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寧德時代100億資金投建寧德車里灣鋰離子動力電池基地
財經網汽車訊寧德時代自籌100億資金投資建設寧德車里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目前已動工。
2月26日,寧德時代官方發布公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於2020年2月26日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建設寧德車里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的議案》,公司擬投資建設寧德車里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出貨量方面,據同花順消息,韓國SNEResearch發布了2019年全球鋰離子動力電池出貨量榜單,去年全球整體鋰離子動力電池總出貨量為116.6GWh,同比增長16.6%,榜單前十名中,中國電池廠商占據了5個席位。
數據顯示,寧德時代以32.5GWh的出貨量位居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的第一名,同比增長38.89%,並擴大了4.47%的市場份額。松下則以較小差距緊隨其後。
客戶供應方面,據證券時報消息,寧德時代目前為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廣汽、長安、東風、金龍、江鈴、蔚來、威馬、小鵬等車企配套動力電池產品,在海外市場與特斯拉、寶馬、戴姆勒、現代、捷豹路虎、標致雪鐵龍、大眾和沃爾沃等車企進行合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寧德時代擬在印尼建廠 將投資50億美元
財經網汽車訊近日,印尼海事與投資部副部長SeptianHarioSeto表示,寧德時代計劃在印尼投資50億美元興建一家鋰電池工廠,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
印尼方面稱,寧德時代已與印尼國家礦業公司PTAnekaTambang簽署協議,要求寧德時代確保60%的鎳被加工成電池,並且第一批電池於2024年完成生產。
目前,大部分電動車主要使用鎳鈷錳三元鋰電池,NCM811型鎳鈷錳三元鋰電池是寧德時代的重要產品,811是指鎳鈷錳的比例為8:1:1,其中鎳的含量最高。
此外,國產寶馬純電動車BMWiX3所使用的就是NCM811型鎳鈷錳三元鋰電池,而供應商則是寧德時代。
資料顯示,印尼是世界第一大鎳生產和出口國,鎳礦資源儲量約13億噸,探明儲量6億噸。
除了寧德時代,特斯拉也有意在印尼建電池工廠。據報道稱,特斯拉將在2021年1月派代表團前往印尼,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表示,將以環保的方式有效地開采鎳,希望可以長期與印尼合作,並提供大額合同。
若寧德時代印尼工廠建成,它將是寧德時代繼德國圖林根州工廠之後的第二個海外工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斥資190億投資上下游產業 寧德時代究竟在恐慌什麼
在新能源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的寧德時代從未想到自己會感到恐慌。
8月18日,汽車預言家從相關渠道獲悉,寧德時代牽頭的電池資產管理公司正式成立。股東包括蔚來中國運營實體蔚來(安徽)控股有限公司、寧德時代、國泰君安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據寧德時代方面對外透露,該公司將推動「車電分離」新商業模式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這是寧德時代發表190億布局上下游產業鏈動作當中的一部分。據8月12日寧德時代發表的相關公告,寧德時代擬圍繞主業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90.67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幣種,有效期限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這在A股市場當中極為罕見。「以證券投資方式」、「投資總額不超過190.67億元人民幣」。簡單來說就是寧德時代希望用不超過190億的真金白銀對A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買入其股份。
且不說寧德時代的目的是什麼,但就資金量而言,在動力電池行業已經令人嘆為觀止。正如消息人士評價的那樣,步步緊逼的從某種程度上這或許反映了寧德時代內心的恐慌。
1
寧德時代190億投資是畫大餅還是胸有成竹?
此次寧德時代宣布的上下游產業鏈投資計劃共計投資金額190億,約佔2019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的50%。資金來源方面,寧德時代表示其中境外投資總額不超過25億美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
汽車預言家在寧德時代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中看到,截止2020第一季度末,寧德時代貨幣資金為371億元,凈現金為225億元。
除了步步緊逼的競爭對手之外,寧德時代此前堅持的811電池技術路線也被外界質疑。根據稍早前相關媒體的報道,寧德時代基本否定了811路線,增量肯定少用,存量只能變通。
可以說,寧德時代必須要以行業領導者的姿態涉及上下游產業,降低動力電池的成本,以獲取市場青睞,這是此次寧德時代190億投資上下游背後的深層次主要原因。
正如相關人士評價的那樣,寧德時代願意掏出近200億真金白銀瞄準產業鏈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應該不是一時頭腦發熱,這也說明了幾個事實:1)A股上市公司正在形成規模效應,產業鏈的優質公司正逐步登陸資本市場;2)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陣營逐步健全,國內循環的產業鏈逐步成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寧德時代被超越,它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之前,有一本《財富》雜志曾經公布了去年的財富全球未來50強榜單,來自美國的Workday蟬聯第一。而中國有16家企業上榜。阿里巴巴、騰訊公司、小米、順豐、融創都在榜單上,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區排名第一的卻是一家來自中國三線城市福建寧德市的寧德時代,它打敗了眾多中國企業,成為了第一。可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年寧德時代已經被其他企業超越了。
在之後的幾年時間里,寧德時代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因為比亞迪後來將專注點放在了新能源汽車上,所以才給寧德時代一個更上一層樓的發展機會。後來更是在國際上取代了松下公司,成為大眾汽車集團的供給商,並且超越了松下,擁有著超大的市場規模,成為全球第一。如今,寧德時代也在加速進行全球化發展,並且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一個世界級的中國電池新能源公司正在悄然誕生,未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能有中國的話語權。
❺ 寧德時代2019成績單:凈利43.5億增長三成,連續三年動力電池銷冠
▲寧德時代產能擴建項目
寧德時代還將自籌資金100億元投建寧德車里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上述產能擴建規劃將為寧德時代增加97GWh的動力電池產能,算上此前的產能規劃,寧德時代總產能將超過300GWh。
從這一情況來看,寧德時代的頭部玩家地位進一步鞏固,市場份額佔比從2018年40.7%上升至2019年的50.5%,強者愈強。動力電池產能擴建,為未來動力電池市場巨大的需求做好准備。但在新能源寒冬之中,動力電池裝機配套的企業卻從去年的89家下降至今年的79家,行業洗牌加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剛果(金)投資礦產的風險分析
剛果(金)礦產資源受到持不同政見的實力派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礦產開發可操作性的難度。例如,加丹加省銅-鈷礦帶被卡比拉總統派控制,錫礦帶則被剛果民主聯盟控制,能源、金礦和寶石等也由不同的政權組織相互爭奪著。國內基礎設施差,公路、鐵路年久失修,運輸設備及礦區環境條件惡劣,路卡眾多,增加了中間環節的成本。眾多礦區現代化設備少,多數停留在人力採挖的水平。吏治環境差,法律法令不健全,有法不依,管理效率低下。
理論上,剛果(金)賦稅比較重,礦業公司稅是營業額的10%,盈利稅是40%,礦產品出口稅是4%。按照投資法的規定,2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可以享受4~5a的減稅優惠。如何靈活適應剛果(金)的投資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一個挑戰。
金融渠道不暢通,中國銀行在剛果(金)沒有辦事處,中國企業支付外匯要從比利時等銀行駐當地的分支機構匯票結算,手續費高達2%,而且速度很慢,提現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盡管如此,2004年以來,中國企業進入剛果(金)的數量仍不斷增加,有很多企業的資金流轉是通過香港公司間接結算實現。
追求投入產出最大化和實現雙贏是確定投資最佳時機的前提。中國國有、民營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尤其是到非洲發展中國家進行資源開發的勢頭強勁。有些已在剛果(金)掏到「第一桶金」的探險者們自嘲這是一種「勇敢者」的行為。
剛果(金)政府鼓勵外商到當地購買礦產開采權、辦礦石市場和礦石洗選、冶煉等工廠,對於到剛果(金)投資辦企業來說是一個良好的基礎條件。剛果(金)礦產最大的優勢在於礦產品位高,價格相對低廉。
據剛果(金)礦業總公司的資料顯示,比利時、美國、加拿大、黎巴嫩、南非、辛巴威、以色列等國利用各種手段,已經直接和間接地控制了剛果(金)80%以上的多金屬資源量,可以說剛果(金)的銅(鈷)礦資源中最有價值的「第一桶金」已經被瓜分,甚至大多礦山已在淺部50m以上被開挖得千瘡百孔。然而,深部找礦和開發目前進程緩慢,研究和開發程度很低。剛果(金)礦業總公司曾一度是壟斷銅(鈷)資源開發的國有企業,但由於經營不善而負債累累,瀕臨倒閉,大多數礦山已停產或廢棄。這些仍有巨大潛力的礦山轉讓價格非常低廉,勞動力成本極低,但同時也有礦山產權的爭議。
我國在剛果(金)從事銅、鈷礦經營的既有民營企業、也有大型國有企業,還有掛靠企業進行個體運作的個人。但絕大部分經營活動還局限在當地私采、收購銅、鈷礦石的貿易上。近期進入剛果(金)從事銅、鈷礦經營的外國公司和人員猛增,截至2008年2月,僅中國的企業已增到百餘家,大型國有公司也有數家,可能導致礦業開發和礦產貿易上的「塞車」和碰撞,也可能再次引發剛果(金)在某些政策上的修訂(包括當地用工方面的政策)。因此,把握當前機遇,及早進入剛果(金)礦產市場將是以較低成本、取得較高回報的明智選擇。
❼ 寧德時代發布2019年財報 凈利潤43.56億元
中國網汽車2月28日訊記者從官方獲悉,寧德時代於近日發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財報,據財報顯示,寧版德時代2019年營業權總收入455.46億元,同比增長53.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56億元,同比增長28.61%。
據了解,寧德時代總結2019年業績增長的原因為:首先,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其次,加強市場開拓,前期投入產能釋放,產銷量相應提升;最後,公司費用管控合理優化,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從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寧德時代總資產1014.82億元,比上年增長37.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377.4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月26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最新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0億元。該筆資金用於投資5個項目,包括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預計合計新增鋰離子電池年產能52GWh。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2019年凈利潤達43.56億元,寧德時代再投300億元打「產能戰」
2月27日,寧德時代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2019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業總收入455.46億元,同比增長53.81%;利潤總額55.24億元,同比增長31.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43.56億元,同比增長28.61%。
今年以來,寧德時代股價大漲超過50%,已接近150元/股,當前滾動市盈率高達75倍,公司市值達到近3300億元,高居創業板上市公司第一位。
即便如此,隨著鋰電池行業爆發式成長,國內外的行業巨頭以及新能源車企們開始自產電池,處於行業第一的寧德時代現在也未必敢說是高枕無憂。同時,寧德時代還需面臨政策補貼逐年退坡和國內外競爭對手夾擊的風險,以及能源潛在危機。
全球動力電池企業研究報告顯示,松下成本控制方面明顯優於其他企業,成本大概在111美元/kWh,而LG化學的成本在148美元/kWh,三星SDI和寧德時代的成本都超過了150美元/kWh。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寧德時代沒有領先於行業的技術,那就極有可能囿於價格,被削弱競爭力。
為了兼顧利潤和成本,寧德時代不得不進一步加碼技術研發,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從2015到2018年,寧德時代研發投入分別為2.81億元、10.81億元、16.03億元、19.91億元,2019年公司研發人員增至4678人,近2017年研發人員數量的兩倍。而作為寧德時代現階段的一個關鍵產品,於2019年下半年推出的CTP技術作為創新降本的成果,能讓電池PACK成本有較大程度下降,極具競爭力。
隨著補貼退坡新能源行業逐漸市場化,動力電池行業階段性的局勢已基本明朗,雖然變數仍然存在,但寧德時代目前依舊被資本市場看好。同花順數據顯示,2月27日,寧德時代現身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位居深股通港資成交額第1位,港資總計成交17.39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寧德時代Q3盈利但無法扭虧 產能擴張和資產減值拖累
財經網汽車訊寧德時代發布第三季度財報。
10月27日晚間,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24%。
盡管第三季度凈利回正,但仍未扭轉上半年下滑業績。根據財報,寧德時代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5.22億元,同比下降4.06%;實現凈利潤33.57億元,同比下降3.10%。
寧德時代在上半年財報中解釋稱,營收下滑主要系宏觀經濟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沖擊、市場需求嚴重下滑,導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動力電池銷售收入減少。
2020年1月至9月期間,寧德時代資產減值損失為8.18億元,信用減值損失為1.96億元。第三季度報告期內,資產減值損失為4.79億元,信用減值損失為0.74億元。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寧德時代採取謹慎式會計原則,三季度收入利潤穩健,大額減值計提拖累增速,影響表觀利潤;第三季度寧德時代市場份額略微下滑,主要受特斯拉(LG配套)增長及比亞迪銷量恢復影響,預計第四季度寧德時代配套的鐵鋰版本特斯拉放量後,份額有望回升。
就大額減值計提與Q3財報表現,財經網汽車聯系寧德時代,但未果。
此外,財報還顯示,為「加大產能建設投資與戰略投資」,寧德時代前三季度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5.8億元;為「新增產能增加投資」,寧德時代前三季度在建工程價值56.56億元,較去年年末增長183.3%,
今年2月,寧德時代發布公告,宣布擬通過非公開募股的形式籌集不超過200億元資金,用於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等五個項目。上述項目建成後,寧德時代將新增超過97GWh的產能,約為當時產能的1.7倍。
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個季度,寧德時代通過籌資活動流入的現金為259.24億元。
在大筆融資、大舉擴大產能的同時,寧德時代裝機量被韓國LG化學反超,由全球第一跌至第二。
根據SNE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學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佔全球市場的15.9%,排名第一,寧德時代以15.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
8月單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0.8GWh,寧德時代以2.8GWh的裝機量排名全球第一,佔全球市場總額的25.9%;LG化學則以2.4GWh的裝機量位列第二,佔全球裝機量的22.2%。
寧德時代與LG化學的競爭愈演愈烈。
日前,外媒報道稱,LG化學正計劃繼續擴大電池生產線,2020年末年產能預計達到100-120GWh,到2023年,年產能將升至260GWh。
東方證券研報預計,2025年寧德時代總產能將達到250GWh。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