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泰中合投資與江蘇北人

泰中合投資與江蘇北人

發布時間:2021-05-27 13:51:58

① 江蘇名容與南京是什麼關系

有四十里,在高速上大概要半個小時就到~
文化與經濟是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生產力越發達,經濟與文化的關系就越密切,從這個角度說,今後的經濟是文化經濟。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文化的競爭。

江蘇省句容市地處蘇南,處於南京都市圈、上海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帶,到南京只要半個小時,到上海也僅需2個半小時。滬寧高速、寧杭高速穿越境內,離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只有40分鍾的車程,素有「金陵御花園」之美譽。全市總面積1385平方公里,人口60萬,轄16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經濟開發區。句容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是江蘇省最早建縣的13個文明古縣之一。近幾年來,句容經濟邁出了跨越前進的步伐,城鄉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財政收入實現了三年翻一番,人均GDP和人均財政收入進入全省第18位。特別是開放型經濟迅猛發展,累計興辦外資企業近500家,其中80%左右是台資企業,嘉新京陽、三富汽車、久正光電、都茂自行車、雅自達自行車、澳義自行車等一些台灣知名企業都在句容投資興業。目前我市已形成光電子、建材、陶瓷工藝、自行車四大產業鏈。今年我市外向型經濟繼續保持高位發展態勢,合同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繼續保持鎮江市第一,有望實現「五連冠」。句容正在成為滬寧線上又一個台商投資密集地區,成為一塊投資創業的熱土。

句容在較短的時間內何以快速發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源於句容獨特的地理位置,濃厚的文化底蘊,科學的發展精神,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

一、悠久歷史文化折射出句容的魅力

句容西漢元年置縣,是一座古老而又新興的城市。句容是楚文化與吳文化的交匯處,「楚尾吳首」成為句容地域文化的顯著特徵。據史料記載,周檀公之子泰伯、仲雍,采葯句曲山中,民感恩澤,從之日眾,乃建國號勾吳,為吳國之前身。句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名人輩出,其思想恩澤後人,代代相傳。茅氏三兄弟在句曲山采葯煉丹、治病濟民,為民敬仰,後人改句曲山為茅山;東晉醫葯化學家葛洪,博學經史、著書傳世;齊梁時期道教思想家陶弘景辭官回鄉傳道授業;五代大畫家周文矩名揚海內外,清朝名士笪重光為官清廉、剛正不阿,隱退我市,專攻山水書畫,與姜宸英、汪士宏、何焯齊名,合稱四大家,等等。受先人精神的影響,句容人秉承了先賢優秀文化,形成句容人「樸素自然、熱情豪爽」的品質。加上在歷次的革命斗爭中,尤其在抗日戰爭年代,句容茅山成為新四軍蘇南抗戰革命根據地,許多志士仁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用鮮血灑遍了句容的山山水水,更增添了句容人「不畏艱難、艱苦奮斗」的個性。實踐證明憑著這股精神,句容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先後獲得「中國經濟百強縣」、「全國科技先進(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草莓特產之鄉」、「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生態示範區」、「江蘇省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2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

二、道家思想凝煉出人文精神

句容境內有三座名山,一是道教聖地茅山,俗稱「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史譽「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一是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享譽東南亞,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另一是有蘇南九寨溝之稱的瓦屋山,保持了良好的原始風貌。句容茅山建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子神像,老子的《道德經》說「有容乃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有意思的是,句容茅山、寶華山,一個在南面,一個在北面,同處一個縣域,在全國也極罕見,體現了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句容,句容,有容乃大,能容天下事,能容天下客」,我們通過挖掘這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人文精神,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創新發展,發揚光大,提出了「誠信認真,有求必應」的服務理念,始終用人文的關懷,人文的思想貫穿落實於經濟建設工作中,營造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

「誠信認真,有求必應」,她不是外來文化的產物,也不是外貼的,是中華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骨子裡的文化,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孔夫子說過「民無信不立」,意思是不講信用是站不住腳的。句容近幾年來,在經濟建設中,始終堅持誠信為本,說到做到。在發展開放型經濟過程中,句容作出了一項全省矚目的舉動,率先實施「無費區」政策,是指在這個區塊投資的企業,除按國家規定納稅外,沒有其他地方上的費用負擔。即只收稅不收費。實施外商直通卡制度,旨在為外商提供工作、生活等全方位更加便利的服務。提出了領導就是服務員,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觀念,對投資的各類項目,全部實行主辦單位負責制,由主辦項目的單位負責各項報批手續,全方位給予服務,不需客商「親自動手」。優質高效的服務,吸引了外商投資者紛至沓來,日本凱美柯瑞亞,世界五百強的美國羅門哈斯等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公司紛紛落戶我市,產生了以外引外的效應。句容有一位台商早幾年就已在我市投資,因為項目不好一直沒有賺到錢,後來在市領導的引導下投資開發了一個「台灣小鎮」,搞了一個別墅區,共開發36幢別墅,還沒有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已銷售一空。這位台商有感於句容人的真情相待,把台灣的妻弟的高科技電子儀器企業也引進了句容,總投資500萬美元。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市比比皆是。如今句容郭庄鎮「中國陶瓷娃娃城」利用外資已達6400多萬美元,成為陶瓷娃娃出口基地。句容4家投資在1200萬美元以上,年產700萬輛的自行車生產廠,也是這種探索引出的碩果。台灣久正光電、益進光電、華葉新技等光電子企業在句容落戶形成產業鏈,一座現代化中等工業城市正在崛起。

三、跨越發展孕育出「句容現象」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句容仍是滬寧線上欠發達地區,與蘇錫常(江陰、崑山、張家港等)縣級市相比有較大差距。如何將差距縮短,將劣勢轉變為優勢,一直是我市在不斷探索的問題,惟有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在大改革、大開放中尋求突破,才是惟一的出路。根據我市工業基礎薄弱,勞動力資源、旅遊資源豐富,以及距離大中等城市較近的特點,我市制定了建設台商投資密集區,中國旅遊強市,現代化中等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四大目標,掀起了一股建設熱潮。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句容在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各項經濟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農業產業化、民營經濟、引進外資走在全省前列。香港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節目著名評論員楊錦麟先生在考察句容後,對句容的發展由衷贊嘆,稱之為「句容現象」。全國各大強勢媒體《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香港商報》、《香港大公報》、《澳門日報》、《經濟日報》等聚焦句容,給予了全方位、多側面的報道,詮釋了「句容現象」的內涵。即發憤圖強,追求卓越的團隊精神;以民為先、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誠信認真,有求必應的服務氛圍。其本質可以概括為:執政為民、以民為本、人文關懷,其核心就是為投資者服務,為納稅人服務,為老百姓服務。

「句容現象」的產生源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源於句容地域文化的滋養,源於現代文明的創造。走進21世紀,句容正以頑強崛起,攻堅克難,團結拼搏,爭創一流的精神風貌塑造著「句容現象」,延伸拓展著「句容現象」的內涵。
在經濟發展上重新提出了「打造南京新東郊、中國旅遊強市、江南歷史文化名城」 的新構想。通過打響南京牌、山水牌、誠信牌,全方位接軌南京,接受南京的輻射,融入南京經濟核心圈,提升句容的綜合競爭力。

在城市建設上,我們繼續強調團隊精神,強調班子的力量、集體的力量,上下同欲,奮發作為,形成句容人「建則一流,創則必成」的精神。要麼不建,要建就是一流標准;爭第一,創惟一。

一是科學規劃,加快城市建設。依靠市場化運作模式,市財政投入1350多萬元,就撬動總投資10億元的城建規模。建設句茅路、東進路、北二環、西三環等城市外環道路,使城市規模擴大至30平方公里;建成鳳凰花園、紫荊花園、玉蘭苑等6個香化、美化、綠化、亮化的居民住宅小區;對老城區進行改造,建成集文化、娛樂、購物、休閑為一體的帕緹亞商業文化廣場、華陽名街;對精品路段,華陽南路、華陽東路、華陽西路、華陽北路進行全面的改造,香樟樹、玉蘭樹取代寶塔松,透視玻璃門取代卷簾門,時尚商業廣告牌取代標語牌,桿線全部下地。二是凸現亮點,實施精品工程。建成「一園兩場兩帶」文化活動休閑區。即城區葛仙湖公園;4萬平方米的新世紀廣場、玉清廣場;十里長廊玉清河、句容河風光帶;建成全省縣級市中一流的萬人看台體育場、省句容高級中學;恢復重建歷史古跡、高88米全省同類型中最高的寶塔大聖塔、葛仙觀、華陽書院、三台閣等;正在大規模開發建設的中國邊城,是具有法國情調、名人薈萃、堪稱國際一流的旅遊度假小城。三是挖掘資源,做優旅遊文化。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茅山、寶華山及蘇南九寨溝之稱的瓦屋山曾留下李白、韓愈、王維、顏真卿、王安石、乾隆等歷史名人的古跡和墨寶華章。恢復重建歷史遺跡,將對句容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今年以來,句容市立足優勢,加大「三山五湖」的開發力度,引進香港中地行房產代理公司投資叄億元開發侖山湖旅遊度假區,另外茅山紀念碑林,蘇南抗戰紀念碑二期工程、茅山華爾潤生態示範區開發建設如火如荼,一座歷史旅遊文化名城正在顯現。

現在我們已處在一個文化自覺的時期,改革開放為我們吸引、借鑒、融合世界優秀文化提供了廣闊的舞台,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調整指明了方向。因此,可以這樣預言,在人類最先進思想的引導下,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一定產生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而這一文化的成熟之日,就是中華民族全面復興之時。

② 「月旦評」的許某人,和許褚、許攸等是不是一個宗族出來的

③ 三資企業投資分析比較

各地區情況不一樣的。以湖南為例吧。

湖南三資企業單位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在中國加入WTO後,全面評估湖南三資企業發展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成功經驗,對促進對外開放,更好推進我省三資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十分重要。我們利用湖南省第二次基本單位普查資料(以下簡稱"基普資料")、工業年報資料和有關調查情況對我省三資企業發展的現狀、問題作簡要分析,供有關領導和部門參考。

一、 發展現狀及特點

1.總量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門類發展齊全。"九五"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省三資企業發展較快,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基普資料顯示,2001年11月30日,湖南共有三資企業994個,從業人員10.97萬人。遍布全省14個市州,跨 64個行業(大類),實收資本為172.97億元,當年完成營業收入194.21億元。從我省三資企業分布的地域情況來看, 長沙421家,佔全省的42.3%;湘潭91家,佔全省9.1%;株洲85家,佔全省8.5%;郴州81家,佔全省8.1%;常德72家,佔全省7.2%;衡陽69家,佔全省6.9%;益陽44家,佔全省4.4%;岳陽42家,佔全省4.2%;永州24家,佔全省2.4%;張家界20家,佔全省2.0%;婁底14家,佔全省1.4%;懷化和邵陽都是12家,分別佔全省1.2%;自治州7家,佔全省0.7%(見圖一)。從我省三資企業涉及的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業(73個)、紡織業(29個)、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57個)、醫葯製造業(23個)、電氣機械、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42個)、非金屬礦物製品業(42個)、批發零售、餐飲業(71個)、房地產業(171個)和旅館業(40個)等十個行業中,這十個行業的企業單位數、從業人員數及產品銷售收入分別佔三資企業總量的55.1%、55.5%和55.7%。
2.基普資料顯示,我省三資企業法人單位96%以上成立於1991年至2001年。其中:90年代以前開業的有29家,佔3%;91至95年開業的有428家,佔43%;96至2001年開業的有537家佔54%。至2001年11月30日止,90年代以前開業的29家三資企業,擁有從業人員4279人、實收資本6.07元元,占該行業全部從業人員和實收資本的3.9%和3.5%;91至95年開業的428家三資企業,擁有從業人員52898人、實收資本80.49億元,占該行業全部從業人員和實收資本的48.2%和46.5%;96至2001年開業的537家三資企業,擁有從業人員52491人、實收資本86.41萬元,占該行業全部從業人員和實收資本的47.9%和50%。

3.按實收資本分組的資料顯示,2001年11月30日,我省994家三資企業實收資本在500萬元以下的有508家;500-1000萬元的有218家;1000-2000萬元的有117家;2000-3000萬元的有60家;3000-5000萬元的有37家;5000萬元-1億元的有27家;1-2億元的有13家;2-6億元的有13家;15億元的有1家。

4.2001年11月30日,我省994家三資企業中有555家工業企業,從三資工業企業規模來看,522家是小型企業,占總數的94%;中型企業20家,占總數的3.6%;大型企業12家,只佔到總數的2.1%;而特大型企業全省只有一家。據工業年報資料,至2002年末,全省規模以上三資工業生產單位數發展到266個。從業人員6.58萬人,完成銷售收入162.6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1.08億元。

5.另據外資來源的資料顯示,2001年11月30日,我省994家三資企業有843家資金來源於亞洲的外商投資,實收資本為127.32億元,佔三資企業總數及實收資本總額的84.8%和73.6%。有1家是來自非洲的外商投資企業,實收資本為500萬元。有46家來自歐洲的外商投資企業,實收資本為30.87億元,佔三資企業總數及實收資本總額的4.6%和17.8%。有5家來自拉丁美洲的外商投資企業,實收資本為3.91億元,佔三資企業總數及實收資本總額的0.5%和2.3%。有91家來自北美洲的外商投資企業,實收資本為10.21億元,佔三資企業總數及實收資本總額的9.2%和5.9%。有8家來自大洋洲的外商投資企業,實收資本為0.61億元,佔三資企業總數及實收資本總額的0.8%和0.4%。亞洲在我省投資的有香港、台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澳門、韓國、菲律賓、黎巴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緬甸等1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我省投資較多的香港投資了542家企業,投資額為83.90億元;台灣投資了186家企業,投資額為16.97億元;日本投資了34家企業,投資額為8.99億元;馬來西亞投資了17家企業,投資額為8.18億元;新加坡投資了21家企業,投資額為3.97億元。非洲在我省投資的有南非1個國家,投資了1家企業,投資額為500萬元。歐洲在我省投資的有比利時、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葡萄牙、挪威、瑞典、瑞士、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等1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投資較多的荷蘭投資了6家企業,投資額為15.92億元;瑞典投資了4家企業,投資額 5.85億元;德國投資了5家企業,投資額為4.07億元;英國投資了18家企業,投資額為2.67億元。拉丁美洲在我省投資的有巴哈馬、開羅群島、巴拿馬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等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投資額最多的是開羅群島,雖只投資1家企業,投資額卻有3.32億元。北美洲在我省投資的有美國和加拿大2個國家,美國投資了78家企業,投資額為8.65億元;加拿大投資了13家企業,投資額為1.57億元。大洋洲 在我省投資的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薩摩爾3個國家。其中:澳大利亞投資了6家企業,投資額為0.2億元。

以上可見,湖南作為中國的內陸省份,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的對外開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基礎。

二、存在的問題

1、三資企業總量偏小。截至2001年11月30日,湖南共有三資企業994個,比起相鄰省份湖北的1368個和廣西的1227個三資企業有著明顯的差距,比起江蘇每天誕生15家外資企業的發展速度更是望塵莫及。

2、發展不平衡、地區、企業差異明顯,三資企業地域分布過於集中。總的來看,近年來我省三資企業發展形勢是好的,但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區差異明顯。湖南三資企業主要集中在省會長沙,有421家,佔全省的42.3%;其次是湘潭91家,佔全省的9.1%;而自治州只有7家,佔全省的不到1%。二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發展懸殊更大,從2001的數據看,規模小的不足10萬元,大的已超過15億元;從營業收入來看,最少的不足10萬元,最多的超過28億元。

3、企業規模仍然偏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緩慢,產業層次較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近年來外商在我省的投資大量增加,大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明顯增加,但三資工業企業的整體規模和水平仍然以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為主。2001年,全省三資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佔55%,規模以上企業佔45%,大量的中小企業、技術含量低的企業分布在一些傳統的勞動和資金密集型行業,如2001年光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塑料製品及零售餐飲業的生產單位數就佔全省三資企業總數的25.5%。三資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所佔比重只有8%,完成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僅佔22.3%。這說明我省三資工業企業發展的潛力還很大,企業規模和產業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4.開放型經濟規模偏小,利用外資十分有限,且外資結構和流向不盡合理。2001年11月30日,湖南實際利用外資近100億人民幣,平均每個三資企業法人單位利用外資1006萬人民幣。從外資流向的行業來看,主要是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引進的外資(如用於房地產)數量上升幅度比較大,而在進行產業、技術提升和產品更新換代的外資流入量相對較小,尤其是傳統工業行業,其利用外資的水平長期以來處於徘徊和下降狀態。另一些行業,尤其是服務業中的許多領域(如金融保險、電農業服務業、教育、醫療等)利用外資極為有限,目前開發程度仍然不高,如金融保險業三資企業在湖南開展業務的僅3家;郵電通信業三資企業也僅有3家;農業服務業三資企業為0;教育業三資企業為1家;醫療衛生服務業三資企業為0。

三、對策與建議

在面對經濟國際化進程加快、市場競爭日夜加劇,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形勢下,加快發展和壯大我省三資企業的整體思路應為:以"十六"大精神為動力,以"三個代表"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與時倶進,在完善政策、改善環境、優化服務等方面多下功夫,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新格局。力爭在"十五"期間實現我省三資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具體對策建議如下:

1.解放思想、認清形勢,搶抓發展機遇。全省上下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認清形勢,以"十六"大精神為動力,以"三個代表"為指導,進一步形成"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的良好氛圍,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緊緊抓住新一輪國際產業資本加速向中國轉移和外商投資激增、熱情高漲的有利發展時機,發揮各地自身優勢,積極支持、鼓勵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加快利用外資的步伐,拓寬利用外資的渠道,把我省三資企業發展推向新高潮。

2.完善政策,改善環境,招商引資上水平。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涉外經濟法規,努力創造一個高水準、符合國際慣例、適應高水平外資進入的、比較完美的投資環境。在投資"軟環境"方面,要努力實現從優惠性、支持性政策為主向體制性、功能性政策為主的轉變,為外商營造良好的體制和市場環境、良好的配套和服務環境、良好的生態和人居環境。要抓緊進行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選擇主題招商,鼓勵發展高新技術項目,培育新興產業,形成產業特色。要繼續完善和強化招商引資策略、方法和落到實處的措施,"商"要靠"招","資"要去"引",在招商引資方向上,要注重把主導產業、核心企業引進來,進來一個就會帶來一串;在營造投資環境時,不僅服務上要到位,環境上要優美,更重要地是要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通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使我省成為"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快"投資者創業、安居的樂園和天堂。

3、培養人才,提供支撐,加快企業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誰擁有人才,誰就贏得了主動";"今天,企業的價值取決於它的人才、市場競爭就是人才競爭,特別是高級人才的競爭"。同樣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快慢、好壞也取決於它的人才數量多少、質量高低,尤其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經濟時代,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就顯得更為突出和重要。人才的取得,一靠培養,二靠引進,引得進、留得住、用得上,人盡其才,關鍵是要有好的政策、科學的激勵和獎懲機制。我省能否在新一輪競爭和挑戰中贏得主動和更好地發展,繼續保持目前良好發展態勢,縮小與發達省市的差距,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是關鍵。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加快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各類外向型經濟發展人才,為三資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撐,以適應和滿足三資企業發展對各類人才需求日益增長的需要。

4、重視問題,認真解決,促進健康發展。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和認真解決當前我省三資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幾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對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要加強分類指導,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布局,力爭縮小地區間的差距,形成全省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要增強三資企業特別是合資企業科技創新、科技開發、科技興企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和後勁,促進我省三資企業持續快速高效健康發展。

總之,只要我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昂揚的鬥志,抓住發展的新機遇,揚長避短,我省三資企業就一定能在新世紀取得更大的發展,為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全省工業經濟乃至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泰中合投資與江蘇北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登錄椰子理財 瀏覽:655
外匯黑市換匯技巧 瀏覽:676
中國鐵建股票歷史最低價格 瀏覽:862
2月23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36
股指期貨一手漲跌多少點爆倉 瀏覽:611
新華制葯最新資金流向 瀏覽:30
秋林集團投資者索賠 瀏覽:311
2014年中國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886
股票雙鴨頭 瀏覽:500
多少錢可以炒股票 瀏覽:597
粘膠短仟股票 瀏覽:982
外匯分為那些 瀏覽:488
怎麼發現一字板的股票 瀏覽:948
鼎譽融資租賃深圳 瀏覽:440
海航投資金控 瀏覽:469
澄西新榮股票 瀏覽:765
共青城乾和投資創始人 瀏覽:346
怎樣學做貸款這行業 瀏覽:778
現貨白銀投資k線 瀏覽:200
大陸期貨開戶不入金可以嗎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