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稅的稅收籌劃方法有哪些
:關稅條例規定,進口稅率分為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關稅配額
稅率。對進口貨物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實行暫定稅率。
最惠國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共同使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WTO成員或地區的進口貨物,或原
產於與我國簽訂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進口的貨物,以及原產
於我國境內的進口貨物;協定稅率適用原產於我國參加的含有關稅優惠條款的區域性貿易協定有
關締約方的進口貨物,特惠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簽訂有特殊優惠關稅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
貨物,普通稅率適用於原產於上述國家或地區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按照普通稅率
征稅的進口貨物,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特別批准,可以使用最惠國稅率。
⑵ 進口關稅增值稅消費稅要怎麼加
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銷售額X適用稅率。
消費稅實行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以及從價從量復合計征三種方法征稅;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銷售額X適用稅率;實行從量定額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銷售數量X單位稅額。
消費稅征稅項目具有選擇性。消費稅以稅法規定的特定產品為征稅對象。即國家可以根據宏觀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的要求,有目的地、有重點地選擇一些消費品徵收消費稅,以適當地限制某些特殊消費品的消費需求。
(2)加關稅如何選擇投資擴展閱讀:
進口關稅要求規定:
1、屬於納稅人信息採集錯誤的,納稅人可在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稽核結果的當月申請數據修改,再次稽核比對,稅務機關次月申報期內向其提供稽核比對結果,逾期未申請數據修改的不予抵扣進項稅額。
2、每月申報期內,稅務機關向納稅人提供上月《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稽核結果通知書》,對稽核結果為相符的海關繳款書,納稅人應在稅務機關提供稽核結果的當月申報期內申報抵扣,逾期不予抵扣。
3、納稅人重新採集數據的時間仍在報送期限(海關繳款書開具之日起90天)內的,可通過企業電子報稅管理系統(下稱電子申報軟體)重新採集,並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再次稽核比對。
⑶ 中國加征關稅,對誰有利
4月2日,中方發布針對美國232措施的產品征稅清單,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分析人士指出,中方此舉可謂是先禮後兵合理反擊,如果美國繼續一意孤行,中方將再還擊。
美嚴重侵犯中方利益,並有很大外溢效應
此次中方發布的加征關稅清單中,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按照2017年統計,涉及美國對華約30億美元的出口。
4月2日生效的征稅行動主要針對美國3月初提出的232措施,即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雖然232措施並非針對單一國家,但是美國此後不斷通過「豁免」方式,換取其他國家在貿易談判中對美方提出的條件。
「雖然中國不是美國最大的鋼鐵出口國,但美國的措施相當於動員其他國家一起壓制中國,讓中國成為眾矢之的,而且違反了WTO的非歧視原則,嚴重侵犯了中方利益。」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經濟戰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表示,美國的做法背後有著「老辣」的設計。對多國征稅看似公平,但通過「豁免」方式來操縱,結盟的同時實現了只針對中國的目的。更危險的是,一旦形成結盟,可能會在更多貿易議題上對中國發難,營造圍堵氛圍。
先禮後兵合理反擊,中方做法符合WTO規則
對於美國單邊主義的惡劣行徑,中方並未採取同樣的單邊報復行動,而是嚴格遵守世貿組織的相關程序,可謂先禮後兵。
3月26日,中方根據《保障措施協定》在世貿組織向美方提出貿易補償磋商請求,美方拒絕答復。鑒於雙方沒有達成一致的可能,3月29日,中方向世貿組織通報了中止減讓清單,決定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
「中國採取30億美元對美反制措施,以平衡美方232措施對中方造成的利益損失,是對自身合法權益的正當維護,是十分克制和理性的。」白明說。
據悉,在商務部發布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期間,大量民眾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對措施及產品清單表示支持,贊成政府採取措施維護國家和產業利益,部分民眾還建議增加措施力度。
財政部關稅司有關負責人強調,我國倡導並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對美中止關稅減讓義務是我國運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我國利益而採取的正當措施。
美資在華企業也表達了對支持開放公平市場的立場。GE集團表示,支持開放市場以及通過國際貿易體系來解決貿易爭端。開放和公平的競爭是提升價值、增強經濟競爭力、提升創新力的最佳途徑。
30億美元力度不夠大?若美一意孤行中方將再還擊
有觀點認為,中國對美約30億美元商品的征稅,相比美方對華301調查中涉及的600億美元商品的征稅,力度不夠大。其實,30億美元只是針對美國採取的232措施。對於美國的301調查,中國還未真正亮劍。
「232措施只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連環拳中的一招,中國進行了有理有利有據有節的反擊。此事也表明了中國的態度,如果美國繼續一意孤行,我們將再還擊,讓美國感到疼痛。」李永說。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貿易摩擦繼續下去,勢必對兩國甚至更多國家帶來傷害,將造成多輸的局面,不會有任何一方是贏家。
美方日前將對華征稅產品建議清單公示天數從30天延長到60天,並且表示,美中兩國政府有望通過磋商避免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對於磋商談判的立場,中方一直未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中方談判磋商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但是,談判是有原則的。中方不會接受在單方脅迫下展開任何的磋商。
他表示,希望美方盡快撤銷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措施,使中美雙方間有關產品的貿易回歸到正常軌道。雙方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彼此關切
⑷ 如何計算進口後加上關稅和增值稅的產品單價
假如美元兌人民幣為1:8
國際間運費包括運費、包裝費、保險費等假如是30000元(RMB)
進口關稅=(FOB價格10000美元*牌價8 元(RMB)+國際間運費30000)*適用稅率13% =14300元(RMB)
進口環節應繳納增值稅=(CIF價格80000+30000元RMB)+14300元(RMB))*17%=1元(RMB)
加工後再出口的話可以免抵退稅,免抵退稅公式=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涉及消費稅的貨物還要徵收消費稅,如果進口的貨物在國內銷售不予抵、退稅。
⑸ 如何倒推計算加征的關稅
進口來關稅是在進口報關源的CIF價格基礎上計算的。比如:CIF價格為20000美元,進口關稅稅率為7.5%,則該筆報關應繳的進口關稅額=20000x7.5%=1500美元。乘以當天的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則是對應的人民幣金額。
⑹ 請你對美國加征關稅的問題給中國企業提幾點建議
對這個美國家政關稅對中國企業來說,那我們應該是首先地點,毫無疑問就是加大這個企業的這個科研創新能力,然後去應對這些挑戰。
⑺ 財經新聞中經常提到的加收200%關稅怎麼理解
你的理解沒有錯。進口一件商品2元,加上200%的關稅,進口成本就要6元,再加商家的費用和利潤,該商品就要賣6元以上了。
不過關稅的稅率,對於每種商品是不一樣的,高稅率是為了針對限制進口的商品,如高污染、高檔消費品等商品,高新技術產品的關稅是0稅率,一般商品是1%-20%不等。
⑻ 投資如何合理避稅
合理避稅並不是偷稅漏稅,它是在合法的范圍內減輕稅收壓力,避免因為稅務知識的盲點,而導致企業多繳稅或被稅務局罰款。所以,企業有必要了解合理避稅的基本知識。
3種常見的根據政策來避稅的方法:
一、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下:
1、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按175%進行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
2、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少繳10%的企業所得稅,按照利潤的15%繳納。(非高新技術企業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二、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如下:
1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到30萬元(含30萬元)之間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3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的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可享受小微企業暫免徵收增值稅優惠政策
三、年終獎繳稅的優惠政策如下:
年終獎的准確叫法是「全年一次性獎金」, 年終獎個稅計稅方法是一種比較優惠的演算法,是全年僅有的一次可以除以12計算合適稅率的稅收優惠。
年終獎是對企業員工們一年來工作業績的肯定。「年末雙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終獎發放形式之一,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外企普遍會使用這種方法。
企業要利用好「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稅負,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2)納稅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並,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3)由於個人所得稅的法定納稅主體是個人,企業為員工承擔的個人所得稅不能稅前扣除,在年度匯算清繳時,企業應進行納稅調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容易忽視而導致多繳稅的4種情況
一、沒有生意也要進行零申報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營業執照批下來後,企業每個月都必須向稅務局申報企業的經營情況。不管有沒有賺錢,也不管有沒有生意,每個月都要根據運營情況做賬然後根 據賬本向稅務局做稅務的申報。現在小規模企業一個季度的開票量不達九萬元的話,可以進行零申報。零申報辦理起來也比較簡單,如果不辦理,企業將會面臨 2000元的罰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長期零申報,可能會被稅務機關納入重點監控范圍,如有不實情況,將會被稅務機關依法查處。
二、增值稅稅率與進項稅的稅率無關
關於這一點,舉個例子:增值稅第二條規定:圖書銷售的稅率是13%。即只要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銷售圖書的稅率就是13%。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某銷售圖書的公司,也符合一般納稅人的條件,但他拿到的印刷圖書的進項發票是17%,在進行繳稅時,還能繼續適用13%的稅率嗎?(即繳稅時,按13%的稅率抵扣17%的稅率)。
答案是肯定的,該公司仍然適用於13%的稅率,因為行業性質決定了增值稅稅率,與進項稅的稅率是多少無關。
三、合同作廢也要記得納稅
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必然要與外界簽訂合同,如果中間發生意外,雙方廢止了合同,也是需要完成印花稅繳納義務的。
四、不拿發票就要多繳稅
稅務機關實施「以票控稅」,企業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憑證,否則不能稅前列支。能夠取得合法憑證(發票)成了企業節稅的重要方法。
然而有些人不以為意,當對方以優惠為名,誘導企業不開發票時,有些企業就會同意,這樣做其實是吃虧的,舉個例子:
某公司購買1000元的辦公用品,如果不開發票只需付900元,而如果開發票則需付1000元,表面看起來,不要就可以為企業節省100元。
然而現實是:如果多付100元,企業的所得稅就可以少繳330元;而如果少付100元,企業的所得稅就要多繳330元。拿不拿發票的區別一看就明白了。所以,企業人員一定要記住:不拿發票就會多繳稅。
創業者不可不知的 5個節稅技巧
一、將個人專利以技術入股的形式
投入公司使用
如果企業老闆或員工個人擁有專利,並將其提供給公司使用,公司在對待個人的專利時,可以為其合理估價,並以有價入股的形式納入公司使用,並簽訂正式的合同。
這樣一來,專利就會成為公司的無形資產,會計人員可以採用合理攤銷的方式,將其計入成本費用,從而減少利潤,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二、合理提高員工福利,攤銷利潤
中小企業主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可以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例如: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基金(如: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教育基金等),增加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而且這些費用都可以列入企業的成本,從而攤銷企業利潤,減少稅負。
三、混合銷售要依法而簽,分別計稅
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涉及服務又涉及貨物,就是混合銷售。這里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必須是同一項銷售行為,二是必須要涉及服務和貨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稅務籌劃點。
四、發票丟失,及時補救,仍能報銷
我國實行以票控稅,因為涉及到稅收,如果發票丟失想要重開一張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沒有了發票就不能憑票報銷和公司入賬,該怎麼辦呢?
兩種措施進行補救:
第一種,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有遺失,應當取得原開出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並註明原來憑證的號碼、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才能代作原始憑證。
第二種,如果確實無法取得證明的,如火車、輪船、飛機票等憑證,由當事人寫出詳細情況,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代作原始憑證。
五、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消費要劃分清楚
例如,有些公司出資購買了房屋、汽車,卻將權利人寫成了股東,而不是付出資金的單位,而且該筆資金也沒有在賬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這樣做合理嗎?
這是成本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費用相混雜的事例。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上述事項視同為股東從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相關費用不得計入公司成本費用,要在賬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從而給公司帶來額外的稅負。
⑼ 關稅是如何進行分類的呢
按照不同的標准或從不同角度,可對關稅的種類進行不同的劃分。按照進出口貨物的流向,可分為進口稅、出口稅和過境稅;按照計稅標准(或計稅方法),可分為從價稅、從量稅、混合稅(包括復合稅、選擇稅)、滑准稅、季節稅、差價稅等;按照關稅的性質,可分為普通關稅、優惠關稅(最惠國待遇關稅、特定優惠關稅、普遍優惠制等)、差別關稅(反傾銷稅、反補貼稅、懲罰性關稅等)不同種類的關稅;按照徵收關稅的主要目的,可分為財政關稅和保護關稅兩種,這是制訂關稅政策有時使用的關稅概念;按照制訂關稅是否受到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的約束,可有自主關稅、不自主關稅、國定關稅、協定關稅、約束關稅等。
關稅還可有正稅及附加稅之分,附加稅是對正稅而言的,正稅是在海關稅則中列明的正規關稅,而附加稅是由於一些特定需要在正稅之外另行徵收的關稅,一般具有一時性或臨時性的特點。
依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傾銷行為應受到譴責,並且受害國可對傾銷進口產品徵收一定額度的反傾銷稅,以抵消傾銷或防止進一步傾銷。由於構成商品傾銷與否是一個十分敏感的經濟乃至政治問題,因此,有一個明確、科學的商品傾銷的概念並區別不同類型的傾銷十分必要,這也是正確使用反傾銷稅的基本前提。為保護公平競爭,阻止傾銷的產生和反傾銷措施的尷用,作為世界貿易組織協議之一的《關於履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六條的協議》在計算傾銷幅度、反傾銷的程序、實施反傾銷措施的時限和反傾銷爭端專家組工作的具體標准等作了進一步的明確。但《協定》也規定,對同一產品不得以抵消傾銷或出口補貼為由,同時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貼補稅。
我國於1997年3月25日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這是中國制訂的第一個反傾銷、反補貼法規。該《條例》規定進口產品以低於其正常價值出口到中國的為傾銷。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會同海關總署對傾銷及傾銷幅度進行調查,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損害及損害程度迸行調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根據調查結果分別作出初步裁定,並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予以公告。初步裁定傾銷和損害成立的,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對傾銷及傾銷幅度、損害及損害程度進行進一步調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根據調查結界分別作出最終裁定,並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予以公告。由海關負責徵收反傾銷稅,其稅額不超出傾銷差額。
⑽ 徵收關稅的方法有哪些
徵收方法如下:
1、從價關稅:依照進出口貨物的價格作為標准徵收關稅。從價稅額=商品總價*從價稅率
2、從量關稅:依照進出口貨物數量的計量單位(如「噸」、「箱」、「百個」等)徵收定量關稅。從量稅額=商品數量*每單位從量稅
3、混合關稅:依各種需要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從價、從量的混合征稅。
4、選擇關稅:指對同一種貨物在稅則中規定有從量、從價兩種關稅稅率,在征稅時選擇其中征稅額較多的一種關稅,也可選擇稅額較少的一種為計稅標准計征。
5、滑動關稅:關稅稅率隨著進口商品價格由高到低而由低到高設置的稅。可以起到穩定進口商品價格的作用。
(10)加關稅如何選擇投資擴展閱讀:
徵收目的
1、財政關稅
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主,通常向外國生產,國內消費需求大的產品徵收,稅率適中。多為發展中國家採用,對工業發達國家已經不再重要。
2、保護關稅
為保護國內經濟行業、農業等而徵收;
徵收財政關稅的條件:
①商品的進口需求缺乏彈性。
②稅率不宜過高。
③稅率高到了完全禁止進口的程度,就是禁止性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