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羅斯在1997東南亞金融風暴中是怎麼賺錢的
1997年7月,喬治.索羅斯利用其量子基金,大量賣空泰銖,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從而引發了一場泰國金融市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後危機很快波及到所有東南亞實行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和地區,港元便成為亞洲最貴的貨幣。其後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試圖狙擊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擁有大量外匯儲備,加上當局大幅調高息率,使對沖基金的計劃沒有成功,但高息卻使香港恆生指數急跌四成,他們意識到同時賣空港元和港股期貨,前者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獲利。1998年8月索羅斯聯手多家巨型國際金融機構沖擊香港匯市、股市和期市,以慘敗告終。然而,香港政府卻在1998年8月入市干預,令對沖基金同時在外匯市場和港股期貨市場損手。其利用手中的大量資金,大肆向亞洲國家借入本幣,然後在國際市場上出售本國貨幣,使得本國貨幣貶值,然後還貸時就只需要更少的外幣,利用次機會大肆獲利!
主要3個方面,股市、期市和匯市。
先在期市做多、匯市買進泰銖,再在股市大量吃進造成跟風,等股市升到外資機構都看空的時候再在期市反向做空同時大量拋售股票和泰銖造成恐慌性拋售。
其實那次金融危機主要是泰國奉行的金融和貨幣政策造成的索羅斯只是一個導火索和助推器,泰國當時的外匯儲備只有300個億卻一心想發展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先向泰國政府借泰銖,比如借了1000泰銖,假設此時1美元=10泰銖,然後再用量子基金做空泰銖,使泰銖不值錢,假設此時1美元等於100泰銖,那麼原來要還100美元的,現在只要還10美元了,賺了90美元。
1.
索羅斯從美國政府借進泰銖(這種投機行為往往是借錢進行的),然後大量拋售手中得泰銖,於是很多在泰國的外資企業受到影響也跟著拋售(泰國經濟是外向型的,外資很多),賣泰銖的人多了,根據供求原理,泰銖急劇貶值,然後,索羅斯趁泰銖貶值在大量買入泰銖,還美國政府錢,從中大賺一筆。當然,美國也賺錢了。
除了索羅斯個人的才能之外,美國政府的縱容也與金融危機有很大關系,在有就是泰國政府本身外匯儲備不足,外商企業很多。
在金融危機時,亞洲國家外匯紛紛貶值,使我國出口面對很大的壓力,但是如果一旦人民幣宣布貶值,就會市靠出口維持經濟發展的其它東南亞國家雪上加霜,處於人道主義想法,人民幣承諾不貶值。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講,即使人民幣貶值我們所獲得的收益也沒有多大,於是中國就做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2.
通過股市、期市、匯市交易賺錢
用自己的錢買股票,付5%的現金,另外95%的資金從銀行抵押借的;同時用債券做抵押,以借更多錢,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買進價值五萬美元的長期債券……」。它們以自有資本做抵押,從銀行借款購買證券,再以證券抵押繼續借款,迅速擴大了債務比率。
不僅如此,還將借款廣泛投機於具有「高杠桿」特點的各種衍生工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杠桿比率。據《經濟學家》的報道,量子基金確實早在1997年3月就
大量買入看跌期權,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銖,賣出泰銖期貨和遠期,
因交易對手要拋出泰銖現貨為衍生合同保值,輕而易舉地借他人之手製造泰銖貶值壓力。
尤其是在香港,首先在貨幣市場上,拆借大量港幣;在股票市場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場累計期指空頭;然後在外匯市場上利用即期交易拋空港幣,同時賣出港幣遠期合約;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衛聯系匯率;在股票市場上,將借入成分股拋出,打壓期指……。
綜合看來,基於金融市場之間的密切聯系,「立體布局」使投機家的風險暴露相互加強的同時更令杠桿投機威力和收益大增。
他們對港幣進行的只是表面的進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索羅斯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並多次成功。
在股市和期市製造經濟危機,貨幣貶值,賺取利潤
拋售泰珠使其貶值,同時購買泰珠的看跌期權,泰珠跌的越多他賺的越多。
2. 索羅斯是如何引起東南亞金融風暴的
1997年7月,喬治.索羅斯利用其量子基金,大量賣空泰銖,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從而引發了一場泰國金融市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後危機很快波及到所有東南亞實行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和地區,港元便成為亞洲最貴的貨幣。其後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試圖狙擊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擁有大量外匯儲備,加上當局大幅調高息率,使對沖基金的計劃沒有成功,但高息卻使香港恆生指數急跌四成,他們意識到同時賣空港元和港股期貨,前者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獲利。1998年8月索羅斯聯手多家巨型國際金融機構沖擊香港匯市、股市和期市,以慘敗告終。然而,香港政府卻在1998年8月入市干預,令對沖基金同時在外匯市場和港股期貨市場損手。其利用手中的大量資金,大肆向亞洲國家借入本幣,然後在國際市場上出售本國貨幣,使得本國貨幣貶值,然後還貸時就只需要更少的外幣,利用次機會大肆獲利! 主要3個方面,股市、期市和匯市。
先在期市做多、匯市買進泰銖,再在股市大量吃進造成跟風,等股市升到外資機構都看空的時候再在期市反向做空同時大量拋售股票和泰銖造成恐慌性拋售。 其實那次金融危機主要是泰國奉行的金融和貨幣政策造成的索羅斯只是一個導火索和助推器,泰國當時的外匯儲備只有300個億卻一心想發展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先向泰國政府借泰銖,比如借了1000泰銖,假設此時1美元=10泰銖,然後再用量子基金做空泰銖,使泰銖不值錢,假設此時1美元等於100泰銖,那麼原來要還100美元的,現在只要還10美元了,賺了90美元。
1. 索羅斯從美國政府借進泰銖(這種投機行為往往是借錢進行的),然後大量拋售手中得泰銖,於是很多在泰國的外資企業受到影響也跟著拋售(泰國經濟是外向型的,外資很多),賣泰銖的人多了,根據供求原理,泰銖急劇貶值,然後,索羅斯趁泰銖貶值在大量買入泰銖,還美國政府錢,從中大賺一筆。當然,美國也賺錢了。 除了索羅斯個人的才能之外,美國政府的縱容也與金融危機有很大關系,在有就是泰國政府本身外匯儲備不足,外商企業很多。 在金融危機時,亞洲國家外匯紛紛貶值,使我國出口面對很大的壓力,但是如果一旦人民幣宣布貶值,就會市靠出口維持經濟發展的其它東南亞國家雪上加霜,處於人道主義想法,人民幣承諾不貶值。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講,即使人民幣貶值我們所獲得的收益也沒有多大,於是中國就做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2. 通過股市、期市、匯市交易賺錢 用自己的錢買股票,付5%的現金,另外95%的資金從銀行抵押借的;同時用債券做抵押,以借更多錢,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買進價值五萬美元的長期債券……」。它們以自有資本做抵押,從銀行借款購買證券,再以證券抵押繼續借款,迅速擴大了債務比率。 不僅如此,還將借款廣泛投機於具有「高杠桿」特點的各種衍生工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杠桿比率。據《經濟學家》的報道,量子基金確實早在1997年3月就 大量買入看跌期權,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銖,賣出泰銖期貨和遠期, 因交易對手要拋出泰銖現貨為衍生合同保值,輕而易舉地借他人之手製造泰銖貶值壓力。 尤其是在香港,首先在貨幣市場上,拆借大量港幣;在股票市場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場累計期指空頭;然後在外匯市場上利用即期交易拋空港幣,同時賣出港幣遠期合約;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衛聯系匯率;在股票市場上,將借入成分股拋出,打壓期指……。 綜合看來,基於金融市場之間的密切聯系,「立體布局」使投機家的風險暴露相互加強的同時更令杠桿投機威力和收益大增。
他們對港幣進行的只是表面的進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索羅斯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並多次成功。 在股市和期市製造經濟危機,貨幣貶值,賺取利潤 拋售泰珠使其貶值,同時購買泰珠的看跌期權,泰珠跌的越多他賺的越多。
3. 九八年索羅斯在泰國的國外收集大量泰銖 而泰國並不知道 最後索羅斯選
要做空一個貨幣不需要先買進,好比量子基金在打擊亞洲經濟的時候就沒有用泰銖現貨打擊匯市,他買進的泰銖為的是做空泰國股票 要是你還不懂 看完下面的就懂啦!
你先要有一個做空的概念!
賣空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先賣出你手裡沒有的東西,但是一定要在到期前買回來,目的就是為了 高賣低買 賺差價,所以在你賣空後你更期待你做的這個 東西的價格會跌.
量子基金具體做法很簡單,如果你接觸過外匯就知道,我們炒作外匯的時候都是用放大的,所謂放大就是1塊錢可以當100塊錢去炒,有些金融公司可以做到1塊放大200塊,量子基金當時就是這樣,用很多戶頭,很多公司,用放大的做法,在期貨和現貨市場上拋泰銖對美金
這次問題的導火索就是因為泰銖放棄了對美元的固定匯率(採用浮動匯率),所以量子鑽了這個空子 於是做空泰銖,讓泰銖單邊貶值,就是利用我之前說的做放大(他用一塊做空100塊),所以手裡沒有現貨也可能做空,而且不需要非常大的投資,而且他們也做空泰國的股票,其實一般來說做空了這個國家的貨幣也一樣打擊了資本市場因為打擊了所有投資人的信心,所以很容易的在股市上也賺到了^_^
還有一個就是要是你知道這些外匯公司的制度就知道,他們會跟他們的大客戶做一樣的方向的(為了控制風險),所以等於說是量子基金當時綁架了很多金融公司跟他們一起做空(這就是為什麼他手裡不需要有泰銖現貨,因為金融公司為了對沖風險就必須拋售泰銖)
雖然說起來他們在股市還有匯市上都賺到了,但是其實量子沒有賺到很多錢,反而給造成亞洲當時的混亂.
4. 亞洲金融危機時,索羅斯拋售了大量泰銖,使泰銖大幅度貶值,他的泰銖從哪裡弄來的
1.泰銖當時可以自由兌換,在公開市場上(外匯市場)索羅斯當然可以按照市場匯率自主買入泰銖。
2.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量子基金這種金融資本肯定事先就已潛伏好,當累積的泰銖達到一定量,足以某種程度影響市場的程度才出手。況且除了外匯現貨市場,對沖基金還可以通過期權以及期貨市場建立空頭頭寸,獲取泰銖頭寸並不難。
3.看跌期權就是看空的期權,泰銖越貶值,收益越大,而且是保證金制度,杠桿操作,收益翻倍。掉期的話就是買近賣遠,因為預期未來泰銖繼續貶值,買進賣遠當然就可以獲取差價了啊,而且期貨和期權的空頭頭寸也可以賺錢。
5. 不討論期貨與股市,索羅斯迫使泰銖貶值自己是如何賺錢的
看來你也是被無知的老師毒害過。
我上學的時候,老師不知道市場交易機制,就說索羅斯是借了泰銖再還,實際上根本就不是。
索羅斯作為trade的一方,他必然有對手盤,也就是那些認為泰銖將要升值的人。那些人想要用某種貨幣(那個對手盤的本幣,可能也是美元)買泰銖,於是他就買入泰銖;而索羅斯想要用美元(沒錯就是用美元)賣出泰銖,於是就在市場上賣出泰銖。
為什麼索羅斯手裡拿著美元(now)就可以賣出泰銖(now)呢?因為他是用一紙合約約定了某個交割日期(someday)以某個比價(price A)把一定數量(amount A)的泰銖交給某個對手,收到美元。當他簽訂了足夠多的協議,並且很多人都和他一樣去尋找賣出泰銖的機會,並且泰國的經濟形勢真的如索羅斯所料不斷惡化,那麼泰銖作為一種商品就不斷貶值,泰銖相對於美元越來越不值錢。當交割日(someday)到了,泰銖已經很便宜了(price B),而索羅斯只需要在市場上以price B 買入amount A的泰銖,然後履行協議以price A交給對手盤就可以了。
於是他就賺到了 (price A - price B)*amount A 。全部過程中,索羅斯只不過是在最後一天才以price B 買入泰銖,然後馬上以price A 轉手交給對手盤。
如果說得更符合實際,這筆交易是事前繳納保證金,每天計算合約雙方的浮盈和浮虧,進行每日無負債結算。也就是說索羅斯每天都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這筆錢當天就到賬,可以用這筆錢繼續作為保證金賣出更多的泰銖。
純手敲,必須鼓勵。如果這方面還有不懂的問題可以直接求助。
6. 索羅斯如何狙擊泰銖
如果資產價格存在泡沫,那麼就有下降的空間。同理,匯率是貨幣對外的價格,匯率被高估的話也會有下降的空間。
假設開始是匯率是1:25,索羅斯從泰國的銀行借入大量的泰銖,然後在外匯市場上拋售,買入美元,因為索羅斯是分批大量拋售泰銖所以很容易就造成外匯市場的恐慌,使大家都認為泰銖出現了問題有崩潰的危險。
所以通過這種羊群效應放大了對泰銖的拋售量,因此泰銖的匯率就大跌,假設此時跌倒了1:50,之後索羅斯就能用很少的美元買回當初借入的泰銖,中間的差價就是收益。 同時索羅斯可以再遠期市場上跟人對賭,押注泰銖會大幅度貶值,在這個市場上索羅斯又可以大賺一筆。
要注意的是雖然泰國是固定匯率,但因為索羅斯等人大規模拋售泰銖換取美元,而泰國的美元儲備很少,最後泰國央行外匯儲備用盡最終只能放棄了固定匯率,匯率自由浮動後就大幅度下降。

(6)泰國索羅斯期貨擴展閱讀:
索羅斯曾經這樣評價自己:不是一名商人,投資別人經營的商業,因此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評論家,在某種程度上可稱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評論家。
這就是索羅斯,人們永遠無法預料到他的下一步又會是什麼,是高揚和平旗幟,還是又一次讓世界震驚、民眾遭殃的大地震。
人們常常指責索羅斯的虛偽,一直鼓吹左翼思想甚至社會主義思想,多年以來,指責美國政體的主要批評家之一。然而,實際行動卻是建立在自己的經濟利益上,採取頗具爭議的手段和利用內幕消息,使自己大發橫財成為億萬富翁。作案手法是獲取左翼政客的歡心,然後為自己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索羅斯
7. 索羅斯在97亞洲金融風暴中搞垮泰國經濟具體操作的原理是什麼
索羅斯向美國借入大量泰銖,之後和其他基金經理開始大量拋售泰銖,泰國匯市立刻波濤洶涌、動盪不寧,泰銖大幅貶值,他就可以以很低的匯率買入泰銖,再還給美國,從中賺錢。
1997年3月3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國內9家財務公司和1家住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以及流動資金不足問題。索羅斯及其手下認為,便先發制人,下令拋售泰國銀行和財務公司的股票,儲戶在泰國所有財務及證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時,以索羅斯為首的手待大量東南亞貨幣的西方沖擊基金聯合一致大舉拋售泰銖,在眾多西方「好漢」的圍攻之下,泰銖一時難以抵擋,不斷下滑,5月份最低躍至1 美元兌26.70銖。
泰國中央銀行傾全國之力,於5月中下旬開始了針對索羅斯的一場反圍剿行動,意在打跨索羅斯的意志,使其知難而退,不再率眾對泰銖群起發難。由於銀根驟然抽緊,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羅斯大軍措手不及,損失了3億美元,挨了當頭一棒。
索羅斯認為泰國中央銀行所能使出的全盤招術也就莫過於此了,泰國人在使出渾身解數之後,並沒有使自己陷入絕境,所遭受的損失相對而言也只是比較輕微的。
1997年6月,索羅斯再度出兵,他號令三軍,重振旗鼓,下令套頭基金組織開始出售美國國債以籌集資金,擴大索羅斯大軍的規模,並於下旬再度向泰銖發起了猛烈進攻。剎那間,東南亞全融市場上狼煙再起,硝煙彌漫,對抗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戰,泰國上下一片混亂,戰局錯蹤復雜,各大交易所簡直就像開了鍋似的熱湯,人們發瘋似地奔跑著,呼嚎著。
只有區區3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泰國中央銀行歷經短暫的戰斗,便宣告「彈盡糧絕」,面對鋪天蓋地面來的索羅斯大軍,他們要想泰銖保持固定匯率已經力不從心。泰國人只得拿出最後一招,來個挖肉補瘡,實行浮動匯率。不料,這早在索羅斯的預料當中,他為此還專門進行了各種准備。各種反措施紛紛得以執行,泰銖的命運便被索羅斯定在了恥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銖繼續下滑,7月24日,泰銖兌美元降至32.5:1,再創歷史最低點,其被索羅斯所宰殺之狀,實在令世人慘不忍睹。

(7)泰國索羅斯期貨擴展閱讀
索羅斯採用的是立體投機的策略,並不是單一的只是外匯的操作。 所謂立體投機,就是利用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的金融投機。
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規模運用「杠桿」不斷擠壓泰國金融市場,觸發泰國金融危機,在隨後東南亞金融危機演變過程中,這些基金大規模運用「杠桿」,加重了危機的程度。他們怎麼做的呢?
正如索羅斯本人所描述的「我們用自己的錢買股票,付5%的現金,另外95%的資金用借的;如果用債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錢,我們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買進價值五萬美元的長期債券……」。
它們以自有資本做抵押,從銀行借款購買證券,再以證券抵押繼續借款,迅速擴大了債務比率,不僅如此,它們還將借款廣泛投機於具有「高杠桿」特點的各種衍生工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杠桿比率。
據《經濟學家》的報道,量子基金確實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買入看跌期權,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銖,賣出泰銖期貨和遠期,因料定交易對手要拋出泰銖現貨為衍生合同保值,輕而易舉地借他人之手製造泰銖貶值壓力。
8. 索羅斯是如何狙擊外國貨幣而引起東南亞金融風暴的
我這么回答你吧!首先你要理解索羅斯是什麼人啊?你千萬不要把他當作是我們中國這些操作的人啊,他可比我們這些中國的莊家要厲害多了,我們中國莊家的水平我都不好意思說了,太低,還會把自己給套進去,而索羅斯呢?他狙擊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時候都是有些准備和基本的硬性條件的,比如他一天之內的動用資金的能力龐大是驚人的,還有和美國政府以及華爾街之間的關系等等是一般人不可比擬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的操作手法,實在太復雜,我不是推薦你看《金融煉金術》嘛?這就是他的書,他的哲學也很復雜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他讀各種知識,甚至各個國家的政策信息,都牢牢掌握,還在美國養了一大批的媒體,對他是有價值的,這些媒體就是散播者,而他1997年5月到7月狙擊泰銖那次,他獲利了20億美元,他是怎麼做的呢?就是他狙擊泰銖時,那天正好就是泰國把固定匯率改成了浮動匯率,簡單得說就因為這點,很關鍵的,所以他就在那天大量賣空泰銖,這樣自然泰銖就貶值了啊!然後歐美各地的大量炒家把資金擠如外匯市場,做賣空,就因為這點當時在九七年的四小虎和四小龍就差不多全死了!在給你介紹一種,就是狙擊香港時,是用的另外一種方法,那次實際他狙擊的並不是香港的港幣,因為港幣是不可被狙擊的,港幣對美元用的是聯系匯率制度,而港幣的發行呢?也是根據美元來的,簡單的說就是存入多少美元,才發行多少港幣,可以說港幣就是美元的代用券,他是美元本位制度,所以很難狙擊,但是他狙擊了你知道為什麼嘛?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這才是高手啊!他一樣用賣空的方法,狙擊港幣,而他一狙擊,香港政府就嚇壞了,於是就不準拆借港幣,就提高了銀行之間的拆借利率,提的特別高,高達百分之268,為了就是不讓索羅斯拿到港幣去還他賣空的港幣,這樣他就虧損了,知道吧!所以香港政府當時就是這么做的,但是,你要知道哦,利率一提高是什麼結果啊,就是股市立刻開始大跌,這是必然哦,而索羅斯這次就是在股市中賺大錢的為了彌補他在賣空的損失,他實際上是事先已經賣空了香港的恆生指數期貨,一賣空之後才狙擊港幣的,然後利率一提高,股市大跌,他從中得利了,而他在狙擊港幣時的那點損失根本不算什麼,他在恆生指數期貨上大賺一筆,這就是他的完整操作,可以說太經典了,研究後發現他真是高手,沒話說!所以說他這次狙擊的目標實際上是恆生指數,不是港幣,那是假的!他一狙擊之後,房價也大跌就這樣造成蕭條,導致危機的!這就是他,太牛B了,他還有好多這種歷史,你可以回去看下,比如原來以他為首狙擊英格蘭銀行,牛吧!差不多就這么多,當然還有些東西,比如他狙擊完之後怎麼讓你產生通貨膨脹,這就很復雜的,要用的政治力量的!所以我就先介紹到這啊!
9. 不考慮期貨與股票,索羅斯無法在泰國銀行貸款,假如此時已經成功使泰銖貶值,請問這時索羅斯如何盈利
我又來回答了,上次答得不符合要求,很抱歉,呵呵
這次絕對說清楚是Forex不是Futures。
外匯市場是多個做市商在不同地點撮合交易的,在外匯市場上,必須是成對標價的,比如「GBP/USD=1.xxxxx」
注意,你把等號左邊」GPB/USD"看做一個整體,那就相當於」某種商品=1.xxxx「
而等號右邊的「1.xxxx」,其實是一個價格,而且這個價格的報價單位不是一種貨幣,而是一種「點」(Pip)。當價格上升,而且你在做多,那麼你就掙到了若干個「點」。每個點,都會根據你的本幣與「貨幣對」的匯率換算成你的本幣,打進你的賬戶。
換句話說,你以本幣A,交易B/C這種商品,無論B和C是哪種外幣或者恰巧其中之一是你的本幣。
這次沒說期貨吧,上次是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