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十五歲要如何理財
理財其實應該從你得到第一筆收入時開始。我不知道你的收入情況,大概給你一個常見的理財方案吧。
個人理財大概思路
40-50%不動產——銀行做個定期存款,壓箱底的錢盡量不動。(注,這部分將來可用作還貸,但要記住,如果你的貸款月供超過你的收入的50%一定要三思,不然你會很辛苦,無法面對突發性經濟支出)
20-30%生活必須——日常生活話費,包括吃穿用等。
10-15%小額投資——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資金情況適當的進行一下投資,可以選擇股票,基金,網店,地攤等。(如果是女生,不做投資的話這部分錢可以加大到20%用來滿足女人的某方面需求,你懂的)
5%關系維護——用於社交花銷,比如請朋友吃飯,朋友生日送禮等。
B. 年輕人進行投資理財需要注意哪些
投資理財成為了流口常談的話題,以現在這個理財趨勢而言,怎樣更好的進行理財是多數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下面蜂融君為您詳細介紹理財的五個方法。
1、投資切不可投機取巧
也許大都數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理想和追求各不相同,但是取得進步的方式方法卻包含共通點,為了在快節奏的社會中生存發展,或許會想到一些「投機取巧」般的「理財」渠道。但現實告訴我們,若想要長期平穩發展,就應該尋找一個較好的投資平台,進行穩健投資發展。
2、逐步養成記錄總結的習慣
對於缺乏理財經驗的投資者而言,在遇到陌生的的投資項目時,常常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缺乏主見,無法明確判斷其風險和質量等疑難問題上。從而盲目更風進行投資。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了解投資項目,養成記錄總結的習慣,從而選擇出最合適的投資平台。
3、資金進行合理規劃
對於賺錢這件事是每個人都在追求的,當然,金錢本身只是一個貨幣工具,關鍵還是在於我們要擁有正確的金錢管理方式。如果將所有的存款長期放置不管,那隻會造成人民幣貶值,與其這樣,還不如對自己的資金進行合理規劃,其中一部分用以投資理財。這就是所謂的躺著也能掙錢了,這無疑是掙錢中最輕松的一種方式。
4、提高投資風險意識與積累投資經驗
想要投資,必定會伴隨一定的風險,這是投資者需要提前知曉的,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管理方式,並長期堅持學習調整,才能才理財方面快速成長。切勿在不明確方向的情況下,盲目的選擇產品,而是應該踏踏實實的積累經驗,最終完成向成熟投資者轉變的路徑。
5、避免錯亂追求以及貪大求全的失偏行徑
民間有句俗話:便宜沒好貨,其實不然,並非貴的東西就一定很好,便宜的東西就質量肯定不行,對於理財也同樣適用。需要進一步明確的是,當我們發現生活中偏激的消費行為過多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進一步明確取捨,快速找到科學的生活方式。
總之在投資理財這件大事上需要投資者不斷努力的學習和提升,才能更快的得以成長。
C. 今年25歲,打算學理財,應該看什麼書籍,如何理財,以前的觀念就是,理財就是節約,存錢,現在突然覺得
我一直都是推薦劉彥斌的<理財有道>,對於已經懂理財的人來說,這本書太垃圾,但對於沒入門的人來說,這本書就太有用了,我只用兩個小時就瞧完了,但如果你是沒入門的,可能要讀幾天才能讀完,可是收獲是大大的.
你讀完,讀懂就明白什麼是理財了.
理財的目的是財務自由,就算作到到這種境界,但量入為出還有能作到的.這就足夠了.
D. 本人25歲怎樣理財
制定方案如下:
1、首先預留備用金 大概是1萬左右當作備用金,這備用金可以購買貨幣基金,得以充分利用,貨幣基金流通性好贖回時間短可以合理利用。(利率大於活期存款)
2、 可以購買幾支 基金 包括股票型 混合型 債券型基金 投資比例在 50%股票型基金 40%混合型基金 10%債券型基金 (首先了解基金種類,按規劃分配資金 適時調整!管理方式得當可以增加你們財富,儲備結婚備用金或者房屋交付首期)
3、每月 可選擇定投基金 可以選擇3支基金 可以是指數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 持續定投時間在 18-30年!可為日後養老 以及子女教育備用金做好充分准備。 可以 購買保險 可以是分紅險 還有醫療保障 或者 養老保險!大概保費 (占總收入5%-10%具體可以對比了解保險種類) 剩餘資金可以 定期 積存黃金做長線投資!剩餘 貯備零用或者旅行經費 定期外出旅遊!(資金都可以結合自己靈活規劃)
E. 各年齡階段的投資理財建議
90後積攢為主 選擇理財方向 學習理財知識
80後積極理財但別盲目
80後年齡層正處於人生起步並且迅速上升的階段,年齡層范圍在22歲~31歲之間。根據專家針對各個年齡層所做的風險承受度的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可承擔風險=100-目前年齡」這一公式作為投資時的參考。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年齡是25歲,依公式計算你可承擔風險是75(100-25=75),代表你可以將閑置資產中的75%投入風險較高的積極型投資中去,剩餘的25%做保守型的投資操作,所以80後可採取比較積極的理財策略。但由於這一階段人群投資理財經驗相對缺乏,投資理財時積極但不能盲目。80後可以首先學習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適當地進行一些股票方面的投資,豐富實戰經驗,同樣也要學會選取優質的基金。
建議80後採取如下的理財組合:積極型投資(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15%+混合型基金60%)75%,穩健型投資(債券、儲蓄存款、貨幣基金)20%,保障型投資(保險)5%。
70後家庭風險排在首位
根據「投資100法則」,對於年齡在32歲~41歲的人而言,資產的60%~70%可用於購買風險較高的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剩餘的可選擇一年期以上存款、國債、債券基金、保本型人民幣理財等較為穩健的品種。在市場不景氣時,適當增加穩健型品種比例,可考慮將其中的40%~50%投資於穩健型理財產品。這個年齡段投資理財的經驗相對豐富,可留10%的流動資金,專門應付短線投資或股市抄底,也可暫用來購買超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如通知存款、貨幣基金、短期人民幣理財產品。
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承擔著最主要的家庭責任,扮演著頂樑柱的角色,因此在考慮保險配置時的基本思路是充分考慮整個家庭的風險。首先考慮投保保障性高的終身壽險、定期壽險,並且需要較高額度的壽險,這樣才能保障家人生活後顧無憂。此外,應考慮附加一定的意外險和醫療險。
該階段投資者承受風險能力相對較大。從長遠來看,也可考慮投資房地產,關注中低端地段商業店鋪或住宅,這些房產的租客是市場中的主流,雖然每月租金可能只有1200元~1500元,但相對於30萬元~40萬元的資金投入,回報率還是相當可觀的。
60後盡早做好養老規劃
這個年齡層的人兒女大多長大了,他們可以更多地為自己的生活做些規劃,也可更多向自身傾斜。這個階段的人群最大的風險來自於疾病。此外,60後人群還需要考慮退休後的生活保障,養老規劃也是必須要盡早解決的問題。
在選擇養老產品時最好考慮能夠看到固定收益的品種,以確保生活開支有所保障。這個階段的人群需要盡早做好養老規劃,大部分職工退休後享受的是社會統籌養老保險,退休後收入會大幅度下降,如何保持較高生活質量是思考的重點 。對此,60後人群可以選擇既有固定收益又有疾病保障類的投資型保險產品,如分紅險,這類產品雖屬於投資類產品,但風險較低,通常具有保底收益,既可以對他們有一定疾病保障功能,又有增值的作用。
F. 25歲如何實現理財
所在城市若有招來商銀行,可了源解下招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需先辦理風險評估,評估後,可購買對應您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理財產品。
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 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 頁面查看,也可通過 搜索 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G. 誰有 年輕人一定要知道的89個理財常識 txt
現在p2p的理財平台挺火的,可以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白菜金融網口碑不錯的,平台發展也挺快。
H. 年輕人25歲左右理財合適嗎
可操作理財的:目前招行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定期、國債、受託理財、基金、黃金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建議您可以到我行網點咨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
I. 對25歲的人來說理財有多重要
學會理財有多重要?看看雷納·齊特爾曼的《富人的邏輯》就知道了,這本書在開頭的時候就講到理財的重要性,書中也講了很多實例來證明如果你不會理財,就算給你一筆巨額財富,你也會在一定的時間里把錢揮霍一空的。
學會理財後,你對錢的掌控能力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合理安排每一筆錢,不亂花錢,更不會讓錢閑置貶值。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你的每一筆錢要花在什麼地方,沒學理財之前,你可能會把錢花在奢侈品或者吃喝玩樂上,但是學會理財之後,你會覺得,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比這些更重要。
學會理財後,你的消費觀念、生活習慣、工作目標可能都會有所改變,當然,更重要的是你的財富會加速增長。所以,理財還是越早學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