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太平輪華誼投資佔比

太平輪華誼投資佔比

發布時間:2021-05-26 01:46:37

① 華誼兄弟的投資人有哪些,他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投了哪些公司及所佔比例

華誼兄弟有黃曉明,李冰冰

② 華誼股份股價怎麼定的,為什麼會是28元,為什麼發行4200萬股那麼多,有什麼標准嗎

關於華誼抄的具體情況就不查了,跟你說說一般股票首發的有關計算方式吧!
一般來說,以市盈率為基礎,通過詢價和路演等方式來確定最終價格。由於創業板屬於高科技高增長企業,因此市盈率普遍較高,進而導致發行價較高。有關市盈率的問題,可以搜一下,大概來說,就是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
至於公開發行的股份數量,一般會控制在發行前股份總數的1/3左右。

③ 華誼兄弟被強制執行,金額達3億,這個錢對於他們來說多嗎

5月10日網路公布華誼兄弟被強制執行3億金額,一時間引發了各方熱議,不少人覺得華誼兄弟財大氣粗,又有很多互聯網巨頭公司入駐,一定能渡過這次難關,但是小編認為這個錢華誼兄弟來說還是比較多,主要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三、華誼兄弟盤子太多在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

從4月和5月爆出的兩條法院執行標的事件來看,華誼兄弟似乎開始在走下坡路了,同時也說明華誼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綜上所述,華誼公司這次要想平安度過危機就需要自救,在小編看來,要麼繼續拉新的投資,要麼將內部資產賣掉將執行金額補上,縮小經營業務,韜光養晦一段時間才謀求崛起和發展。總之3個億的執行標的對於現在的華誼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資金。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④ 為什麼華誼集團的市值才一百多億卻可以投資欽州兩百多億的項目

雖然華誼集團的市值才100多億,但是他們的流動資金和他們的市值並不是一回事兒,所以他們才能投資200多億。

⑤ 3年市值縮水600億,王中軍王中磊質押九成股份套現,華誼兄弟為什麼不行了

這不是王氏兄弟第一次質押股權。自2011年以來,這幾乎每年都會發生,2015年和2017年將出現11次高峰。去年8月和今年4月,王中軍的個人股權質押率都接近90%,所以這次股權質押並不意味著他們想「跑」,也可能是正常的資本運作。

在2013年第19屆上海電視節的一次論壇上,王中軍表示,他對中國電影市場非常樂觀。華誼未來市值可能達到500億元,預計將達到1000億元。華誼今日之所以不樂觀,與業務調整、成本上升、資金流入有關。

⑥ 華誼兄弟創始人均被強制執行,執行金額達到了多少

5月7日互聯網上再次出現了華誼兄弟相關的負面新聞,這次據說是由於華誼兄弟本次未能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列為強制執行的對象,另外網友還從平台查詢到這次華誼兄弟被強制執行金額超過3個億,從這次某APP上披露的信息來看,小編認為這家影視龍頭企業這次是真的遇到難事了。

三、一直虧損本季度盈利的金額還不夠填補虧空。

大家都知道5月份也是國家匯算清繳稅費的黃金月,同時也是報送2020年財報的重要事件段,根據2020年財報顯示,華誼兄弟在20年因疫情原因虧損10個億,而本季度只賺了2個一,從賬面上來看,填補虧空都不夠,所以華誼兄弟的資金鏈應該非常緊張。

綜上所述,這次華誼兄弟公司遇到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經濟大危機,一個公司的生死存亡還要看管理這家公司的高層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所以小編認為華誼兄弟能夠渡過這次難關還難說。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歡迎留言。

⑦ 《太平輪》票房失利的三個為什麼

又一個大導演的大片失利,這一次是吳宇森。《太平輪》上映6天僅獲得約1.14億票房,張一白執導的青春片《匆匆那年》首映2天便超過了這一數字。
雖然明星很多,這個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尖叫。好多人抱怨,半集完了都沒登船,分成上下集也是一個吐槽點。這是傳統電影導演的一個問題,缺乏產品經理思維。比如,為什麼拍成上下集,一個重要原因不是為了更好看,而是為了收回成本。
===吳宇森的分割線:
來源:好奇心日報 文:俞斯譯
擁有國際大導演、大明星和過億元投入的《太平輪》在上映幾天內表現平平。觀眾為什麼不買賬?原因可能有這些。
豆瓣上這部電影的打分一直在下降,昨天還有 5.5 分,今天降到了 5.4 分。演員的表演、劇情的設置都是大家最集中的吐糟點,「有錢就是任性,半集完了都沒登船。」一名豆瓣網友這么評論道。
電影的評分更直接影響了票房,《太平輪》(上)首日排片率達到了 34.61%,但平均上座人數只有場均 16 人。
隨後兩天的情況更糟糕,在排片只下降了 0.45% 的情況下,周三的票房卻大跌 33% ,從 2420 萬跌至 1630 萬元,這進一步導致了院線信心不足,給予這部電影的場次在周四下降為 33.11% ,並創造了 1450 萬的票房新低。而在今天《匆匆那年》上映後,《太平輪》(上)的排片量一下子降到了 24.55%。
如果不是因為 3D 的高票價,《太平輪》(上)的表現還會更加糟糕。我們自然也產生了一個疑問:這部由大導演吳宇森指導,由小馬奔騰、樂視影業、華誼等多家國內一線電影公司參與,雲集了黃曉明、金城武、章子怡、佟大為、宋慧喬、長澤雅美等大牌明星,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為什麼最後會淪落地這般境地?
對於一個籌備期超過 6 年,投資幾億元的電影項目來說,任何一個環節的錯誤都可能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我們列了一些大家關心的關於《太平輪》(上)的疑問,從這些答案中可以尋找到這個項目暫時失利的蛛絲馬跡。
為什麼要分成上下兩集
大概有很多人都想搖著吳宇森的肩膀問這個問題吧。這也是大家吐糟最多的地方:一部叫《太平輪》的地方,船去哪兒了?
參與這個項目的知情人士告訴《好奇心日報》,這個項目原本並未打算分成上下集,「很多主要演員都是後來才知道要這么分的」。片方這么做也實屬無奈,這個籌備了5 年,拍攝了 9 個月的項目出現了超期和超支現象,片方對外宣稱的總預算達到了 4 億人民幣,而根據《太平輪》的維基網路顯示,項目的總預算為 4860 萬美元(3 億人民幣)。
在國內現行的票房分賬體系中,片方每投入一塊錢,需要產出三塊錢的票房才可以回本。即使是按照 3 億人民幣計算,《太平輪》也至少需要達到 9 億票房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如果片方想要賺錢的話,起跑線就是 10 億了。
讓我們猜一下,片方在評估了電影之後認為票房回收壓力過大,所以就決定拆成上下兩部「賣兩次」,不過即便如此,以登船前後作為上下部的分割點也是有待商榷的決定,這會導致看第一部的觀眾會覺得自己被欺騙了——這也是許多人真實的想法,或許壓縮一些故事背景,加入半小時登船後的劇情會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為什麼有這么多明星
《太平輪》是最近幾年主演陣容最強大的一部電影,三對戀人,六名主演都是一線明星。吳宇森第一次向外界透露自己將執導《太平輪》時,確定的主演只有張震和宋慧喬,包括黃曉明、章子怡、佟大為、長澤雅美等都是隨後再逐一加盟的。
這里有一個背景是,原來電影的投資結構是「小馬奔騰占 50%,華策影視占 40%,中影集團占 10%」,但隨後華策影視退出的項目,小馬奔騰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錢去補缺。項目的回收壓力變大,找更多有票房號召力的一線明星變成了必要的選擇。
多位一線明星確實幫助電影更好的進行海外市場的銷售。根據小馬奔騰影業海外部負責人黃國賢提供的數據,《太平輪》在海外的預售金額已超過 1000 萬美元。
不過這么多一線明星也給影片帶來了一些問題,片酬的增加是一方面,更大的問題在於當電影被分成上下兩部分之後,原本兩個小時的故事被拉長為了四個小時,為了突出這些明星的戲份,那些原本應該作為三段愛情故事背景出現的場景——比如某某大戰,反而變成了故事的主線,為數不多的幾場愛情戲反而成了點綴。
為了更高的票房目標,找來了更多的大明星加盟;但更多大明星的加盟又反過了變成了《太平輪》敘事上的負擔,尤其是分成了上下兩部之後。
為什麼是吳宇森
在 2008 年 5 月的戛納電影節上,吳宇森第一次向外界宣布自己將指導一部名叫《 1949 》的電影,這就是後來的《太平輪》,那時候確定的主演有張震和宋慧喬。
隨後,這個項目就進入了漫長的籌備期,值到 2013 年 7 月才開機。在長達 5 年的籌備期中,有過兩次明顯的中斷。與第一次因版權問題中斷相比,第二次的中斷對項目的影響更大。
2011 年 4 月,《太平輪》項目在解決版權問題後重啟,但沒過幾個月,當時 65 歲的吳宇森被檢查出了淋巴癌——幾乎在每個最近的采訪中,都提到了這件事。但很少被提及的是,吳宇森從患病到停止工作到進行化療、恢復再到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只花了一年時間。在拍攝過程中,他需要每天需要吃好幾種葯來保持血壓穩定,拍攝期長達 9 個月,對於任何一個大病初癒的 68 歲老人來說,都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考驗。
從這個角度來說,《太平輪》成為吳宇森一個「不得不做」的項目,他也的確已經盡了自己的力。
===江南春+金錯刀:2015年移動互聯網實戰第一講:
《贏在微創新2.0:爆品戰略》微創新總裁實戰營第15期,2015年1月17–18日,北京
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 + 互聯網創新教練金錯刀:
江南春,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互聯網品牌實戰打法《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引爆》。金錯刀,一個人的商學院,微創新思想提出者,小米顧問,2015年度血與骨的升級第一講!
參與感真刀實槍的打法,小米爆品戰略4大行動秘笈:
1、如何打造你的痛點戰略?小米從0到600億的第一原點就是找痛點,雷軍、黎萬強、KK、王川、洪鋒等5大創始人獨家找痛點的核心方法,以及金錯刀歸納的找痛點方法論。
2、如何打造你的爆品戰略?90%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的最大挑戰就是爆品確實,如何讓產品尖叫,如何設計流量產品,如何做爆品。
3、如何打造你的粉絲戰略?沒有粉絲就沒有未來,如何讓用戶參與設計,如何做特權,如何維護鐵桿粉絲。
4、如何用移動互聯網爆點式營銷?如何設計參與節點,如何設計互動方式,如何引爆口碑事件。

⑧ 華誼兄弟遇挑戰市值創5年新低嗎

從「去電影化」到重歸電影,創業板影視第一股華誼兄弟近幾年日子並不好過。這家公司最新市值僅為157億元,創下了2013年4月以來的新低。

8月27日,華誼兄弟有超過2.9億股的限售股解禁,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10.49%。

此次解禁的限售股,是2015年8月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到期後的解禁股,發行對象為阿里創投、平安資管、騰訊計算機、中信建投。其中,阿里創投認購6200萬股、平安資管認購2749萬股、騰訊計算機認購5176萬股、中信建投認購431萬股,認購價為24.7 3元/股。

這一股價按照轉股後的比例計算,為12.24元/股。與8月24日收盤價5.67元/股計算,跌幅超過了53%。換言之,阿里、平安以及騰訊的賬面浮虧,均超過了3.6億元。其中,阿里創投賬面浮虧超過8.2億元。

市場人士分析,該解禁或許會成為壓垮華誼兄弟股價的最後一根稻草。6月1日以來,受多方因素影響,華誼兄弟的股價已經跌去30%。截至8月24日,市值僅為156億元,為光線傳媒)的三分之二。

另一方面,華誼兄弟剛剛發布了數據看起來不錯的半年報。這家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77%;凈利潤實現2.7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5.5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實現2.52億元,同比增長151%。

在這一年華誼兄弟20周年慶典的時候,王中軍在大會上提出了華誼的下一個方向——實現「去電影單一化」。

這個本意是「除電影外,發展互聯網、實景娛樂、衍生品周邊、投資基金,使收入來源多樣化」的意思,後來被無限放大成為了「華誼不拍電影」的解讀,一時間讓其創業板影視公司老大哥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外界的解讀不是空穴來風。那段時間,華誼電影片單零零散散,拿得出手的確實沒有幾部電影。

梳理2011年至2017年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不難發現2014年是華誼電影的分水嶺。梳理了自2011年以來,所有華誼兄弟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以進入當年票房前十名為標准,評價華誼電影的業內地位。

華誼兄弟歷年來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及票房 來源:研究部華誼兄弟歷年來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及票房 來源:研究部

數據顯示,在2013年之前,華誼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進入前十名的幾率非常高。2011年的《建黨偉業》,以4.08億元成為當年第五名;2012年的《畫皮2》《十二生肖》的票房都超過了5億元,躋身當年票房前十名;2013年更是出現了《西遊降魔篇》《私人定製》《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三部電影,其中《西遊降魔篇》是當年的票房冠軍。

過去的發行業務,主要由發行團隊選擇物料後進行投放,其中對於檔期的選擇主要依賴的是經驗。但是互聯網平台的出現,卻為發行提供了數據上的保證。舉例而言,互聯網平台擁有海量的數據,包括評分數據、觀眾消費行為和消費偏好大數據。這些都能為影視娛樂行業提供更多數據化參考依據。

以貓眼數據舉例,在2億數據支持的大數據體系下,發行業務已經不單單依靠物料,而更多的是預見性參與到前期話題的製造以及預熱。貓眼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劉鵬根據數據模型指出,映前熱度和映後口碑是決定影片票房的兩個關鍵因素。目前貓眼「想看數」已經成為衡量影片熱度的一項關鍵指數。

貓眼娛樂只是變革中的一個縮影。反觀華誼兄弟,在互聯網浪潮的席捲之下,並沒有出現相應的對策,依然依靠兄弟之間互相綁定的「江湖」做法,意圖重登巔峰。但是市場邏輯,已然發生變化。

從財務數據上看,華誼兄弟對於馮小剛的依賴性並沒有減弱。

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東陽美拉作為華誼兄弟的子公司,披露的全年利潤為1.17億元。這一數字佔2017年華誼兄弟8.28億凈利潤的比例為7%。但還要考慮到,華誼兄弟的實景娛樂項目中,有不少是通過馮小剛的經典作品作為主題授權的,比如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中的《集結號》《非誠勿擾》主題區,以及整個海口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

從2018年上半年年報來看,新興板塊分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的比重與日俱增。數據顯示,影視娛樂占公司營收比重高達92.47%,實現營收19.63億元,為營收重點。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佔比6.69%,實現營收1.42億元;互聯網娛樂佔比1.53%,實現營收3247.5萬元。

自2016年以來,華誼兄弟對於品牌授權以及實景娛樂的關注與日俱增。根據好萊塢成熟市場的經驗,品牌授權和實景娛樂的合理開發,有機會成為影視公司更加穩定且充裕的資金來源。但寄予厚望的實景娛樂板塊到底能給華誼兄弟帶來多大利潤呢?

目前,華誼兄弟旗下的子公司以及聯營企業中,涉及實景娛樂產業的資產有三家,分別是華誼兄弟(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實景娛樂公司)、海南觀瀾湖華誼馮小剛文化旅遊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海南觀瀾湖旅遊公司)以及華誼影城(蘇州)有限公司(下稱蘇州華誼電影世界)。其中,天津實景娛樂公是華誼兄弟集團內負責實景娛樂板塊的主體公司。至於海南和蘇州的兩家公司,則是負責當地項目運營的項目公司。

天津實景娛樂公司作為實景娛樂板塊的運營主體,主要通過參股項目公司方式參與影城的運營建設。天津實景娛樂公司是上市公司的並表子公司,華誼兄弟持有其54%的股權。

2017年1月起,天津實景娛樂公司陸續參與投資了華誼兄弟(長沙)電影文化城有限公司、華誼兄弟(濟南)電影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涼山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有限公司、南京華誼上秦淮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及武漢恆誼電影文化有限公司五家當地項目管理公司,持股比例分別在1%至10%不等。可以發現,華誼兄弟參與設立的各地影城,主要的合作方均為當地的旅遊開發或者房地產企業。

截至2018年6月30日,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實現收入4959億元,盈利2117萬元。而另兩家聯營企業尚處於虧損狀態。海南觀瀾湖旅遊公司實現收入1.87億元,凈利潤虧損9383萬元。

2018年7月23日開業的蘇州華誼電影世界是華誼兄弟的一大殺手鐧。據了解,蘇州華誼電影世界投資額超過35億元。但是其盈利,靠的卻是位於蘇州華誼電影世界7公里之外的華誼兄弟藝術家村。

對於收入的來源,接近華誼兄弟的人員對記者表示,主要還是品牌娛樂授權帶來的收入。「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成立的項目公司,在成立之後需要向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繳納一部分的品牌授權費。公司投資的影視小鎮雖然還沒有開業,但是依然構成了前期的收入和利潤。而一旦開業,會就持股比例進行分紅,華誼兄弟也以此來獲得收入。「

但是,多數市場人士目前對於實景娛樂還處於前期的觀望態度。

一位私募合夥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並不能夠清楚地看到這些影視小鎮們未來能給整個上市公司帶來什麼價值上的幫助。如果公司主業是內容的製作發行,那小鎮的投資回報相比來說時間會比較長,到底能帶來多少IP的互動收益,真的需要市場檢驗。」

二級市場方面,華誼兄弟的股價持續走低。截至8月24日,華誼兄弟股價報收5.67元/股,市值僅為157億元,創下了2013年4月以來的新低。

華誼股價的大幅下跌,也引發了市場對於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擔憂。

根據Wind數據,自2017年以來,王忠軍(王中軍)和王忠磊(王中磊)兄弟二人,累計質押股份約130筆,截至6月19日,其中的30筆尚未解除質押。合計質押股數約為6.7億股,占總股本的約25%。華誼兄弟日前的公告也顯示,目前王忠軍持股比例22.07%,其中質押19.86%,質押率90%;王忠磊持股比例6.19%,質押5.15%,質押率83%。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對表示,華誼兄弟股價走低既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大環境的因素。按照目前華誼兄弟的股價,限售股解禁後,股價很可能以陰跌為主。短期來看,傳媒股大幅反彈可能性比較低。

⑨ 時隔11年後,當初黃曉明在華誼兄弟買入的360萬股,掙了多少錢

娛樂圈裡的明星都不止有一份工作,他們都有很多的副業,他們通過很多途徑來掙錢。曾經就有報道趙薇跟著馬雲投資,賺了七十多個億,而除了趙薇,還有很多的明星也有相似的經歷。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黃曉明。

趙薇在認識馬雲之後,兩人就開始進行商業合作,一起投資了項目,趙薇憑借自己的努力,這次投資賺了七十億。說起這個數字,很多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在娛樂圈這些都是很平常的,因為娛樂圈一直都是高收入的場所。可以說娛樂圈投資是非常普遍的,因為他們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投資的項目。不知道你對於黃曉明和趙薇這種會賺錢的明星怎麼看呢?

與太平輪華誼投資佔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
工行貴金屬詐騙案件審理 瀏覽:538
上海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3
平房抵押貸款合同範本 瀏覽:42
廈門銀行外匯 瀏覽:562
維港投資集團 瀏覽:836
代碼000457基金凈值 瀏覽:674
信託貸款委託貸款 瀏覽:107
20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2018 瀏覽:99
股票大資金流入是什麼顏色 瀏覽:545
九零年人民幣超發 瀏覽:254
北京企業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930
商業住房貸款保險費率表 瀏覽:383
秋石投資背景 瀏覽:971
融資年利率和融資年費率 瀏覽:837
中國國旅是股票還是基金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