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基金中觀策略

基金中觀策略

發布時間:2021-05-30 15:06:48

A. 私募基金投資策略中的宏觀策略是什麼意思

宏觀策略主要是通過對國內以及全球宏觀經濟情況進行研究,當發現一國的宏觀經濟變數偏離均衡值,基金經理便集中資金對相關品種的預判趨勢進行操作。宏觀策略是所有策略中涉及到投資品種最多的策略之一,包括股票、債券、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商品期貨、利率衍生品等。操作上為多空倉結合,並在確定的時機使用一定的杠桿增強收益。

B. 基金的投資策略有哪些

1、固定比例投資策略。即將一筆資金按固定的比例分散投資於不同種類的基金上。當某類基金因凈值變動而使投資比例發生變化時,就賣出或買進這種基金,從而保證投資比例能夠維持原有的固定比例。這樣不僅可以分散投資成本,抵禦投資風險,還能見好就收,不至於因某隻基金錶現欠佳或過度奢望價格會進一步上升而使到手的收益成為泡影,或使投資額大幅度上升。
2、適時進出投資策略。即投資者完全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來買賣基金。通常,採用這種方法的投資人,大多是具有一定投資經驗,對市場行情變化較有把握,且投資的風險承擔能力也較高的投資者。畢竟,要准確地預測股市每一波的高低點並不容易,就算已經掌握了市場趨勢,也要耐得住短期市場可能會有的起伏。
3、順勢操作投資策略。又稱「更換操作」策略。這種策略是基於以下假定之上的:每種基金的價格都有升有降,並隨市場狀況而變化。投資者在市場上應順勢追逐強勢基金,拋掉業績表現不佳的弱勢基金。這種策略在多頭市場上比較管用,在空頭市場上不一定行得通。
4、定期定額購入策略。就是不論行情如何,每月(或定期)投資固定的金額於固定的基金上。當市場上漲,基金的凈值高,買到的單位數較少;當市場下跌,基金的凈值低,買到的單位數較多。如此長期下來,所購買基金單位的平均成本將較平均市價為低,即所謂的平均成本法。

C. 量化策略在基金中是什麼意思

具體而言,數量化基金主要依賴計算機的數量化分析方法進行股票篩選,不需要依靠主觀判斷及個人意見對每隻股票進行單獨、深入的分析。面對紛繁復雜的股市,量化基金系統化的組合構建能夠極大減輕個人情緒對組合的影響,克服人性的弱點及認知偏差,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使選股過程更趨理性。

D. 投資基金的策略有哪些

1、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基金投資策略,也是最省心、最適合入門級選手的投資策略。

但是對於老司機,或者喜歡折騰的投資者來說,就不太滿足於這種簡單省心的投資方式,那感覺就像開慣了手動擋的車,突然開個自動擋,總覺得操控性少了那麼一點點。

2、單筆擇時。

和定投不一樣,單筆投資的關鍵在於「擇時」。

這個策略應該不用我多解釋,很簡單,在市場的相對低點買入,相對高點賣出。

難點當然就在於怎麼判斷高點和低點了,一般來說做單筆擇時,最重要在於一個「等」字訣,不到最佳時機絕不出手,寧可錯過,不可過錯。

3、二八輪動。

這個策略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市面上也有很多對應策略做的組合,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二」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20%左右的大盤權重股,「八」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80%左右的中小盤股。

通常會選擇滬深300指數作為「二」的代表,中證500指數作為「八」的代表,然後根據一定的量化指標,在滬深300和中證500之間做輪動切換。

這種策略通常在趨勢比較明顯的行情下比較奏效,但是在震盪市場行情下,就容易被反復打臉。

4、二八平衡。

和上面二八輪動不同的是,這里的「二」和「八」代表的是倉位,通常指的是20%的權益類基金搭配80%的債基,是一種經典的股債平衡策略。

這個投資策略的調倉閾值一般設置上下5%,也就是看權益類基金的倉位佔比,超過25%或低於15%,都會觸發再平衡,通過調倉將股債佔比重新恢復到20%和80%。

二八平衡的投資策略,特點是穩健、波動小。

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通常跑輸大盤,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卻能讓你高枕無憂。也就是說,它犧牲了一部分收益,換來了投資過程中的安心。

5、50:50股債平衡。

將上述二八平衡的股債倉位調整一下,各一半,就變成了50:50股債平衡。

這個策略起源於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提到的思想,權益類基金和債基各佔50%倉位,上下25%作為觸發調倉的閾值。

實際上,這一策略是二八平衡的基礎版,相比之下,二八比五五的波動更小,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具體選擇二八還是五五,看各位的喜好了。

6、核心-衛星。

這一策略通常用在資產配置上,對於基金投資來講,「核心」對應的是低風險、長期穩定收益的基金;「衛星」對應的是積極進取的基金類型。

核心基金的佔比通常會高於50%,甚至70%-80%,這個策略有點像二八平衡,但倉位和基金選擇上更為靈活,只要把握「核心-衛星」的大原則就行,比如,60%的貨幣基金為核心,30%混基+10%股基為衛星,都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幾種基金投資的策略,除了第一種之外,其他幾種策略基本上都不用擇時,在基金的選擇上也要求不高,各位童鞋如果想用不同的投資策略玩玩基金,可以考慮一下。

E. 對沖基金的環球宏觀策略是什麼意思

全球宏觀策略的經典定義是為了從宏觀經濟趨勢中獲利,對任何資產類別(股票、債券、貨幣、商品等)、任何投資工具(現金、衍生品等),以及世界上任何資本市場,進行做多與做空的杠桿交易
全球宏觀策略擁有以下四個特點:
投資范圍非常廣闊:全球宏觀策略可能是對沖基金中投資范圍最廣的一類基金,幾乎在所有的主要市場中(股票、債券、貨幣、商品市場等)都會出現該類對沖基金的身影,且其會在全世界范圍內掃描投資機會。
這會使對沖基金有機會在任何時間內都能尋找獲利機會,因為當一個金融市場缺乏機會或流動性時,全球宏觀對沖基金並不需要堅守在這個市場,它完全可以到另外的市場中尋覓機會。例如,著名的宏觀對沖基金大佬索羅斯,既可以在1992年選擇英鎊作為狙擊對象,也可以在1997年通過做空泰銖獲利。
自上而下的宏觀研究:全球宏觀中的「宏觀」一詞就代表該類對沖基金投資獲利的依據主要來自宏觀分析,其試圖利用宏觀經濟的基本原理來識別各類金融資產價格的未來趨勢或錯誤定價。同時,由於全球宏觀策略涉及市場眾多,且投資策略靈活多變,難以通過量化模型進行程序化交易,因此全球宏觀策略通常以主觀的決策判斷為主。
多為方向性投資:全球宏觀通常不是市場中性的,其會利用做多/做空對資產價格變動方向進行下注,例如做多美國股市或做空日本債券,因此,對全球宏觀來說,擇時意味著一切,這對基金經理在全球宏觀經濟的理解上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杠桿的使用:全球宏觀在對某一個投資方向下注時,通常會利用杠桿,因此其收益和風險都被放大。方向性投資與杠桿的使用使全球宏觀策略天生就具有較大的波動性,一旦判斷正確,投資者可獲得巨額利潤,反之,虧損同樣巨大。

F. 基金品種選擇的策略是什麼

基金定投有什麼優勢呢。強制儲蓄,積少成多。通過定期定額的投資計劃購買基金可以實現聚沙成塔,在不知不覺中積攢下一筆不小的財富。分批買入,攤平成本。定投是在不同的時點按期投入的,投資的成本比較平均,在時間上最大限度地分散了風險。在下跌市中,每次的扣款金額可以買入更多的基金份額,平均成本也將隨之降低。無需擇時,方便省心。定投的優勢就在於不需擇時,克服人性的弱點,只要默默地投,讓小白避開「追漲殺跌」的誤區,同時避免陷入「跟風投資」的怪圈。定投追求的是市場的平均回報而不是短期內的高收益,這樣便能讓自己的投資更加貼合市場的走勢,同時也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更能夠堅持長期投資。市面上有幾千隻基金,如何挑選合適的基金產品來做定投。

這個問題是定投賺錢的重要前提,問到理財君這兒就問對了,挑選適合定投的基金類型有兩大判斷標准:一是挑選凈值波動大的基金;二是挑選長期業績向好的基金。挑選凈值波動大的基金先和小白們科普一波基金凈值的名詞解釋。簡單來說,基金凈值可以理解成基金的價格,一份基金值多少錢,就是這個基金的凈值。基金凈值是按照每個交易日當天收盤後的凈值計算的,並不區分你是當天哪一個時間點買的。也就是說,你購買基金時看到的凈值,是前一個交易日的凈值,你所購買的基金按照什麼凈值計算需要等到收盤後才知道。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挑選凈值波動大的基金呢。這是由定投與一次性投資之間的區別決定的。

G. 基金市場中性策略是什麼

市場中性策略是一種新近出現的、通過中性化市場風險,利用證券之間相對價格的變化來謀求絕對收益的一種投資策略。

H. 基金投資有哪幾種策略

1、固定比例投資策略。即將一筆資金按固定的比例分散投資於不同種類的基金上。當某類基金因凈值變動而使投資比例發生變化時,就賣出或買進這種基金,從而保證投資比例能夠維持原有的固定比例。這樣不僅可以分散投資成本,抵禦投資風險,還能見好就收,不至於因某隻基金錶現欠佳或過度奢望價格會進一步上升而使到手的收益成為泡影,或使投資額大幅度上升。
2、適時進出投資策略。即投資者完全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來買賣基金。通常,採用這種方法的投資人,大多是具有一定投資經驗,對市場行情變化較有把握,且投資的風險承擔能力也較高的投資者。畢竟,要准確地預測股市每一波的高低點並不容易,就算已經掌握了市場趨勢,也要耐得住短期市場可能會有的起伏。
3、順勢操作投資策略。又稱「更換操作」策略。這種策略是基於以下假定之上的:每種基金的價格都有升有降,並隨市場狀況而變化。投資者在市場上應順勢追逐強勢基金,拋掉業績表現不佳的弱勢基金。這種策略在多頭市場上比較管用,在空頭市場上不一定行得通。
4、定期定額購入策略。就是不論行情如何,每月(或定期)投資固定的金額於固定的基金上。當市場上漲,基金的凈值高,買到的單位數較少;當市場下跌,基金的凈值低,買到的單位數較多。如此長期下來,所購買基金單位的平均成本將較平均市價為低,即所謂的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的功能之所以能夠發揮,主要是因為當股市下跌時,投資人亦被動地去投資購買了較多的單位數。只要投資者相信股市長期的表現應該是上升趨勢,在股市低檔時買進的低成本股票,一定會帶來豐厚的獲利。(來自網路) (基米花502)

I. 基金的投資策略所說自上而下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投資策略中自上而下,含義就是認定所有的企業,上市公司都無法逃迴避宏觀經濟和答行業景氣度的波動,所以主要抓住宏觀經濟和行業狀態的脈絡,就不需要過於注重選擇企業。比如好的股票在大盤整體下跌時無一倖免,再比如好的行業的二流企業要比不好的行業的一流企業要好。

只是一隻基金投資時策略,也就是以大局整體為重。
相比就是自下而上,也就是相反的,主要考慮企業本身,選擇優質企業,而不去主要考慮宏觀經濟和行業情況。只是做精選個股而已。

J. 站在基金經理人的觀點,避險基金有那些操作策略

1、相對價值型避險基金可以說是避險基金產業中最主流的策略之一,其最主要的操作方式是通過買多和放空部位,造成資產價值的收斂來獲利,而目標是要降低投資組合的市場風險,而將風險集中於其他因子(如產業、規模、本益比)。風險套利、並購套利、固定收益套利、可轉債套利、股市多空套利等類型的基金都歸於相對價值策略之中。這些策略的共同點是經理人不以市場趨勢為導向,而是在尋求和投資標的市場無相關性的投資報酬,加上多空部位都有,因此,其風險比傳統投資或單一趨勢的避險基金策略大為降低,過去所取得的績效也始終穩定。
2、利差交易是固定收益套利策略最主要的交易策略,經理人主要獲利來源為各債券之間的價差,或是債券與衍生性交易商品之間的套利避險獲利,獲利與否則視利差大小而定。
3、可轉債套利策略就是一種當可轉換證券與標的股票產生價差時,高拋低吸賺取低風險利潤的操作策略,可轉債套利策略的具體操作方式是當可轉換證券價格低於轉換價值時,經理人進場買進可轉換證券,同時放空標的股票; 而當可轉換證券價格高於轉換價值時,經理人則買進標的股票,同時放空可轉換證券。這樣的部位設計,讓經理人可以同時從固定收益債券和股票部位中獲利,本金也不會受到市場方向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基金中觀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仟家信貴金屬 瀏覽:319
戰略投資家 瀏覽:760
杭金投理財 瀏覽:968
融資租賃內控 瀏覽:331
基金一般投資回報率是多少合適 瀏覽:189
非公開發行價格和現價 瀏覽:517
440葡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63
7月25日外匯牌價 瀏覽:811
中國銀行貸款還款日期怎麼算的 瀏覽:816
杭州鴻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398
互金爆雷投資者 瀏覽:110
皓月譽金黃金328 瀏覽:576
基金從業資質咨詢電話 瀏覽:934
普陀山股票代碼 瀏覽:385
頂點軟體股票代碼 瀏覽:998
買股票時機 瀏覽:861
10年沱牌酒價格表 瀏覽:895
歷史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瀏覽:522
帝爾激光預估價格 瀏覽:352
中信銀行美元人民幣匯率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