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的基金會分為哪幾種應該如何注冊呢
美國非盈利性機構大致分為三大類:公益慈善機構(PublicCharity),私有基金會(PrivateFoundation)和私有管理基金會(PrivateOperatingFoundation)。在美國成立非營利公司和成立一般公司沒有其他區別,注冊流程也很簡單。
美國沒有全國性的公司法,所以非營利組織都是分別在各州登記注冊,非營利組織一般歸到非股份公司這個大類之下,申報時需要填寫SCC 819表。該表很簡單,只有一頁,六項內容,主要就是機構名稱,注冊法人和公司負責人的姓名和地址,同時要附一份機構章程,以及繳納注冊費。既沒有資金要求,也不管你有多少成員。非營利公司是無股本的有限公司。
四、注冊美國基金會(協會)需要的資料:
1、美國基金(協會)名稱(英文);
2、董事股東的身份證或護照掃描件;
3、組織宗旨,成立目的。
五、非營利組織注冊步驟:
首先向所在州遞交成立非營利組織的申請。
許多州要求非營利組織至少要有三個董事。但是,也有的州僅要求一個董事組織者。這些州有加州、科羅拉多、德拉瓦、愛達華、密西西比州等。其中科羅拉多州注冊比較容易,且費用便宜。
六、注意事項:
1、你的組織章程最好要有符合免稅的條文。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和成立一個營利公司過程很相似。
2、非營利組織必須遵守公司章程程序,舉行年度大會,接受公司章程。但是,公司成立後,要向聯邦和州有關部 門申請獲准免稅,因為免稅的批准並非隨著公司的成立自動授予的。
3、為了符合稅法第 501(c)(3) 條款,非營利組織必須是為了宗教、慈善、教育、文學和科學或者其它公眾利益的目的。
⑵ 美國基金會分為哪幾種,該怎麼注冊
一、美國非盈利性機構類型:
美國非盈利性機構大致分為三大類:公益慈善機構(Public Charity),私有基金會(Private Foundation)和私有管理基金會(Private Operating Foundation)。
1、公益慈善機構:主要直接或間接地從公眾或政府等各種途徑獲得大量的募集收入資助,公眾支持范圍必須廣泛,不能僅限於幾個個人、家庭、或公司。
一般又劃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 公益慈善機構是教會、學校、醫院;
第二類 公益慈善機構主要的財政支持要來自政府的資助和公眾或其他公益慈善機構的捐贈。國稅局公共支持比例有詳細規定。
第三類 公益慈善機構必須是要支持另一個或更多的其他公益慈善機構,一般稱之為支持組織( Supporting Organization)。
2、私有基金會,又稱非管理基金會,這些組織的收入一般固定會有一個或特定的來源,主要是將募集來的資金在發放給其他慈善組織,並不直接用在自己的慈善項目上。這些私有基金會通常把他們主要的資金去做投資,再把投資所得的收益用來做慈善事務。
3、私有管理基金會,則會用其收入和資產直接來運作自己的具有免稅目的的慈善項目,而一般不會將把所募集的資助提供給其他組織來間接地開展這些活動。通常也不向公眾募集資金。
二、注冊美國非營利組織的好處:
稅務豁免
合格的免稅非營利組織不但收入不用繳納聯邦稅,而且通常也享受州、地方和房產等稅務減免。個人向非營利組織捐款,捐出去的錢可以從其應繳稅收入中扣減。企業的捐款,捐款額在自身年收入3%之內的部分可以免稅。非營利組織還可以在郵局取得批量郵件的郵資優惠,公益慈善組織也可以接受私人基金會的捐贈。
三、注冊美國非營利公司:
在美國成立非營利公司和成立一般公司沒有其他區別,注冊流程也很簡單。
美國沒有全國性的公司法,所以非營利組織都是分別在各州登記注冊,非營利組織一般歸到非股份公司這個大類之下,申報時需要填寫SCC 819表。該表很簡單,只有一頁,六項內容,主要就是機構名稱,注冊法人和公司負責人的姓名和地址,同時要附一份機構章程,以及繳納注冊費。既沒有資金要求,也不管你有多少成員。非營利公司是無股本的有限公司。
四、注冊美國基金會(協會)需要的資料:
1、美國基金(協會)名稱(英文);
2、董事股東的身份證或護照掃描件;
3、組織宗旨,成立目的。
五、非營利組織注冊步驟:
首先向所在州遞交成立非營利組織的申請。
許多州要求非營利組織至少要有三個董事。但是,也有的州僅要求一個董事組織者。這些州有加州、科羅拉多、德拉瓦、愛達華、密西西比州等。其中科羅拉多州注冊比較容易,且費用便宜。
六、注意事項:
1、你的組織章程最好要有符合免稅的條文。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和成立一個營利公司過程很相似。
2、非營利組織必須遵守公司章程程序,舉行年度大會,接受公司章程。但是,公司成立後,要向聯邦和州有關部 門申請獲准免稅,因為免稅的批准並非隨著公司的成立自動授予的。
3、為了符合稅法第 501(c)(3) 條款,非營利組織必須是為了宗教、慈善、教育、文學和科學或者其它公眾利益的目的。
⑶ 美國私募基金的主要組織形式有哪些
在美國,對國內投資者來說,私募基金最典型的組織形式是有限合夥制(Limited Partnership)。有限合夥制是指在有一個以上的合夥人承擔無限責任的基礎上,允許更多的投資人承擔有限責任的經營組織形式。作為一種組織結構,有限合夥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世紀左右義大利航海貿易當中廣泛採用的Commenda契約,更有學者認為其最早的前身可能是穆斯林的一種商業慣例。
在「commenda」這種有限合夥企業中,僅僅提供資本的人只需以其出資額對「commenda」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連帶責任則由直接參與遠洋貿易的船舶所有者和商人承擔。它相對於一般合夥企業而言的制度創新在於:它將合夥人分成了兩類,一類由於不參與合夥企業的日常管理,故只需對合夥企業承擔有限責任;另一類由於參與了合夥企業的日常管理,故仍需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由於不參與合夥企業日常管理的合夥人對於合夥企業的債務責任不同於一般合夥企業中的合夥人,故被稱為「有限合夥人」;由於參與合夥企業日常管理的合夥人與一般合夥企業中的合夥人在合夥企業債務責任承擔上並沒有區別,故被稱為「一般合夥人」。可見,有限合夥企業相對於一般合夥企業的最大優點,是排除了那些並不參與合夥企業日常管理的合夥人可能需要為合夥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風險,因此,有利於吸引投資人以「有限合夥人」的身份對其進行投資。
按照國際慣例,盡管合夥制企業是經濟實體,但合夥制企業的稅收通常採用「透過實體繳稅」原則,即合夥企業不作為經濟實體納稅,其凈收益直接發放給投資者,由投資者作為收入自行繳稅。因此,採用合夥制形式,投資者僅僅就合夥企業收益納一次稅,可解決公司收益多重納稅的問題。採用有限合夥形式的私募基金,基金投資者通常作為有限合夥人,基金投資管理個人或投資管理公司作為普通合夥人承擔合夥企業的無限責任。
為了更好地解決債務和稅收等問題,美國有限合夥制私募基金通常採用的組織結構有三種:
第一種,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作為普通合夥人承擔無限責任,其他投資人作為有限合夥人。所有合夥人在合夥協議中約定,按照費用計算規則向基金經理支付基金費用。採用這種方式,私募基金投資者作為有限合夥人,可以按照其投資份額獲得基金的投資收益,同時按照其出資承擔相應的有限法律責任。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在獲得投資收益和投資報酬(基金管理費和業績報酬)的同時,承擔無限的法律責任。為了降低個人的法律責任,基金經理可以採用後面兩種形式。
第二種,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及其團隊先注冊一個S型公司 ,然後以該公司作為私募基金的普通合夥人承擔無限責任,其他投資人作為有限合夥人。所有合夥人在合夥協議中約定,按照費用計算規則向該公司支付基金費用。採用這種方式,私募基金的普通合夥人為基金經理及其投資團隊的公司,基金經理及其團隊僅僅承擔該公司的有限責任。
第三種,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和其他雇員先分別注冊兩個有限責任公司或S型公司,其中一個作為私募基金的普通合夥人承擔無限責任,另一個則作為私募基金的投資管理人(非合夥人),其他投資者同樣作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這種形式與前一種形式的主要區別是,將承擔無限責任的普通合夥人與承擔投資管理責任的投資管理人區分開來。這樣做的好處是,基金經理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例如,一個管理多個私募基金的投資管理人,可以按照他在每個基金中擬出資的份額分別設立作為普通合夥人的有限責任公司或S型公司,同時,設立一個公司作為投資管理公司負責所有這些基金的投資管理。另外,對於離岸基金來說,採用這種方式,在稅收等方面具有更多的靈活性。
美國私募基金大多採用有限合夥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投資公司法規定,投資者超過14人的投資公司不能按業績收取報酬。因此,目前共同基金都以收取管理費為主,而收取業績表現費的私募基金則大多採用有限合夥制。
⑷ 美國前十大基金公司是什麼
美國十大基金公司
1、富達投資(1萬億美元)
富達是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它的分支機構遍布全球15個國家,管理的資產高達1萬億美元。
2、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是最早進入中國的投資銀行,主要投資領域是製造行業、食品行業、飲料行業、家居建材、房地產等等。
3、黑石集團(982億美元)
黑石集團也被稱為佰仕通集團,管理的總資產達到982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獨立資產管理機構,也是美國規模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
4、貝恩資本(650億美元)
貝恩資本是國際上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共管理的資金為650億美元。
5、KKR(835億美元)
KKR是美國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歷史最悠久的機構之一,早在1976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總部在美國的紐約,業務遍布全球各地,2013年的時候管理的資產就達到835億美元。
6、高盛集團
在1869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主要投資的領域是銀行證券、石油、汽車、通訊等等,著名案例有聯想投資、美的、西部礦業等等。
7、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
成立時間是1992年,是一家比較年輕的基金公司,但是管理的資產達到300多億美元,主要是在技術工業零售消費、航空金融服務、銀行業保健制葯等等領域投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公司,比較著名的投資案例四聯想集團、友友購物、華奧物種集團公司等等。
8、橡樹資本
這是家國際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1995年,總部在美國的洛杉磯,2013年的時候管理資產達到800億美元,主要投資的策略是房地產、亞洲及新興市場股票、日本投資機會、電力基礎設施、不良債務、高息債券、可換股證券及次級債務等等,比較著名案例是澳門房地產。
9、凱雷投資集團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一家投資公司,在全球有1575個員工,擁有324個投資基金,也是比較早的進入中國的投資公司,在中國的主要投資基金有凱雷亞洲基金、凱雷亞洲增長基金、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等等,它的主要投資領域是IT服務軟體業、電信通訊網路、電子半導體晶元等等。
10、華平創業投資公司
在美國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華平在1966年成立於美國紐約,在1994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中國投資,比如58同城、神州租車、紅星美凱龍等等都有華平的投資,它管理的資產為440億美元,比較專注於消費、工業和服務、能源、金融服務、醫療保健以及技術、媒體和電信等等,著名案例有浙大網路、亞洲醫葯網等等。
⑸ 美國基金分類
基金分類是基金評價的前提。現簡要介紹美國的基金分類情況,以期對國內基金評價的開展有所啟發。美國投資公司協會(The Investment Conpany Institute)把美國共同基金按投資目標分為五大類13小類。
有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收稅債券基金、免稅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http://www.jrj.com.cn/NewsRead/Detail.asp?NewsID=499509
⑹ 以美國貨幣市場為例,舉例分析基金類型 基金品種。謝謝了啊,急求。。。
基金無非就是把多數人的錢集中起來交給專業的人去投資然後分享收益!根據集資方式和投資者構成數量和特點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按投資標的分為股票型,債券型和平衡型。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復雜的基金比如對沖基金。
⑺ 基金有哪幾種類型啊
基金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根據基金投資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貨幣版型基金、股票型權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如果按照組織形態進行劃分,又可以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根據基金是否可以贖回或者增加,可以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
⑻ 基金的類型有哪些
根據不來同標准,可以將證券自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⑼ 基金有幾種類型
基金按照不同的標來准可以劃分自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根據基金投資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貨幣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如果按照組織形態進行劃分,又可以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根據基金是否可以贖回或者增加,可以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
⑽ 美國指數基金有什麼特別
美國是指數基金最發達的西方國家。先鋒集團率先於1976年在美國創造第一隻指數基金——先鋒500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的產生,造就了美國證券投資業的革命,迫使眾多競爭者設計出低費用的產品迎接挑戰。到目前為止,美國證券市場上已經有超過400種指數基金,而且每年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最新也是最令人激動的指數基金產品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節約投資者費用成本。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銷售費用三個方面。管理費用是指基金經理人進行投資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買賣證券時發生的經紀人傭金等交易費用。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用經常換股,這些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的基金。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2、分散和防範風險。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個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釘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
3、監控較少。運作指數基金不用進行主動的投資決策,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基金的表現進行監控。指數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對應指數的變化,以保證指數基金的組合構成與之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