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說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俄羅斯是發達國家嗎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是指的國家實力。國家實力指的是人口、面積、經濟、政治、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多方面綜合起來的大小。不僅僅是土地面積的大小。
中國這些年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口多、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GDP超越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這些成績都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無法比擬的。 所以說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就像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從來沒人說加拿大是最大的發達國家。發達國家裡面,日本排第二,德國第三,也是說人口和經濟實力,從來沒有人說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所以說,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俄羅斯仍是發達國家,因為看一個國家發達與否,主要看它的重工業,而俄羅斯重工業確實很發達,也就說明了俄羅斯是發達國家。而且,俄羅斯的人均收入也在發達之列,因此,俄羅斯是發達國家。
2. 俄羅斯對中國的政治影響
俄羅斯自經濟轉軌以來,生產下降和通貨膨脹一直是兩大難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少、經濟結構畸形、外債規模大、投資規模小、人力資源短缺制約著俄羅斯經濟,使之難以出現
奇跡。而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邦,也是在經貿、能源等方面的重要合作夥伴,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因此,俄羅斯經濟的強大有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雙方的經貿合作。
1.貿易方面
俄羅斯重工業基礎雄厚,中國輕紡工業發達,結構互補。兩國地理毗鄰,中俄邊境貿易和地方貿易在中俄貿易中占重要地位。2004年以來,雙邊貿易規模擴大較快,其中中國對俄出口增長迅速。邊境貿易成為中國與俄羅斯貿易的主要形式。中俄邊境貿易已從單純的貿易發展為多種形式的合作,雙方還決定建立邊境自由貿易區,但就目前而言,兩國在經貿合作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雙邊貿易服務體系不完善,欠缺切實可行的結算體制,保險、信貸領域合作水平不高。其中,商務仲裁、風險擔保等部門工作不力,沒有能完全介入雙邊經貿合作是主要因素。
兩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貿易不平衡,中俄互市貿易區目前還只是中方單向開放,經營的基本上是低檔的日用品;雙邊貿易商品結構單一的局面尚赤明顯改善,基本以初級產品為主,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在進出口商品結構中所佔的比例總體較小,雙邊貿易的增長方式還有待於進一步轉變,雙方在合作領域缺乏大型合作項目作為支撐。
雙方經貿合作「互補性」的實現缺乏必要的條件;兩國部門及地方各自為政,政策不配套,不協調,地方乃至企業問自相競爭,內耗嚴重。也有觀點認為,俄羅斯經濟改革失誤頻頻、經濟體制轉軌艱難、多數經濟部門持續危機以及生產全面下滑,是制約中俄兩國經貿合作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俄羅斯經濟長期危機,市場無序和政策多變,是雙方貿易發展緩慢和起伏的重要原因。
中俄貿易秩序問題突出。俄羅斯的高關稅和灰色清關使得中國商品難以進入俄主流高端消費市場。中國的假冒偽劣商品在俄羅斯造成不良影響。由於信任度不夠,雙方有實力的企業普遍不願意到對方開展業務活動,不規則的民間貿
易也給雙方帶來各種難題等。此外,兩國相互投資規模不大,對貿易的拉動作用不明顯,雙方利益沖突增多,貿易摩擦加劇。
因此,盡管中俄經濟結構存在著很強的互補性,但雙方的潛在貿易能量還沒有得到發揮。
2.能源方面
俄羅斯把能源工業確定為經濟的增長點,石油出口是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俄羅斯經濟走勢與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走勢息息相關。美國能源專家菲奧納·希爾估算,20年後,俄羅斯必然在天然氣領域成為能源超級大國。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遠東大陸架是2l世紀俄羅斯油氣儲量新增和產量接替的重要地區之一,擁有構築21世紀東北亞油氣平衡格局體系不可替代的資源國、能源供應國地位。中國則將是世界上能源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西非和俄羅斯成為中國進一步實現石油進口多元化的重要突破口。由此可見,中俄保持良好的貿易關系能降低中國的能源風險,菲奧納·希爾指出,俄羅斯與中國在經貿關繫上相互需要,發展能源戰略合作是雙方長遠利益之所在,具有極好的發展前途。
但諸多制約因素使雙方的能源合作也面臨困難,如俄羅斯政府在兩條輸油管道線路上在中日兩國之間搖擺。近年來,俄羅斯對中國眾多的人口感到壓力,擔心大量吸收中國勞動力會導致中國在遠東做大,對俄的安全形成隱患。
3. 俄羅斯成功企業在中國 投資案例
隨著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公司湧入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倫敦金融城的一些基金經理擔心在這種上市熱潮背後可能隱藏著某種法律或政治風險,並因此引發了對俄國今年最大的一宗IPO交易: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登陸倫敦證交所能否成行的擔憂。
俄羅斯公司青睞倫敦證交所
自2002年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在倫敦證交所IPO以來,2005年,倫敦股市再現俄羅斯企業的上市熱潮。2005年,共有6家俄羅斯公司在倫敦證交所首次公開上市,融資總規模達51億美元。其中以俄國企業巨頭Sistema公司融資12億美元為最。俄國最大的零售商Pyaterochka和Novolipetsk鋼鐵公司分別融資6.25億美元。
今年,俄羅斯企業在海外(包括倫敦證交所)的上市步伐似無放緩之勢,今年下半年,它們的IPO總額有望融資數十億美元。
拉薩姆·沃特金斯公司(Latham & Watkins)執行合夥人安雅·高汀(Anya Goldin)長期為一些俄羅斯公司擔任上市咨詢顧問,她將俄羅斯公司的上市熱潮歸結為以下因素。她說:「現在經濟整體環境非常有利,投資者熱情非常高。俄羅斯企業一直將倫敦證交所當作海外上市的首選之地,因為倫敦上市手續簡便、快捷,也沒有嚴格的《薩班斯—奧克萊法》問題。」
盡管安雅·高汀為代表的中介機構對俄羅斯IPO市場在短期內的熱潮很有信心,她同時也警告說,由於2007—2008年,俄羅斯將進入議會和總統選舉期,政治上的不確定可能會使俄羅斯企業放慢IPO步伐。
拉薩姆·沃特金斯公司是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的中介公司,它在俄羅斯的發行商方面居於領先地位,它協助俄國最大的獨立天然氣公司Novatek完成了IPO,融資9.4億美元。拉薩姆·沃特金斯公司還幫助Sistema公司完成了IPO。2006年,拉薩姆·沃特金斯公司還幫助Sistema子公司Comstar在倫敦完成了首發上市,這也是今年俄羅斯公司在倫敦證交所的第一宗IPO項目。
據悉拉薩姆·沃特金斯公司正在協助Vneshtorgbank實現IPO,預計融資20億美元,此外包括莫斯科銀行、羅斯銀行、蓋茲普羅姆銀行等一系列俄羅斯國內商業銀行也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到倫敦證交所首發上市。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一直沒有在信息披露方面取得更多進展,透明度仍是困擾這些上市資產的潛在風險。
此外,按照俄羅斯的有關規定,希望到海外上市的公司不僅必須得到政府和證監部門的批准,它們還必須為俄羅斯國內投資者預留相當部分的股份。
索羅斯的反對
此前有報道稱,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今年7月即將完成的總融資達100億—200億美元的IPO。但著名金融家喬治·索羅斯2006年4月26日近日致信英國《金融時報》對俄羅斯石油公司IPO提出了質疑。索羅斯稱:這家國有石油企業計劃在倫敦證交所上市,可能引發嚴重的倫理及能源安全等問題。
索羅斯說:「歐洲所需的能源供應中,很大一部分依賴著某個國家,而這個國家在間接或直接使用其壟斷力量時不會有任何猶豫。」他認為,容許俄羅斯石油公司實施這個IPO計劃,將鞏固這種現狀並使之合法化,而這一形勢將危及歐洲的能源安全,並削弱歐盟在與俄國談判時為自己爭取更好條件的砝碼。
索羅斯是最大、並最早在俄羅斯使用投資組合的投資者之一。俄羅斯石油公司的IPO預計7月進行,融資額可能高達200億美元,規模堪稱全球之最。不過,圍繞俄羅斯石油公司旗下最大資產是尤甘斯科(Yuganskneftegaz)這個事實,索羅斯強調,其中存在倫理問題。
尤甘斯科曾是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創建的石油集團尤科斯(Yukos)的主要生產部門。在他因欺詐罪名被判入獄、尤科斯被追索280億美元欠稅而遭受重創之後,俄羅斯石油公司在一次由俄羅斯政府操作的拍賣中購得尤甘斯科。
倫敦證交所質疑
倫敦證交所CEO克拉拉·弗斯(Clara Furse)今年4月曾致信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俄國當局限制一外國投資者入境表示了不滿。
威廉·布勞德掌管的Hermitage Capital基金是俄羅斯股市最大的單一投資者,自去年11月以來,俄羅斯當局便禁止布勞德進入俄國境內。
弗斯在給普京總統的信中認為,此舉會有損俄羅斯「歡迎外國投資」的形象,同時也「可能對俄羅斯企業在境外融資造成負面影響」。她說,如果俄羅斯市場上最大的單一投資者被隨心所欲地禁止入境,那會給其它各方發出非常負面的信號。
分析人士認為,倫敦證交所這一非常之舉,也表明外國投資者對俄羅斯政企不分的擔憂,特別是俄羅斯公司治理標准薄弱。
安雅·高汀認為俄羅斯石油公司的IPO是一個特殊案例。她說:「俄羅斯石油公司有很大的個性,投資者不能因與此有關的諸多紛爭,全面否定俄羅斯企業的海外上市潮。」當然,她也不否認俄羅斯石油公司面臨許多風險,她說,俄羅斯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投資者要進入俄羅斯市場,就必須對此未雨綢繆,早做准備,靈活應對。
4. 中國與俄羅斯簽下全球首個最大石化項目,意味著什麼
在全球經貿關系變化的推動下,中國市場已經提出增加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量,並繼續入股俄羅斯北極液化天然氣項目,基於此,俄羅斯或將成為中國最大天然氣供應商。

但基於中俄能源合作的不斷深入,這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澳大利亞天然氣對華的出口,澳大利亞押注中國天然氣市場恐怕也站不住腳。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還曾表示希望中俄油氣交易能夠以人民進行結算,這一方面對提高我國人民幣的支付份額、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有好處,另一方面也必將推動中俄油氣的進一步交易。
5. 俄羅斯對中國領土的(貢獻)有哪些
一是侵佔一百五十萬平方的領土,二是輸出了十月革命和斯大林主義,三是策劃了外蒙獨立。

俄羅斯(蘇聯)侵佔我國領土,至一九四五年止,共有五百八十八萬三千八百平方公里,佔中國全國面積三分之一。
1. 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國土,於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喪失。
2. 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里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3. 一七九零年(乾隆五十五年),約十萬平方公里之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並。
4. 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帝侵並,該邦面積約百萬平方公里。
5. 一八四零年(道光二十年),原為屬邦布魯特,約十萬平方公裡面積土地,被俄帝並吞。
6.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土地為俄帝侵佔,並逼清廷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
7.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咸豐十年),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為俄帝侵佔,事後逼清廷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8. 一八**年(同治三年)後,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塔城界約等多次界約,加以承認。
9. 一八六八年(同治七年),約百萬平方公裡面積之我屬邦布哈爾汗國,被俄帝侵並。
10. 一八七六年(光緒二年),原為我屬邦浩罕國,約三十五萬平方公裡面積土地,被俄帝吞並。
11. 一八八一年(光緒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二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伊犁條約而喪失。
12. 一八八三年(光緒九年),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二萬平方公里土地,於俄帝逼訂科布多塔爾巴哈台界約而喪失。
13. 一八九五年(光緒二十一年),新疆省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一萬余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與英國瓜分。
14. 一八九八年(光緒二十四年),俄帝強租旅行順大連,該兩港口面積約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15. 一九二一年(民國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烏梁海獨立,一九四四年 (民國三十三年)正式侵並,總面積約十七萬平方公里國土。
16. 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俄帝要挾英美訂立雅爾塔協定,同年十月外蒙古舉行所謂公民投票(蘇軍亦參加投票)。我政府被迫承認其所謂「獨立」。
6. 中國從俄羅斯進口最多的是什麼
主要是一些輕型武器!主要是槍類!還有一部分是一些兵工機械零件!還有電廠等一些大型國家能源企業的機組!
7. 俄羅斯為何視中國為最大敵人!
》的話題,邀請了多名各地專家進行了熱烈討論,而與此同時,該電視台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高達69%的俄羅斯民眾認為中國是俄羅斯的嚴重威脅,也就是頭號敵人,只有16%的人認為中俄是戰略夥伴。 此前,莫斯科回聲廣播電台在2010年也曾搞了一項民意調查,問題是:誰是俄羅斯的敵人,選擇中包括中國和美國、歐盟等國。結果顯示,通過電話投票的俄羅斯中有77.9%的俄羅斯人認為中國是俄羅斯的敵人。有59.8%的網上投票認為,中國是俄羅斯的敵人。而認為美國是俄羅斯敵人的要遠遠低於中國。這項調查結果同此次第5頻道的調查結果幾乎不謀而合,也驗證了在俄社會絕大多數民眾認可中國威脅論,甚至視中國為俄羅斯潛在的最大敵人。雖然中俄官方保持友好合作,但不代表民間也贊同中國。雖然美俄官方交惡,但是俄社會卻對美國沒有太多的敵意,這是為什麼?為何俄社會對他這個非常低調的鄰居存在如此的敵意?下面筆者為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俄羅斯它也屬於資本主義國家,由於資本主義國家一貫仇視社會主義,雖然中俄有一些共同利益,但那都是暫時的,善變的俄羅斯與中國的本質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行態不同,則中俄不會走在一起的,親密也只是一時的,俄羅斯的最終目標是回歸西方,歐美反華俄最終也會反華,因為在俄羅斯的國內存在反華的社會基礎,雖然政府為了一時的利益而與中國合作,但不代表中俄關系可以長久,因為政府就是人民的代表! 第二:由於歷史原因,俄羅斯侵佔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仍未歸還,二戰結束前蘇聯為了本國利益把外蒙從中國分裂出去,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俄羅斯侵佔和分裂中國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由於領土問題中國民眾對俄羅斯一直存有異議,近些年由於中國的快速崛起,中國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實力大大增強,俄羅斯害怕中國實力太過於強大而危脅其遠東領土,害怕中國收回被它們佔領的遠東土地! 第三: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總人口將近14億,由於生活所迫大量中國人移民俄羅斯遠東地區,如今隨著俄羅斯的遠東大開發,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偷渡或者非法移民到俄遠東地區,由於大量中國人的出現,給當地或者其他地區帶來了混亂,中國商人幾乎不遵守任何道德和商業規范,肆意賄賂俄政府官員,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俄政府的腐敗!由於某些中國人在俄羅斯的卑鄙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俄羅斯民眾對中國的反感! 第四;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中國逐漸插手中亞事務,並把中亞視為自己的後院,中國的勢力在中亞大增,中亞各國紛紛相中國靠攏,由於中國插手中亞事務,嚴重削弱了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以及地緣政治,俄為了制約中國在中亞的勢力過渡膨脹,必定會對中國採取一些手段,筆者認為上合組織其實就是俄羅斯限制中國勢力在中亞發展的一個緊箍咒! 第五:隨著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的軍事實力也得到大大增強,由於美歐西方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在俄國內也引起很大反響,再加上中國軍事的不透明,更引起俄國內的恐慌。隨著中國軍事勢力的發展,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者也逐漸壯大,並且呼聲很高,俄民眾害怕中國的過度強大,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造成威脅! 中俄當前由於共同的國家利益而走到一起,但是這並不長久,兩國的矛盾還沒有到激化的地步,中俄之間的不信任和矛盾正隨著中國的崛起而加深!筆者認為由於中俄兩國有歷史爭端以及領土爭端,註定兩國不會結盟對付美國,而美俄兩國由於歷史以及勢力范圍爭端,又註定其兩國不能結盟。這樣世界三大國既然不能聯合與結盟,那麼其為了本國利益,三國必定會勾心鬥角,這樣世界格局有開始向中美俄三分天下的局面,到中美兩國開始走向對抗,至此標志著中美俄三分天下的世界格局正式形成,從此世界將走向由中、美、俄三大國主導的世界格局。
8. 俄羅斯對中國做了多少壞事
賣有非洲豬瘟的豬肉給大陸,2018年大陸地區預計損失生豬上千萬頭。
9. 俄羅斯十大中國企業
隨著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公司湧入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倫敦金融城的一些基金經理擔心在這種上市熱潮背後可能隱藏著某種法律或政治風險,並因此引發了對俄國今年最大的一宗IPO交易: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登陸倫敦證交所能否成行的擔憂。
俄羅斯公司青睞倫敦證交所
自2002年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在倫敦證交所IPO以來,2005年,倫敦股市再現俄羅斯企業的上市熱潮。2005年,共有6家俄羅斯公司在倫敦證交所首次公開上市,融資總規模達51億美元。其中以俄國企業巨頭Sistema公司融資12億美元為最。俄國最大的零售商Pyaterochka和Novolipetsk鋼鐵公司分別融資6.25億美元。
今年,俄羅斯企業在海外(包括倫敦證交所)的上市步伐似無放緩之勢,今年下半年,它們的IPO總額有望融資數十億美元。
拉薩姆·沃特金斯公司(Latham & Watkins)執行合夥人安雅·高汀(Anya Goldin)長期為一些俄羅斯公司擔任上市咨詢顧問,她將俄羅斯公司的上市熱潮歸結為以下因素。她說:「現在經濟整體環境非常有利,投資者熱情非常高。俄羅斯企業一直將倫敦證交所當作海外上市的首選之地,因為倫敦上市手續簡便、快捷,也沒有嚴格的《薩班斯—奧克萊法》問題。」
盡管安雅·高汀為代表的中介機構對俄羅斯IPO市場在短期內的熱潮很有信心,她同時也警告說,由於2007—2008年,俄羅斯將進入議會和總統選舉期,政治上的不確定可能會使俄羅斯企業放慢IPO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