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麼周期下操作,每筆單入場都要有計劃,這個准備不是准備贏多少錢,而是准備好虧多少錢,人人都知道投機成功的最基本一條就是保住本金,怎麼保住?把虧損准備好,以免出現超支的情況,一旦超支額過大,可能你就得跟這個市場拜拜了。
很多人虧損單能抗很久,甚至不惜加倉豪賭,但對盈利單卻時時刻刻在提心吊膽,總是賺一點就跑,總是在不斷地『止小盈』而『抗大虧』,止盈本質上和止損沒有任何區別,不要因為單的盈虧而影響你的操作,我的建議是一旦手裡的單出現了盈利,那麼就把你前面的止損價向上(下)移動,自然而然地也就成為了止盈單,不要有目標位,總是不斷地移動止盈單,當然,這里的止盈單可以有多種設置,譬如:1/2倉的止盈可以較窄,剩餘1/2的止盈可以較寬。具體的情況就看你對趨勢的把握了。
能做到有計劃的虧+無計劃的賺,也就不太容易被市場洗出去了。
如果能做到對大行情的識別就更有助於止損止盈的設置以及止盈的技巧了,但這個不是最重要的。
㈡ 期貨職業規劃有哪幾種
這活我接了,我來告訴你這個沒有什麼職業規劃,期貨公司營業部現在普遍開始輕型化發展。所謂內勤崗,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就是客服、開戶這兩個崗位,你只要保證開戶合規就OK了。
至於職業規劃,兩條路
1、在後台崗位多幹活多聽多學多問(三線城市一般然並卵),廣交各類朋友,學會交易技術——基本上很難,然後有機會找個CTA去做風控之類的,這個幾率十分渺茫。
2、在後台多學多留心,然後以後頭腦發熱轉崗或者公司調你轉崗去做業務,運氣好可以掙點小錢,運氣不好就幾個月不達標走人。
3、如果是國內大公司,券商系的話,爭取轉崗去當地證券營業部做IB,以後就看自己了。
4、我建議你有好的地方趕緊換下家才是正道。
㈢ 一個期貨交易計劃怎麼制定
怎樣定製期貨交易規則?首先先清楚什麼是期貨交易規則,所謂原則就是必須要遵守的,是能夠幫助交易者很好的實現盈利的,接下來如果想炒期貨的話,這種交易計劃的制定是相當重要的,也應該遵守著原則。
1:多空一條線 市場說了算 ,跟著市場走 吃喝不用愁
2不符合交易信號,.看不懂的行情堅決不做。
3.逆市的單子堅決不做,不貪圖小利,不做逆市中的反彈,也不做長勢中的調整。
4.盤整震盪行情不做。
5.不滿倉操作。
6.到止損信號的時候,止損一定要堅決,毫不猶豫
另外還需要明白
1.市場是多是空別去猜測,市場給出一個方向後,一般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會輕易轉方向,別天天盼市場轉向,要致力於順勢而為。
2.看市場的方向和轉向,必須用大周期的均線和在形態突破,絕對不能用一兩天的周期上下結論。3.看清方向,控制倉位,錯了及時退出,對了要堅守持倉。
4.學會盈利退出做好止盈。
綜合來講一定要遵守交易紀律,克服恐懼心理。低調處理你的財務,記住期貨風險很大,永遠敬畏市場,自已只是市場中微不足道的一員。
接下來以豆粕1905合約為例,介紹下多空一條線的操作方法 ,以紅色壓力線為例,線之下是空單,如果上破壓力線即為多單,同樣白色支撐線之上為多單,下破白色支撐線即為空單。
如果你贊同我的分享請關注,評論,點贊,支持,謝謝大家!!!
其實想要做好期貨也沒有這么的難,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幫助交易者。
㈣ 如何制定期貨操作計劃
它有兩個要點:一是價格預測,解決是否以及何時買入或賣出一種特定的合約的問題;二是風險控制,回答投入多少交易資金以及何時止損的問題。
交易計劃在被執行的全過程中,應該根據需要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嚴格遵守交易計劃是成功的期貨交易商的共同特徵。新手應該考慮在實戰之前,通過模擬交易檢驗他們的交易計劃。
價格預測。期貨交易利潤來自低買高賣,說起來似乎簡單,但這就要求交易者對未來數周或數月的價格走向作出判斷。也就是說,需要一個價格預測方法。大多數交易商依*基本面的變化或技術分析來預測價格。也有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試圖發現新的方法和指標用來判斷關鍵價位。有很多人宣稱發現了預測價格的「真經」,然後就向你推銷信息。對這些誇誇其談不可輕信。
一般交易商在開始時傾向於使用他們感覺不錯的價格預測技術和模式。實戰中的成敗能夠檢驗這種方法的效用並有助於它的發展和完善。有一點很重要,在每次對預測方法進行調整之後你要考查該調整的效果。只有被證明能提高預測效果的調整才被最終保留。經過這樣的過程之後,你最終將發展出一套能給出可*的買賣信號的交易模型。當然,也有可能你對這個模型不滿意,轉而去研究另一個。最後還應該指出,過去很好用的模型在將來未必仍有效。
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意味著對每一個期貨交易頭寸都要建立止損和盈利目標。在盈利和虧損的關繫上,首先盈利目標要大於可能的損失(止損),只有這樣的交易才是有利可圖的。其次,盈利的次數和虧損的次數也很重要。舉個例子,某交易商在使用某種交易模型時錯誤和正確的次數各佔一半。然而,他把每次錯誤帶來的損失限制在500美元以內,而每次正確帶給他的盈利達到1000美元。長此以往,這種交易必然是盈利的。
㈤ 如何寫期貨交易計劃(最好有範文)
這個計劃你是為自己寫的還是為老闆寫的。這可不一樣。
如果為自己寫的,無內非就3點,開倉標容准,平倉標准,止損標准。
如果是寫報告,除了上述交易計劃外,你還必須寫風險評估內容。也就是,這個計劃的風險系數。
大致就這些,具體沒有什麼格式,力求簡潔明了。不要過分的論述。這樣老闆看了會很煩。
㈥ 做 期貨的具體步驟
期貨知識入門
作者:融易通
您對這篇文章中涉及的內容有任何問題,您對手中持有的股票期貨外匯有任何擔心
大盤走勢有任何疑惑,您還關心哪些股票的趨勢,隨時可以進入開元社區提出問題
所謂期貨交易,也叫「合約交易」、即合同交易,交易者之間的交易相當於只是簽了一個合同(不象股票買賣,交易一旦發生就意味著錢貨兩清了),該合同今後還可以轉讓(即所謂的平倉);維持合同權利的基礎就是保證金:保證金如果沒有了就沒權利再繼續持有合同了——當然,如果以後又有保證金了、以後還可以接著再玩(跟打麻將的規矩差不多吧~)。
保證金一般占合同金額比例的5——20%,所以,當行情波動5——20%時,某一方的盈利可能翻番、另一方則理論上分文不剩。因此,期貨投機的重要表現形式就是「逼倉」——令某一方保證金不足而被迫「平倉」——俗稱「斬倉」——從而獲利。相對而言,由於在短時間里籌集貨物的速度一般比籌集資金的速度要慢,因此期貨的逼倉經常表現為「多逼空」。最直觀的表現是,在現貨行情疲軟、期貨行情不跌反漲時,十有八九是要發生逼倉了。
保證金制度具體是如何履行的?
如果把期貨保證金與買樓花的定金相比較,只不過期貨保證金主要的不是購樓「貨款」的一部分、而是用以平衡多空(或曰買/賣)雙方隨時發生的浮動(以及事實)盈虧。以天然膠為例:多空(或曰買/賣)雙方在13700元成交後,當行情漲至14100元時,相當於多方有400元/手的浮動盈利、而空方則有400元/手的浮動虧損,交易所隨時要將虧損方虧損部分的金額從其保證金帳戶內劃撥到盈利方的保證金帳戶內(當然還有手續費也要從雙方保證金帳戶內劃撥出來),如果某方出現保證金值低於規定數額(注意:不是說1分錢都沒有了!),交易所有權對其予以強行平倉。
什麼叫逐日盯市制度
由於期貨行情在一天內的波動幅度經常會很大,如果以「瞬間」的盈虧結果來作為對某方實施比如「強行平倉」的行為的話,極有可能一方面引發大量的交易糾紛,另一方面甚至導致整個交易根本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所以交易所一般採取或在收市前的某個時間、或在次一個交易日開市前的某個時間作「資金結算」(此處用詞可能不當,應該怎麼定義記不太清楚了);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證金不足的一方若不能及時將保證金予以補足、交易所才對其行使強行平倉的權力。這就是所謂逐日盯市制度。
套期保值
現貨市場的供需雙方在未來某時間對商品有賣/買要求,因擔心在該時間到來時的價格不利於自己的要求、於是願意在現在期貨市場上的價位先行賣出/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合約 以鎖定成本,此行為即為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分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2種,從事賣出套期保值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用注冊倉單質押作保證金用而不必再准備全部所需要的保證金。從事買入套期保值也可以向交易所申請用其他有價證券質押作保證金用而不必再准備全部所需要的保證金。
期貨市場和批發市場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期貨市場不以實貨交割為主要目的和手段,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實貨交割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事實上已經發生了逼倉。所以,為了迫使實貨交割量減少,交易所會採取一系列的約束措施。主要有:大幅度提高交割月合約的保證金比例、大幅度增加交割手續費等。
什麼叫「爆倉」?
由於行情變化過快,投資者在沒來得及追加保證金的時候、帳戶上的保證金已經不夠維持持有原來的合約了;這種因保證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所導致的保證金「歸零」、俗稱「爆倉」。
什麼叫會員席位
2 期貨入門
與股票買賣一樣,購買會員席位是經紀商(證券公司)的事,跟投資者沒有關系。
期市交易的最小單位是什麼?與股票買賣一樣,也叫「手」。只是對於不同的品種、「手」的標准也不一樣:比如天然膠期貨曾經是5 噸/手。
參與期貨交易的幾個步驟
1、開戶:其過程與股票開戶的程序是一樣的;
2、注資:一般准備「最小單位」所需要的10倍以上的資金為宜。比如「最小單位」需要3000元,那麼就准備30000元吧。
3、了解和熟悉各種交易制度以及相關術語。
4、學會並熟練掌握如何計算浮動盈虧。
交易手續費是如何收的?
開倉時收一半,平倉時收一半。各個交易所或品種之間的標准不一,大約相當於2、3個點的值。
期貨合約里的 「2月」、「8月」是指什麼?
指的是合約截止月份,也叫交割月份。
關於「套利」:
比如某甲在13700元買進R308(即2003年8月交割的天然膠合約)、計劃在R311上拋出,假如要在同一時間完成、二者之間的價差(也叫基差)必須大到什麼程度才有利可圖呢?這里涉及這樣一些費用:
從事套利在期貨市場上投入保證金的利息支出;
購買天然膠的貨款所佔用資金的利息支出;
8--11月的倉儲費用;
增值稅:(賣價-買價)X 0.17;
假設以上項目內容合計為350元,就意味著當在同一時間R308為13700元/噸、R311為14050元/噸 以上時,理論上同時買R308賣R311是穩賺不賠的。
如果你還不急於「兌現」,這期間只要假設R312比R311高出一定的價位、都可以在平掉原來持有的R311合約的同時、轉拋R312。
再介紹一個極端的例子(這是我在1996年底為國家儲備局設計的套利方案):
儲備局常年要囤積一定數量的天然膠,假如想通過期貨市場從事套利,在同一時間不同合約之間的價差呈什麼樣的比價時其才會有利可圖呢?
首先是「近」高「遠」低,其次是操作行為上的先拋後買。這里涉及這樣一些費用:
從事套利在期貨市場投入保證金的利息支出;
因賣出天然膠所回籠資金的利息收入;
套利期間所節省的倉儲費用;
少支付增值稅的收益(賣價-買價)X 0.17。
假設以上項目內容正負抵消後合計為250元,就意味著有機會進行「空頭套利」。
(綜上所述,一個完善的期貨市場是不容易出現惡性逼倉的——因為套利盤的存在會令「基差」經常處於一個非常合理的比價狀態。)
關於惡性逼倉
惡性逼倉的最惡劣行為是棄盤、也叫棄倉。當逼倉主力感覺到逼倉的風險已經堆積到無法釋放的地步時,其會將所持有的合約快速集中到若干個「新」席位(一般情況下,該席位的所有者或無人敢惹、或傻得可愛、或願意「監守自盜」)上(其實,整個逼倉的過程一直也是在各個席位之間倒倉的過程)。這樣,逼倉的「利潤」和本金被倒出來了,在「新」席位上僅保留「初始保證金」——也就是維持保證金;一旦行情逆轉、其立即就會出現保證金不足的現象;由於此時「逼倉」主力已經人間蒸發(象前段時間的薩達姆一樣)、所以很快就會發生因無人抵抗而導致的連續「停板」。而交易所很快會發現這些「新」席位已經「爆倉」了,席位「爆倉」的後果就是交易所要接下其手頭上的的所有未了結的持倉。交易所為了自保,必然會要求「對手」掛出平倉單;但是,這時候「對手」離解套還早著呢!!
於是,交易所面對的就是這樣一付爛攤子:協議平倉吧,雙方都說自己的合約還處於虧損狀態(整個市場忽然找不到賺了錢的席位了);如果不協議平倉,行情運行方向對交易所被迫承接下來的合約還將繼續不利、交易所又怎麼承擔得起……
外匯期貨和指數期貨:
我們平時所說的外匯期貨也叫外匯(現貨)按金交易,是投資者與銀行之間發生的現匯交易。所謂行情,其實是各個「報價行」之間報出的價:分買進價和賣出價;當投資者「買進」的時候、銀行就對應地「賣出」。直接和銀行交易只存在買賣差價(一般為5—7個點,10個點也很正常;行情變化特別快的時候也可能為30—50個點)、而沒有手續費,此外還可能涉及「息差」——即投資者買賣幣種之間存款利息的差額。
舉例:某甲在2001年11月末看好美圓兌日圓的匯率,於是拋日圓買美圓(即使投資者手頭持有的就是美圓也可以這樣操作,因為「投資者手頭持有的美圓」只是保證金而已);假設在124拋日圓買美圓合20萬美圓的規模,在134時再把日圓買回來,相當於贏利200萬日圓——折人民幣12萬元。正常情況下所需要的投資額為5萬元人民幣的等值外幣。(其間所需的時間約為3--6個月)
指數期貨是直接將指數「貨幣」化。比如令(即人為規定)上證指數每一個點的價值為200元/手,當上證指數從1350點升至1500點時,投資者每買一手(約需投資 1500X200X0.05=15000元)就有機會盈利30000元。
㈦ 期貨計劃書
除了你自己誰能了解你的實際情況,投資計劃沒人能幫到你
網上應該也沒有相關資料
我就先拋磚引玉簡單講講吧
首先,測試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了解自己能夠接受多大虧損
其次,你要想清楚自己要做到多少盈利,一個具體的數字,比如1個月10%(我隨口說的,根據你實際情況)
然後,把這樣一個盈利做成一個計劃,一個月百分之十那麼分到每一天是多少?自己算算清楚
最好,就是上面的朋友們說到的一些具體的內容了,包括什麼時候止損,什麼時候止盈?怎麼樣進行風險控制?怎樣讓每天達到預期目標?然後達到月目標?這些可不是我三言兩語能說得清了
呵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