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央視曝光保健品新騙局是怎麼回事
據報道,近期,央視曝光了2020年保健品的新騙局,不法分子打著免費的旗號送給老人們保健品,但卻要收取高昂的快遞費和稅。
事件要從最近家住貴州省赤水市的一位八旬老人譚阿姨說起,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收到一個包裹,收到包裹以後譚阿姨需要把快遞的費用和物品的費用一起交給快遞小哥,在持續了幾個月後的一天,當快遞小哥再一次把包裹送到譚阿姨手裡的時候,他卻阻攔了譚阿姨的簽收,不僅如此,他還向赤水市公安局報了警。
也幸好是這個快遞小哥的警醒,在老人持續送了幾個月的快遞後,帶著這位老人到派出所報警,這起保健品的騙局才得以被揭破。

(1)央視曝光期貨騙局報道擴展閱讀:
老年人易陷保健品騙局的原因:
1、與老人的健康期望有關
兒女兩地分居,老人們認為「沒病一身輕」,並抱有「少生病,就是給子女減輕負擔」的想法,花錢買保健品也是身不由己。
2、老人們獨居帶來的親情需求
在各類詐騙情節中,老年人幾乎是最容易攻陷的群體。隨著我國「空巢老人」數量的增多,老人精神孤獨等問題日漸嚴重。一些不法分子看準了軟肋,採取「跪地營銷」「以情動人」,通過和老年人套近乎騙取信任的手法實施詐騙,越來越猖獗。
3、老年人對人的戒備心理差
很多老年人信息閉塞,缺乏判斷能力,詐騙分子極易尋機得手,坑的老年人有苦無處訴。
㈡ 央視曝光了廣西23億傳銷大案騙局,這篇報道是真的嗎
只有傳銷人員才認為不是真的!因為被洗腦後認為所有對傳銷不利的都是負面!包括新聞以及警方打擊
㈢ 央視曝光網路薦股騙局是怎麼回事
央視曝光網路薦股騙局是指央視報道A股市場回暖,非法網路薦股現象又有抬頭,今年6月,有至少幾百名投資者,在看了網路直播的薦股,買入了股價高高在上的濟民制葯,然後第二天開始,就連吃了四個跌停,損失慘重。
此次的非法網路薦股,源於濟民制葯莊家出貨,他們僱傭了網路黑嘴,讓他們推薦濟民,投資者買入,他們就能順利出貨,而不會像以前庄股崩盤那樣動輒十個跌停。而濟民莊家的出貨方法,並不止這種,曉晨4月2日中午突然發現,自己賬戶被盜號,手裡的股票莫名被全部清倉。
就在第二天,濟民制葯直接跌停,而像曉晨這樣的受害者,全國至少有幾十位。各種跡象表明,濟民制葯莊家的出貨計劃蓄謀已久,4月份開始實施,通過盜號、僱傭網路黑嘴,派發自己的籌碼。
今年6月11日,投資者受非法網路薦股誤導買入濟民制葯後,普遍虧損在33%左右,如果一直未賣出,損失更大,很多投資者報警,但由於網路黑嘴用的都是化名,找不到人,公安機關難以立案。

(3)央視曝光期貨騙局報道擴展閱讀
網路薦股騙局的7大套路:
套路1:
直播平台中,偽裝成「股神、大V、老師、播主、圈主」,號稱有內幕消息、資深背景、傳奇業績、獨特眼光,以「分享炒股技巧、鎖定牛股、推薦黑馬股」等方式忽悠投資者。
套路2:
財經網站上,用「高手指導、大佬看盤、名家談股」等標題,吸引投資者充值購買「金幣、鮮花」等虛擬幣,再通過「直播訂閱、收費文章、付費問答」等方式引誘投資者購買垃圾信息。
套路3:
微信、QQ、微博、論壇、股吧上,用「大數據診股、推薦黑馬、專家一對一指導、無收益不收費」等誇張宣傳,造假炒股業績記錄,引誘投資者交錢成為會員客戶。
套路4:
假扮陌生美女加微信、QQ聊天套近乎,宣稱背後有「老師、專家、股神」指導股票買賣,先免費推薦幾只股票展示實力,再忽悠投資者交錢加入「內部VIP群、VIP直播室」。
套路5:
在微信群、QQ群、網路直播室中,「老師、專家、股神」實時喊單號召大家一起買賣股票,宣稱有「私募基金、資本大佬、實力莊家」保證賺錢;或用「高回報高收益」誘騙投資者參與現貨(貴金屬、藝術品、郵幣卡等)、境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國際期貨(外匯、原油、黃金等)等虛假交易。
套路6:
不法分子推薦股票造成投資者虧損後,也並不是都聯系不上,有些公司給投資者造成虧損還能聯繫上,面對投資者的投訴,卻是蠱惑投資者參加更高級別的會員組,繳納更多的「會員費」。
套路7:
不少不法分子為實施詐騙,用與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場專業機構近似的名稱蒙騙投資者,或者直接假冒合法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名義來實施詐騙。出於對專業機構的信任,投資者往往繳納會員費,獲得薦股,剛開始可能會賺錢,之後卻虧損,最終發現自己上當。
㈣ 期貨被騙怎麼回事央視報道
那是一些私人的公司,沒有正規的營業執照,然後以投資期貨為名義,去讓客戶入金,而客戶入金的賬戶是他們公司自己的賬戶,不是正規的期貨公司賬戶。所以及容易出現帶著客戶的錢跑路的現象。所以做期貨一定要找到正規的期貨公司,不要把錢放到不是自己的賬戶裡面去。
㈤ 福建3.15央視曝光期貨詐騙
您指的應該是現貨吧
㈥ 重磅消息,央視曝光的外匯騙局,外匯交易還敢不敢做
選擇正規的外匯交易平台,外匯交易還是可以做的。選擇外匯平台前最好通過外匯天眼版來查詢。權
㈦ 有沒有央視曝光權健騙局的報道
有。
關於央視曝光權健騙局的相關報道分析:
㈧ 央視曝光的現貨騙局是真的嗎
是真的。
央視曝光現貨原油詐騙中,以誇大收益的方式,誘騙受害人在平台開戶,然後通過喊單讓受害人進行買漲和買跌,而平台在後台操縱軟體,用一個國際上原油變動指數來確定現貨的價格(實際上根本沒有現貨交易),受害人一旦進入血本無歸。
各地投資者天津維權無門後通過各種走訪,發現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天津渤海交易所,天津電子材料與產品交易有限公司,無任何審批手續和監管的情況下,用虛擬的電子盤大肆做現貨原油,對外宣稱有銀行三方存管,得到銀行確認,三方存管子虛烏有,現貨可以交割,現實連倉儲都沒有,疑騙走了成千上萬的公民幾百億的血汗錢。

(8)央視曝光期貨騙局報道擴展閱讀:
例子:
2014年山西王曉芳輕信網友炒現貨,賺錢快,無風險,將賣房後給女兒換腎的救命錢,投了進來,結果血本無歸,更可恨的是,還要求其提供家裡僅剩的幾萬住院費,換個賬戶翻本(同時銷毀罪正),結果幾天時間就又沒了。
為要回救命錢,自己和老公也患上重病,自己急需換掉半個肺而不敢動手術,在山西地方電視台報道後,當地警方介入,但因天津市公安局、金融辦等部門的不配合,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不讓其進入辦公場所調查取正,而無法破案,被騙的錢也無法追回,天天在各部門間上方,至今無任何結果。
㈨ 央視曝光驚天騙局

網路配圖
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 楊弘:查處的涉案交易場所、會員單位和代理商一共是29家,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407人,依法逮捕了犯罪嫌疑人348人,其中罪名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詐騙罪,一個是非法經營罪。
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清理整頓過程中發現,不少交易平台本身批準的是從事現貨交易,但是在實際運營中卻採取期貨交易模式。
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 楊弘:未經批准從事期貨交易,這已經觸犯了國家的法律,是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第二個更為嚴重的是欺騙投資者行為,這塊是涉嫌構成詐騙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