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科創板股票網下初始發行比例
科創板公開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或者發行人尚未盈利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80%;(2019年2月份前為70%)
❷ 上市公司在什麼情況下會派股,什麼情況下會分紅但不配股
起碼的要求就是上市公司業績比較好。
轉增是從公積金里取出錢摺合股份分給專股東,送股是從未屬分配利潤里取出錢摺合股份分給股東。
送股和轉增都是無償的獲得上市公司的股票,只是上市公司在財務核算的帳務處理不一樣。
分紅如果僅指派現的話就是從未分配利潤里取出現金分給股東,需要交稅。
可以簡單的參考幾個指標:
A、上市時間不久的,比如次新股,最好一年之內沒有高派送過,人老珠黃的幾率不大。
B、從三季報財務指標上看每股公積金最好超過兩元,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好在一元以上,每股經營的現金流量最好為正。
C、最好業績預增,看K線股價處在相對低位,近期沒有被爆炒拉升。
D、有至少三家以上的社保、年金、基金在裡面,最好佔有一定比例的流通股份,比如最少10%以上,這個指標一則機構的調研能力強於散戶,二則機構買入多了自然要求上市公司來高轉增或高派現。
以上僅供參考,不作為入市依據。
❸ 股票跟社保啥關系啊
社保可以投資股票市場,作為股東之一
❹ 首發基金不配售意味著什麼
首發基金不配售的意思,就是不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交易
❺ 什麼叫社保基金 它與股票有什麼關系謝謝回答
社保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負責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社保基金是社會保險基金、社會統籌基金、個人賬戶基金(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中個人賬戶上的基金)、企業年金(企業補充保障基金)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統稱,它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社保基金資產是獨立於理事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社保基金託管人的資產。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可以進入股市的「社保基金」。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❻ 為什麼有基金不配售
因為基金有的會重新找到投資人,開發新的客戶源,銷量很不錯,不用配售式的方回式就可以輕松答的發售完。基金不配售是指基金募集期間,認購基金的投資者較少,投資者認購多少就能得到多少份額;基金配售就是認購新基金的投資者較多,認購金額超過募集金額,這樣就會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
比如發行基金A,基金凈值為1,發行3億元,募集期一個交易日,募集期過後,累計認購金額為6億,某一投資認購了100萬元的基金,那麼按比例配售後,投資者最後只能獲得50萬的基金份額。

(6)股票上市時社保基金不配售擴展閱讀:
不配售的原因之一是資金量越大,認購的份額越多。計算方法復雜,認購成本提高。更重要的是,由此帶來的弊端更是顯而易見:本來應該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的問題,最後只能使本已狂熱的新基金發行「火上澆油」。
基金配售的原因:市場上投資者申購基金的額度超過基金規模上限,為了公平起見,基金公司只好按照原定的規模和募集的總金額的比度例分配,發售給投資者。投資永遠是反人性的,事實永遠是反直覺的。
❼ 股市的社保基金是哪只啊代碼多少
股市中抄沒有社保基金!也就是說社襲保基金不是一隻股票。社保基金是國家設立的全社會福利保障基金,凡是在職人員都參加社會福利保險,等退休以後就可以領取退休金。由於社保基金目前還是以省為單位自籌資金,因而社保基金目前投資股市,也是以社保基金代號為標志。因此,社保基金也是沒有代碼的。
❽ 國務院:10%國有股正式轉給社保基金持有。對股市來講是利好還是利空如題 謝謝了
利好,轉部來分國有股充實社保基金是源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十七大報告中關於通過多種渠道籌集社保基金精神的重要措施,是未雨綢繆、積極應對未來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金缺口的實際行動,是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投資機構,奉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的投資理念。劃轉部分國有股充實社保基金,並對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至轉持政策頒布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轉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的股份,在承繼原國有股東禁售期的基礎上延長三年禁售期,將有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有利於我國證券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❾ 新股上市後大慨多久會解禁限售股
1、對於一隻新股來說,其限售解禁一般會有三次:第一次限售股是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個月後,這次限售解禁是由於IPO網下申購的部分解禁。
2、第二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一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該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東的解禁;第三次則是在自該股票上市掛牌首個交易日算起的三年後,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大股東的解禁。
3、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作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

(9)股票上市時社保基金不配售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
參考指標: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可能存在的風險,推薦參考以下指標:
1、大股東的類型。處於行業壟斷地位,屬於國家經濟命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會對其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輕易套現。另外,屬於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國企,套現資金的歸屬、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關法規完善,如是否上繳社保基金,還是部分上繳等。在相關法規出台前,這些公司的股票還不會形成較大的套現壓力。
2、作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家大多數會專心從事實業,並非從事買殼、賣殼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大規模套現以實現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東屬於非發起人的民企,擅長資本運作,則有套現的可能。
3、業績狀況。業績優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持股勉強保持相對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後的套現需求也不大。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東退出意願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