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基金打聽滿天飛

基金打聽滿天飛

發布時間:2021-05-26 01:00:40

❶ 什麼是基金股票可以從企業方面了解,基金又從哪看出這個基金是好和壞呢

基金,通常是我們把證券投資基金簡稱為基金。股票上市後,我們可以通過企業方面了解其經營情況,基金又從哪看出這個基金的好和壞呢? 這個問題提得好,本人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平時是這樣了解基金的業績情況的,供你參考:
1 通過互聯網的途徑,如搜索基金管理公司的網站。通常來說,公司新聞動態、基金公告等等公開披露的信息,這是我們投資者了解基金管理公司的一個窗口。
2基金評級機構 目前國內的基金評級機構有很多家,如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還有第三方機構的基金評級,會定期在其網站以及證券媒體上公開披露。
3基金代銷機構,包括基金代銷銀行、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
通過網上閱讀相關的文章是我最常用的方法。如基金的凈值、市價、日交易情況等等。
每一隻證券投資基金,都是由基金管理公司進行管理的,往往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著多隻基金,每隻基金有自己的管理團隊,投資風格不盡相同,因此,同一家基金管理的多隻基金其業績是不一樣的。
通過縱向比較基金的投資過往業績可以得知該基金此前的投資業績水平; 通過橫向比較同類別及整體的趨勢,可以了解其基金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其投資業績水平;還可以了解資產管理的規模,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其實力情況。

❷ 「金牛獎」們滿天飛,跟著獎項買基金靠譜嗎

獎項只能代表基金的過去業績,說明基金過去表現不錯,但是不能完全靠這個判斷基金未來走勢,還是要綜合當下的市場形勢來判斷這樣才比較靠譜,推薦你去看凱石財富的報告,可以幫助判斷當前的市場趨勢。

❸ 基金抱團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如何看待

之前一直有粉絲留言提問,很多基金持倉的股票重合度非常高,真的存在基金經理抱團的現象嗎?如果有的話,該如何利用這一特點,輔助我們來判斷板塊投資價值呢?正好我近期看了一個節目,是聊相關話題的,對我有不小的啟發,這篇文章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聊一聊基金經理抱團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挑選基金,如何進行投資。文章內容較長,內容也比較雜,但是干貨的內容比較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看一遍沒有完全理解,建議收藏多看幾遍。



公募基金抱團現象不是如今特有


我挑選了一些成立時間足夠久的基金,回顧基金歷史持倉可以發現,抱團現象並不是如今特有的,而是一直存在的現象,畢竟這是公募基金運作流程,以及投研機製造就的必然結果。


早在幾年前基金公司也同樣在抱團金融地產、鋼鐵、煤炭、有色等板塊,這些板塊也確實是當時成長性最好,最賺錢的幾個優秀板塊,你可以說這是時代的選擇,也可以說這是專業的力量,讓基金公司選出了當時最優秀的板塊。


如今,隨著時代以及經濟大環境的變化,板塊出現輪動,原本高速成長的幾個傳統行業已經過了成長期,白酒、消費、醫療、新能車以及互聯網就接過了接力棒。


順應史趨勢,但不要過度迷戀某個板塊


一旦經濟大環境、經濟結構發生改變,機構關注的板塊也會發生改變。沒有哪個行業能永遠強勢,永遠保持高速增長,機構能放棄金融地產轉而「抱團」白酒,當白酒失去高成長性時,機構一樣會放棄白酒板塊轉而「抱團」其他板塊。


所以我想說的是,我們首先應該順應歷史潮流和趨勢,精選出最符合時代潮流的板塊,如今白酒、消費、新能車等就是趨勢所在,不要逆趨勢去投資;然而我們也不能對某個行業或板塊過分痴迷,沒必要天真的認為白酒會永遠高速增長下去,保持理性思考,同時保持對這些明星基金重倉行業的關注,當行業基本面發生改變,或者行業出現過熱現象時,也要及時改變,做到順勢而為


優選板塊比死盯估值更重要


最後說一個題外話,這一點是我非常想聊的一個話題,今天一起說了吧:


我發現很多投資者真的是對估值存在不小的誤解。很多剛開始接觸基金的投資者,都存在過分迷戀估值的情況,總是刻板地覺得低估才值得買入,高估就不值得投資也有人會刻板地認為低估就代表絕對的安全,高估就意味著絕對的危險。所以很多人的選擇邏輯是優先選擇低估的行業或者指數,高估的行業或者指數堅決不碰。然後最後卻發現低估的一直跌一直低估,高估的一直漲一直高估,最後直接迷茫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投資誤區,首先估值只能作為參考,只能代表相比這個指數本身或者行業本身,目前的價格是便宜還是貴,把每個指數地估值放在一起比較高低,也就是橫向比較意義不大。


例如滬深300高估,只能代表相比指數本身,目前的價格相對貴一些;中證紅利低估,只能代表相對自身,它目前的價格相對便宜;我們不能說滬深300就比中證紅利更貴,就比中證紅利更危險,實際上在我看來,危險程度相差並不大,因為一旦滬深300開始持續下跌行情,中證紅利也難獨善其身,大概率還是會跟著跌的。


我認為正確的投資邏輯應該是:首先精選出優秀的行業或者指數,例如主要消費、中證白酒、中證醫療、CS新能車、滬深300、創業板50等等,先對行業或指數進行篩選,只選出那些長期表現相對優秀的作為投資備選隨後根據估值的高低來判斷該指數目前是相對便宜還是貴,再進一步決定目前該投入還是觀望,還是只部分投入。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先精選出優秀的指數或者行業,然後在相對低估時提前布局,相對高估時及時減倉降低風險鎖定收益;而不是先判斷高估還是低估,然後在不考慮指數是否優秀,是否值得投資的請款下,單純因為低估就買入一些並不優秀的指數或者行業

❹ 基金一直在下跌,股市一片混亂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反彈啊,賠的受不了了啊~請教高招

在一個長期趨勢下! 最關鍵的是買入時機,而不是哪支基金.如果你在一個長期下跌趨勢中買入,那你虧損的概率遠遠大於賺錢. 基金以股票型基金為主,所以股票市場的長期趨勢基本上決定了基金的長期趨勢.所以多關注股市的運行狀況來決定是否投資基金.在大盤沒扭轉頹勢前建議持幣觀望.如果是被套的基民,那賣出時機也很關鍵可以使你的損失減少,在股票市場超跌後的反彈快要結束的時候,提前贖回會使自己的損失減少,這次反彈如果沒有利好消息支撐大盤可能反彈在3050附近結束,而如果有利好消息支撐可以看高3300. 大盤之前上演了絕對的瘋狂,短時間內連續的大漲大跌,演繹的很精彩,但是背後的東西缺值得人注目.每次大漲都是一些不疼不癢的利好來維持股市的運行.靠這種非實質性的邊緣性利好消息來維持的這種短時間的大漲能夠持續多久,值得考慮喲.油氣漲這點價這種利好,對油氣企業的巨額虧損來說不具備實質性的作用,這也是短線游資在狙擊,後市仍然不是很樂觀,而近3個交易日大盤再次出現被5日和10日線雙線壓制的情況,昨天大盤在市場傳言有七大救市政策將出來救市,正好出現在6.24,產生了昨天的紀念行情,機構後面的意圖請謹慎對待,請各位投資者回憶下以前的經歷吧,每次政府要出真正的利好政策的情況下都是突然出來的,都是在市場悲觀情緒到達頂點資金不敢抄底的時候出來,而不是市場利好傳言滿天飛,各類資金謹慎抄底的情況下出現的,而且每次這種由於傳言帶來的普漲,在之後交易日傳言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將會在心理上造成一種失落恐慌,帶來一波悲觀出貨殺跌,所以個人覺得,這次仍然是機構放出的假消息,借6.24這個紀念日拉高出貨,機構上次印花稅出來前機構可是悄悄的吃貨,而不會把他們提前得到的消息放出來.這對他們將產生不利,所以,在熊市的情況下,傳言利好到處飛時就要小心了,機構可能又要拉高出貨了.這個交易日2830是大盤上方的壓力點位(今天大盤已經突破了該點位,只要收盤時站穩了就有看高3050這個區域的機會,但是如果大盤再次失守2830後弱勢下探,建議逢高降低倉位了,大盤有再次破位下行考驗2500點的可能.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而後市如果再次發出一些非實質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為了新股著想的而不是廣大投資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記得採納啊

❺ 玩基金真的不會虧嗎

我們一般所說的基金風險小但是並不表明基金沒有風險 說基金風險小是因為基金是分散組合投資的 所以他可以很好的避免由於個股的短期波動對資產造成的風險 也就是說基金可以很好的甚至是完全幫助您的資金迴避市場的非系統風險 但是 正是由於基金的分散投資 資金量很大 投資面很廣 所以當市場的大勢向下扭轉的時候 幾乎所有的證券都在下跌 基金也是無能為力的 也就是說基金並不能很好的迴避市場本身的系統性風險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牛市的時候 基金能掙很多錢 但是熊市來臨 基金照樣虧欠 甚至比一些虧的比一些聰明的散戶還要慘 畢竟資金量太大 要全身而退很難

❻ 今年發行了好多新基金,也不太懂,都說買些基金能夠抗擊通脹,求推薦順便說一下理由,手裡錢不多

今年基金發行是有點泛濫,特別是9月,各類基金滿天飛,我買的是長盛的泛資源主題基金,現在大部分商品都漲價,也就是那些知名度好一些的牌子,利潤比較大,且中國人又太愛注重面子問題,所以這些名牌發展的一直都挺好,我比較看中泛資源基金的這個投資方向,個人見解而已~

❼ 今天去買了博時增長和廣發聚豐兩支基金

全額就是你要買多少錢的他就給你多少錢的基金,配額就是按比例配售。比如這只基金要發行100億元,卻募集到200億元,那麼他就要按比例來分,也就是說只能賣給你一半,你的兩萬要退給你一萬。不知你明白了沒有。按比例配售只是針對新發型和拆分後的基金,博時增長和廣發聚豐不在此列。
你買的這兩個沒有配額這一說,都是全額的,放心吧。

❽ 這些天買什麼基金比較好

持幣觀望
如果想買就買凈值低的
定投 廣發聚豐
定投成功瞭然後撤銷定投就可以
這個基金不錯
而且第4季度也有好的表現
就是暫停申購了,只好做定投

❾ 基金為什麼天天跌!什麼時候才能漲上去啊

基金以股票型基金為主,所以股票市場的長期趨勢基本上決定了基金的長期趨勢.所以多關注股市的運行狀況來決定是否投資基金.在大盤沒扭轉頹勢前建議持幣觀望.而已經被套的投資者建議在連續超跌後的一波反彈是逢高贖回,這樣可以使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大盤之前上演了絕對的瘋狂,短時間內連續的大漲大跌,演繹的很精彩,但是背後的東西缺值得人注目.每次大漲都是一些不疼不癢的利好來維持股市的運行.靠這種非實質性的邊緣性利好消息來維持的這種短時間的大漲能夠持續多久,值得考慮喲.油氣漲這點價這種利好,對油氣企業的巨額虧損來說不具備實質性的作用,這也是短線游資在狙擊,後市仍然不是很樂觀,而近3個交易日大盤再次出現被5日和10日線雙線壓制的情況,昨天大盤在市場傳言有七大救市政策將出來救市,正好出現在6.24,產生了昨天的紀念行情,機構後面的意圖請謹慎對待,請各位投資者回憶下以前的經歷吧,每次政府要出真正的利好政策的情況下都是突然出來的,都是在市場悲觀情緒到達頂點資金不敢抄底的時候出來,而不是市場利好傳言滿天飛,各類資金謹慎抄底的情況下出現的,而且每次這種由於傳言帶來的普漲,在之後交易日傳言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將會在心理上造成一種失落恐慌,帶來一波悲觀出貨殺跌,所以個人覺得,這次仍然是機構放出的假消息,借6.24這個紀念日拉高出貨,機構上次印花稅出來前機構可是悄悄的吃貨,而不會把他們提前得到的消息放出來.這對他們將產生不利,所以,在熊市的情況下,傳言利好到處飛時就要小心了,機構可能又要拉高出貨了.這個交易日2830是大盤上方的壓力點位(今天大盤已經突破了該點位,只要收盤時站穩了就有看高3050這個區域的機會,但是如果大盤再次失守2830後弱勢下探,建議逢高降低倉位了,大盤有再次破位下行考驗2500點的可能.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而後市如果再次發出一些非實質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為了新股著想的而不是廣大投資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❿ 延遲退休的傳聞滿天飛,是否是真實的,到底何時公布

如何修改退休年齡?人社部的方案研究幾年了還沒公開,
最快也要2018年公開徵求意見,2019年再次修改完善後頒布,頒布之後至少5年(2024年)才開始實施。
反對過快調整及突然襲擊。
建議1:
2024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歲。
2024年 原50歲 原55歲
2028年 51歲
2032年 52歲 56歲
2036年 53歲
2040年 54歲 57歲
2044年 55歲
2048年 56歲 58歲
2052年 57歲
2056年 58歲 59歲
2060年 59歲
2064年 60歲 60歲
到2064年統一60歲退休,再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調整退休年齡。
短期內社保空賬的對策:2017年國務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國企劃轉10%的股權給社保基金,增強社保基金實力。
(參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潤總額1.2萬億元,10%就有1200億元。)
建議採取更多措施,比如:
A:公務員人數和行政支出每年遞減2%(隨著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及大陸人口幾年後就開始減少、再保留上千萬公務員已無必要)。
B:各地當年度財政資金有結余的一律上繳,嚴懲年度突擊花錢上萬億的荒唐行為。
C:稅收資金每年劃撥社保基金遞增2%,進一步提高社保實力。
不要一味提高退休年齡,讓百姓繳費四十年(20歲到60歲甚至更高)、只領幾年養老金就死亡。
建議2:建立靈活(彈性)退休制度。參考《公務員法》第88條,推廣到全民。
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30年的;(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
建議對全民都給予允許彈性退休的政策。對於下崗失業、生病的職工,更應該允許提前退休。
建議3:把五花八門的養老保險種類(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軍人養老保險等)
統一為「公民養老保險」,待遇盡量公平並有保底和封頂,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低於當地最低
工資的60%(福建在2010年已有此政策),最高不可以高於當地社平工資2倍。

閱讀全文

與基金打聽滿天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
工行貴金屬詐騙案件審理 瀏覽:538
上海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3
平房抵押貸款合同範本 瀏覽:42
廈門銀行外匯 瀏覽:562
維港投資集團 瀏覽:836
代碼000457基金凈值 瀏覽:674
信託貸款委託貸款 瀏覽:107
20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2018 瀏覽:99
股票大資金流入是什麼顏色 瀏覽:545
九零年人民幣超發 瀏覽:254
北京企業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930
商業住房貸款保險費率表 瀏覽:383
秋石投資背景 瀏覽:971
融資年利率和融資年費率 瀏覽:837
中國國旅是股票還是基金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