對銀行存款、票據、債券等D=360日,對於股票、期貨等市場D=250日,對於房地產和實業等D=365日。
4、在連續多期投資的情況下,Y=(1+K)^N-1=(1+K)^(D/T)-1
其中:K=∏(Ki+1)-1,T=∑Ti
❷ 「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13%」是什麼意思
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5)×100%。
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
比如,年化收益率為13%,投資10萬,一年後收益是100000*13%=13000,就是投資10萬,一年能賺一萬三。
❸ 年化收益率的計算方式是什麼
綜述:投資人投入本金c於市場,經過時間t後其市值變為v,則該次投資中:
1、收益為:p=v-c
2、收益率為:k=p/c=(v-c)/c=v/c-1
3、年化收益率為:
(1)y=(1+k)^n-1=(1+k)^(d/t)-1
或
(2)y=(v/c)^n-1=(v/c)^(d/t)-1
其中n=d/t表示投資人一年內重復投資的次數。d表示一年的有效投資時間,對銀行存款、票據、債券等d=360日,對於股票、期貨等市場d=250日,對於房地產和實業等d=365日。
4、在連續多期投資的情況下,y=(1+k)^n-1=(1+k)^(d/t)-1
其中:k=∏(ki+1)-1,t=∑ti
在「投資公理一:投資的目的——賺錢」中我們得出了三條結論:
1、投資的目的是賺錢!
2、賺賠的多少和快慢以年化收益率表示。
3、投資成敗的比較基準是:5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10-30年期長期國債收益率、當年通貨膨脹率、當年大盤指數收益率。只有年化收益率超過這4個標准中的最高者才能算投資成功!
年化收益率如何計算呢?我們先來看簡單的例子:一次性的投資。假設投資人在某一時刻投資了本金c於一個市場(比如股市),經過一段時間t後其市值變為v,則這段時間內投資人的收益(或虧損,如果v
❹ 投資收益率的一般計算公式
公式:投資利潤抄率=年平襲均利潤總額/投資總額×100%(年平均利潤總額=年均產品收入-年均總成本-年均銷售稅金及附加)
投資收益率的應用指標,根據分析目的的不同,投資收益率又可分為:
1、總投資收益率(ROI)
ROI計算公式:ROI=EBIT/TI*100%
2、資本金凈利潤率(ROE)。
ROE計算公式:ROE=NP/EC*100%

(4)年化投資回報率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投資收益率反映投資的收益能力。當該比率明顯低於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時,說明其對外投資是失敗的,應改善對外投資結構和投資項目;而當該比率遠高於一般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時,則存在操縱利潤的嫌疑,應進一步分析各項收益的合理性。
投資收益率的優點是:指標的經濟意義明確、直觀,計算簡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效果的優劣,可適用於各種投資規模。缺點是: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忽視了資金具有時間價值的重要性;指標計算的主觀隨意性太強。
換句話說,就是正常生產年份的選擇比較困難,如何確定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人為因素;不能正確反映建設期長短及投資方式不同和回收額的有無對項目的影響,分子、分母計算口徑的可比性較差,無法直接利用凈現金流量信息。
參考資料:網路——投資收益率
❺ 平均年化收益率怎麼算
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5)×100%。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實際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天數/365。
年化收益率是投資期限為一年所獲的收益率,是把當前一段時間的收益率轉換成一年的收益率,並不是實際上一年的收益率,這一段時間可以是1天、1周或者1個月。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5)年化投資回報率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七日年化收益率:
在不同的收益結轉方式下,七日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也應有所不同。目前貨幣市場基金存在兩種收益結轉方式,一是日日分紅,按月結轉,相當於日日單利,月月復利;另外一種是日日分紅,按日結轉相當於日日復利。
其中單利計算公式為:(∑Ri/7)×365/10000份×100%,復利計算公式為:(∏(1+Ri/10000份)-1)^(365/7)×100%,其中,Ri 為最近第i 公歷日(i=1,2……7)的每萬份收益,基金七日年收益率採取四捨五入方式保留小數點後三位。
可見,7日年化收益率是按7天收益計算的,30日年化收益率就是按最近1個月收益計算。
設立這個指標主要是為投資者提供比較直觀的數據,供投資者在將貨幣基金收益與其它投資產品做比較時參考。在這個指標中,近七日收益率由七個變數決定,因此近七個收益率一樣,並不意味著用來計算的七個每天的每萬份基金份額凈收益也完全一樣。
❻ 投資收益的計算公式
一、收益率 = (收益 / 成本 - 1) x 100%
(收益:指投資周期內回籠的全部資金)

(6)年化投資回報率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投資收益率的優點是:指標的經濟意義明確、直觀,計算簡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效果的優劣,可適用於各種投資規模。
缺點是: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忽視了資金具有時間價值的重要性;指標計算的主觀隨意性太強,換句話說,就是正常生產年份的選擇比較困難,如何確定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人為因素;
不能正確反映建設期長短及投資方式不同和回收額的有無對項目的影響,分子、分母計算口徑的可比性較差,無法直接利用凈現金流量信息。只有投資收益率指標大於或等於無風險投資收益率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因此,以投資收益率指標作為主要的決策依據不太可靠。
❼ 年化收益率是怎麼計算的具體計算公式
滿一年可以收到611元。
10000*6.11%*365/365=611
實際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天數/365

(7)年化投資回報率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年化收益率僅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❽ 投資的年化收益率怎麼算
眾所周知,目前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為3.00%,這可以表述為存入100元,一年後可以獲得利息3.00元,這就是存銀行一年的年化收益率。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計算年化收益率需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換算到一年;第二步,換算到100元。下面我就以實例來說明怎麼算一項投資的年化收益率。
比如我2012年2月8日買入09泛海債200張,購買全價96.906元(交易價95.170元+應計利息1.736元),到今天該債券收盤價為101.178元,應計利息6.57元,如果我明天賣出的話,賣出全價就是101.178元+6.57元=107.748元,從買入到賣出歷時8個月又2天,換算到年就是8月/12月+2天/365天=0.67年,那麼怎麼計算這筆投資項目的年化收益率呢?
第一步,換算到一年:(107.748元-96.906元)/0.67年=X/1年,X=16.18元,這意味著0.67年所盈利的10.842元(=107.748-96.906)相當於1年盈利16.18元。
第二步,換算到100元:16.18元/96.906元=Y/100元,Y=16.70元,這意味著我花96.906元購買09泛海債獲利16.18元相當於如果我花100元可以獲利16.70元。
從存銀行的年化收益率定義可以得出,我購買09泛海債這一投資項目的年化收益率就是16.70%。
如果用公式表示(推導過程從略):年化收益率=(到期價格-購買價格)/(剩餘期限×購買價格)
比如購買09泛海債這一投資項目的年化收益率=(107.748元-96.906元)/(0.67年×96.906元)=16.70%。
❾ 年化收益率是怎麼計算的
投資人投入本金C於市場,經過時間T後其市值變為V,則該次投資中:
1、收益為:P=V-C
2、收益率為:K=P/C=(V-C)/C=V/C-1
3、年化收益率為:
(1)Y=(1+K)^N-1=(1+K)^(D/T)-1 或
(2)Y=(V/C)^N-1=(V/C)^(D/T)-1
其中N=D/T表示投資人一年內重復投資的次數。D表示一年的有效投資時間,對銀行存款、票據、債券等D=360日,對於股票、期貨等市場D=250日,對於房地產和實業等D=365日。
對於較長期限的理財產品來說,認購期,清算期這樣的時間也許可以忽略不計,而對於7天或一個月以內的短期理財產品來說,這個時間就有非常大的影響了。
比如銀行的7天理財產品,號稱年化收益率是1.7%,但至少要佔用8天資金,1.7%*7/8=1.48%,已經跟銀行的7天通知存款差不多了,而銀行通知存款,無論是方便程度還是穩定可靠程度,都要遠高於一般有風險的理財產品。所以看年化收益率,絕對不是只看它聲稱的數字,而要看實際的收入數字。

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工具的運用。利率調整逐年頻繁,利率調控方式更為靈活,調控機制日趨完善。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作為貨幣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將逐步從對利率的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轉化。利率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與結構,改革利率管理體制,使利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杠桿。
1993年5月和7月,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當時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攀高,兩次提高了存、貸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兩次提高了貸款利率,這些調整有效控制了通貨膨脹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