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富士康住房公積金
你的住房公積金依然有效,你看下你的住房公積金卡屬於哪個銀行,本人帶著住房公積金卡跟身份證原件在住房公共基金官網預約後去銀行辦理即可,我今年年頭辦理過,有效!
建設銀行得到大的建設銀行,不是每個建設銀行都辦理的,我的也是建設銀行的,得去分行辦理,不能去支行。知道了沒?你在網上預約的時候住房公積金官網會讓你選擇預約銀行的,預約銀行里就有你要預約哪家銀行,能辦理住房公積金的銀行才在網上有顯示的。跟著那個選了之後再看地址就OK了
『貳』 富士康申購具體情況是什麼
還在為錯過第一隻「獨角獸」葯明康德(603259)而懊惱?第二隻「獨角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富聯,601138.SH,以下簡稱「富士康」)5月24日將開放網上申購。
據發行公告,富士康此次網上申購代碼為780138,發行價為13.77元/股,單個賬戶網上申購的申購上限為41.3萬股。投資者想要頂格申購富士康,至少要在近20個交易日內持有413萬元市值的滬市股票。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打新基金的中位數收益僅有0.29%,嚴重低於資金方的收益要求。
「中期來看,底倉貢獻有望逐步轉正,但打新收益料難回升。」中金公司分析,2018年一季度價值藍籌表現不佳有增長悲觀預期、金融去杠桿預期等多重負面因素的綜合影響,考慮當前市場估值已經為最近兩年來的底部水平、經濟增長仍顯韌性,預計未來3至6個月底倉對打新產品的貢獻有望轉正。但是從打新收益來看,由於目前的發行節奏已經降至每周2家,對於C類投資者(主要為個人投資者、券商、QFII、私募基金等)和較大規模的A、B類投資者而言,這樣的打新收益已經或同雞肋。受此影響,目前網下投資者的數量已經從年初的6000家降至5000家左右,但預計距離市場真正出清、網下投資者打新收益由此改善還需要調整時間。
『叄』 太原富士康公基金
住房公積金是可以取走。
准備資料:首先要准備原單位退休證明,個人身份證、戶口本。
詳細原因:
本人攜帶單位退休證明,個人身份證、戶口本到單位辦理住房公積金所在的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
工作人員會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確認無誤,會叫去繳納公積金的銀行創口辦理公積金儲蓄卡(公積金中心有銀行窗口);
材料審核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審核通過可以直接到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取。
總結:住房公積金可以取出來,本人到所在的住房公積金管理處問現在如果提取住房公積金需要那些手續,但前提是本人的住房公積金得交夠1年以上。
『肆』 富士康有基金嗎
很高興為你解答
好像沒有聽說過富士康的基金,不過富士康有股票。
股票也有很多的,因為富士康裡面的上市公司非常多,最大的肯定就是鴻海了。
『伍』 富士康周四申購,何為工業物聯網
American test tube baby
德國工業4.0如火如荼,中國也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互聯網+」等戰略規劃。「中國智造」成為未來製造企業的發展方向。 然而,傳統的計算模式、工廠網路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智能製造」對於運算速度、數據交互速度、數據即時性、M2M等方面的要求。經過多年的發展,物聯網已被業界廣泛理解和接受,但在企業應用層面可以為企業帶來哪些提升,在具體應用和整體運營管理模式上可以帶來哪些變化,仍然值得業界探討。
在工業互聯網白皮書中,將工業互聯網描述為:致力於工業控制系統聯網,使之形成大型的端對端系統。工業互聯網系統能與人聯接,能充分集成企業內部系統、工藝流程和分析工具。這樣的端對端系統被稱為「工業互聯網系統(IISs)」。
工業互聯網的架構,從商業利益訴求開始(聯盟的發起者都為大型企業),基於各類應用,進行生態體系的研究,並通過簡化方式對系統架構進行解釋,便於各領域組織和個人的理解。
不同於工業4.0在「集成」之上,更注重供應鏈(價值鏈)的研究,工業互聯網則更偏向於對利益相關者-「角色」的研究。生產分工的「角色」,不僅僅是指產業鏈上下的企業和組織,還包括了企業中的各類職業人士,包括商業決策者、技術工程師、產品經理等。在工業4.0中也有大量內容關於對「勞動者(人)」的調研和闡述,但主要是從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學進行整體性的思考。
從「角色」的需求出發,工業互聯網提出了四層「視角(Viewpoint)」的結構(有些文章中也稱之為「組件」)。
1.業務視角(Business Viewpoint)
在工業互聯網的搭建中,業務視角關注於識別利益相關者的商業視野、價值觀和目標。相關人員(包括行業用戶)需要思考如何通過工業互聯網提供的基本功能來實現商業目標。
2. 應用視角(Usage Viewpoint)
應用視角定位於可靠、復雜的系統應用(功能)。通過專業用戶或邏輯用戶自助式的一系列操作(使用過程),能夠獲取到系統的基本功能或服務,並將其拼裝成成熟的商業應用。
3.功能視角(Functional Viewpoint)
功能視角聚焦於工業互聯網系統中的基本功能模塊(系統的零部件),以支持上層應用組件的運行。功能視角主要研究模塊之間的關聯關系、組合結構、信息交互介面、使用流程和步驟,以及功能模塊和系統外界環境的關聯關系。
4. 執行視角(Implementation viewpoint)
執行視角主要關注的是功能視角中的信息技術元素,包括具體的工業控制系統、通信方案和軟體程序。執行組件(視角)關注於工業物聯網最基本、核心的技術架構,功能(視角)在執行視角的技術架構上搭建,使得多個應用(視角)能夠協同工作,並實現業務的完整交付。
工業互聯網認為,工業領域的控制系統(ICS)已經能夠實現跨產業部門的工業自動化。它們通過對物理世界的感知,獲得信息的「激勵」,並通過「固化」、明確的邏輯運算,向執行器發布指令信號,從而由設備上的機械裝置改變物理世界和環境的狀態。這種「控制」過程由工程師精心設計,使得自動化設備的所有行為都明確並固定下來。但如果生產環境發生改變,生產產品需要升級,那麼必須由工程師重新設計並調整系統,這有可能需要啟動一個生產線的「精益」項目。
要適應生產環境和商業需求的變化,控制系統中的信號處理元器件,首先需要與外部信息系統組網通信,其次需要建立共通的「語言」(通信協議、數據規范),還要能夠接受上層應用的調配和指揮,以此實現靈活的「柔性生產」,與其他商業系統協同「智造」。
四層視角之中,「執行視角」主要是構建信息流的通道。在「執行視角」中的獨立設備和系統,會按照介面規范輸出感測信號或接受指令信號,在「功能視角」中形成數字化映射,即在虛擬世界獲得一個「身份」,能被其他信息系統進行查詢、訪問、調用、關停等。
四個視角中的系統和能力是相互交織,只是看待的角度層面不同。商業視角和應用視角更多的是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待生產活動,它更關心的是資金、客戶關系、供應鏈、人力資源、企業資產、產品的生命周期等等,是從上(需求)向下(實現)看待工業物聯網。功能組件和執行組件是從信息技術、行業技術的角度來看生產活動,它聚焦於如何調配計算資源、如何傳遞信息、如何操作設備、系統的維護和運營、技術構架的健壯性和安全性,更層次化、深入化地理解工業物聯網系統,關注於它的「有機性」。
在工業互聯網的四個組件中,功能視角和執行視角都是從技術的角度來拆解工業互聯網。其中,功能視角關注工業整體系統,是頂層的技術架構,定義並展現了工業核心能力的相互關系;執行視角關注信息系統結構,是支撐功能視角的數字化基礎,它對工業物聯網的信息/網路能力進行了層級劃分。
通俗的來說,執行視角描述了一個人(工業)的「神經網路」,而功能視角則呈現了一個人(工業)的「器官組織」。工業互聯網通過這兩種視角,注重於理清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之間的關系。就目前來看,工業4.0的架構思路傾向於將信息技術進行改進和疊加。相對而言,工業互聯網則更關注未來工業系統的重構,使得信息和工業深度、有機的融合。
1.功能視角
工業互聯網對工業領域和信息領域的技術進行了融合,並定義和劃分相應的功能模塊,提出了「功能視角」的概念,這便是工業互聯網的頂層功能架構:功能域模型。
功能域模型由五個基礎的功能域組成。企業的信息系統可以包含所有的功能域,也可能是其中幾個,還可以是單獨一個功能域,每個功能域都是相對獨立、完整的系統。當然,實際的業務系統會根據應用特色,刪減或修改功能域中的某些細節性技術,但這不會影響工業互聯網的整體結構。
(1) 控制域
控制域整體部署在物聯網邊緣,貼近實物和環境,在物聯網結構之中處於邊緣位置。控制域包括:
感測,是感測器對設備、環境的感知;
驅動,就是指通過傳遞指令信號,使得設備上的機械部件或電路開關實施規定動作。此外,向電子標簽等存儲設備注入數據也是驅動的一種類型。
交流,是指信息在邊緣網路中傳遞。
實體抽象可以理解為物的「數字化」,即物的(狀態或屬性)實體信息由統一、規范、有實際意義的數據(即數字化信息)來表示,這樣上層系統就可以解讀感測信息、改寫設備狀態(驅動)。實體抽象是物理系統和信息系統的橋梁,完成虛擬和現實相互間的映射。在物聯網領域中,「數字化」的狹義理解就是「實體抽象」。
建模,是對物理世界的系統性描述。建模的對象可以是生產設備,也可以是外部環境。建模的數據源來自下層的「實體抽象」。復雜的建模需要融合高深的行業技術知識,並通過高等計算(人工智慧到等)來實現。
執行者通過對控制目標的解讀,按照自有的控制邏輯,實施一系列的操作(向驅動和感測傳達指令)。執行者具有自主性,具有一定的決策權和智能,可以動態、靈活地完成任務。當然,對於一些特別重要或簡單的控制目標,執行者會不經過邏輯判斷,直接執行。
整個控制域實現了(控制)目標和(物理)行為的統一。
(2)操作域
操作域是對控制域系統的集中化運營,它可以遠離控制域,實現遠程的監管。操作域主要的職責包括:
為功能(組件)的實現,調配和部署資源並進行相應管理。
為保證功能的健壯性,操作域還需要具備監測和診斷分析的能力:通過分析系統的關鍵性能指標,來評估系統的健康,針對系統故障、性能下降等問題,及時上報或預警。
操作域除了「反應式」的運營方式外(出現告警後再處理),還需要支持預測和優化:預測故障和系統瓶頸,在故障和問題發生前處理(預測性維護);掌控各類資源的利用率和下層系統設備的情況,通過調整資源分配來實現生產優化(例如動態地關閉一些空載運行的機器,來節省工廠的電力消耗)
在預測分析方面,操作域需要信息域的幫助,以彌補他可能在計算能力上的不足。
(3) 信息域
從不同的域中採集信息,並將這些大量的異構信息進行轉換、建模、存儲,最終實現高級分析的功能(分析系統瓶頸或預測產業鏈趨勢)。
信息域具備的數據處理能力包括:
採集(匯集)感測器和操作狀態的海量數據
數據質量管理(數據過濾、去重、挑揀垃圾數據)
(異構)數據格式轉換
語義化處理(在原始數據中注入備注信息,關聯其它數據集等,比如位置信息、時序信息等)
存儲和數據持久化(data persistence,內存數據模型和存儲模型的相互轉換)
數據分發處理(包括流分析處理-streaming analytic processing)
控制域也有數據採集和建模的能力,但主要是用於即時的計算、實時的反饋、連續的操作,其關注點在於設備的「物理行為」。信息域的建模主要是用於「後計算」的,即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預測,制定一個長期的優化目標,並通過調整控制域的執行策略,實現系統整體的性能提升。
信息域對控制域具有「引導」作用,如果將控制域看做「生產者」,那麼信息域就是「管理者」。
(4)應用域
應用域是所有「功能(function)」(也稱之為「函數」)的集合,包含對「控制域」進行操作的功能。功能在應用域中表示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應用程序,業務則是多個應用程序的系統性組合。雖然在軟體應用的底層代碼中也有「功能(函數)」的概念,但應用域所指的「功能」是高度抽象(語義化)和復雜的邏輯程序,它可以包含一組協同的物理操作或一系列流程化的數據處理行為。
操作功能發出的操作請求並不是無條件執行的,它必須接受控制域的條件約束,例如違反作業安全的操作指令會被控制域「拒絕」。
(5) 業務域
業務域即是企業各類的業務系統,例如:企業資源管理(ERP)、客戶關系管理(CRM)、資產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例如人力資源的共享中心)、項目管理系統等等。這些信息業務是通過完整的一套軟體程序來實現閉環的業務流程,也被稱為:實現「端到端」的操作流程,例如用戶從客戶端到電商平台(服務端)下訂單購買商品。
2.執行視角
功能視角作為頂層技術架構,本質上是從工業領域的整體視角看待工業互聯網的技術架構,而執行視角則是從「具體實現」的視角看待工業互聯網,它其實屬於功能視角的一個基礎部分,不過以作者看來,「實現」的本質就是物理信息和虛擬信息的相互轉換,所以執行視角所展示的功能拓撲看起來更像一種「服務於信息的組網和計算方式」,其強調了協議、介面,以及系統動作、設備狀態的信息化映射。對於通信領域的人士來說就很容易讀懂執行視角之下的架構,而且能夠和物聯網網路架構進行對應。
(1)三層架構
執行視角下的工業互聯網分為三個基本層級:邊緣層、平台層、企業層,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網路和功能特性。
邊緣層收集各類設備數據並匯總轉發至平台層,或由平台層反向發送數據(例如操作指令)至邊緣層中的設備。
平台層,一方面具有設備和資產的管理監控功能,可以向上層應用(企業層)提供這些能力。另一方面,它可以接受並執行企業層下達的操作指令:數據分析、信息查詢或控制設備運作。平台層整合了工業領域中的各類信息能力,並形成具有開放性的服務系統。
企業層,就是行業應用層。它可以是商業決策系統,也可以是提供給外部用戶的設備監控系統,還可以是給內部運營人員用於產品質量分析的軟體應用。它可以從平台層獲取大量的底層生產數據,也可以通過平台層控制海量的設備,但它並不「關心」這些功能(查詢、操控)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它只負責高層應用的邏輯實現。
(2)三層網路
在三層架構模式之中存在三層網路:鄰接網路(Proximity Network)、接入網路(Access Network)、服務網路(Service Network)
鄰接網路,通過一定數量的轉發節點連接一定區域范圍內的邊緣節點(包括感測器、驅動器、設備、資產、控制系統和邊緣服務),並且在區域內形成局部網路。鄰接網路可以理解為物聯網的邊緣網路,不過它更強調了在一個場景化的空間范圍內。
接入網路,實現資產、終端、設備連接到平台層的網路。接入網路可以是企業專網,也可以是商用的運營商網路,例如4G LTE網路。所有終端都需要通過網關設備連接到服務網路。
服務網路,實現平台層和企業層連接。它可以是互聯網,也可以是運營商的移動網路,或是企業私有網路,還可以是建立在各種網路之上的虛擬專線網路。其實,企業系統之間的互聯也可以通過服務網路。
在美國GE發布的相關白皮書中,對於工業互聯網的應用范疇是有明確的界定的。GE公司發表的白皮書中指出,Instrial Internet是要延展機器與人的邊界。這篇白皮書中描述的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要素包括:智能機器、高級分析和工作中的人。實質上,還是強調通過物聯網聯通機器、產品和人,從而提升企業的設備健康狀態和生產績效,實現預測性維護,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宕機,實現能源高效利用等。相比而言,我國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表的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白皮書中,對於工業互聯網的詮釋似乎過於寬泛、過於復雜。該白皮書認為,工業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將帶來四方面的智能化提升。實際上網路化協同和個性化定製,屬於一種製造業+互聯網的應用,但不應當屬於工業互聯網(准確來說是工業物聯網)的范疇。
因此,通過上面論述,我認為工業互聯網應當有其具體的內涵與外延,其實質還是應當聚焦物聯網在工業的應用,而不應過於泛化,不能什麼東西都往裡面裝。服務商也不應把什麼雲平台都叫做工業互聯網平台,以免誤導用戶。建議未來還是將名詞術語統一到工業物聯網,或者物聯網的工業應用。
眼神閱讀: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明日打新 發行價定為每股13.77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梁辰)5月23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在上證路演中心舉行了首次公開發行A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該公司昨日晚間更新招股書披露,將以每股13.77元的價格發行19.7億股股票,募集總額約為271.2億元。
經過5月17、18日初步詢價,22日晚,工業富聯披露,除去本次發行費用4億元,募集資金凈額將達267億元,對應市盈率為17.09倍。5月24日,投資者開始網上申購。
從A股歷史首次公開募股(IPO)歷史情況來看,此次工業富聯IPO募集資金總額排名第12位,但是最近3年以來最大規模IPO。與葯明康德和寧德時代在IPO募資過程中出現「縮水」不同,工業富聯最終募集金額與之前IPO審核報告基本一致。
資料顯示,工業富聯脫胎於2015年2月成立的福匠科技,過去一年左右,其股東鴻海精密將旗下諸多子公司注入工業富聯,直接或間接持有31家境內子公司和29家境外子公司,包括9家位於中國大陸的蘋果手機零部件產業鏈公司。
在交流會上,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表示,公司正在研發應用於智能手機機構件的一系列開發項目、應用於電信網路設備的技術及應用程序,5G 技術研發、物聯網及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面向應用場景的多種應用服務、業務功能組件、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數據採集、應用到工業機器人的治具自動化串桿技術、雲計算服務及存儲設備的解決方案等。
工業富聯計劃,投入264億元用於上述20個投資項目,並結合投產安排和公司業務實際情況,另投入募集資金約3.24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優化公司的財務狀況,不足部分由發行人通過銀行貸款或自籌資金等方式解決。
對於戰略投資者,陳永正表示,充分考慮了投資者資質以及公司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等因素後綜合確定,包括大型國有企業、保險公司、國家級投資基金等。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稱,工業富聯已完成IPO戰略配售投資者的初步遴選,入圍標准首先考慮是否與業務能夠形成戰略協同,合作提供軟硬結合、虛實結合的科技服務解決方案。以BAT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巨頭都在最終確定戰配投資者名單內。
5月16日,工業富聯股東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曾與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會面,博時基金是央企招商局集團金融板塊成員公司。招商局官網內容顯示,會談中,郭台銘表示,本次在A股上市,將為鴻海集團注入更多互聯網基因。
郭台銘稱,這將帶領代工基因的鴻海轉向以大數據為導向、AI分析為驅動,以及機器人運作為基礎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加速在智能製造、工業4.0機器人生產、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領域的發展。同時,通過富士康工業互聯網雲,提高中小企業的製造能力,為3000萬中小企業賦能。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陸』 富士康要在上交所上市了嗎
富士康在來2018年05月24日在上交所上市了源。它在上交所的名字叫做工業富聯。
IPO募投項目擬發行19.7億股,擬募集271億元,其發行時市值則達2712億元。
在招股說明書中,富士康披露了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路及雲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等八大領域。

市場認為,相比於此前預期,詢價後13.77元/股的富士康發行定價似乎顯得偏低。
事實上,14.04元/股才是多數機構的預估價。據公告披露,在剔除無效報價後,全部參與初步詢價的配售對象的報價中位數為14.04元/股。
而六大類機構(公募基金、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及QFII)報價的中位數也為14.04元/股。
『柒』 富士康為何這么牛
3月8日,富士康股份在A股首發申請獲得通過。一個3000億級的超級巨無霸即將登陸A股。
36天!!!從遞交招股書到最終過會,富士康在A股的IPO審核堪稱「史上最快」。而在此前,A股平均審核周期高達3年。
在這個注冊制改革按下暫停鍵、IPO正值審核最嚴期的春天,富士康書寫了一個春天的故事。一旦上市,作為創始人的郭台銘身價也將超千億。
富士康閃電上市,贊彈交鋒激烈,撇開宏大敘事不表,富士康的真相卻已相當令人吃驚??
郭台銘是誰?
說起富士康。先得認識郭台銘。

郭台銘在一次采訪中說:「去年聖誕節在美國最暢銷的前十個產品,有7個是富士康做。我想大家都看到這個報道。比如你手上這個照相機,這個伸縮鏡頭,就沒有其他公司做得出來。這個的模具是要非常精密的。(如果有誰做得到)你告訴我,我馬上把那家公司買下來。」
日本BP社曾深度研究富士康,基調是:老家的企業別自我牛逼了,有個叫富士康的趕上來了。?BP社評論:時至今日,如果還不去了解鴻海精密的實況,並研究應對之策,日本民用產品廠商恐怕將難以重現昔日的輝煌。
谷歌都來買富士康的專利
富士康的知識產權部門名稱是智權管理部。旗下有500多人的團隊,運營富士康數萬件專利。
2013年到2014年,谷歌連續向富士康購買了通信技術、顯示器、可穿戴設備的專利。因為不買這些專利,谷歌就沒法切入硬體領域。
從此有了吹牛資本?NO,早就有了。
2011年鴻海集團獲美國專利量居全球第九,華為直到2014年首次進入50強榜單。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年度專利排行榜中,是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華人企業。
中國大部分叱吒國內的品牌企業,由於沒有足夠的專利授權,在國際上寸步難行,動輒被告。
今天幾乎所有企業跪舔阿里騰訊的時候,能讓這兩家搶著合作的企業,只有富士康了。
2015年3月,郭台銘、馬化騰和鄭州和諧汽車共同簽署「互聯網+智能電動車平台」協議。之前,富士康和騰訊已共同投資創建電動車公司FutureMobility。
2015年6月,阿里巴巴、富士康向軟銀旗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BRH分別注資145億日元。
2015年8月,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分別以2億美元和5億美元入股印度電商Snapdeal,此次投資方還包括了日本軟銀集團。
2015年10月阿里雲和富士康共同發起「淘富成真」項目,開放富士康世界級的設計、研發、專利、供應鏈、智造等能力,阿里雲的雲計算平台和大數據處理能力,阿里電商天貓淘寶的平台能力,同時引入銀杏谷資本、雲鋒基金、豬八戒網、洛可可等企業為創業者提供全鏈路創新創業服務。
2016年8月,騰訊控股和富士康牽頭參與印度通訊應用商Hike的新一輪投資。
關鍵是大多數合作里,富士康佔主導權。廣大等著阿里騰訊勾搭的雙創企業一臉干著急。
富士康想干什麼?
富士康的英文名FOXCONN,是狐狸和連接器的拼接詞。這兩個詞是郭台銘最喜歡的東西。
它在連接,瘋狂地連接。只是這是建立在過去30年積累的洪荒之力上。
郭台銘說:「富士康一直在製造技術上創新。我們認為將來網路、設計,將來尤其再走e-commerce,或者是走上B2B的商業模式,我們在搭建一個平台,可以幫非常多的中小企業、創業者,今天怎麼使用網路、怎麼使用電腦,還可以給他全套的軟體,他在賣他的商品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自己的IT部門。我們可以幫他整個的解決。他只要把他的創意放上去,就可以很快的銷售。這些我們都已經在做。」
他想做的,可以簡單形容為製造業供應鏈的系統開發商、集成商、渠道商。
從軟銀孫正義、阿里馬雲、騰訊馬化騰這些頂尖的腦袋搶著跟富士康合作投資就能體會得出,富士康積累了多麼強大的話語權。
對互聯網,郭台銘認為真正的網路經濟在中國還沒開始,因為現在的網路經濟只是年輕人在殺時間(kill time)。
「雖然現在很多網路公司、互聯網公司都很成功,目前算來叫做都很成功。但在下一波真正走向劇烈的競爭,誰能勝出,其實還在未定。」
「現在我們認為時機成熟了。過去網路在中國是機會主義者的天堂,將來應該是實力主義者的機會。e-commerce也好,雲端也好,移動互聯網也好。這三個每個都是富士康全世界的強項。」
富士康去向何方?
富士康是中國改革開放工業史里集約性最強、鏈條最長、規模最大的集成者。上與頂級品牌商連接,下與千萬中小企業連接。
郭台銘自己吐槽過苦惱:在台灣和大陸,都認為代工沒前途,沒有看到專利技術的有價值,認為土地等等才有價值。而研發、申請專利、商品化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他堅持現在布局研發就是鴻海的前途。
一度有一種懷疑:富士康會離開,因為,從綜合成本角度,中國已不佔多少優勢。如果沒有對勞動、知識、技術投入的支持,沒有對實體生態的敬畏,沉迷於炒作和投機主導的泡沫經濟,富士康沒有理由留下。
"富士康沒有走,我們選擇在今年的最後一天簽約最大的項目,把最好的技術落戶在這里。富士康也在轉型升級,富士康不會走,會留在這里。」郭台銘在廣州項目落地後說,「從項目談判到落戶廣州進行簽約不到50天,可以看到政府的效率和對高科技的執著。大陸現在推動實體經濟,去虛返實,軟硬整合,我覺這是一個對的方向。」
阿里巴巴集團CTO王堅說:就製造業而言,蘋果對富士康看透程度遠遠超過中國任何一家企業。如果把富士康的能力開放出來,就可以提升(中國製造)整體的創新水平。
『捌』 富士康過會對股市有什麼影響,哪些股票會受益
下個月股市會如何發展呢?會有什麼因素對股市產生影響?
7、8月如果要總結是什麼版行權情那就是謠言行情吧,無數的謠言貫穿著市場,但是最終謠言就是謠言,謠言破滅後,再次破位,而機構在謠言中繼續著他們的減倉行為。從9月開始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要到了,壓力可想而知,而政監會關於大小非二次配售的解釋是重大利空。基金經理看得很清楚的,9月仍然可能是機構的逃命月,個人投資者,注意控制風險,倉位不要太重了,穩健的投資者最多炒個超跌反彈,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玖』 富士康IPO戰配的具體情形如何
A股近期連跌不止,滬指日線3連陰,失守20日均線,受科技技股大跌拖累,創業板指數全天單邊下挫跌近2%,汽車零部件板成市場唯一亮點,同時,醫葯、白酒等防禦板塊再度回暖,市場總體量能持續低迷,資金觀望情緒濃厚。截至發稿,滬指跌0.42%,報收3141點;深成指跌1.10%,報收10448點;創業板跌1.84%,報收1804點。從盤面上看,汽車零部件、次新股、農機、豬肉、自由貿易港、白酒等板塊漲幅居前;數字中國、國產軟體、人臉識別、集成電路、網路安全等板塊跌幅居前。

研出必行
洋河股份(002304)夢之藍助力增長提速,全國化打開增量空間。分析認為,公司對行業判斷全面客觀,對品牌超前謀劃布局,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抓住了機會,特別在夢之藍高端品牌上,實現高增長。夢系列高增長,產品結構持續優化。近年來,海天夢整體銷售佔比逐步提升,17年超過72%,18Q1佔比進一步提高,其中夢系列增速最快,17年增長約60%,收入佔比近25%,18年夢之藍佔比有望提升至30%,對報表貢獻更加明顯。股東會上,公司提出為適應消費升級新需求,將繼續提升次高端產品升級速度和產品佔比,站穩次高端地位,18年以夢3為代表的次高端產品增速會更快。隨著公司對夢系列的持續聚焦,產品結構不斷升級,夢之藍增長迅速佔比不斷提升,將不斷推升利潤率。
道聽途說
曲美家居(603818)定增收購挪威家居公司,助力品牌、全球化布局。
鐵流股份(603926)收購Geiger公司,未來雙主業驅動。
大宗迷霧
永泰能源(600157)5月25日公司在大宗交易平台以2.32元/股的價格成交3596.92萬股,成交額為8344.85萬元。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綜合能源類企業,公司經營范圍:綜合能源開發;大宗商品物流;新興產業投資等業務。目前公司股票為滬深300、上證180樣本股、滬港通投資標的股。公司目前主要從事電力、礦業、石化、物流和投資等業務。
玩轉K線
豐元股份(002805)股價4連陽,突破前期平台,KDJ指標出現金叉。
來源:雲掌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