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於。
融資性擔保是擔保人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等債權人約定,當被擔保人不履行對債專權人負有的融屬資性債務時,由擔保人依法承擔合同約定的擔保責任的行為,融資性擔保公司是依法設立,經營融資性擔保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經營范圍包括:企業信用增進服務、信用產品的創設和交易、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
(1)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待遇如何擴展閱讀:
設立融資性擔保公司注意事項:
1、主發起方允許是自然人以及企業法人,其中如果是企業法人作為發起方,公司必須成立滿3年,而且公司近兩年處於連續盈利納稅狀態。
2、經營場地,必須要通過相關部門的消防檢驗,驗收合格才能使用。
3、公司必須符合地方經信委/金融辦、中小企業服務署的要求。
4、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資質都是屬於地方性的資質,暫時是不支持在全國開展擔保業務的,如果公司有這方面要求,是可以用在注冊地以外的省市開設分支機構的方式來實現異地經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融資性擔保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Ⅱ 信用增進的行業展望
2011年12月16日,由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一屆信用增進行業高端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劉士余副行長到會做了重要講話。來自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工信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地方稅務局、西城區政府等有關單位的領導出席了論壇。中外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市場中介機構、企業、媒體等100餘家機構的160多名代表參加了論壇。
本次高端論壇以中國金融市場發展中的信用增進行業為主題,共分為四個板塊,分別由交易商協會秘書長、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時文朝、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水汝慶、國家開發銀行資金局局長於春玲、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劉珺主持。出席論壇的領導及專家以主題演講、小組討論等方式,與參會代表分享了關於信用增進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信用增進行業規范與監管、信用增進行業價值、信用增進產品創新等有關內容的重要思考。
劉士余副行長在講話中指出,信用增進是一種管理信用風險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制度和工具,信用等級提升僅僅是信用增進效果表現形式的一種,從廣義上理解,所有與信用風險的分散分擔有關的金融服務都可以叫做信用增進。信用增進行業的誕生,是實現社會融資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以及金融市場風險的有效分散、轉移的必然要求,體現了政府對於推動金融市場發展、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意圖,同時也順應了建立有效的市場風險分散、分擔機制、進行風險專業化管理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擴展了市場發展空間。
交易商協會時文朝秘書長在閉幕辭中指出,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是我國信用增進行業發展的新開端。信用增進行業的發展驗證了行業成立之初的構想,發揮了應有作用,信用增進行業價值已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論壇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有助於推動我國信用增進行業的進一步規范、健康發展,促進信用增進行業在我國金融深化、金融改革歷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作為金融領域的一個新興行業,在我國現有的政策和法律框架下,信用增進業務的開展尚沒有相應的規則予以規范和明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用增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人民銀行條法司周學東司長提到,人民銀行已將制定信用增進業務管理規定作為33部部門規章類立法項目之一列入了「十二五」立法規劃,未來將積極推動信用增進業務管理規定的立法進程,為信用增進業務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信用增進行業不僅是完善金融市場風險分散分擔機制的重要基礎設施,而且是優化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未來的發展中,信用增進機構要推動形成完善的信用增進行業理論體系,建立參與各方互利共贏的機制,配合推出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准與自律管理規則,扎扎實實積累產品創新與服務的經驗,探索更為多樣化、有效的信用增進模式,實現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Ⅲ 金融系研究生畢業就業去向是哪些
******大學金融學院2011屆碩士就業統計
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1人)
中國銀行總行(7人)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2人)
中國交通銀行總行(1人)
中國郵儲總行(3人)
中信銀行總行(1人)
中國進出口銀行總行(1人)
北京銀行(2人)
中行北分(1人)、濟南分行(1人)
建行北京分行(2人)、湖南分行(1人)、山東分行(1人)、遼寧分行(1人)
工行數據中心(1人)、工行電子銀行中心(1人)、北分(1人)、台州分行(1人)
農行北分(2人)
交行北分(1人)
中信銀行總行營業部(2人)、石家莊分行(1人)
光大銀行北分(2人)
人民銀行北京銀管部(1人)
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1人)
河北銀行(2人)
錦州銀行北分(1人)
花期銀行(1人)
民生銀行總行營業部(2人)
證券
中信證券(1人)
國泰君安(1人)
中信建投(1人)
國信證券(2人)
華泰聯合(2人)
民生證券(2人)
招商證券(2人)
宏源證券(1人)
方正證券(1人)
民族證券(1人)
西南證券(1人)
廣發證券(1人)
中國證券報(1人)
基金
華夏基金(2人)
保險
陽光保險集團(1人)
英大人壽(1人)
公務員
國家部委(3人)
省銀監局(1人)
交易商系統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2人)
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3人)
中債資信評估有限公司(2人)
會計師事務所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2人)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1人)
國企及其他企業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人)
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1人)
中國水利電力對外總公司(1人)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人)
中國海洋石油公司(1人)
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1人)
中海實業公司(1人)
信達資產北分(1人)
河北移動(1人)
中融信託(2人)
聯東投資集團(1人)
長安私人資本(1人)
韜睿惠悅(Towers Watson)咨詢公司(1人)
北京正略昆侖資本管理有限公司(1人)
高校
安陽師范學院(1人)
讀博及擬出國(2人)
Ⅳ cbic是什麼意思
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內容的圖象分類 ;信息中心
Ⅳ 信用增進的關聯企業
國內涉及到相關業務的企業有三家:
一是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由七家實力國企出資構建,主要面對銀行間債券市場;
二是投資有限公司,主要通過信用評級來實現信用增進,面對民間資金市場進行小額借貸來對沖信用風險。
三是全國中小企業風險數據評價中心,通過監測企業經營活動的風險數據實現企業信貸信用的累積與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