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收入分配改革看點有哪些
居民增收與經濟增長將基本同步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超過23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准,調增幅度平均超過10%;22個省份調整了企業工資指導線,工資增長基準線在8%左右;至少有23個省市出台了重點群體增收激勵計劃。
2018年,居民增收將再迎利好。《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部門了解到,2018年我國將著眼於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一步開展城鄉居民增收和專項激勵計劃試點,增加基層幹部、科教人員、技能人才等群體收入,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消費。
專家表示,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隨著就業質量提升、促進居民增收舉措落地等,2018年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的目標是能夠做到的。
不僅如此,居民增收與經濟增長同步,也將促進消費進一步擴大,從而實現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有專家表示,沒有經濟的增長,分配就沒有可靠的物質基礎,沒有合理的分配,增長也會缺乏持久動力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唯有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擴大內需和居民消費,我國經濟才能真正獲得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長萬海遠看來,實現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其根本著眼點在於促進居民收入增長,核心是通過再分配政策降低收入分配差距。
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仍是重中之重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8年社會藍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國民經濟平穩增長,中等收入者比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日前表示,據保守測算,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三億人,大致佔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毛盛勇指出,目前對於中等收入群體的界定,世界銀行提出的相關標准比較通用。按照世界銀行的標准,中等收入標准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至100美元之間,即年收入3650到6500美元。
根據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中等收入群體的分布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中國大約有4.5億多人口屬於中等收入家庭。如果將中間收入群體、中上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相加在一起,則大約有6億人口屬於中等收入以上收入家庭。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提出的最新標准,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目前已經超過30%,到2025年將達到50%。「當然前提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要超過國際平均水平,這才能保證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增加。」
李實進一步指出,只有縮小收入差距才能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中國目前是中等收入國家,不久的將來會成為高收入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縮小收入差距至關重要。
在工資收入分配改革目標中,人社部明確提出,到2020年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更加健全,分配格局更合理、更有序,分配差距進一步縮小。到2035年,實現「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
恆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主任吳琦指出,全面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是「十三五」期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撐。「一方面,要通過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政策推動七大群體中的偏低收入群體進入中等收入群體;另一方面,要通過資本所得、財產所得稅收征管機制來避免七大群體中的中等收入群體滑落到低收入群體。」
國企薪酬改革今年將大提速
國企薪酬改革也將在2018年進入大提速階段。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透露,2018年將盡快出台實施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意見,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積極穩妥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穩慎把握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頻率和幅度。
曾供職於國資委企業改革局的復星集團重大部投資總監陳俊豪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推進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有望更好地解決國企選人用人和考核激勵方面的諸多痛點。建議進一步完善規則體系,使國企薪酬制度改革有據可依;在釐清政府和市場邊界的基礎上,考慮到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企業的差異性,改革工資總額制度,更多地交由企業的董事會或管理層來考核和激勵,適應企業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對基本工資收入進行規范,防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對於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陳俊豪認為,隨著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深入推進和知識資本重要性的日益提高,當期發放的基本工資收入將只是國企員工薪酬的一部分,全口徑收入應根據要素的貢獻來進行合理分配,更加鼓勵核心骨幹員工通過資本和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入股企業,取得相應的中長期股權激勵收入,從而更好地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在積極穩妥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希望盡快形成試點經驗進行推廣,以進一步落實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陳俊豪說。
人社部也明確,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著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格局,是2018年工資改革的重點。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清彬指出,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是單一領域的改革,而是一系列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需要多個部門協同推進。在制度改革推進中,不應拘泥於相關指標本身,而要綜合考慮經濟結構變化、要素條件變化,構建和健全更加公平的制度,在起點平等、規則公平和結果合理上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貳』 我國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仍是重點嗎
2018年我國工資收入分配改革繼續向深水區挺進。了解到,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中等收入群體已經超過三億人。2018年我國將在著眼於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城鄉居民增收和專項激勵計劃試點,增加基層幹部、科教人員、技能人才等群體收入,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
此外,2018年國企薪酬改革也將大提速,年內將出台實施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方案,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

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仍是重中之重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8年社會藍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國民經濟平穩增長,中等收入者比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日前表示,據保守測算,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三億人,大致佔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毛盛勇指出,目前對於中等收入群體的界定,世界銀行提出的相關標准比較通用。按照世界銀行的標准,中等收入標准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至100美元之間,即年收入3650到6500美元。
根據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中等收入群體的分布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中國大約有4.5億多人口屬於中等收入家庭。如果將中間收入群體、中上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相加在一起,則大約有6億人口屬於中等收入以上收入家庭。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提出的最新標准,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目前已經超過30%,到2025年將達到50%。「當然前提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要超過國際平均水平,這才能保證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增加。」
李實進一步指出,只有縮小收入差距才能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中國目前是中等收入國家,不久的將來會成為高收入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縮小收入差距至關重要。
在工資收入分配改革目標中,人社部明確提出,到2020年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更加健全,分配格局更合理、更有序,分配差距進一步縮小。到2035年,實現「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
恆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主任吳琦指出,全面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是「十三五」期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撐。「一方面,要通過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政策推動七大群體中的偏低收入群體進入中等收入群體;另一方面,要通過資本所得、財產所得稅收征管機制來避免七大群體中的中等收入群體滑落到低收入群體。」
國企薪酬改革今年將大提速
國企薪酬改革也將在2018年進入大提速階段。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透露,2018年將盡快出台實施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意見,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積極穩妥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穩慎把握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頻率和幅度。
曾供職於國資委企業改革局的復星集團重大部投資總監陳俊豪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推進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有望更好地解決國企選人用人和考核激勵方面的諸多痛點。建議進一步完善規則體系,使國企薪酬制度改革有據可依;在釐清政府和市場邊界的基礎上,考慮到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企業的差異性,改革工資總額制度,更多地交由企業的董事會或管理層來考核和激勵,適應企業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對基本工資收入進行規范,防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對於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陳俊豪認為,隨著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深入推進和知識資本重要性的日益提高,當期發放的基本工資收入將只是國企員工薪酬的一部分,全口徑收入應根據要素的貢獻來進行合理分配,更加鼓勵核心骨幹員工通過資本和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入股企業,取得相應的中長期股權激勵收入,從而更好地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在積極穩妥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希望盡快形成試點經驗進行推廣,以進一步落實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陳俊豪說。
人社部也明確,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著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格局,是2018年工資改革的重點。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清彬指出,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是單一領域的改革,而是一系列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需要多個部門協同推進。在制度改革推進中,不應拘泥於相關指標本身,而要綜合考慮經濟結構變化、要素條件變化,構建和健全更加公平的制度,在起點平等、規則公平和結果合理上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希望我國盡快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叄』 缺火取陳俊豪可以嗎
陳俊豪:
姓名筆畫數分別是:16 9 14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為:17 25 23 39 15
俊:英敏之才,上下敦睦,中年成功隆昌,出外吉祥,名利雙收。 (火)
豪:孤獨格,兄弟無靠,出外吉祥,福祿雙全,環境良好,幸福之字。 (水)
天格數17數理意義:(剛強) 權威剛強,突破萬難,如能容忍,必獲成功。 (半吉)
人格數25數理意義:(榮俊) 資性英敏,才能奇特,克服傲慢,尚可成功。 (半吉)
性情表面溫和而個性倔強,喜好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常有與身份不相應之言行,無力強拖之象,一生雖費盡心力,但凡事少成,造成不平不滿的人生運程,此格之人凡事宜守為安,好高騖遠只有徒增困擾。
地格數23數理意義:(壯麗) 旭日東升,壯麗壯觀,權威旺盛,功名榮達。 (吉)
言語幽默,頗得異性歡心,婚後常有晚歸的情形,婚姻生活如戲劇。
總格數39數理意義:(富貴榮華)富貴榮華,財帛豐盈,暗藏不利,德澤四方。 (半吉)
理想高遠,能靠毅力一展自己的抱負,此格之人大都多才多藝,而運程亦有意料之外的發展,大運受到克害則徒勞無功。
外格數15數理意義:(福壽) 福壽圓滿,富貴榮譽,涵養雅量,德高望重。 (吉)
大都口才很好,能言善道,頗得他人信服,不論在何種工作場合,均能與人相處融洽,交友方面相當廣闊,為人豪爽,各階層人士都有朋友。
七五三(金土火)三才數理暗示為:
可得意外成功發展,名利雙收,境遇穩固,惟因數理欠佳,易患心血管或其他疾病。(半吉)
1、總論:表面似乎安定,其實運限不佳,頂多隻能求得平穩,如自己創業實在很難成事,有眼高手低的傾向,不耐吃苦煩重的工作,容易放棄好機會,天運五行屬火時,中年可成功一時,
2、性格:性情溫和有禮,嚴守社會秩序、公共道德,好施要領且好面子,但意志較弱,缺乏決斷力,工作態度很認真,但不耐太繁重的工作,成功是有限的。
3、意志:意志堅定,穩定中求發展,忍耐亦佳,處事不易沖動,考慮較為周祥。
4、事業:如為薪水階級或從事穩定收入的小資本生意,可平安發展,投資較大或投機生意都不合適。
5、家庭:妻子與長上不和之兆,夫妻亦很難相處,很容易往外發展。
6、婚姻:男娶懦弱寡和之妻,婚後大致圓滿幸福;女嫁多才溫厚之夫,婚後家庭生活甜蜜。
7、子女:女孩多於男孩,聰明而性稍頑固,長大在社會上會有成就。
8、社交:為人忠厚老實,做人處事很守原則,做事不夠積極,缺乏果斷力,容易受人拖累。
9、精神:表面似乎平安無事,但凡事少成,內心卻有苦說不出。
10、財運:財運不佳,有小財利時應該滿足,守則安,動則凶。
11、健康:易患腦溢血、心臟病、胃腸病等。
12、老運:一生操勞但功少,晚景力不從心,精神欠開朗。
人格與外格數理(五五)搭配,表示個人的人際關系、社交能力、事業等暗示信息:
溫順忠厚,做事沉著,執拗心強。有大志,討厭小事;性偏倔,易親易離。能平和公正者,受眾人扶持而成功。 (吉)
此名得分:85分
更多信息:
人格數 25 暗示性格為:心多洗練,容易親近,溫和沉著,有雅量,對人有同情心,榮譽心強。屬於能享受家庭幸福的命運。其內心有剛毅心腸,卻不顯於外表。有易親近的一面,又有易疏冷的缺點,其嫉妒心稍強。
人格與地格數理表示的基礎運:安定,能逃過災害,可獲以外發展(吉)。
人格與天格數理表示的成功運:成功順利,能平安順利地達到目的(吉)。
地格數 23,如果是女性,婚姻難得美滿。
人格或地格中有15、16、23、24、32、33、41、42等財運誘導之數(多錢財,富貴)。
人格或地格中有3、13、16、21、23、31、33、41等首領誘導之數(智仁勇德全備,能領導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