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年的)"基金黑幕"是怎麼回事
基金有沒有操縱股價?有沒有在高位給莊家接貨?其實這很簡單,查一查成交紀錄不就清楚了?看看哪只股票在莊家炒高後被基金買進了,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不用再爭論了。如果基金經理人用的是自己的錢,那誰也管不著,他在多高接貨都可以,但他用的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錢,那可就要管一管了。當然,要說管,老百姓是沒有辦法管的,只有靠管理層來管了。
2000年10月初,《財經》的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基金黑幕——關於基金行為的研究報告解析》的文章,這篇文章引發一場基金行業的短兵相接的戰爭,也讓中國的證券市場上吵得沸沸揚揚,輿論大嘩。
10月16日,國內的10家基金公司在幾家證券報上發表嚴正聲明,說《基金黑幕》頗多不實之辭。10月19日,《財經》雜志也同樣發表了嚴正聲明,稱自己的報道有正當來源和可靠依據。
《財經》的依據來自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監察部趙瑜綱的報告。報告分析了1999年8月9日至2000年4月28日期間國內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2家證券投資基金在上海證券市場上大宗股票交易(成交量在1萬股以上,含1萬股)的記錄,得出的結論是「證券基金有大量違規操作、違法操作」。
一、《基金黑幕》認為「基金穩定市場」這一理論還只是一個美麗的假設,有時情況並不是如此。
當初成立基金的初衷就是認為隨著市場的擴容,資金供給不足,但老百姓手中有錢,只能存入銀行,成立基金就是要用專家為他們理財,讓他們通過購買基金來投資證券市場,來實現一定的利潤。所以說,基金是代客投資理財的工具。另一點就是現有的證券市場散戶追漲殺跌,齊漲齊跌,股價波動幅度大,而基金由專家理財,理性投資,在證券市場上可起到穩定的作用。
二、《基金黑幕》認為,基金在證券交易中違規對倒,製造虛假的成交量,欺騙廣大投資者和基金購買人。
一種商品要賣出去,必須要有人來買,但在沒有人來買的時候,即使賣家瘋狂大甩賣,也未必有人來買,此時,便只有「對倒」,自己買賣自己的股票,製造虛假的成交量欺騙人。因為股市中的一句格言:「只有成交量不會騙人。」意即操縱股價容易,成交量卻不會騙人,但現在有人對倒起來,自賣自買,成交量就上去了,這就使廣大散戶很難識別真假,被人所操縱了。
《基金黑幕》第一次研究發現,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多家基金進行同一隻股票的同時增倉、減倉或有增有減所涉及的股票有76隻,自身對倒的7隻,基金間雙向倒倉的11隻。第二次研究又發現,基金共同減倉、增倉或有增有減涉及的股票增加至140隻。大部分基金都有過「對倒」行為。
《基金黑幕》認為,基金除了對倒外,還有更為嚴重的倒倉行為,倒倉,就是甲、乙雙方通過事先約定的價格、數量和時間,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行為。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兩家基金相互倒倉,無疑既解決了先上市的基金的流動問題,又不影響甚至可以提高凈值。
《基金黑幕》認為,基金的獨立性很差,基金的老闆們如果只為大股東和發起人利益著想,那麼就會損害廣大購買了基金的投資者的利益。基金是以證券公司為母體的,基金的負責人主要來自券商的高層,那麼基金的負責人就會與券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會對廣大的基金購買人負責嗎?利用關聯交易或是內部人交易,為券商負責,損害廣大散戶的利益。這都是可能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
博時基金:首家被立案調查的基金
2002年3月24日晚,中國證監會宣布,依據《證券法》等法規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博時基金管理公司使用不正當交易手段進行股票買賣是否構成證券欺詐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2. 很多人不了解基金,追高買的基金一定會虧嗎
最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對基金的知識還是一知半解的狀態,就開始去跟著那些所謂的大V去買基金,好多人跟隨著追高了白酒,結果虧的哭爹喊娘。這樣要是投資不虧就奇怪了,一定要自己掌握投資方法,切記不要人雲亦雲,不要追逐熱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漁」和「魚」我今後都會給大家分享,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學會自己主動分析,這樣賺的錢才是踏實的。這篇文章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選擇指數基金的一些訣竅,希望大家選出更優秀更適合自己投資的指數基金。
跟蹤誤差
3.指數基金的費用
指數基金的費用主要包括: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和託管費。在這些費用中,我們需要關心的就是管理費了,指數基金一般是0.5%-0.8%/年(太高的就不要買了)。其次是申購贖回費,一般是0.1%-0.15%/次。買費用低的指數基金,長期來看可以提高0.4%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總體來說,指數基金是非常適合投資的基金產品了,也是我們持倉中必備的一隻基金。
3. 華夏基金宣稱去年為基民賺了160個億,為什麼基金賺了債券到賠本了華夏基金有什麼貓膩
您好,您可以到法院起訴解決的!祝您一切順利!
4. 基金的貓膩知多少
買了四隻基金,廣發聚富、廣發聚豐、華安中小盤、華安優選策略。他們分別虧損30%、30%、41%、51%,雖然虧損早已心明如鏡,但如此之多還是一驚!橫向比較後,廣發系列畢竟技高一籌,他是有底氣祝你「財富增值不停步」的。
投資基金三年,落得如此下場。雖管窺蠡測,亦足可盡知。那些信奉價值投資理念、聽信磚家忽悠上當受騙的基民,他們何嘗不是人手一本血淚帳!
先從基金法律說起,「不能對投資者承諾投資收益」。其規定的潛台詞是「你購買基金的投資損失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既然沒有了投資責任就沒有了硬性約束。沒有了硬性約束的合同就必然導致今天的結局。
你把資金送與他經營,他卻不需要你的監督和對你負責,經營好了給點紅利,差了不給你也沒脾氣,假如他嚴重違法違規必須清盤還有國家兜底,無風險的高杠桿收入永遠屬於他,而風險全部給了你!在此期間他盡可以從你的資金中提取高額管理費。這邊是基金經理一年幾百萬的高收入,那邊是被斬於馬下屍橫遍野的基民。
由於制度性缺失及監管等問題造成了基金有機可乘、有空可鑽,他們大肆揮霍基民的血汗為自家牟利。例如A基金經理與空頭合作按收益分紅,個人撈取好處。B設合法的老鼠倉,基金經理先在個人帳戶上買空股指期貨(包括親友帳號一起買空頭)C利用手中的股票盤配合空頭做空。D用基民的錢完成一己之私利。保持長期虧錢致令基民不再贖回,有利於收取管理費。夠了!基金的貓膩不勝枚舉。誰能告訴我,一個只知道斂錢卻不必對基民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公司其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5. 葉飛爆料公募基金的兩個潛規則,都是怎樣的潛規則
葉飛爆料公募基金的兩個潛規則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這次的主要爆料內容。第1個是與券商資管相類似的合格模式,第2點就是公募與盤放合作盤放在公募的股票池中,選出自己認為可以的股票,然後立即進行買入公募基金再進行拉升,依據比例進行體現,由此可以看出這次的爆料也是涉及多家的利益的。
同時我們的平台上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去一些正規的平台,千萬不可以去一些小作坊式的平台,這樣對於我們的資金來說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知道這一點,葉飛爆料的事件仍然在持續的發酵之中,我們也相信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投資者一定會更加的謹慎,得非常多的人認為基金現在已經不能買了,由此可以看出這件事情已經動了大多數人的乳酪,希望能有一個好的調查結果。
6. 基金公司運作會不會存在貓膩
基金公司在運作的時候肯定會存在一些貓膩的,所以你如果有關系,你可以了解他們進行貓膩的方式
7. 基金的弊端
基金的弊端主要指基金的風險。
信用風險:包括基金所投資的債券、票據等工具本身的信用風險、以及以交易為基礎的投資的對家風險,如回購協議等。
市價暴露風險:市價暴露風險是指貨幣市場基金的實際市場價值,即按市價法估值得出的基金凈值與基金交易價格(通常情況下是基金面值)的偏離風險。
政策風險:因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產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國家宏觀政策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基金收益而產生風險。
經濟周期風險:隨著經濟運行的周期性變化,證券市場的收益水平也呈周期性變化,基金投資的收益水平也會隨之變化,從而產生風險。
利率風險: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證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動。利率直接影響著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利潤。基金投資於債券和股票,其收益水平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
上市公司經營風險: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管理能力、行業競爭、市場前景、技術更新、財務狀況、新產品研究開發等都會導致公司盈利發生變化。如果基金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經營不善,其股票價格可能下跌,或者能夠用於分配的利潤減少,使基金投資收益下降。上市公司還可能出現難以預見的變化。雖然基金可以通過投資多樣化來分散這種非系統風險,但不能完全避免。
通貨膨脹風險:基金投資的目的是基金資產的保值增值,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基金投資於證券所獲得的收益可能會被通貨膨脹抵消,從而影響基金資產的保值增值。
債券收益率曲線變動的風險:債券收益率曲線變動風險是指與收益率曲線非平行移動有關的風險,單一的久期指標並不能充分反映這一風險的存在。
再投資風險:市場利率下降將影響固定收益類證券利息收入的再投資收益率,這與利率上升所帶來的價格風險互為消長。
信用風險:基金在交易過程中可能發生交收違約或者所投資債券的發行人違約、拒絕支付到期本息等情況,從而導致基金資產損失。
管理風險:基金管理人的專業技能、研究能力及投資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其對信息的佔有、分析和對經濟形勢、證券價格走勢的判斷,進而影響基金的投資收益水平。同時,基金管理人的投資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能否有效防範道德風險和其他合規性風險,以及基金管理人的職業道德水平等,也會對基金的風險收益水平造成影響。
流動性風險:我國證券市場作為新興轉軌市場,市場整體流動性風險較高。基金投資組合中的股票和債券會因各種原因面臨較高的流動性風險,使證券交易的執行難度提高,買入成本或變現成本增加。此外,基金投資人的贖回需求可能造成基金倉位調整和資產變現困難,加劇流動性風險。
操作和技術風險:基金的相關當事人在各業務環節的操作過程中,可能因內部控制不到位或者人為因素造成操作失誤或違反操作規程而引致風險,如越權交易、內幕交易、交易錯誤和欺詐等。此外,在開放式基金的後台運作中,可能因為技術系統的故障或者差錯而影響交易的正常進行甚至導致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受到影響。這種技術風險可能來自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注冊登記人、銷售機構、證券交易所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等。
合規性風險:指基金管理或運作過程中,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或基金合同有關規定的風險。
其他風險:(1)因基金業務快速發展而在制度建設、人員配備、風險管理和內控制度等方面不完善而產生的風險;(2)因金融市場危機、行業競爭壓力可能產生的風險;(3)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可能嚴重影響證券市場運行,導致基金資產損失;(4)其他意外導致的風險。
8. 網上申購基金,為什麼總是部分成交,有什麼貓膩
說明申購的基金是熱門基金,最近的科創板基金發行10億,但是申購的金額遠遠大於發行量,只能按照比例來配售了。之前行情不好的時候,申購多少的資金都是可以全部成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