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美林證券開戶的條件有哪些
關注我,私聊
2. 美林公司的亞太業務
美林集團於1960年在香港開設第一所亞太區辦事處,主要為私人客戶提供服務。其後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逐步發展投資銀行和證券業務。
今天美林集團已成為亞太區內首屈一指的國際投資銀行。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聘有超過4,500名員工,辦事處遍布曼谷、北京、香港、雅加達、吉隆坡、墨爾本、孟買、首爾、上海、新加坡、悉尼、以及台北。在每個亞太市場,均就本地情況,結合國際專才,提供綜合而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
在印度,美林集團占合資企業DSP Merrill Lynch百分之九十的股份, 經營全線的國內投資銀行服務。 該公司是印度國內處領先地位的承銷商及債券與股票經紀,為企業和政府提供一流的顧問服務。公司同時提供財富管理服務,並在印度進行詳盡的經濟、行業、以及企業研究。至於投資顧問方面,公司由DSP Merrill Lynch基金經理提供多元化的產品以及服務,供個人與機構選用。
在印尼,PT Merrill Lynch Indonesia 是美林與PT Persada Kian Pastilestari 的合資企業,從1994年開始運作。該公司的業務包括投資銀行、股票賣買與研究。在中國,美林與中銀集團合資成立中銀國際基金管理公司。
3. 請問美林環球投資平台怎麼樣真實回答
從優勢和平台的發展去看:
從這平台交易的產品去看,有:集合滬深A股,滬深 300 股指期貨,滬港通,港股,對接全球各地指數行情,倫敦金,倫敦銀,外匯,二元期權,原油等金融產品於一體的全球證券交易平台。
從交易制度上了解:平台所有證券產品均採取國際通用的日內雙向交易制度。
交易 費 用 問題:最低手續費,最低點差,0過戶費,0印花稅等政策惠及客戶,方便投資者快速鎖定收益,消除短線操作的後顧之憂。
從平台交易系統上了解:擁有自主研發的MLTP全球證券交易 系 統(融合所有產品的單界面產品顯示,穩定同步的 行 情 數 據),針對資 金 方 面,採用了迅捷的存|取方式,監|管上由FCA監|管,採取嚴格化。
從發展去看:
歐美發達國家金融 市 場 發展突飛猛進,發展中國家緊跟其後逐步接軌,形成龐大的國際 金融 市 場。美林環球投資契合「滬港通」開通與「沿海自貿區」成立的良好政策時機,率先通過香港對接國際,通過沿海對接內地,真正實現中國內地投資者與國際金融市場有效對接,為中國內地投資者提供全球化投資平台,開啟全球化投資時代。與此同時,在國內沿海各城市設立分公司,正式向亞洲市場投資者開放全球投資 渠 道。
4. 香港的美林證券可以買賣A股嗎
如果有相關的券商牌照,就可以買入a股。
5. 香港產美林牌汽車輪胎美林牌輪胎每個什麼價位
你去官網一查就知道了,選購汽車輪胎其實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給出建議如下:
第一,不要擅自改變汽車原廠為該車配置的輪胎型號,即輪胎的寬度和扁平比。例如,輪胎型號185/65/R15,指的是輪胎寬度為185,扁平比為65(俗稱的厚度),R15指的是輪圈(鼓)的直徑。廠家為一款汽車配置的輪胎型號是經過上萬次測試後的結果,不要輕易更改;
第二,在不改變輪胎型號的前提下,選擇輪胎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及愛好來選擇購買。靜音、省油、舒適等等,都可能成為用戶選購輪胎的影響因素,每個品牌都有自己在某一 方面的優勢。
第三,當到達6萬公里更換輪胎,即使磨損程度不是很糟。輪胎的橡膠也是有質量保證期的。畢竟,駕車,安全是第一位的。
每個人的要求不一樣,所以才有這么多的輪胎生產廠家,以滿足不同的人消費需求。所以,只有選購的原則,沒有統一的標准。
6. 聽說美林環球投資的交易產品是全球化的,怎麼解析
這個應該是說交易產品比較多元化
而且你注意看一下美林環球這公司的這句話的說明:
公司自主研發的MLTP全球證券交易平台產品包括:滬深A股,滬深300股指期貨,滬港通,港股,倫 敦 金,倫 敦 銀,外 匯,二元期權,國際原油,以及涵蓋中國,英 國,美|國,日|本,澳 大 利 亞等全球綜合指數產品,實現一個平台全球化投資。
7. 美林環球的開戶送30000禮包活動是A股還是股指期貨的
A股,那公司股指期貨還沒開始。
8. 美林證券的亞太區業務
美林集團於1960年在香港開設第一所亞太區辦事處,主要為私人客戶提供服務。其後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逐步發展投資銀行和證券業務。今天美林集團已成為亞太區內首屈一指的國際投資銀行。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聘有超過4,500名員工,辦事處遍布曼谷、北京、香港、雅加達、吉隆坡、墨爾本、 孟買、首爾、上海、新加坡、悉尼、以及台北。在每個亞太市場,均就本地情況,結合國際專才,提供綜合而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
在印度,美林集團占合資企業DSP Merrill Lynch百分之九十的股份,經營全線的國內投資銀行服務。該公司是印度國內處領先地位的承銷商及債券與股票經紀,為企業和政府提供一流的顧問服務。公司同時提供財富管理服務,並在印度進行詳盡的經濟、行業、以及企業研究。至於投資顧問方面,公司由DSP Merrill Lynch基金經理提供多元化的產品以及服務,供個人與機構選用。
在印尼,PT Merrill Lynch Indonesia 是美林與PT Persada Kian Pastilestari 的合資企業,從1994年開始運作。該公司的業務包括投資銀行、股票賣買與研究。在中國,美林與中銀集團合資成立中銀國際基金管理公司。
9. 美林的公司歷史
1914:1月6日,CharlesEMerrill公司成立,5月9日,Merrill說服Lynch加入其中。月9日,新公司開張。
1915:CharlesEMerrill公司改名為美林公司。
1919:美林公司僱傭AnnieGrimes作為業務經理,成為第一位在華爾街做銷售的女性。
1926:美林公司以多數控股權購買了加利福尼亞南部的一家食品店。代表著公司在金融領域外的重要投資。
1930:美林公司保證將自己投入到投資銀行的持續發展中。
1932:CharlieMerrill將自己的經營食品連鎖店的經驗刊登在《家庭圈子》上,第一個雜貨店銷售的雜志。
1938:EdmundLynch去世,享年52歲。
1941:美林公司,E.APierce和Cassatt印刷了第一份年度會計報告。
1943:公司指派第一位女性,18歲的HelenHanzelin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
1945:公司第一次為業務員建立了培訓學校,現在成為金融顧問。
1947:公司第一次印刷了《WePeople》,面向國內的美林的雇員發行。
1949:公司的舊金山公司為女性提供了一個投資研究會。
1956:CharlesE.Merrill去世。
1960:繼續50年代開始的向全球擴張的趨勢。美林建立了第一家在倫敦的公司。
1961:為了尋找新的市場和客戶,美林進入日本並於三年後在東京有了辦公室。
1973:美林公司成為第一所在有價證券商業領域採納控股公司形式的公司。
1974:「公牛」這個口號成為美林公司所有金融服務的商標。
1976:美林資產管理成為美林集團的一個完整的部分。
1977:引入CMA。
1978:為了鞏固投資銀行領域,美林並購了White,Weld&Co.,Inc。
1980:每個聖誕節早晨,美林公司向年長的市民開通其電話線路,他們可以向自己愛的人免費打電話。這是由WilliamA.Schreyer董事長發明的。
1982:美林在香港建立了亞太地區的總部。
1985:美林成為進入日本股票交易所的第一個外國有價證券公司。美林慶祝成立100年。
1986:第一份外文的年度報告在日本出版。後來年度報告被翻譯為中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和俄文。
1993:新的董事長兼CEODanielP上任。美林的公司原則形式化。五項原則是:我們作為領導、同事、雇員和居民的行為基 礎。我們承諾在經營原則的規范下進行我們個人及組織行為。這一承諾幫助我們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公司。隨著ML越來越多元化、全球化,經營原則幫助我們更加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公司,我們相信什麼,我們期待我們能為自己、客戶和股東提供哪些服務。美林成為在中國的第一家國外有價證券公司,總部設在上海。
1995:並購了SmithNewCourt之後,美林成為equityorganizationintheworld,具有卓越的研究、貿易銷售能力。
1996-1998:通過並購擴大了世界范圍的影響。
1998:美林在韓國股票交易所上市。美林網站記錄在為客戶服務方面創造里程碑,有300000客戶在互聯網注冊。
1999:美林由於獎學金項目的設立得到總統獎章。
2000:美林和HSBC創立了第一個全球的,在線投資和銀行服務,目的在於吸引境外的投資者。
2001:世界貿易大廈被襲擊之後,華爾街將近9,000公司的雇員從離開辦公室。三個美林公司雇員在911中遇難。
2002:12月任命E.StanleyONeal為CEO。2003年4月28日成為董事長。3月即9·11發生之後不到一年,美林讓其官員回到曼哈頓下城地區的世界金融中心。9月,為這個地區收到悲劇影響的大學生創立了「9·11希望和夢想高等教育獎學金」,一個500萬美元的基金。
2003:美林宣稱為「TotalMerrill」,一個金融管理平台,客戶可以使用其組織自己每天的金融工作或成為它的一分子。
2008年:受次貸危機影響虧損嚴重,被美國銀行收購。
10. 股指期貨真的「風險大不可控」嗎
彈指間,中國股指期貨上市即將周年,初顯國外市場歷時多年方能達到的成熟水平。然而社會上對其風險認知並不客觀,常有捕風捉影三人成虎。甚至一些市場分析人士也杯弓蛇影「談期色變」。股指期貨真的「風險大不可控」嗎?
監控「五位一體」,風險兩級分擔
在充分吸取歐美及亞洲各國分業型與統一型監管、專職型與非專職型監管、機構型與功能型監管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中國證監會、證監會派出機構、交易所、保證金監控中心和期貨業協會「五位一體」,構建起包括信息交換、風險預警、共同風控和聯合調查等在內的統一協作監管體系和跨市場聯合監管機制,科學整合監管資源,全面提高監管效率,嚴防監管套利行為。
市場一旦走勢凶險反常,期貨公司老總們就心驚肉跳守在風控中心寸步不離,證券公司老總們則大可不必如此緊張。這是因為投資者虧損不傷證券公司一根毫毛,而期貨公司則可能面臨滅頂之災。保證金監控中心嚴格監控每筆交易,證監會和交易所對結算保證金不足的期貨公司有權強制平倉,而客戶穿倉則由期貨公司買單。這就迫使期貨公司對客戶交易嚴加監控,把風險壓到最低程度,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如股指期貨推出3月後成交量猛增8.2倍。成交/持倉比平均高達14.4倍,其中主力合約曾一度最高達30餘倍,顯示盤中日內交易過度頻繁,投機氛圍較重。****理財網所立即採取限制開倉一名,提請證監會立案調查一起的措施。同時未雨綢繆防微杜漸,9次電話提醒,約請4家老總面談。期貨公司也主動自律,勸導客戶從大局出發自覺降低日內頻率。此後****理財網所更創造性實施了「監管前移」方針,指導單個客戶每日盤中開倉不超過500手,使成交/持倉比穩定下降。至9月末維持在6倍以下。以上制度措施使交易風險「長痛變短痛、劇痛變陣痛」,以個別交易者「闖紅燈罰款扣分」,換來整個市場的平安穩定,使交易風險不過夜,更不會傳遞到其他市場。上市以來在現貨市場震盪加大的行情中,期指主力合約與滬深300指數間相關系數一直高於99%,基差率維持在-1%與+1%之間。當月合約的成交量佔比總成交量超過80%,持倉量佔比總持倉量達60%,分級結算制度穩定運行。去年10月開始大宗商品一輪大漲接一輪大跌,但股指期貨從未發生會員結算風險和客戶穿倉爆倉,極少出現追加保證金,更未出現「到期日效應」、炒作遠期合約及其他重大風險事件,順利實現10次現金交割。
「合格投資者」,套保盤將很穩定
股指期貨首創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為投資者提高識別和防控風險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因而也逐漸為其他市場、其他品種所借鑒。
美國1982年首次推出股指期貨時,投資者根本不知其所為何物。美林、高盛、所羅門兄弟等投行花費2到5年時間,「先交易後學習」,才逐漸懂行知規。而「會交易知風險」卻是入門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先決條件。沒有商品期貨交易經驗者必須通過地毯式「期貨掃盲」、模擬交易和開戶前的嚴格測試,先成為「適當性投資者」,才有資格獲准入市。
目前股指期貨開戶6萬余戶,其中散戶佔95%,機構約1000家。在日均2000億左右的成交額中,散戶佔比約60%—70%。機構投資者包括基金、特殊法人(券商自營)和即將開閘的QFII等,其數量少卻交易規模較大,往往與散戶形成對手盤。但制度規定特殊法人僅能進行套保操作,且基本為賣出套保。公募基金和QFII也只能從事套期保值。據證監會網站和國家外匯局信息披露,截至去年12月底,共有106家外資機構獲得QFII資格,其中94家QFII累計獲批投資額度189.7億美元。約相當於人民幣1250億元。按規定QFII在交易日日內的成交金額及日終持倉雙向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外匯局批準的投資額度。且多、空頭合約不進行軋差。一家規模超10億美元的QFII衍生品交易總監表示:作為全球性對沖基金,QFII優勢在於全球視野和長期趨勢研判,故進入中國期指市場後套保盤將十分穩定,不會頻繁交易對期指市場造成沖擊。
「零和」並非蒸發,「強平」止損杠桿
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不同,股市總市值隨漲跌起伏而「熱脹冷縮」,期市總市值則限定在多空盤對等之中。股市上漲時買者贏利但賣者未必虧損;反之下跌時買者虧損但賣者未必贏利。期市卻是名副其實的「零和」。當市場傳言有投資者做股指期貨虧損累累的「杯具」時,背後一定有其他期民同等數額贏利的「洗具」。上證指數從6124點跌至1664點,市值蒸發近24萬億。但如果期民虧損24萬億,那肯定一點也沒蒸發,而是轉移成為其他投資者的贏利了。
股指期貨與股票的另一區別為雙向交易。世間沒有隻漲不跌的單向市場,交易難免總要朝雙向演進。中國股市的融券交易其實領先股指期貨開通了做空機制,只不過融券標的僅限於90多隻藍籌股且無杠桿機制,不同於滬深300對應300隻標的股票。
認為期市風險大於股市主要理由就在於杠桿的放大效應。股指期貨只需投入合約價值18%的保證金就可以全額交易。其實股市也存在杠桿效應。中國股市相當數量的非流通股未入市前,不少股票僅交易少量流通股就可能把整個股價拔高,未流通的「大小非」坐享其成。下跌時則相反。所以杠桿的放大效應其實普遍存在。當然,股民買入股票才承擔風險;而期民只要開倉,無論買入還是賣出都要承擔風險。杠桿效應雖然放大了交易風險,但防範機制早已健全——股民滿倉操作較為普遍,證券公司無權強減強平;而期民滿倉操作則期貨公司有權按浮虧追保甚至強減強平以堅決止損。正是期市這種特有的「懸崖勒馬」機制,一次次防止了風險意識薄弱的投資者「傾家盪產」,同時也避免了期貨公司「殃及池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期貨的主要功能就是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上證指數曾於8個月內從3000點上漲1倍至6124點,又於1年內大跌70%至1664點,波幅遠高於同期的期貨價格指數(CRB)。繼1987年股災之後,本次金融危機再次成為股指期貨的「極端壓力測試」。危機中全球股指期貨市場運行穩定,交易量和持倉量逐年顯著增長。截至今年1月底,滬深300股指期貨累計成交約5021萬手,累計成交額45萬億元人民幣,日均成交額基本與股市持平,低於2009年美國和日本的1.2倍、印度3.07倍、韓國29.7倍。目前市場保證金總額170億元,持倉保證金100億元,資金使用效率達60%。上述穩定健康、持續增長的數據指標,也為股指期貨是否真的「風險大不可控」提交了一份無聲的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