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凱萊英基金

凱萊英基金

發布時間:2021-05-31 12:38:19

Ⅰ 工資4500,扣除五險一金和稅,拿到手有多少錢

月薪4500元,扣除五險一金後,約剩:3825元。(養老扣8%,公積金一般5%,醫療保險2%)

1、目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1%(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9%,個人2%+3元,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

3、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5%,不用繳,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4、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也不用繳。

5、住房公積金,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的比例是各承擔50%,那是按照個人全年平均工資計算的。

(1)凱萊英基金擴展閱讀:

繳費比例

五險一金,單位需要承擔一部分,這部分從單位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員工也需要承擔一部分,從員工工資中扣除。

也就是說,對於企業而言,每月除了需要支付10000元的工資外,還需要為員工額外支出4310元的五險一金費用;對員工而言,10000元工資到手之前會先被扣除2223元的五險一金費用,之後還會被扣除個人所得稅,因此員工實際到手工資低於7500元。

社保基數

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繳費比例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Ⅱ 世界500強里的制葯企業有哪些,有多少

一共有15個。

1 中國華潤總公司(CHINA RESOURCES NATIONAL) 757.8 中國 86 5

2 強生(JOHNSON & JOHNSON) 718.9 美國 97 6

3 瑞士羅氏公司(ROCHE GROUP) 534.3 瑞士 169 -2

4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PFIZER) 528.2 美國 173 13

5 拜耳集團(BAYER) 525.7 德國 174 -9

6 諾華公司(NOVARTIS) 494. 4 瑞士 186 -11

7 中國醫葯集團(SINOPHARM) 中國 478.1 199 6

8 賽諾菲(SAN0FI) 法國 413.8 240 -7

9 默沙東(MERCK) 398.1 美國 255 -9

10 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 376.4 英國 273 5

11 Gilead Sciences公司(GILEAD SCIENCES) 303.9 美國 358 -42

12 艾伯維(ABBVIE) 256.4 美國 429 40

13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230.0 英國 470 -35

14 安進 Camgen) 229.9 美國 471 16

15 梯瓦制葯工業公司(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219.0 以色列 496 —

(2)凱萊英基金擴展閱讀

1,2017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制葯行業有15家公司,美國制葯企業最多,有6家,中國2家,瑞士2家,英國2家。

2,上榜的中國制葯企業為中國華潤總公司、中國醫葯集團。其中,中國華潤總公司營收757.8億美元,世界排名86位,較去年進步5名。中國醫葯集團營收478.1億美元,世界排名199位,進步6名。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500強制葯行業中,中國華潤總公司營收最多,比第二名強生多38.9億美元。

參考資料

網路 世界500強

Ⅲ 有知道天津市高新區科技小巨人成長計劃政策支持申報工作的評審標準的嗎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擁有一定科技人員,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專有技術或先進知識,積極開展創新活動,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中小企業,具有處於產業鏈高端,發展速度快,創新活力強的特點。加快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形成「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全力打好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攻堅戰、構築自主創新高地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事關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全局。為落實好全市工作部署,推動濱海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十二五」時期實現突破性發展,根據市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長計劃的通知》(津政發〔2010〕34號)要求,制定本計劃。

一、發展現狀
(一)基礎與優勢
濱海新區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發展,近年來,科技型中小企業已成為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活力的代表者,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自主創新、引領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1.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占據了全市的半壁江山。截至2009年,濱海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共5150家,佔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1.25萬家)的41.2%,在全市最近確定的100家重點扶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中,新區共有近70家企業入選,涌現出一批以賽象科技、力神電池、曙光計算機、巴莫科技、凱萊英、國韻生物、膜天膜、天汽模、松正電子、清源電動車等為代表的知名科技企業。從技術領域分布看,濱海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布局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領域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佔全市比重均超過50%。目前,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中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68家,佔全市比重達到72%。
2.初步形成較大規模孵育載體。經過多年發展,新區共建成各級各類孵化器24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8家,孵化總面積超過170萬平米,佔全市比重達到50%。初步形成了15傢具備較好發展基礎的國家級科技產業化基地,集中建設了一批留學生創業園、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大學科技園等孵育載體,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載體功能不斷完善。
3.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新區自主創新和產業化的生力軍。「十一五」時期,全區承擔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項目823項,佔全市比例為44.8%,獲得資助金額高達10055萬元。此外,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科技重大專項、市長專項以及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天津市重點計劃項目佔全市比重均接近或超過50%。在百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大型資料庫軟體、大型輪胎成套生產設備等關鍵產品和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搶佔了一批科技「制高點」,為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4.初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聚集區。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布局在濱海高新區、開發區和保稅區,三個功能區聚集了科技型中小企業4723家,佔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比重為92%。濱海高新區自2008年起在全市率先實施「小巨人企業成長計劃」,篩選一批高科技、高成長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取得了突出成效,目前濱海高新區每年用於支持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達到2億多元,並頒布了近20項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開發區目前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1710家,涌現了一批以凱萊英、通郵科技、清源電動車、國芯科技等為代表的優秀企業,為開發區集成電路設計、軟體、生物醫葯、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稅區目前共有科技型中小企業294家,近年來新落戶的優秀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趨勢明顯,發展潛力較大。
(二)主要問題
與國家對新區的戰略定位以及國內外先進地區相比,目前濱海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無論在企業創立活躍程度、技術創新水平、市場競爭力、成長性、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距,尚未形成「頂天立地」和「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對新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構築自主創新高地的支撐帶動作用仍然不夠凸顯。具體體現在:
1.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離國家對新區的戰略定位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目前濱海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僅5150家,距離國家對濱海新區打造研發轉化基地、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區的戰略定位仍然有較大差距,沒有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和自主創新方面的地位仍然不夠突出。與國內外先進地區相比,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超過了3萬家,此外,深圳、浦東等地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規模都大幅領先於濱海新區。
2.企業自主創新水平仍然有待提升。雖然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在全市處於明顯領先地位,但與中關村、浦東、深圳等先進地區相比,企業自主創新水平仍然偏低,在新一代無線通信、高性能計算、集成電路、基礎軟體、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制葯、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前沿先進技術領域布局的企業數量仍然偏少,企業承擔實施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在全國仍然沒有形成領先優勢,在一些代表國家科技創新前沿方向領域形成擁有的關鍵技術和產品仍然不多。
3.聚集培育的龍頭企業仍然偏少。目前新區范圍內聚集培育的像曙光計算機、賽象科技這樣的佔領產業價值鏈高端環節、在關鍵產品和技術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形成一定產值規模的龍頭型企業數量與新區的戰略地位極不匹配,以衡量龍頭企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創業板上市企業數量為例,目前全國79家創業板上市企業中中關村科技園區達到19家、佔比近1/4,財務指標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的後備企業則達到1000餘家,深圳市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企業也達到了1100家,而目前新區范圍內符合條件的企業仍然偏少,差距十分明顯。
4.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與其他企業相比,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人才、文化、投融資體系等環境要求較高,需要有相應的發展環境作支撐,而目前天津市及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諸多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支持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意識和工作力度需要加強,有關部門和功能區管委會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招商意識和能力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在有關優惠政策落實過程中對中小企業提高門檻的現象仍然存在;全區范圍內激勵創業、寬容失敗、勇於創新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仍然沒有形成;吸引高端研發人才落戶的戶籍政策、住房政策、生活配套等環境仍然不夠完善;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投融資服務體系亟需進一步健全完善。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濱海新區加快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工作的指導思想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和區委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圍繞全力打好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攻堅戰、全面推進「十大戰役」的要求,按照全市加快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工作的總體部署,積極促進科技創業、吸引聚集優勢企業落戶,根據企業處於創立期、成長期、壯大期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需求提供切實有效的支持和服務,圍繞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群,扶持一批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企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造就一批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競爭能力的科技型企業家,努力做大做強濱海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
在工作中,我們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自主培育」和「吸引聚集」兩條腿走路做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群。在加大對濱海新區已有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力度的基礎上,綜合集成新區的政策、發展空間以及產業基礎等優勢,充分發揮各功能區科技招商能動性,不斷增強孵化器、加速器、留學生創業園等載體的「吸附器」功能,圍繞全市及新區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導入全球資源,加快推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科技研發人員、大型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畢業生等到新區創業,吸引聚集一批國內外知名科技型中小企業到新區落戶,新區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向新落戶企業和項目傾斜,打造優秀科技型中小企業聚集高地。
(二)堅持「全面支持」和「重點培育」相結合助推科技型企業成長。通過科技立項、投融資扶持、人才支持等政策積極支持科技創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在此基礎上按照「一企一策、精確制導」的原則篩選一批高科技、高成長的優勢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重點輔導和培育,輔導企業制定成長路線圖,建立專門聯系人制度,及時掌握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採取有針對性扶持措施,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三)根據不同發展階段企業成長特徵進行全程培育。深入探索科技型企業成長的規律,結合科技型企業創立期、成長期和壯大期的階段性特徵,分別構建有針對性的扶持體系,採取有針對性的扶持措施,為科技型企業的成長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
(四)堅持「政府扶持+市場驅動+金融支撐」的原則,凝聚各方資源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緊緊圍繞科技型企業發展特徵,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和政策的引導作用,集成利用擔保、信貸、天使投資、創業投資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等各方金融資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本支撐。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和對企業成長的導向作用,按照市場規律引導優勢資源支持高成長性科技企業,鼓勵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發展能力。

三、發展目標
濱海新區要成為全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先行區和示範區,通過本計劃的實施,「十二五」時期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增長兩倍以上,總數超過15000家,形成一大批「頂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立與成長的環境不斷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對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領支撐作用顯著提升,努力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型企業孕育和成長高地。具體包括以下指標:
——規模指標:「十二五」時期,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15000家、努力實現更多,培育10億元以上的大型科技企業集團50家以上、收入過億元的「科技小巨人企業」7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增加值力爭超過2000億元,稅收總額努力實現500億元。
——產業結構指標: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先進製造、航空航天、海洋科技、文化創意、都市農業等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立和發展,形成1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集群。
——孵育載體指標:「十二五」時期全區新建綜合性和專業性孵化器40家以上、新建加速器15家以上,針對已有廠房加快改造為孵化器,拓展已有孵化器面積和功能,支持建設一批大學科技園、創業苗圃、育成中心,集中建設15家左右創新創業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新建30個以上「億元樓」。
——技術創新指標:圍繞前沿先進技術領域,形成代表國家科技創新「制高點」水平的關鍵技術和產品100項以上,圍繞關鍵產業技術領域組建10-15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資金投入指標:「十二五」時期,新區用於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總投入超過70億元。其中,區人民政府30億元,開發區、保稅區和高新區管委會各10億元,塘沽、漢沽、大港管委會共10億元,中新天津生態城、東疆保稅港區和中心商務區各5億元,臨港經濟區、濱海旅遊區、北塘經濟區、中心漁港和輕紡經濟區各1億元。充分發揮政府資金杠桿放大效應,聯動銀行、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融資租賃等金融資本共同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投入力度。

四、重點任務
(一)加快推進科技創業和「科技招商」,做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規模。積極吸引科技領軍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科研人員、大型企業管理和技術負責人以及高校畢業生等到新區創業,鼓勵企事業單位職工領辦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入區產業化形成科技企業;加快運用科技成果和新技術對現有中小企業進行嫁接改造轉型,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建設完善新區孵育載體建設,不斷增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載體功能;瞄準國內外先進地區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吸引落戶,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聚集高地。
(二)加大政策扶持,促進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按照高科技、高成長原則,篩選一批成長期企業進行重點培育,進行「精確制導、一企一策」的扶持,幫助企業制定成長路線圖,引導企業建設完善研發機構、吸引培養高端人才、承擔實施重大創新項目,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
(三)實施聚焦戰略,培育一批創新領軍企業。集成利用財稅、人才、創新、投融資、企業上市等政策手段,面向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實施政策聚焦,不斷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境內外上市,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科技企業集團。
(四)各部門聯動,不斷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和成長規律,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完善適合企業落戶發展的科技中介服務、公共技術平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科技人才服務、科技投融資體系等創新創業環境,加大力度優化適合科技人員的居住生活環境,營造激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不斷改進增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服務意識和能力。

五、主要措施
(一)全力推進科技創業,擴大初創企業規模
營造良好創業氛圍,激勵科技創業,加快推進孵化器等載體建設,綜合運用天使投資、科技立項等方式加大對初創期企業的支持,不斷做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規模。
1.營造濃厚創業氛圍。面向全球,積極吸引科技領軍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科研人員、大型企業管理和技術負責人以及高校畢業生等到新區創業,積極吸引重大科技成果入區產業化,營造全社會濃厚創業氛圍。與國內外知名機構、國家有關部門等聯手舉辦各類專業性創業大賽,重點圍繞物聯網、集成電路設計、軟體、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先進技術領域組織舉辦專業化賽事,形成國內外知名品牌活動,對創業大賽形成的優秀項目落戶新區的,給予支持。定期舉辦「走進濱海」、創業周、路演等活動,組織高層次創業人員考察濱海新區,宣傳推介新區創業環境和政策,積極吸引落戶。新區成立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專項服務於科技創業活動。
2.加大對初創企業科技立項支持。新區設立「科技創業計劃」項目,根據項目技術水平、市場前景、團隊情況等對入區創業項目給予支持。
3.不斷提升對初創企業的孵育載體功能。(1)加快推進孵化器等載體建設,各管委會要加快新建孵化器步伐,積極推進孵化器建設試點工作,對部分已有廠房、加大改造提升力度,增強孵化載體功能,「十二五」期間新建孵化器40家以上。積極推進高新區、開發區和保稅區等已有孵化器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行企業化運營,不斷拓展孵化面積、提升孵化功能,鼓勵服務質量高、管理規范、經營業績好的孵化器進行品牌和管理輸出,不斷加強對區內孵化器的規范化管理,制定出台孵化器認定、管理、支持辦法。重點依託高新區、開發區和保稅區集中建設15家左右創新創業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積極吸引國際知名孵化器、科技園等建設、管理機構落戶新區發展。建立完善新區孵化器綜合信息平台,及時發布孵化器建設進展情況、孵育服務、優惠政策等內容,加強對孵化器管理和服務。圍繞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領域集中建設20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業孵化器。聯動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和有關政府部門,建設一批育成中心、創意工場、創業苗圃、青年創業中心等載體,重點服務於新創立企業的孵育和預孵項目的儲備。(2)爭取國家教育部等部門支持,推進建設濱海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科技園合作,積極吸引知名大學科研成果入園產業化,鼓勵大學科研人員、大學畢業生到國家大學科技園創業。(3)爭取國家科技部等部門支持,推進國家863計劃產業化基地建設,積極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計劃以及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等對接,吸引代表國家科技創新前沿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入區產業化,對入區產業化項目,根據項目技術水平、產業化前景,給予相應支持。(4)積極推進各管委會及有關街鎮建設一批「億元樓」。(5)對租用新區孵化器、育成中心等孵育載體用房的初創期企業,根據企業創新、成長性等情況給予一定租金補貼。
4.建立完善創業導師隊伍。瞄準矽谷、中關村等地區優秀企業家、投資家和行業專家,深入挖掘本土資源,組建一支精乾的「創業導師」隊伍,採取一對一、個性化輔導方式,輔導帶動一大批創業團隊。
5.創新對科技型企業工商注冊服務。緊緊抓住國家工商總局出台支持濱海新區優惠政策的機遇,探索實施海外留學人員、高校師生、科技人員等創辦科技型中小企業注冊資本「零首付」政策,首期注冊資本可在注冊登記後3個月內繳納,其餘部分在規定期限內繳足。放寬名稱核准條件,鼓勵以知識產權等智力成果出資。對在濱海新區設立綜合性地區總部企業的,允許在名稱中使用「總部」、「地區總部」等字樣;放寬組建科技型集團的條件,凡母公司注冊資本達到1000萬元人民幣,並有3個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冊資本總額達到2000萬元人民幣的,即可注冊登記。放寬企業住所權屬證明的限制。支持新興產業、新興業態發展,凡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投資主體迫切需要,法律、行政法規又未明確禁止的行業和經營項目,可以先行先試,予以登記。
6.激活新區天使投資市場。通過參股基金、跟進投資、房租補貼等形式,吸引國內外知名天使投資人和機構落戶濱海新區,激活天使投資市場。探索建立新區政策性天使投資基金,對優秀入區項目給予投資支持。積極探索「天使投資+孵化」的創業模式。
(二)凝聚多方資源,助推成長期企業加快發展
圍繞企業處於成長期的發展需求,從發展空間、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等方面加強支持和服務,助推企業加快發展。
7.加強對重點企業的輔導和服務。按照高科技、高成長原則,篩選一批成長期、壯大期企業列入重點培育對象,進行「精確制導、一企一策」的扶持,建立專門聯系員制度,定期深入企業調研服務,積極主動了解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採取有針對性措施。聯動國內外高端中介咨詢機構,幫助列入重點培育企業制定成長路線圖,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完善治理結構。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科技中介機構為新區企業服務,對輔導培育區內企業成效突出的科技中介機構,根據其輔導數量和成效,給予一定資助。培養建設一批「根植」新區的高水平科技中介機構,積極推薦有關機構納入全市支持對象。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法律輔導和服務,及時組織舉辦各類法律咨詢、培訓活動,區人民政府律師顧問團成員優先向區內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8.加強企業家交流與培訓。組建「科技型企業傢俱樂部」,主要圍繞重點培育對象,選拔一批優秀的企業家進行重點輔導、培育,搭建企業家間交流平台,定期邀請高層領導、知名企業家等進行培訓、授課,組織境內外考察、交流座談等活動,幫助企業管理和技術負責人全面提升經營管理能力。積極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跨區域合作和國際合作,借鑒國內外知名科技中小企業成功經驗,不斷提升區內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
9.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科技政策、科技金融、企業診斷、市場開拓、人員培訓、資源共享等全方位網路服務;建立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和企業三層網路系統,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息統計與深層分析,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建立完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平台、新技術和產品發布平台、投融資對接平台等。
10.加快推進加速器等載體建設。重點依託有關管委會和「十大戰役」,支持建設15家以上加速器,不斷拓展企業發展物理空間。加快推進各功能區建設、儲備一批標准廠房,充分發揮「啟動器」、「吸附器」功能,對租用購買標准廠房的,給予支持。
11.支持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增強競爭力。(1)新區設立「成長企業助推計劃」項目,專項用於支持成長期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做大做強。(2)根據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資金」有關政策,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工作,對新認定的國家和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可由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資金給予立項支持。(3)支持企業制訂知識產權戰略,獲得核心專利,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支持企業牽頭創制國際、國家技術標准,新區知識產權專項資金優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引導優質專利代理機構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專利管理服務。(4)積極推進創新驛站、知識產權交易所等科技中介體系建設,搭建知識、技術交易服務平台,促進技術轉移與合作,探索創新驛站與孵化器聯動模式,引導鼓勵孵化器增強技術交易服務功能。
12.建立完善公共技術平台。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建設完善生物醫葯、動漫、LED照明、物聯網等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研發。
13.不斷增強對傳統產業領域中小企業技術改造支持力度。支持一批傳統產業領域中小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型為科技型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升級轉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應達到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的20%以上。
(三)加強政策聚焦,培育創新領軍企業
重點針對發展壯大期企業需求,加強政策聚焦,培育50家以上收入過10億元的創新領軍企業。
14.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新區設立「創新領軍企業發展計劃」項目,加大支持力度,專項用於支持壯大期企業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設備改造升級、重大成果產業化、建設完善研發平台、吸引高端研發團隊等,圍繞前沿先進領域搶占科技「制高點」,形成一批拳頭產品,增強對新區和全市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引領作用。
15.組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等產業技術領域,組建15家以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搭建企業間溝通交流平台,培育產業集群,新區扶持企業自主創新的項目優先支持以聯盟形式承擔或組織申報。支持企業建設完善研發機構,不斷增強研發能力。
16.鼓勵企業建設研發機構。支持引導企業加快推進建設研發機構,積極申報國家及市級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持續創新能力。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知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
17.推動企業上市融資。積極推進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篩選一批上市後備企業進行重點輔導和培育,加大培訓、推動、宣傳力度,對境內外上市融資的企業,根據新區扶持企業上市的有關政策予以獎勵。加快推進天津股權交易所等交易平台建設,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18.加大對優秀企業獎勵表彰力度。組織新區優秀科技型企業和企業家評選,加大對典型企業和企業家的宣傳表彰力度,不斷增強優秀企業和企業家的榮譽感。
(四)全力吸引國內外優秀科技型中小企業落戶
19.加強「科技招商」力度。各管委會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科技招商」意識,充分發揮新區政策、發展空間、產業技術等優勢,瞄準國內外先進地區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吸引落戶,對從區外新落戶新區的科技型企業,根據其技術水平、成長性等綜合指標,給予相應支持。設立專門「科技招商」部門、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
20.加大招商政策支持力度。各功能區利用土地、房租補貼、稅收留成部分獎勵等手段加大對新落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五)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
21.加強對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先進製造、航空航天、海洋科技、文化創意、都市農業等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和培育力度,以企業發展帶動產業優化升級,形成1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群。
22.不斷完善延伸重點產業鏈。圍繞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吸引培育龍頭企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新區在大項目、大企業方面的優勢,加快發展配套企業,做長延伸產業鏈,完善產業發展環境。
23.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大力推動半導體照明、民用航空、納米技術、集成電路設計、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制定出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辦法、管理辦法,積極組織基地內企業聯合申報國家和天津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新區支持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有關項目優先支持基地內企業。加快推進中國濱海科技城建設,依託濱海科技城積極吸引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前沿先進技術領域產業化項目落戶。 贊同0| 評論 修改回答

Ⅳ 寫一篇關於工廠考核改革的文章,希望懂財務的人指教

提幾條意見供參考:1。製造類工廠中層一般包括生產計劃部,技術部,車間主任,財務部,(市場部)銷售部,品質部等,如果把成本指標統一固化量化是不現實的,你讓管理部門去負責原材料,低耗備件,電力等指標無法執行考核,這些指標是針對車間一層的;2。你想寫「績效考核改革」,那麼說現存的考核體系不健全或有不足之處,所以你要先闡明原來的考核存在的問題再談改革的必要性,進而說明改革的思路和方法,3。根據部門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考核,比如說對生產計劃部門重點考核計劃排產的科學性,有無因排產錯誤耽誤交貨期或造成庫存積壓,生產計劃執行情況做為重點考核;對車間重點對原材料實行定額考核(標准由技術部出),看超降情況,財務執行考核;對設備部重點考核備件,設備完好率,嫁動率等指標考核;對財務部對盤點精度進行考核,報表的及時和有用性作為重點考核4。你所講的節省部分貼補到別的項目,我不贊成此辦法,節省要說明原因,是指標定得低還是真的有實質性辦法,節獎超罰,不要講以人為本什麼的,這才是真正的考核。

Ⅳ 雷愛文的獲獎與榮譽

2014年獲得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2013年獲得亞洲之星的榮譽稱號
2013年入選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領計劃
2013年獲得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
2012年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1年亞洲核心課程講座獎
2011年獲得禮來優秀有機化學獎
2011年獲得亞洲傑出青年科學家獎
201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09年第八屆武漢大學傑出青年
2009年第五屆中美教授協會傑出教授獎
2009年凱萊英優秀高校教師獎教獎
2008年中國化學會-約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學論文獎
2008年RSC Journals Grant
2008年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2007年葯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三等獎
2007年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

Ⅵ 醫葯類龍頭股有哪些

國內仿製葯龍頭股:恆瑞醫葯、華東醫葯、華海葯業、普利制葯、京新葯業、信立泰。

1、恆瑞醫葯

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連雲港恆瑞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發起人於1997年4月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葯物的研究和生產基地。

2、華東醫葯

杭州華東醫葯集團公司前身為浙江制葯廠,創建於1952年,後更名為杭州第二制葯廠、杭州華東制葯廠。

1992年12月16日,在杭州華東制葯廠的基礎上組建了杭州華東制葯集團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一家股份制企業--華東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中外合資企業(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華義醫葯有限公司)等10多家控股醫葯企業。

3、華海葯業

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初創於1989年,其前身為臨海市汛橋合成化工廠,2001年1月整體變更設立為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公司股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簡稱:華海葯業,股票代碼:600521。

4、普利制葯

海南普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2年,是專業從事化學葯物制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通過中國醫葯企業制劑國際化先導企業認證。公司旗下有浙江普利葯業有限公司和杭州賽利葯物研究所兩家全資子公司。

5、京新葯業

浙江京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74年,現已發展成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制葯百強企業。2004年7月,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

6、信立泰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部關於同意深圳信立泰葯業有限公司改制為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的批復》(商資批[2007]1016 號) 批准,並取得商務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港澳僑投資企業批准證書》,於2007 年6 月29 日由深圳信立泰葯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信立泰")依法整體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500 萬元,同時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為:440301501124347。

(6)凱萊英基金擴展閱讀

政策法規

2018年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圍繞仿製葯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醫葯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葯品供應保障能力,降低全社會葯品費用負擔,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用葯需求,加快我國由制葯大國向制葯強國跨越,並針對促進仿製葯研發、提升仿製葯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等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意見。

閱讀全文

與凱萊英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城集團投資款能拿回多少 瀏覽:560
國外p2p投資 瀏覽:422
數據挖掘貸款 瀏覽:963
瀘州工業投資集團評級報告 瀏覽:158
東莞旺金投資 瀏覽:133
美元和美金對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793
博弈大師怎麼設置資金開倉 瀏覽:845
融資炒股的費用 瀏覽:793
外匯模擬交易軟體那個好 瀏覽:34
3億歐元摺合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園釘融資 瀏覽:817
1千多美金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492
興業消費貸款計算器 瀏覽:597
外匯手續低 瀏覽:403
睿信財富理財 瀏覽:19
建行理財產品什麼時間到賬 瀏覽:530
國家外匯網上平台 瀏覽:810
龍騰影視股票 瀏覽:972
美圖控股股票 瀏覽:751
融資租賃空置率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