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北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8.3%,與2019年GDP相比如何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一季度湖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9872.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58.3%,也比湖北省2019年一季度的地區生產總值9110.05億元高。
產業增長中國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人口紅利雖然還在,但是,僅僅靠內需消費來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的確不太容易,進出口貿易在近20年以來的發展中,一直處於重要地位,換言之,出口多餘進口很大一部分,這導致老美認為咱們佔了多大的便宜,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就有了貿易摩擦的問題。
經濟的本質可能有各種不同看法,有的人以中國流傳已久的對國家管理者經世濟民的要求,認為經濟的本質是創造社會價值,服務人類。當然這種看法有一點高大上,我認為經世濟民是我們的要求,經濟本身不具有人格,沒有標準的道德觀。
② 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統計局
統計局:從投資、消費、凈出口三大需求的貢獻率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的貢獻率是368,略有下降。凈出口貢獻率是負的78。從這個格局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繼續提升,這意味著需求結構也是在向好的發展方向。(2015-16年)
③ 一季度GDP高於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了嗎
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轉型升級穩步推進,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經濟運行開局良好。4月1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成績單」。
據官方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我國GDP約為19.88萬億元,同比增長6.8%,與2017年四季度持平。這一增速高於6.5%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分析,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的轉換,產生了明顯效果;二是消費與出口都顯示出較好的拉動作用;三是全球經濟復甦,處於產業鏈全覆蓋的上行期。」內容來源於央廣網
④ 2021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為何這么厲害
2021年1季度GDP同比增長18.3%增長的挺快的,可以說現在我們的國民經濟在疫情之後是在穩步恢復的,但是你不要只看到這個增長的比例這么高,因為去年這個時候是受到疫情的影響的,各行各業都停工停產,所以實際上跟正常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沒有那麼大的提升,只是在逐漸恢復而已。
經濟逐漸恢復正常,這對於我們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這是最好的事情,因為我們不懂那麼多的經濟學規律,但起碼應該懂你有穩定的工作,你這個月有班上下個月還有班上,你就知道自己為了有較為穩定的收入你就敢花錢了,不然你有今天的明天的,不知道什麼時候企業裁員就把你裁退了,你也不敢花錢啊,因為你擔心未來有一天會沒有收入,所以穩定的就業對普通百姓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⑤ 為什麼我國一季度GDP能實現18.3%的高速增長
一、中國經濟發生階段性變化
經過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隨著經濟總量和規模的擴大,特別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條件發生變化後,中國經濟處於換擋期,速度有所放緩。
(一)經濟增速處於換檔期,仍保持領跑者地位
(二)處在動力結構調整期,新的增長動力正在替代原有的增長動力
中國正在進行動力結構的調整,新的增長動力正在替代原有的增長動力。從需求角度看,以前認為中國經濟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而現在投資和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在減弱。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正逐步增強。2013年投資雖略高於消費,但消費的貢獻率已經達到50%,出口貢獻是-4.4%。消費的貢獻率還將繼續提升,動力結構發生改變。從供給方面看,由於產能過剩,製造業或者工業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或者說支撐作用在減弱,但是服務業的支撐作用在明顯增強。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例是46.1%,第一次超過製造業,未來還會繼續提升。從要素投入角度看,隨著儲蓄率的下降(儲蓄率最近幾年正緩慢下調),資本勞動對經濟增長或是要素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緩慢下降,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貢獻逐步上升。盡管原有的增長動力減弱,但是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和形成之中。
⑥ 2019年政府投資佔GDP支出法多少比率
2019年的政府投資佔到了GDP的60%多,這個比例還是非常多的,我們大有發展潛力。
⑦ 2019年第一季度gdp
初步核算,2019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回落0.4和0.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769億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8234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22317億元,增長7.0%。
應答時間:2020-08-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⑧ 201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可以記作()
201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可以記作(+6.4%)。
⑨ 怎麼看待2019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4%
說明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前期的經濟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一季度GDP增長6.4%,與內去年四季度持平,但明顯好於市場容預期。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平穩,積極因素逐漸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不僅僅是企業,國內外許多方面也都體現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增強了。保持平穩健康發展,還是有條件、有支撐的。
⑩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意味著什麼
GDP盡管是一個滯後性指標,其對於預測經濟和資產價格走勢的作用並不大,但GDP能夠說明經濟最完整、最全面的運行情況。
一季度GDP體現了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打擊之深遠。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持續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對此中國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疫情在中國持續的時間比經典的流行病學所預估的時間要短得多,但同時也付出了很大的經濟代價。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又反過來通過惡化外部環境來影響中國。
1、負增長的結構分化
一季度-6.8%的GDP降幅,基本符合預期,已經被市場所充分消化。3月份的各項經濟數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降幅開始收窄,但負增長背後的結構分化值得關注。例如,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1-2月為降13.5%。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1-2月為降24.5%。但內需恢復速度仍然較慢,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5.8%,1-2月為降20.5%,降幅收窄幅度相對更小。因此總體來看,3月較2月的中國經濟恢復情況符合宏觀經濟學的運行規律,即投資和生產端的調整能力更強,而消費復甦的速度就會慢一些。
2、3月復工復產情況仍不樂觀
3月份較為艱難的復工復產情況直接影響了一季度GDP數據。一般而言,一季度中,3月份經濟總量所佔比重接近四成,1、2月份總計超過六成。例如2012年以來,每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一季度總計的比重穩定在68%。
但盡管3月為52.7,重回榮枯線,這卻僅僅意味著3月較2月好轉。利用PMI環比推同比,大致估算3月生產活動與去年同期相比的恢復情況,可知3月復工復產速度緩慢(僅約為去年的70%,參見下圖),也從側面反映了復工不復產現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