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昨天買的天士力600535今天出權配股,但我的帳號里怎麼沒有配的股34.9買的,一下賠了12000多元怎麼回事
你昨天是股權登記日買的 你有資格分到股票!
每10股送你6股 再送2.8(稅前)
如果你是買了1000股的話 送你600股 再送你280塊
當然股價會有所下降!!!
在發個東西給你看吧!你一定會明白的
除權除息
上市證券發生權益分派、公積金轉增股本、配股等情況,交易所會在股權(債權)登記日(B股為最後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對該證券作除權除息處理。
常見問題
股票除權當天,股價何以「大跌」?
一些股民在不了解除權除息有關知識的情況下,對股價除權當天的「大跌」感到吃驚,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這種認識誤區大多發生在新股民當中。
上市公司分紅送股必須要以某一天為界定日,以規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那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在這一天仍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所有股東可以參加分紅,這部分股東名冊由登記公司統計在冊,在固定的時間內,所送紅股自動劃到股東賬上。
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二天再買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已不能享受公司分紅,具體表現在股票價格變動上,除權日當天即會產生一個除權價,這個價格相對於前一日(股權登記日)雖然明顯降低了,但這並非股價下跌,並不意味著在除權日之前買入股票的股東因此而有損失,相對於除權後「低價位」買入股票但無權分享紅利的股東而言,在「高價位」買入但有權分享紅利的股東,二者利益、機會是均等的,後者並無何「損失」。
例如:
某股10送3股,股權登記日當天股民甲以收市價10元,買進1000股共花本金10000元(不含手續費、印花稅),第二天該股除權,除權價為7.69元,此時股民甲股票由原來的1000股變為1300股,以除權價計算,其本金仍為10000元,並沒有損失。
什麼是股權登記日、除權(息)日?
上市公司的股份每日在交易市場上流通,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的時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或參與配股,定出的這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也就是說,在股權登記日這一天仍持有或買進該公司的股票的投資者是可以享有此次分紅或參與此次配股的股東,這部分股東名冊由證券登記公司統計在案,屆時將所應送的紅股、現金紅利或者配股權劃到這部分股東的賬上。這里請投資者注意,上交所規定,所獲紅股及配股需在股權登記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上市流通。
所以,如果投資者想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分紅、配股權,就必須弄清這家公司的股權登記日在哪一天,否則就會失去分紅、配股的機會。
股權登記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就是除權日或除息日,這一天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是不同於可以享有本次分紅的「新股東」,不再享有公司此次分紅配股。
⑵ 天士力是時候補倉了嗎
一、熊市初期不能補倉。這道理炒股的人都懂,但有些投資者無法區分牛熊轉折點怎麼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股價跌的不深堅決不採用戰略性補倉。 二、大盤未企穩不補倉。戰略性補倉不要求一定要買在底部,關鍵是補倉後大盤和個股具有上漲的趨勢和動力。 三、在大盤處於下跌通道中時堅決不補倉。因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股指的進一步下跌往往會拖累絕大多數個股一起走下坡路,其中僅有極少數逆市走強的個股可以例外。 四、大盤處於下跌中繼反彈時不能補倉。所謂:「反彈不是底,是底不反彈」反彈現象本身就說明了市場中仍有多頭在負隅頑抗,間接的說明後市仍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戰略性建倉是不合適的。 戰術性補倉時機的選擇:對於以短線操作為主的戰術性補倉來說選擇的范圍較大,不論投資者現在是處於深套或淺套狀態中,都可以考慮補倉。只要大盤不是正好處於加速下滑途中時,都可以積極參與戰術性補倉操作,關鍵是要把握好個股到達階段性底部的時機
⑶ 天士力PK恆瑞醫葯,誰更強勢,誰更可持續
都評:兩家龍頭企業之所以能夠平穩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單個產品放量增長貢獻收入,另一方面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斷對葯品的梯度建設進行資金投入,從上市以來兩家公司不斷投入資金開發購買新的產品。 天士力和恆瑞醫葯分別是中西醫葯領域領先的公司,但是從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來看,恆瑞醫葯好象稍勝一籌。特別是在財務安全性和增長的內生性方面,恆瑞醫葯的優勢是突出的! 天士力(600535)PK 恆瑞醫葯(600276):中西葯誰更強勢?作者:中能興業投資咨詢 天士力(600535)是國內現代中葯的龍頭企業,是國內最大的滴丸生產企業,已形成了心腦血管系列葯物為主,抗腫瘤與免疫系統用葯、胃腸肝膽系統用葯、抗病毒與感冒用葯為輔的產品體系。目前,天士力的市值為191億元,PE(ttm)為35倍。 恆瑞醫葯(600276)是國內化學制葯的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是化學仿製葯的生產和銷售,包括抗腫瘤葯、抗感染葯、手術用葯(麻醉鎮痛葯)等,其中抗腫瘤葯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目前,恆瑞醫葯的市值為293億元,PE(ttm)為29倍。從兩家公司的股價走勢也不難看出投資者對他們的追捧:圖:股價標准化後對比 以下是對兩家龍頭企業做簡單對比(為了具有可比性,天士力為母公司數據):圖: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對比 從上邊的收入規模看,恆瑞醫葯的收入規模是天士力收入規模的兩倍,這主要是因為恆瑞醫葯收入過億的產品就有八種之多,而天士力僅有三種,雖然復方丹參滴丸收入過10億,仍然是寡不敵眾。而且從增長率看恆瑞醫葯收入增長率相對天士力要高,這說明恆瑞醫葯的多品種優勢起到了很大的驅動作用。 圖:毛利率對比 從毛利率來看,恆瑞醫葯的毛利率已經基本趨於穩定,近三年都在83%左右,而天士力的毛利率近三年一直在70%左右,2010年的毛利率為71.4%。雖然說恆瑞醫葯的毛利率要比天士力高一截,天士力的毛利率也是在穩步提升中,這與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改進還是有很大關系的。兩家公司毛利率有這么大的差別與西葯和中葯的製作所需的原料和工藝不同有著很大的關系。表:對收入貢獻最大的產品簡單對比 天士力的復方丹參滴丸1993年獲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生產批文,1994年正式投產上市,已進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和醫保甲類葯物目錄。2002年至2010年的收入規模從7.7億增長到了12.6億,2010年為公司貢獻了近70%的醫葯工業收入。2010年復方丹參滴丸通過美國FDAII期臨床驗證,現在已經開始籌備FDAIII期認證工作。 恆瑞醫葯的多西他賽商品名為艾素,2002年上市銷售,為紫杉醇類抗腫瘤二線用葯,為國家醫保目錄乙類抗腫瘤葯物,國家醫保使用范圍限二線用葯。2010年的銷售額達到了7.78億元,占抗腫瘤類葯物收入的38.33%。 雖然天士力的復方丹參滴丸已過10億,但恆瑞的多個品種收入均衡增長,總體上看還是恆瑞略勝一籌。恆瑞收入超過5億的有多西他賽(8億)、奧沙利鉑(5億),達到2億左右的產品也有六種:伊立替康、來曲唑、克拉黴素、七氟烷、順阿曲庫胺、厄貝沙坦,其中伊立替康已經通過美國FDA認證,已經在美國上市,未來可能會是恆瑞的一個增長點。而天士力雖然有復方丹參滴丸收入過10億,但其他過億的卻只有兩種:養血清腦顆粒(3億)、水林佳(1億),相對恆瑞過億產品數量來說天士力顯得有點單薄。 兩家龍頭企業之所以能夠平穩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單個產品放量增長貢獻收入,另一方面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斷對葯品的梯度建設進行資金投入,從上市以來兩家公司不斷投入資金開發購買新的產品。天士力最近新上市產品有注射用丹參多酚酸、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第三代亞單位流感疫苗。恆瑞醫葯最近新上市的有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瑞格列汀。 杜邦分析圖:杜邦分析對比 由以上可以看出來,恆瑞醫葯ROE比天士力低十幾個百分點,再詳細分析可以看出在二者總資產收益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ROE相差這么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天士力權益乘數比恆瑞醫葯高近一倍。天士力總資產負債率達到了54%,其中貸款佔到總負債的78.6%,高負債率使得權益乘數很大,雖然說這會給天士力帶來很多杠桿利益,但是其承擔的風險也很大,而恆瑞醫葯幾乎沒有什麼負債。從總資產收益率來看,恆瑞醫葯的總資產周轉率要高一些,但是營業利潤率卻比天士力低。恆瑞營業利潤率低主要是因為銷售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對比較高。 圖:銷售費用率對比 圖:應收賬款周轉率對比 恆瑞醫葯的銷售費用率明顯比天士力的要高很多,主要是因為恆瑞與天士力的銷售方式不同有很大關系。應收賬款周轉率兩家公司相差不大,天士力在2009年有一個跳變,對公司業績影響並不大。 圖:營業收入占經營性現金流比及變化 圖:融資對比 天士力目前研發和市場投入還是比較大,所以要通過融資來彌補自己的資金需求。而恆瑞醫葯幾乎沒有融資,他依靠的是內生式增長,主要是因為恆瑞的多種重磅產品都相應貢獻可觀的收入,這些收入已經可以滿足恆瑞的資金需求。而天士力有可觀收入貢獻的產品相對比較單一,好多新產品都都處在培育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⑷ 天士力集團是否屬於合法的直銷公司
天士力並非合法的直銷公司。
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以下簡稱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
直銷是一種分銷模式,分單層次直銷和多層次直銷,單層次直銷是指企業招聘業務員,直接把產品銷售到用戶;多層次直銷是形成一個一個銷售小組,把產品銷售到用戶。直銷具有四大特點:即有明確的銷售目標客戶群體;沒有中間環節和盡量少的中間環節;銷售的實際的產品,有可以度量的銷售效果;業務員按銷售產品業績獲取報酬。
在我國,從事直銷,需要經商務部核准,並在工商行政機關登記。在商務部直銷管理系統可以查到合法的企業名單,天士力不是合法的直銷公司http://zxgl.mofcom.gov.cn/pages/corp/CorpInfoBorderList.html。
國務院
《直銷管理條例》
第九條 申請人應當通過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商務主管部門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商務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文件、資料之日起7日內,將申請文件、資料報送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全部申請文件、資料之日起90日內,經徵求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予以批準的,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頒發直銷經營許可證。
申請人持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審查頒發直銷經營許可證,應當考慮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和直銷業發展狀況等因素。
⑸ 天士力是不是傳銷
沒接觸過天士力,所以也不敢妄下定論。判斷一個產品是不是傳銷,就看他要不要你發展下線,拉其他人入伙,並且借用國家領導人在那裡見過的話來忽悠,如果有以上信息,多半屬於傳銷。
再簡單點說:騙人買產品,然而實際沒有產品,說有大提成,被騙後就會拉熟人去所謂的購買,拉的人越多所謂的提成越大,被拉來的人也會拉,一直循環、最後騙一群人想盡辦法投入一堆錢什麼都得不到,影響極其大。。。
祝好~~
⑹ 從天士力談「什麼才是讓人放心的企業和投資」
什麼才是一個讓人放心的企業?不是缺乏邏輯而離奇可疑的高增長,不是層出不窮的概念,不是大張旗鼓的炒作,不是心比天高的狂熱和浮躁。 而是做事兒總是很「靠譜」。什麼是靠譜?就是總是在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措施。 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制定一個目標本身是很簡單的。難的是什麼呢?3點:第一,是這個目標的制訂本身,要建立在對事物發展方向上的准確判斷和前瞻性。第二,是走向目標的過程中的執行力,毅力,以及如何保持恰當的節奏。第三,是懂得實現所有者,經營者與股東的共贏。看得准,做得到。這六個字,說著簡單,真能達到的真算是稀缺品種。 有時候這就像投資一樣,我們見過多少投資者抱著不切實際,或者經不住推敲的宏偉目標?又或者雖然定下了一個目標,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永遠是臨時抱佛腳而總是難以貫徹和執行下去? 我想天士力吸引的投資者中,100%的都有被其「看得准,做得到」的特質吸引的成分。 從在黑金最嚴重的時候就開始向國際通行的正規學術營銷轉型、從行業最早GAP種植基地的建立、到「突發奇想」的企業項目化管理體系建設、到十年磨一劍而百折不撓的FDA之路,這一切費力不討好的東西,都在恰當的時候顯示出了其意義所在: 不管是在05,06年的全行業重拳整治黑金,還是09年的突然爆發的垃圾院士事件,或者是10年的葯品原材料大漲中,我們發現天士力居然都「沒咋地」。而看看一些同行,一整治黑金馬上增長熄火;而同被稱為現代中葯骨乾的康緣,2010年原材料稍微波動下馬上毛利率下滑導致凈利潤大幅低於收入增長(還有費用大幅增長因素-而同期天士力的營業成本和費用率甚至在逐年下降);而其跟進天士力的美國FDA項目「桂枝茯苓膠囊」則在幾年的宣傳後再也沒有了新的後文,因為FDA二期的實驗結論是「效果不明顯」...什麼叫踏實穩健?兩相對比讓人印象深刻。 而所謂的共贏,實際上涉及到經營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取向問題。到底是規模最大化,還是銷售收入最大化,還是利潤最大化,或者還是股東利益最大化?前幾個都可以很給力,但是毫無疑問都顯露出經營的短期化、冒險化傾向。那麼股東利益如何最大化?從根本上來講,股東利益是依存在企業內在價值上的,一個試圖將股東利益最大化的企業,必然要做到幾件事:第一,企業必須構建起強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因為只有差異化競爭優勢才能帶來更好的權益回報率和更長的高回報期,也才可能談得上內在價值的最大化。第二,要處理好經營中長期發展與短期利益的協調問題,否則要麼後繼無力燦爛下就死,要麼只有大餅卻無口糧。第三,不得作出嚴重有損股東利益的事情。 我們仔細審視天士力的發展歷程,可以依稀看到這一取向的。毫無疑問,至少在上市後的幾年裡,天士力完全沒有做到銷售、利潤以及規模的最大化,但是從一個企業長期生命周期的角度而言,他們在做的不正是「構建強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嗎? 而在這一發展歷史上最困難的階段,我們也發現其並未盲目冒進或者完全忽略了短期利益的平衡。從2002年到2010年中,上市公司的收入8年復合增長率22.28%,凈利潤復合增長率18.24%,每年公司都有凈利潤大比例的分紅(雖然對此是否合理有爭議,但至少這提供給了股東更多的選擇)。 這一長期的綜合業績,即使忽略掉其正處於歷史上最大的投入積累期,多項資產處於長期的純投入和虧損狀態,也屬於一個尚可水平。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的透視未來,我的問題是,自2010年起的另一個10年,將會怎樣? 「企業的發展主要是把握好一個度。要做到「目標清楚,能力跟上」,要重視人力資源。企業要能把各種復雜的情況和環境考慮到,並且把握住。兼顧利益的均衡是重要的,太快可能反而無法兼顧(2010年股東大會閆希軍語)。」 那麼一個穩健踏實而讓人放心的企業,就等於是溫吞水的低成長企業嗎? 接著上面的話題講。自上市以來直到09年前確實天士力處於一個高支出、較低回報的平台積累期,而這正是很多人看不懂其價值的原因所在,特別是那種只會簡單統計一下過去幾個經營指標的數據,而根本沒有認知到其意義所在的「僵化投資者」。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這種積累期,怎麼可能跨上更高的台階,又怎麼可能享受到巨大的藍海呢?2010年年報顯示4季度代表醫葯工業的母公司收入增速大幅上升(+40.1%),這一情況已經多年未見。那麼這一情況發生的背景是什麼呢?2010年第四季度FDA2期正式通過,公司也圍繞這一事件展開了大規模的學術報告以及營銷活動。 2010年一季度報,母公司的收入增速繼續攀升至51%!而同期的毛利率還在上升。母公司銷售費用率同比有了大幅提高(+73.94%),但總體的費用率增長依然遠低於收入增速(+46.52%)。這與公司藉助FDA2期事件加速進行營銷活動,並且效果極其顯著的背景非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速的收入增長中,母公司的凈利潤增速同比高達90%以上,即使剔除其中的投資收益差額4940萬,並抹平同期所得稅的差異(本期15%,同期11.4%),則母公司凈利潤的增速依然高達56.57%。 需要注意的是,天士力的經營屬性不同於工業設備或者資源類企業的波動特性(比如今年增長100%,但是明年很可能大項目就少了,一下回落到15%)。如果後續數據延續這一態勢,表明復方丹參滴丸這一銷售額十幾億且毛利高達85%左右的重磅葯品正在進入又一輪的高速成長周期!而葯品,特別是慢性病重磅葯品的一個特性就是,一旦使用起來了就形成了高度的穩定消費(醫生和病人都不願意冒險更換,而由於是長期用葯因此具備持續消費的剛性)。 與此同時,多年持續投入而拖累合並報表利潤數據以及權益回報率中資產周轉率的粉針、疫苗、重組人尿激酶原將在2011年全部全面進入市場。在這3-5年間,由復方丹參滴丸領銜主攻,由養血清腦及水林佳等輔佐,由粉針及生物醫葯你追我趕的經營局面已經奠定!而5年後呢?我們發現那時FDA3期的時間點已經跨過,海外市場這一中葯前所未見的巨大藍海,正在接力走來... 而此時再縱觀天士力的整個產業鏈:從上游資源庫,到中游製造工藝及管理體系,到下一步的產能擴張,再到下游的營銷及醫葯商業流通平台打造(「十二五期間將從目前的160家醫葯商業企業擴張到1500家(2010年股東大會閆希軍語)」),全程幾無破綻。 什麼叫投資的美感?這就是。這表明天士力已經開始了新一輪長周期的快速成長了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一個好的企業是時間的好朋友,一個壞的企業總是對時間避之唯恐不及。 那什麼才是一筆讓人放心的投資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恰當的時候,以恰當的價格買入並持有一個讓人放心的企業。 也許這樣的企業不會動輒演繹業績翻番的神話,也許這樣的企業也沒有年年的高轉送或者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帶來的一夜雞犬升天的奇跡。但是,一個可以理解的優秀更重要的是持久的業績,會在時間的魔術棒下帶來足夠豐厚的回報:10萬元以30%的復利滾動10年就將是106萬,而如果真的掌握了「未來優勢型成長型」投資的奧秘,在估值由平價向溢價運動的過程中,更高得多的回報率也不奇怪。這既是復利的美妙,也是成長型投資的美妙之處。 其實如果一個人一生中有幸在恰當的時候重倉獲得過哪怕一次類似的投資,很可能就是改變人生的事件。 「我認為小步快跑,不間斷的適度前進,不冒高風險,要比不知方向的,甚至是失控的高增長安全的多。以前是粗放的高增長,但現在則是嚴格的管理控制。起步型的公司可能很快,但是長期來看更重要的是持久性(2010年股東大會閆希軍語)。」 我說過不止一次,投資一個企業,特別是長期投資,要有自己的邏輯支點。對於醫葯行業,我曾提過一個問題:到底這個行業的發展是處於一個黃金發展的初期階段還是末期階段?這一個趨勢的判斷決定了不同的選擇傾向。如果是末期,那麼最需要選擇的是所有資產和資源都處於快速釋放期的企業,因為已經是收割階段盡快收獲資本利益才是王道;但如果你相信目前剛剛是行業大發展的初期,那麼那種具有高度的前瞻性,早已開始並且始終在努力打造自己的長期差異化競爭優勢,通過多年的積累已經初步顯現出大市值醫葯企業的特徵(請見《選股要訣之:醫葯行業》),在短中長各個區間和產業鏈的各個關節的布局都經得住推敲的企業,才將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所以我才說,投資估值的關鍵,不在於什麼模型和演算法,而是以真正的理解一家公司為前提,再從根本上理解溢價的機理,從根本上區別溢價與泡沫的不同。否則,恐怕就難以避免永遠發出「太貴了」而其實總是在機會來臨時錯失好機會的尷尬了。
⑺ 天士力股票分紅後為什麼還漲
公告上不是說了5月22日除權除息嘛,你是不是在行情軟體上復權了?
⑻ 雙鷺葯業pk天士力 誰更具潛力
近期醫葯股隨大盤調整,雙鷺葯業和天士力強勢橫盤調整,堅定看好二者的版大資金明權顯 擺出橫刀立馬的架勢,堅決狙擊不堅定投資者的拋盤。後市再上一台階實屬必然。一個是中葯現代化的代表,一個是研發創新型的典範,二者都有重磅新葯。如果讓穩健的投資者選擇的話,真是飛燕與西施難以取捨。本人認為作為獨家重磅品種的貝科能似乎發展潛力更勝一籌。【復方丹參滴丸在美國獲得葯品證書前】替莫唑胺這一重磅品種二者都獲得批件。天士力已經放量了。雙鷺葯業今明兩年將加速放量。正在進行I、II期合並臨床試驗的來拿度胺或許可以對抗未來的丹參滴丸在美國獲得成功後的放量。雙鷺葯業的股本相對要小一點。但是天士力馬上要整合 天士力帝益。看三到五年的話,二者發展潛力是不容置疑的都應該重倉配置。如果五年以後能夠有實力對其進行挑戰的話我想只有將來要上市的中信國健【單抗龍頭】以及現在看起來不起眼的沃森生物【疫苗+血液製品+單抗】上海豐茂生物的研發實力不可小視假以時日或許可以和中信國健相抗衡。當然那是五年以後的事了。現在只是留心觀察即可。價值投資者現階段長線持有雙鷺葯業和天士力,三五年後換成加速成長的中信國健和沃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