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是第幾大對外投資國
隨著今後五年裡資本投資的流出額超過流入額,中國將成為排在美國、回英國、德國和日答本之後的全球第五大對外投資國。這種變化逐漸會讓人們適應,就像FDI不再上升甚至出現下降一樣。至少,這種前景帶來了一個問題,即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其它經濟大國將對此作何反應。
從歷史的角度看,全球金融市場將會歡迎這個對各種金融服務有著巨大需求的新成員。但中國崛起的政治性無疑更為復雜。如何平衡這種力量的變化和全球經濟舞台上的相互依存關系將是全球政策制定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哥們,08年數據還沒有嘛
Ⅱ 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據報道,復近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制會議7日發布的《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中國2016年對外投資飆升44%,達到1830億美元,這是中國在該報告中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該報告主編、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在報告發布當天的解讀中稱,中國對外投資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但仍面臨投資保護主義等挑戰;而由於全球FDI流量增長有限,以及中國生產要素成本優勢減弱等原因,中國吸收外資近幾年不會有大幅增長。
Ⅲ 簡述中國對外投資的必要性
中國對外投資的必要性:我國發展對外投資會對國內企業和國內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概括的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利用國外資源彌補我國資源短缺。2,帶動中國經濟增長。3,擴大出口,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4,有助於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5,深化對外開放,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本最優配置。(換行)除此以外,對外投資還可以是我國企業充分利用入世後的機遇和權利,鞏固和擴大我國對外經濟援助的成果,及時了解和把握國際經貿信息與動態,有助於培養跨國經營所需人才等。
自考的吧?加油啊
Ⅳ 國際投資與國內投資相比,具有哪些特點
國際投資的成敗因素:
1、法律
2、行業習慣及流程
3、信息公開程度
4、文化差異
5、消費習慣
6、支付與結算流程
在國內投資,由於比較熟悉上述因素,可有效避免風險。然做國際投資的企業,很多卡死在上述因素上。
Ⅳ 中國對外投資的基本政策是什麼
答:我國在海外投資創辦企業所遵循的原則是「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其基本政策是:1.產業政策:其一是鼓勵機電產品走出去,其二是在海外舉辦加工裝配型企業,其三通過海外投資開發資源;2.資金政策:舉辦海外投資較多的生產性企業,國內投資者出自籌部分資金外,可向國家銀行申請優惠貸款;3.稅收政策;4.原材料供應政策:在設備材料供應上,鼓勵用國產設備材料作為海外企業的中方投資,凡屬統配、部管產品的訂貨生產,可納入國家計劃;5.銷售政策:凡屬國內需要進口的,在同質同價的條件下可申請納入國家計劃,優先安排進口。
Ⅵ 在中國投資失敗的國際投資大師是誰
狙擊香港
1997年7月中旬,港幣遭到大量投機性的拋售,港幣匯率受到沖擊,一路下滑,已跌至1美元兌7.7500港幣的心理關口附近;香港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各大銀行門前擠滿了擠兌的人群,港幣開始多年來的首度告急。香港金融管理當局立即入市,強行干預入場,大量買入港幣以使港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7.7500港元的心理關口之上。
剛開始的一周時間里,確實起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不久,港廳兌美元匯率就跌破了7.7500港元的關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再次動用外匯儲備,全面干預市場,將港幣匯率重又拉升至7.7500港元之上,顯示了強大的金融實力(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匯儲備為928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5])。索羅斯第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有力防守中失敗了。
索羅斯在中國
這時候的索羅斯剛剛打完一場漂亮的「掃盪戰」,掃盪了整個東南亞金融市場,這次出手甚至波及到了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但是索羅斯絕不是那種肯輕易罷休的人,他開始對港幣進行大量的遠期買盤,准備再重現英格蘭和東南亞戰役的輝煌。但這次索羅斯的決策可算不上英明,因為他也許忘了考慮香港背後的中國大陸,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達2000多億美元,加上台灣和澳門,外匯儲備不少於3740億美元,如此強大的實力,可不是英格蘭、泰國等國所可比擬的。此番襲擊港幣,勝算的把握並不大。
對於香港而言,維護固定匯率制是維護人們信心的保證,一旦固定匯率制在索羅斯等率領的國際游資的沖擊下失守,人們將會對香港失去信心,進而毀掉香港的繁榮,所以,保衛香港貨幣穩定註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生死戰。香港政府會不惜一切代價反擊對港幣的任何挑戰。
1997年7月21日,索羅斯開始發動新一輪的進攻。當日,美元兌港幣3個月遠期升水250點,港幣3個月同業拆借利率從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於次日精心策劃了一場反擊戰。香港政府通過發行大筆政府債券,抬高港幣利率,進而推動港幣兌美元匯率大幅上揚。同時,香港金融管理局對兩家涉嫌投機港幣的銀行提出了口頭警告,使一些港幣投機商戰戰兢兢,最後選擇退出港幣投機隊伍,這無疑將削弱索羅斯的投機力量。當港幣又開始出現投機性拋售時,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銀行間的隔夜貸款利率暴漲。接著香港恆生指數從16673點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點,跌去60%,而索羅斯事前大量做空恆指,個中利害請大家理性判斷。
Ⅶ 中國的對外投資和西方發達國家有什麼不同
中國的對外投資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以下特點:一、.非資本過剩型的對外直接投資西方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是資本過剩的產物,或者說,是資本輸出的一種形式,可以稱之為資本過剩型跨國投資。而發展中國家大多不存在資本過剩的問題,而且各國國內建設資金短缺,大規模地引進外資仍將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一項艱巨任務。因此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應屬於非資本過剩型跨國投資,它同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過剩型跨國投資不僅在動因上存在著明顯的不同,而且在投資效果的價值判斷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二、整體產業素質偏低。發達國家現有的對外直接投資是在國內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基礎上進行的。國內產業結構高度化的率先實現,為各微觀經濟主體建立國際生產體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與之不同的是,發展中國家改造產業結構的任務還很艱巨,整體產業素質仍然偏低。這意味著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現階段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特徵在於,不具備國內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先決條件或優勢,相反,是要通過國際生產體系的建立,來推動國內產業結構的高度化。這種特定的宏觀經濟背景,決定了發展中國家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目標不僅僅是促進微觀經濟主體自身經濟收益的增長,同時還必須體現國家產業政策的客觀要求,反映宏觀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也就是通過開展對外直接投資來帶動本國產業結構的重組和優化。三、行業分布以多種經營和傳統製造業為主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行業分布,相對集中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而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更多地集中於多種經營和傳統製造業。以發達國家公司為主的全球最大100家跨國公司與發展中國家最大50家跨國公司相比,產業分布有很大不同。多樣化經營在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中,所佔比例高達22%,而在全球100家最大跨國公司中,僅佔4%。相反,全球100家最大跨國公司,投資相對集中於電子、電器設備、化工與制葯、汽車等行業,而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在這些行業中的投資比例較低,尤其是汽車、傳媒和電信三個行業,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很少涉足。四、跨國公司的跨國程度相對較低跨國程度指數是一個跨國企業國外資產與總資產、國外銷售額與總銷售額和國外雇員與總雇員3個比率的均值。跨國程度指數可以衡量一個跨國公司對國外資產、國外銷售和國外雇員的依賴程度。跨國程度指數高,表明海外企業相對於母國企業,在跨國公司中的地位較為重要;跨國程度指數低,表明這個公司雖然也有海外投資企業,但對母國的資產、市場和雇員依賴性較大。發展中國家最大50家跨國公司的跨國程度指數為54.8%,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跨國程度明顯低於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五、跨國公司海外投資項目的勞動密集程度高研究表明,全球100家最大跨國公司海外雇員的人均資產佔有量為30.4萬美元,發展中國家50家最大跨國公司海外雇員的人均資產佔有量為6.4萬美元。.請各位高手幫個忙
Ⅷ 中國每年對外直接投資額
你看這個網站,具體數據還是可以的http://www.china.com.cn/ch-company/07-05-10/page070317.htm 。還有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 ,這個更加具體,是中國統計局網站,按照具體年份統計的,你看每一年的裡面的「外商直接投資」子目錄(比較靠後,建議從下向上找),因為數據大多,你的具體時間不詳細,需要你自己逐年的查看。下次請注意註明具體年份日期。
Ⅸ 國際投資與國內投資的區別簡答題,O(∩_∩)O謝謝!
目前國類投資 還不完善 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 我還是認為國外投資好 公平些 歡迎加好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