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2012年中國投資率

2012年中國投資率

發布時間:2021-05-21 20:51:46

『壹』 2012年中國經濟趨勢如何

2012年初至今,世界經濟總體上處於緩慢復甦的進程之中。美國實體經濟的表現引人注目,宏觀經濟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歐元區經濟的復甦前景依舊復雜。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多種矛盾交織,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結構性物價上漲壓力較大。我國「穩中求進」宏觀調控的政策重心形成「雙著力」的格局:既著力於保持宏觀經濟形勢的穩定,又著力於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並對我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控框架與措施搭配提出了新的要求。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重申,要繼續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是2011以來,我國一貫堅持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也是我國當前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目前調整存款准備金率的作用更明顯。下調0.5個百分點,市場也會形成存款准備金進入下行通道的預期,能大大激發民間投資熱情,拉動內需。從國際上看,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問題持續惡化。可以預見,發達國家的債務問題在三五年之內難以有效改善。受債務問題拖累,世界經濟陷入溫和的「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並通過貿易、資本流動等渠道影響我國經濟增長。 總之,我國貨幣政策的調整勢在必行
今年結構調整的關鍵是財政政策,盡管中國目前的財政赤字的狀況不樂觀,仍然有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餘地和空間。 必須加快財政結構支出制度的改革,向戰略型行業,特別是微小企業傾斜,為企業減稅,減稅的重點是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減稅的手段則是降低稅率、提高起征點、取消各種不合理的收費。在此基礎上,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建議中央能夠從今年尚沒有花完的財政資金以及超收收入中,騰出一部分來用於對中小企業、新興產業、困難企業和弱勢群體的補貼。
綜合來講,2012年中國財政政策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通過調節稅收政策,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實現擴大內需的目的,並有效減輕部分民營企業的經營壓力。另一方面,通過財政的定向支出,實現對新興產業的政策支持,達到結構調整的目的,並可適度的支持處於資金鏈困境下的中小企業。貨幣政策方面,2012年的基調預計以穩為主,會有適當放寬,不過不會迎來全面放鬆時代。對於存款准備金率,2011年12月初已經進行一次下調,明年必定會繼續下調,並會降低銀行利率,以刺激流動性,不過幅度有限。

『貳』 2008 年~2010年中國投資率、消費率分別是多少

我看到的資料,投資率:09年是47.5%,10年是48.6%。
消費率:09年是48.6%,10年是47.4%。

『叄』 2012年中國的經濟形勢會咋樣呢

一、2008年經濟形勢的基本特點 (一)經濟持續升溫的態勢已經扭轉,開始步入下行通道 2008年宏觀調控政策的累積成效開始明顯顯現,再加上外部經濟環境的改變,出口和投資增幅開始趨降或趨穩,受需求約束,經濟增長率開始高位回調。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可比價格),7月份由6月份的16%降低到14.7%,8月份進一步降低到12.8%。股市、房市交互推動,持續快速升溫的情況也得到根本改變。這些情況表明,經濟持續升溫的態勢已經扭轉,開始進入下行通道。 (二)價格漲幅持續攀高的態勢也出現新的變化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回歸「5」的時代。8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9%漲幅比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這是自2007年7月份以來,CPI同比漲幅首次回落到5%以內。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再創12年新高,8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0.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5.3%。 隨著國內秋糧豐收在望,有效供給得以增加,新漲價因素逐漸消失,在翹尾因素進一步減弱的情況下,CPI將進一步回落。雖然PPI漲幅較高,但由於不能充分傳導,所以不會大幅度推高CPI。預計12月份CPI可能降至3%以內,全年有望控制在6%左右。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需求下降,再加上美元不斷走強,投機原油期貨的需求減少,原油價格不斷降低,資源性產品價格將走穩走低,這對穩定PPI的走勢比較有利,與此聯系,國內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也將逐步回落,PPI漲幅將掉頭向下。 (三)美國金融問題發展引發世界經濟走弱的可能性加大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問題持續發展,對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對美國實體經濟和世界經濟的不利影響逐漸顯露。繼「兩房」問題之後,雷曼兄弟公司又申請破產,美林證券被收購,美國五大投資銀行或申請破產,或改行。這些情況表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引發的金融問題還在發展中,其對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的影響還在發展中。金融衍生產品曾經起到分散風險,擴大流動性,擴大房地產等方面需求的作用,而金融衍生產品的問題,也會集中引爆風險,緊縮流動性,緊縮房地產等方面需求。前者對美國經濟繁榮曾經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後者則會導致美國經濟走向蕭條。目前這一問題還在發展之中,美國政府、美聯儲、國際銀行組織紛紛採取措施控制這一問題的發展,但大量增加財政支出,會引起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導致美元進一步走弱,有可能引發美國長期雙赤字所潛伏的經濟危機。 二、2009年經濟形勢展望 2009年的經濟走勢很大程度取決於政策的調整情況。從三大需求分析,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一)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升級潛伏減慢可能 受股市走弱影響,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速減緩;隨著企業困難增加和勞動工資成本的提高,就業增長預計也將受到一定影響,並進而影響居民收入增長。經濟趨冷的苗頭,可能會從多方面影響到居民的消費信心,改變居民的消費預期。考慮到目前買房需求的變化,油價提高和用車條件的變化對家庭買車需求的影響等,應該注意未來消費需求增長放緩、消費結構升級步伐放緩的問題。這個問題一旦發生,其影響鏈條很長,會從終端需求逐步向上游產業傳遞,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比較長時間的調整。 (二)房地產投資和企業投資潛伏減慢的可能 2008年中國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同比和環比漲幅均呈現持續回落態勢,深圳等部分特大城市房價,出現了明顯下降。這一變化引起了普遍的看跌預期,導致住房銷售量減少。從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看,預計這一態勢會進一步發展。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必須加以控制,但也要注意大漲之後出現大落的可能。如果僅僅由市場進行調節,預計未來住房市場將繼續低迷,加上貸款緊縮因素,估計會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因現金流斷裂而陷入困境,房地產業有可能進入周期性調整。由於房地產建設周期比較長,一般在5年左右,因此調整一旦開始,預計會持續較長時間。這一情況必然會影響到房地產投資增長。 受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工資成本提高,融資困難和融資成本提高,節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較為明顯。另一方面,隨著總需求增幅放緩,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提高產品銷售價格轉移成本上升壓力的空間有限。2008年家電產品、轎車產品等醞釀的提價活動最後都沒有實現,相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價格水平還有所下降。綜合這兩方面情況,企業的經營困難比較突出。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9.4%,增幅較上年同期降低了近10個百分點。企業利潤減少,經營困難加大,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能力,進而影響到企業投資的增長。 近年來的投資調控,重點控制政府主導的行政性投資,投資增長更多的依靠市場引導的投資。房地產和企業投資是市場引導投資的主體,其中房地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五分之一強,企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也較大。這些投資增幅下降,預計對全部投資增長將產生明顯影響,因此,2009年投資增長有可能明顯下降。 (三)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可能繼續降低 受金融問題的影響,美國實體經濟在2009年可能顯現走弱態勢,就業與收入增長的問題將進一步發展,美國市場需求將進一步疲弱。受美國金融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影響,預計歐盟和日本經濟也會呈現走弱態勢,而且可能先於美國。受此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也將進一步疲弱。受財政赤字擴大的影響,美元可能繼續走弱。這些都會對中國出口形成不利影響。經過2008年各類因素變化的洗禮,中國出口企業開始調整升級,並取得一定效果,但出口企業面對的困難仍然很多,如果國際市場需求進一步收縮,人民幣繼續升值,預計對出口仍將形成較大制約。綜合這些情況,預計2009年出口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減慢。特別在美國經濟出現較大問題並帶動世界經濟進入衰退過程時,預計出口增長下降的幅度將比較大。 綜合對三項需求變化的分析,如果放任自流,由市場自發調節經濟發展態勢,則2009年中國經濟可能表現為繼續下調的趨勢,若外部經濟環境發生大的變化,與國內諸因素組合,則可能導致經濟增長出現較大幅度回調。 三、要充分估計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 綜合分析各種主要影響因素和國際經驗,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經濟已經並將繼續呈現二戰後一些國家曾經出現的那種「趕超型」發展,經濟持續保持較高增長,三次產業產值結構、就業結構、城市化率、居民消費結構和水平等將加快趨近發達國家的特點。從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進程分析,自2001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消費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共同推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雙加速的階段,預計將持續較長時間。2003年以後,中國經濟已經連續5年快速增長,2008年,在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累積作用和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下,經濟出現了高位回調的變化,這一變化對於將這一輪經濟較快增長更長時間的保持下去,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支持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仍然存在,包括資金、勞動力、技術等要素保障水平較高,國內消費投資市場繼續拓展的空間仍然很大,我們已經積累了較為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只要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的力度和調節的時機,就能夠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在世界經濟走低的背景下繼續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總體態勢,並對世界經濟形成積極拉動。 首先,國內消費市場拓展空間巨大。中國是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比較,居民生活水平比較低下,改善生存狀態的要求比較普遍。在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支持下,預計在汽車、住房等方面的需求會持續擴大。與巨大的人口規模、巨大的城鄉之間轉移的人口規模聯系,可以認為中國未來消費市場拓展的空間十分廣闊。 其次,國內投資增長潛力巨大。就業壓力和改善現狀的迫切願望,形成了高漲的投資熱情;房地產、汽車工業發展帶來的產業規模擴大、產業內部聯系深化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等變化,為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巨大的國民總儲蓄和國外投資,為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在這些因素支持下,國內投資增長潛力巨大。 第三,國內資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十分迫切,必然推動住房需求不斷擴大;需求必然拉動住房建設、城市建設不斷擴大,因此,房地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房地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股票市場方面,隨著國民總儲蓄的不斷增加,尋求投資的資金數量不斷增加,規模巨大;隨著工業化、城市化持續快速推進,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資產質量會不斷改善;隨著股市的自身調整和基本制度規則的完善,監管的完善,股市投資活動的規范性將不斷增強,風險趨降;隨著股份制改革的推進,體制機制完善會支持股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因此,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發展前景都十分廣闊,中國的資產市場還是十分年輕的、成長性非常高的市場。 第四,政府的宏觀調控經驗不斷積累,宏觀調控在穩定經濟運行,防止大起大落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一輪經濟較快增長動力十分強勁,但並未出現經濟全面過熱,相反,出現了持續5年的較高增長。這表現了宏觀調控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加突出。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是主動調控的結果。針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宏觀調控政策及時作出反應,包括調整貸款額度,下調貸款利率和部分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降低高新技術企業和微利小企業的所得稅率,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貼息和擔保;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徵收辦法等。這些對於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改善股市投資環境都有積極作用。

『肆』 2012年中國GDP總額多少

2010是40萬億,2011由於通脹5%,變成47萬億,名義增速在18%,實際是9.2%。證明除了通脹因素之外,3.8%是計算的固定基差。3.8%佔14.2%的27%左右。

所以假設2012CPI降到3%,GDP放緩到9%,那麼12%,乘以一個27%等於3.2%,所以總增長會是15.2。這個是保守估計。

47萬億乘以1.15等於54萬億人民幣。

假設考慮到升值會到6.1.但是美元肯定也進入了升值周期,而且美元幅度應該更大,必然小於9萬億美元。(但是2010才6萬億)

美元幅度真的更大,外匯占款的流失會影響GDP進一步下降到8.5%,那麼通脹會變成2.5%,這個就會變成11+3.1=14.1. 46.7=53.6

綜上,這個數據似乎有點誇張。唯一的可能性就是2011年的通脹並不止5%。

『伍』 2012年中國投資回報率僅2.7%,調整價格之後的稅後投資回報率,2012年中國已經降低到2.7%的新低水平。

點融網平均投資凈收益率在15%-20%之間

『陸』 從2012.2014年,中國雖然經濟增長下降,但仍然佔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是多少

1.增長火車頭2.全球平衡器3.需求支撐者4.匯率壓艙石5.資本新源頭6.治理鼎新篇7.減貧大手筆8.貿易反保護2013年,在世界經濟復甦緩慢、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7.7%的增長水平,經濟總量躍上新的台階,佔全球的比重預計超過12%,比1980年提高10個百分點。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的地位得到持續提升,製造業的崛起發揮了重要作用。199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僅相當於全球製造業的2.6%;2011年上升到20.7%,展示了全球製造大國的實力,為持續擴大的對外貿易提供了重要支撐。2013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以4.16萬億美元的規模再上新台階,首次超過美國上升為全球第一的貿易大國。同期,中國還以1176億美元外資流入和902億美元的對外投資規模,扮演著全球直接投資大國的重要角色,並憑借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逐步上升,開始躋身於全球金融大國的行列。經濟發展提升了中國的全球地位,也為世界各國帶來了發展機遇。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1980—2012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0%,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3.4%。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幾年中,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迅速上升,對帶動世界經濟走向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中國的經濟發展,改變了世界經濟的「南北」格局,促使全球經濟重心東向移動,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全球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提升,加速了全球產業轉移,促進了全球分工深化,提高了全球資源的配置效率。中國發展形成的巨大廉價商品、服務供給和保持持續增長的能力,對全球控制通脹和減緩全球經濟波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不斷壯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正在促使中國成為全球商品和服務的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市場,快速增長的中國對外投資為全球跨境投資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

『柒』 中國2012年經濟形勢怎麼樣

2012年中國面臨幾方面的挑戰,首先是房地產市場的走向,因為這不僅僅涉及民生,還涉及很多行業,比如材料、室內裝潢、家電甚至製造業等等。另外,地方政府財政也會受影響。

第二大挑戰在於民營經濟。金融危機之後出現的一個傾向就是過度的國進民退,把很多民企擠到依靠高利貸才能生存的局面。特別是最近半年,民企面臨的壓力驟增。但與此同時,每年新增就業的90%來自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民企。在民企資金短缺的大背景下,如果2012年局面進一步惡化,民營企業的問題會從經濟問題轉為社會、就業和穩定問題。

第三大挑戰來自國外,尤其是歐洲的債務危機,以及歐元的深層次的問題,這些都會對中國出口帶來影響,並且其影響在2012年會更具體、更嚴重。

不過,另一方面,對中國有利的是,美國經濟並不像很多人所預見的那樣悲觀。相對而言,美國的問題非常不同於歐洲。歐洲的最大問題是財赤和國債水平雙高,而稅收佔GDP比重也已太高,歐元區國家財政稅收佔GDP的41%。歐洲要改變目前的局面,只有兩個選擇:一方面是增加稅收,但這條道走不通,對經濟打擊會特別大,社會無法承受;另一方面是縮減開支,對經濟也會造成非常大的沖擊,也走不通。相比之下,美國不一樣。2011年美國財赤是GDP的10%左右,比歐盟還要高,國債總水平是GDP的100%左右。但看看美國的稅收水平,實際上非常低。聯邦、地方稅加在一起,2011年總的稅賦水平是GDP的24%。所以美國的問題在於征稅少。

『捌』 2012固定資產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來源: 國家統計局網站2012年1-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6483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6%,GDP為519322同比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70.25%

『玖』 2012年中國經濟發展目標中國經濟增長率首次低於8%意味著什麼

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企穩向好,前三個季度GDP增長分別6.1%、7.1%、7.9%,整體表現好於預期。在外部需求放緩的情況下,政府採取了一攬子刺激內需的政策,投資快速增長,消費穩步提高,對國民經濟的復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2009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H)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均保持較低水平。從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2009年2-10月CPI均為同比負增長。11月份,受翹尾因素和季節性食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CPI實現年內的首次轉正,同比增長0.6%。從生產者物價指數來看,受經濟危機影響,1~6月份,PPI逐月下滑,降幅較大,從7月份開始,隨著經濟的回緩,市場需求上升,PPI觸底回升,但仍低於CPI增幅。經濟景氣指數及經濟增長預期的變化反映了經濟增長的基本趨勢,是經濟周期變化的晴雨表。2009年下半年,各類經濟景氣指數普遍提升、增長預期不斷調高,經濟回升勢頭強勁,中國從恢復性增長階段進入穩態增長階段。 預測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區間為9.6%~10.0%,在9.8%左右變化,變動幅度為0.2個百分點,宏觀經濟運行呈現如下特點: 第一,宏觀經濟出現高位粘性增長。2010年,中國GDP增長率恢復正常水平,與潛在GDP增長率日益接近,全年預計GDP增長率達到9.8%,內需增長動力比較充足。 第二,經濟增長速度呈現由高到低的變化趨勢,2010年一季度增長速度為最高,接近11%,下半年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影響這一趨勢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2009年基數的影響,2009年上半年基數較低,下半年基數較高;二是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的效應也將在2010年上半年得到充分的釋放,導致經濟增長速度較快。 第三,投資消費結構將得到改善。2010年政府將繼續加大刺激消費的力度,加上就業形勢好轉、資產價格上升帶來的收入效應和財富效應,消費有望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超過17%。相對於2009年30%以上的較高增速來說,2010年投資增長幅度將有所降低。但由於政府4萬億投資計劃很大一部分是中長期的基礎建設投資,具有較強的慣性,故判斷2010年投資增長率仍將保持在24%以上。 第四,出口對經濟增長出現持續的正向拉動。盡管貿易摩擦有日益激烈的跡象,但是我國的出口環境還是有明顯改善。2010年進出口規模增幅大概在17%至18%之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為持續的正拉動。由於出口退稅、出口信貸、財政補貼等財稅政策手段,2010年出口將進一步穩定,出口結構有所改善。 第五,物價水平出現溫和上漲。2010年GDP增長率仍在潛在增長率以下,總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仍顯不足,部分行業嚴重產能過剩,糧食庫存比較充裕,物價總水平不會大幅回升。但是,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高位運行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再加上2009年下半年以來國家主動調整水價、油價等公共產品價格,也會直接加大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壓力。根據本課題組的估算,預計2010年CPI增長4%以內,不會出現大的通貨膨脹壓力。

『拾』 誰能告訴我2012年中國股市預期市場回報率是多少

2012年中國股市預期市場回報率是3.17%。

閱讀全文

與2012年中國投資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對象分 瀏覽:728
凱裕金銀貴金屬 瀏覽:394
展博投資管理 瀏覽:980
壹理財下載 瀏覽:144
貴金屬看盤技術 瀏覽:930
外匯ea三角套利 瀏覽:389
寶盈轉型動力基金今日凈值查詢 瀏覽:311
abl外匯軟體 瀏覽:817
天使投資移動互聯網 瀏覽:315
中翌貴金屬老是系統維護 瀏覽:225
歷史期貨松綁 瀏覽:23
信託借款平台 瀏覽:214
吉林紙業股票 瀏覽:324
貴金屬元素分析儀 瀏覽:30
融資打爆倉 瀏覽:645
分級基金A還能玩嗎 瀏覽:289
網路貸款平台大全 瀏覽:358
13月房地產到位資金 瀏覽:744
姚江濤中航信託 瀏覽:518
coding融資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