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弘基金就這兩個基金經理么
應該不止兩個那麼少吧
B. 天弘基金會虧嗎我個樣買了50000,6種基金今天買的!我看挺好的就把老本都投資去了。請問哪個更好
你這樣投錢是很沖動的,
首先要想到你打算承受多大風險?
其次你想要多大比例的年收益?
再次我們要了解一個基金或基金公司的綜合實力。
最後買基金不是平均攤到幾個基金上,而是你按你能夠承受的最大風險率來計算每個風險等級的金額大約是多少。
在新浪財經上有一個「基金」頁面,上面有一個」基金排行「,在裡面找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排名,以及它們過去3年及過去1年的業績在行業內的排名,1年及3年的排名相差不大的話就表示它們的業績穩定,不容易隨時間大幅波動,也這說明它們公司的人才隊伍穩定,沒有太多業績好的你跳槽。還要看你感興趣的基金類型下面這家基金公司有多少個基金經理管理這種類型的基金,基金經理人數與基金數量的比值不能太小,太小就是人員不夠,可能是跳槽走的多,這表示它們將來的業績可能會下滑。再看1年及3年業績排名中體現出它是擅長股票型還是擅長債券型基金,這跟它當前的基金經理人員配置有關系,如果擅長債券投資的基金經理在而擅長股票型的基金經理跳槽了,那麼業績中是有可能反映出來的。
舉個例子,寶盈基金與天弘基金公司對比:
圖片中,3年業績在業內排名,寶盈基金排在前15%以內,而天弘則在中檔,寶盈基金中有一個明星基金經理,彭敢,他過去收益平均到每個月後比行業內平均水平每月多賺 1.952%。
還能看出基金公司的業績表現出它相比來說它更擅長股票還是債券,我們不需要把錢全部投在一家基金公司,而是在擅長股票股票型的基金公司買股票型的基金,在擅長債券型的基金公司買債券型基金,同時都考慮搭配部分比例的混合型基金來把風險率拉低一點。
這個圖片主要是提醒你在什麼地方找資料看,不要只看基金銷售網站上的過去3個月收益率之類的數字,還要看它們控制風險的能力,在越長時間內保持業績穩定的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才是綜合實力強的,至少我們要找出幾個明星基金經理來,既要看業績收益還要看控制風險的能力,過去3個月內(特別是2015年1月份)收益下跌太明顯的就是風險控制能力差的。
當你有大手筆資金時,要事先想好你打算得到什麼樣的收益率,因為收益率與風險率幾乎是正相關的,要對風險承受水平心裡有底,如果一天跌5%你就受不了那就不要買太大比例的股票型基金。
最後建議你在那些錢這幾天漲到了超過你的手續費 (7天內要達到 大約 3.2%)之後把一部分高風險的基金贖回來,想清楚了買什麼基金和按什麼比例買之後再投入進去也不遲,我們不在乎遲幾天買進。

C. 一家基金公司一般有多少個基金經理
少的一個,多的五六十個。還看公司的大小。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D. 天弘指數基金現在有多少只基金呢
現在共11隻指數基金,涵蓋寬基、行業及主題指數,基本覆蓋主板、中小板等基金,能滿足不同投資者相應需求。
E. 中國有多少基金經理啊其選擇機制是什麼
一般來說就我抄個人觀襲察幾種人會在中國進入基金經理:
1.碩士畢業進入公司當行業研究員;
2,個人炒股有名氣比如參加什麼比賽實盤冠軍或者某論壇名人,這個佔了基金經理精英群的一大部分,真是實戰歷練出來的人確實不同;
3.裙帶關系,一下是公司老總的某個親戚的孩子也是進入公司從基層升到基金經理或者是某些利益集團能夠得到某些行業內部消息的人甚至是銀行裡面某些有融資渠道的人
4.某些行業裡面的精英或者有經驗的人過來給某基金做行業分析的
5.從投行過來的或者其他金融相關行業轉行過來的
至於你說的不如投行裡面的人這是肯定的,就像殺豬還要招聘本科生嗎,投行也很多職業要求需要相當高的素質,但是在中國基金經理遍地都是。。。
F. 為什麼天弘基金的指數型基金經理都是張子法
指數型基金只是按照指數公司設置的指數,按比例權重買入賣出或者調整股票,某種意義甚至可以算傻瓜投資,懶人投資,所以指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一個人管理多隻基金一般沒有精力,時間問題,也是業內常態
G. 天弘基金郭樹強有多少年的投資經歷在天弘基金呆了多長時間
郭樹強,天弘基金總經理、投資總監、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16年證券從業經驗,2011年加入天弘基金任職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