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巴馬從中國得到了什麼是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人民幣升值 美國不會發。但美國會解決失業率的問題。因為不必在中國加工產品了 成本問題。在者,人民幣升值是件很嚴重的事情。就光前段時間的中國持有2萬億美國國債為例。 中國擁有美國2萬億國債,中國就等於發行了16萬億的人民幣。然後掉到7:1後 在中國的2萬億國債 贖回後。就是14萬億 人民幣 就可以 購買回2萬億國債。相對的說 美國人反而賺了2萬億 RMB 但是升值並不是單單匯率的問題。也有貿易順差和問題 。如果RMB升值美國賺不賺我不清楚,但中國的中小企業大面積倒閉是肯定的!
⑵ 奧巴馬上任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
析奧巴馬當選後對中國影響 三機遇三挑戰奧巴馬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晚間輕松擊敗共和黨競爭對手麥凱恩,成功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並成為美國歷史首位黑人總統。奧巴馬曾經說過:「我和中國特別有緣,是華人的姻親。我有一個華裔血統的侄女……我的妹夫吳加儒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華裔,現在有美國國籍。」奧巴馬的同父異母妹妹瑪亞出生於雅加達,有一半印尼血統。吳加儒的父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對華政策上,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傾向於同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主張深化美中經濟安全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由此可以預見的是,奧巴馬的當選會成為中美關系的一個良好契機。然而在貿易往來、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又讓人擔憂。那麼這位同中國「特別有緣」的美國總統上台之後,究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推動作用:希望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從伊拉克戰爭、防止核武器擴散、改善美國國際形象等方面來說,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與布希相比,可謂千差萬別。只有在中國問題上,奧巴馬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布希政府政策,繼續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奧巴馬身邊不乏經驗豐富的「知華派」,必將推動新一屆政府在處理對華關繫上,向著理性、積極的方向發展。奧巴馬已經明確表態,當選後將繼續與中國在環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對話。雙方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會進一步發展中美關系必定會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一再強調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對台問題上,民主黨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主張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奧巴馬也提出將反對將美國就業機會大量輸出到中國,反對中國在匯率方面的政策,也許在他當選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增多。但是由於雙方之前的合作關系已經非常深厚,上述的問題只是小小的擔憂。在目前的國際大背景下,奧巴馬一定會致力於建立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奧巴馬當選消息推高美股 或定A股四年走勢美國大選的結果左右著這個全球經濟頭號強國的走向,並決定美股和全球股市在未來四年的走勢。紐約股市4日創出24年來美國大選日最大漲幅,三大指數漲幅全部超過3%,道瓊斯指數上漲超過300點。追隨美股漲勢,亞太股市周三早盤走高。日本股市日經股指早盤上漲2.82%,收盤報於9371.67點;韓國首爾綜合指數大漲4.97%。在早市未收盤股市中,中國滬深股市漲幅近3%,香港股市恆生指數上漲4.84%;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漲1.80%,台灣加權指數漲1.10%。 阻礙作用:奧巴馬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加大中美貿易壓力分析奧巴馬的貿易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個擔憂。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中,更注重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鼓勵大企業從向外投資轉到向內創造工作機會,時教授認為,這個政策其實有著比較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在競選中奧巴馬經常發表這樣的言論,認為美國的就業機會都讓外國人佔去了,大財團也都到國外投資給別國的人民創造就業機會,這就說明他上台之後的政策是要趨於保護主義的。」時教授說,「如果奧巴馬當選,極有可能新政府會把美國已經在國外的投資和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通過某種方式減少或者收回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有些報道表明一些亞洲人對奧巴馬是有看法和擔憂的。競選過程中,奧巴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貿易的,但是言談舉止和他的利益集團的背景來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還是存在的,這是需要我們密切關注的。指責中國操縱匯率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言辭日益尖銳。民主黨人奧巴馬把焦點集中在經濟問題上,繼續打「中國牌」,指稱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巨大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系。據《大公報》報道,奧巴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評論的。他說: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奧巴馬的這封信是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他表示,自己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他還表示:「如若當選,我將協助確保中國的進口商品不會違反適用的法律和條約。我支持貝里修訂案的要求:國防部只採購在美國製造的紡織品。我亦支持將『紗後規則』(yarn forward rule)納入自由貿易條約。」 期待中國減少出口 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奧巴馬認為,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貿易,他雖然歡迎和中國貿易,但前提是中國遵守規則,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建議中國發展內需,提高內需佔GDP比重。這項建議實際上是要求中國出口佔GDP比重降低,也就是減低對美國出口,以改善美國勞工階層的失業情況。換句話說,奧巴馬對美國勞工階層失業的解決方法,是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專家觀點: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值得肯定奧巴馬本人雖然在競選中,不時對中國發出一點批評,但9月22號他在《中國商業周刊》發表的《關於對華政策》的文章中,總體的政策姿態是非常積極的。這篇文章有三點值得肯定的觀點:1、承認中國的重要性。2、認識到中國的復雜性。3、確定其政策目標是尋求與中國的合作。不能簡單用保護主義形容奧巴馬的經濟政策有經濟學家稱,奧巴馬的經濟政策趨向保護主義,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陶文釗教授認為,一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不能簡單用經濟學上的名詞去概括的。奧巴馬在競選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經濟政策,比如給窮人減稅,提出能源自給等。但是這遠非全部。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構成的。奧巴馬當選後,肯定會召集美國一流的經濟學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經濟政策。奧巴馬對華態度理性務實並不否認各個總統候選人的中國觀會有所不同,但是美國朝野上下的共識卻非常清晰: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榮強大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所有候選人也都曾提及美中關系是21世紀美國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國讀者可能會認為,有些美國總統對華強硬,有些比較友好。這其實是個誤區。美國總統中國觀的建立是一個長時期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他對中國的個人感情的轉變,但更為重要的則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中美雙方都應當從新的全球化環境下把握兩國的戰略關系中國和美國分別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方面具有越來越多的共同戰略利益,當前全球經濟所出現的調整,可以說是全球經濟從劇烈的失衡重新尋找新的平衡點的過程,在這種動盪的尋找平衡點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才真正從長期內有利於雙方的戰略利益。主要就是這些了!參考資料: http://news.sohu.com/20081107/n260497288.shtml
⑶ 奧巴馬與中國的關系
1希望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從伊拉克戰爭、防止核武器擴散、改善美國國際形象等方面來說,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與布希相比,可謂千差萬別。只有在中國問題上,奧巴馬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布希政府政策,繼續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奧巴馬身邊不乏經驗豐富的「知華派」,必將推動新一屆政府在處理對華關繫上,向著理性、積極的方向發展。奧巴馬已經明確表態,當選後將繼續與中國在環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對話。
2雙方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會進一步發展 中美關系必定會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一再強調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對台問題上,民主黨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主張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奧巴馬也提出將反對將美國就業機會大量輸出到中國,反對中國在匯率方面的政策,也許在他當選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增多。但是由於雙方之前的合作關系已經非常深厚,上述的問題只是小小的擔憂。在目前的國際大背景下,奧巴馬一定會致力於建立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
阻礙作用: 1奧巴馬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加大中美貿易壓力 分析奧巴馬的貿易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個擔憂。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中,更注重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鼓勵大企業從向外投資轉到向內創造工作機會,時教授認為,這個政策其實有著比較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在競選中奧巴馬經常發表這樣的言論,認為美國的就業機會都讓外國人佔去了,大財團也都到國外投資給別國的人民創造就業機會,這就說明他上台之後的政策是要趨於保護主義的。」時教授說,「如果奧巴馬當選,極有可能新政府會把美國已經在國外的投資和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通過某種方式減少或者收回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有些報道表明一些亞洲人對奧巴馬是有看法和擔憂的。 競選過程中,奧巴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貿易的,但是言談舉止和他的利益集團的背景來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還是存在的,這是需要我們密切關注的。
2指責中國操縱匯率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言辭日益尖銳。民主黨人奧巴馬把焦點集中在經濟問題上,繼續打「中國牌」,指稱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巨大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系。 據《大公報》報道,奧巴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評論的。他說: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 奧巴馬的這封信是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他表示,自己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他還表示:「如若當選,我將協助確保中國的進口商品不會違反適用的法律和條約。我支持貝里修訂案的要求:國防部只採購在美國製造的紡織品。我亦支持將『紗後規則』(yarn forward rule)納入自由貿易條約。」
3期待中國減少出口 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奧巴馬認為,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貿易,他雖然歡迎和中國貿易,但前提是中國遵守規則,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建議中國發展內需,提高內需佔GDP比重。這項建議實際上是要求中國出口佔GDP比重降低,也就是減低對美國出口,以改善美國勞工階層的失業情況。換句話說,奧巴馬對美國勞工階層失業的解決方法,是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專家觀點: 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值得肯定 奧巴馬本人雖然在競選中,不時對中國發出一點批評,但9月22號他在《中國商業周刊》發表的《關於對華政策》的文章中,總體的政策姿態是非常積極的。這篇文章有三點值得肯定的觀點:1、承認中國的重要性。2、認識到中國的復雜性。3、確定其政策目標是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不能簡單用保護主義形容奧巴馬的經濟政策
⑷ 奧巴馬以什麼政策看中國經濟
全球經濟顯然到了一個需要「改變」的時分,在昨日奧巴馬當選之日,全球股市迎來大幅上漲,歡迎這位以「改變」作為參選口號的新總統。由於這次總統競選,美國對華政策相比往年,並不是雙方爭論的焦點,因此奧巴馬的對華經濟政策「仍是霧里看花。」「目前,除美國的極端保守主義者之外,美國朝野都一致認為,美國政府現行的對華政策是明智的,這一政策應繼續下去。這也是奧巴馬的看法。」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周琪表示。不過也有人表示,由於奧巴馬和工會的密切關系,貿易保護政策可能在他任內會有一定的抬頭。貿易保護有可能抬頭在奧巴馬的參選過程中,他曾零星地批評過中國的貿易措施,指責中國「傾銷商品到我們的市場」,侵犯知識產權,操縱貨幣。在選戰中,他也明確表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他們既不是我們的敵人,也不是我們的朋友。在不少人眼中,奧巴馬似乎是位保守主義者,他果真會給過去幾年發展密切的中美經濟往來帶來「改變」嗎?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戰打響之初,所有的民主黨候選人,都明確地表示了貿易保護主義立場。而國內在眾多行業,很多人甚至把2008視為中美貿易摩擦年。奧巴馬也曾經提出,對中國進口商品進行監控,並建立更快的傾銷反應機制,兩位候選人在大選期間雖然都沒有將中美對外貿易作為重點,但白宮的議事日程中,將無法迴避這個問題,特別是在中國一系列紡織品配額,明年1月1日到期之後,業內游說組織將對政府施壓,要求制定更嚴格的紡織品配額或者更嚴格的監管,這是否會給中美貿易帶來陰影?不能說這種擔心毫無道理。由於民主黨同工會的密切關系,以及工會在大選中對奧巴馬給予的巨大支持,奧巴馬一定會傾聽工會的意見,也會比共和黨政府更加強調勞工權利。而過去在中美貿易中,對中方最大的阻礙就是工會。人大國際關系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時殷弘就表示,「我個人比較擔心的是奧巴馬的民主黨在貿易問題上相對比較多的保護主義態度,無論是和共和黨相比,還是和布希總統之後已經失敗的競選人麥凱恩的保護主義態度相比。」雖然在貿易領域,奧巴馬對中美貿易政策的表態讓人不放心;但在參選過程中,奧巴馬也曾說過,「希望保持中美之間的協商、合作的關系,發展相互之間的關系。」此外,由於中國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優勢,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使得美國普羅大眾享受了極大的實惠,扭轉這種局面的可能性不大。經貿摩擦要看具體政策具體來說,在某些領域,可能會有調整。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賈慶國認為,奧巴馬作為美國的領導人,執政以後,也還會在這個問題的大方向上主張自由貿易,只不過在具體的政策上,只是針對某一些商品或者某一個國家採取一些特殊的做法,就像柯林頓時期更強調「公平貿易」。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經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共有5次。這一時期,隨著中美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每逢大選,兩黨總統候選人就中美貿易摩擦中的各種問題表態已成常態。由於中國對美國存在巨大貿易順差,因此,發表頗具貿易保護色彩的言論成為一種規律性的現象。盡管清華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對奧巴馬當選後可能引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表示擔心,但他也同時認為,奧巴馬當選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不是來自政策方面的調整,而是來自美國市場的恢復,如果在奧巴馬的努力下美國市場消費和消費者信心得到恢復,中國的外貿出口增幅也將恢復。「目前有關奧巴馬不支持美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消息,表明其有保護主義傾向,但不僅只針對中國,對其他國家同樣嚴厲;一方面,我們可看作是他的競選語言,另一方面市場有相容理論,如果美國公司的規模擴大,市場擴張,對於海外的投資同樣也會增加,政策的調整職能延緩而阻擋不了這一市場潮流。」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慶四也表示,中國在做判斷時需要注意的是,奧巴馬當前的很多話語可能只是為爭取中下層選民而說,當他真正走上總統寶座之後,政策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施。李慶四說:「過於嚴厲的貿易保護政策不利於美國整體經濟發展,從以往的經驗看,美國總統上台後其政策都有由『端點』走向中間的趨勢,爭取中間選民和大多數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肯定離不開中國的幫助。」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方面是奧巴馬本人並沒太多管理經濟的背景,對於貿易也不很在行,林宏宇教授表示,要判斷奧巴馬的政策趨勢,需要觀察其執政團隊的情況,未來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奧巴馬將挑選閣員,對中國經濟影響密切的閣員職
⑸ 奧巴馬為什麼想讓人民幣升值,對中國人民會造成什麼影響
因為他想讓中國來幫他分擔金融危機。人民幣一旦升值,中國在美商品競爭力大大減小,相反美國商品在中國競爭力增加。這些是有助於在金融危機中的美國。而且中國擁有美國近9000億美元的國債,一旦人民幣升值,國債縮水相當大。另外國際熱錢湧入中國,一旦人民幣升值他們又可以捲走中國人民創造的財富。
⑹ 奧巴馬上台之後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戰略政策是什麼
亞太再平衡戰略。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1年11月提出「轉向亞洲」戰略,美政府開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撤出,同時尋求外交政策新亮點。奧巴馬團隊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在「巧實力」的概念下調整了戰略選擇,決定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
在2012年6月3日閉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防長帕內塔提出了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指出美國將在2020年前向亞太地區轉移一批海軍戰艦,將60%的美國戰艦部署在太平洋。
2009年2月27日,奧巴馬宣布了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奧巴馬的撤軍計劃包括:在2010年8月31日前,從伊拉克撤離大部分軍隊,結束作戰任務,留下3.5萬至5萬兵力,負責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隊的軍事行動,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餘部隊。
2010年5月27日,美國白宮發布了奧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奧巴馬在該報告中將軍事作為外交努力無效情況下的最後手段。與其前任布希的以單邊主義為基調的安全戰略相比,奧巴馬的新戰略具有多邊主義色彩。
⑺ 奧巴馬來中國干什麼
奧巴馬訪華具體時間: 新任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22日在北京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11月中旬首次訪華。 洪博培在當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奧巴馬總統11月中旬訪問中國時,將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我相信,到今年末,兩國關系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 洪博培說,今年是 美中關系的重要一年。年初兩國慶祝了建交30周年,不久中國將迎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11月兩國元首將在北京會晤。他說,他大使任內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奠定本地區和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基礎,期待幫助美中兩國超越分歧、困難和挑戰,造福兩國人民,致力於共同的和平與安全。他表示,期望美中兩國加強在氣候變化、新能源、地區安全、全球經濟等方面的合作。 洪博培今年5月16日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擔任美國新一任駐華大使,接替已於今年1月離任的克拉克·雷德。本月7日,美國參議院正式批准這一提名。洪博培於21日夜晚攜家人抵達北京,就任第七任美國駐華大使。 網友質疑奧巴馬訪華之目的: 不過,與韓日媒體的醋意相比,中國網民對奧巴馬訪華熱情並不高。截至9日上午7點,環球網進行的調查顯示,大約86%(8100票)的網友「不期待」或「無所謂」奧巴馬訪華。有網友寫道:「中華民族是好客的民族,如果奧巴馬是帶著友好和善意而來,我們當然歡迎!若是訪華之後轉身接見民族分裂分子達賴,我們哪兒來那個期待、歡迎的心情呢?」 還有一些網友質疑奧巴馬訪華的目的:「他又不是來還債的,他來的目的不是朝鮮,就是伊朗,要不就是讓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我總覺得他現在不見達賴是為了來中國要錢要支持,等達到目的之後他會立刻翻臉。」 環球網的調查也顯示,近50%網友(4676票)擔心奧巴馬此行將給人民幣升值施壓,還有約33%(3146票)的網友認為,奧巴馬訪華將就繼續增持美國債問題對華施壓。 有網友激烈地表示擔心奧巴馬「來了又想讓中國出錢」,並且最終又「拿我們的錢支持達賴」,也有網友寫道:「沒啥可期待的,又是一頓忽悠,然後讓中國負責任,自己回國繼續搞保護主義。」 也有網民表示「歡迎奧巴馬訪華」,「希望中美友好相處」。還有網民寫道:「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不但有尖端的科學技術,而且地大物博,中國應該好好同美國交流……但我們永遠不能被美國牽制!!」 世界輿論則認為,奧巴馬對此次亞洲之行尤其是中國之行非常重視。韓國《國民日報》報道稱,奧巴馬同中日韓三國首腦要討論的議題很多,特別是和中國「實際上要討論全球的所有問題」。報道還稱,奧巴馬本周初沒有會見達賴喇嘛,而是將其推遲到12月,「從側面證明奧巴馬在意中國」。韓國《先驅經濟報》發表社論稱,奧巴馬此次訪華「將有很多話要說」,因為中國已經成了讓人們隨時聯想起「G2」的強者,甚至在動搖美元的地位。
⑻ 奧巴馬的上任對中國經濟有什麼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析奧巴馬當選後對中國影響 三機遇三挑戰 奧巴馬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晚間輕松擊敗共和黨競爭對手麥凱恩,成功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並成為美國歷史首位黑人總統。 奧巴馬曾經說過:「我和中國特別有緣,是華人的姻親。我有一個華裔血統的侄女……我的妹夫吳加儒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華裔,現在有美國國籍。」奧巴馬的同父異母妹妹瑪亞出生於雅加達,有一半印尼血統。吳加儒的父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 在對華政策上,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傾向於同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主張深化美中經濟安全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由此可以預見的是,奧巴馬的當選會成為中美關系的一個良好契機。 然而在貿易往來、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又讓人擔憂。那麼這位同中國「特別有緣」的美國總統上台之後,究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推動作用: 希望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從伊拉克戰爭、防止核武器擴散、改善美國國際形象等方面來說,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與布希相比,可謂千差萬別。只有在中國問題上,奧巴馬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布希政府政策,繼續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奧巴馬身邊不乏經驗豐富的「知華派」,必將推動新一屆政府在處理對華關繫上,向著理性、積極的方向發展。奧巴馬已經明確表態,當選後將繼續與中國在環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對話。 雙方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會進一步發展 中美關系必定會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一再強調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對台問題上,民主黨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主張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奧巴馬也提出將反對將美國就業機會大量輸出到中國,反對中國在匯率方面的政策,也許在他當選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增多。但是由於雙方之前的合作關系已經非常深厚,上述的問題只是小小的擔憂。在目前的國際大背景下,奧巴馬一定會致力於建立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 奧巴馬當選消息推高美股 或定A股四年走勢 美國大選的結果左右著這個全球經濟頭號強國的走向,並決定美股和全球股市在未來四年的走勢。紐約股市4日創出24年來美國大選日最大漲幅,三大指數漲幅全部超過3%,道瓊斯指數上漲超過300點。 追隨美股漲勢,亞太股市周三早盤走高。日本股市日經股指早盤上漲2.82%,收盤報於9371.67點;韓國首爾綜合指數大漲4.97%。 在早市未收盤股市中,中國滬深股市漲幅近3%,香港股市恆生指數上漲4.84%;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漲1.80%,台灣加權指數漲1.10%。 阻礙作用: 奧巴馬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加大中美貿易壓力 分析奧巴馬的貿易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個擔憂。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中,更注重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鼓勵大企業從向外投資轉到向內創造工作機會,時教授認為,這個政策其實有著比較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在競選中奧巴馬經常發表這樣的言論,認為美國的就業機會都讓外國人佔去了,大財團也都到國外投資給別國的人民創造就業機會,這就說明他上台之後的政策是要趨於保護主義的。」時教授說,「如果奧巴馬當選,極有可能新政府會把美國已經在國外的投資和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通過某種方式減少或者收回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有些報道表明一些亞洲人對奧巴馬是有看法和擔憂的。 競選過程中,奧巴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貿易的,但是言談舉止和他的利益集團的背景來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還是存在的,這是需要我們密切關注的。 指責中國操縱匯率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言辭日益尖銳。民主黨人奧巴馬把焦點集中在經濟問題上,繼續打「中國牌」,指稱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巨大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系。 據《大公報》報道,奧巴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評論的。他說: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 奧巴馬的這封信是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他表示,自己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他還表示:「如若當選,我將協助確保中國的進口商品不會違反適用的法律和條約。我支持貝里修訂案的要求:國防部只採購在美國製造的紡織品。我亦支持將『紗後規則』(yarn forward rule)納入自由貿易條約。」 期待中國減少出口 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奧巴馬認為,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貿易,他雖然歡迎和中國貿易,但前提是中國遵守規則,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建議中國發展內需,提高內需佔GDP比重。這項建議實際上是要求中國出口佔GDP比重降低,也就是減低對美國出口,以改善美國勞工階層的失業情況。換句話說,奧巴馬對美國勞工階層失業的解決方法,是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專家觀點: 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值得肯定 奧巴馬本人雖然在競選中,不時對中國發出一點批評,但9月22號他在《中國商業周刊》發表的《關於對華政策》的文章中,總體的政策姿態是非常積極的。這篇文章有三點值得肯定的觀點:1、承認中國的重要性。2、認識到中國的復雜性。3、確定其政策目標是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不能簡單用保護主義形容奧巴馬的經濟政策 有經濟學家稱,奧巴馬的經濟政策趨向保護主義,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陶文釗教授認為,一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不能簡單用經濟學上的名詞去概括的。奧巴馬在競選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經濟政策,比如給窮人減稅,提出能源自給等。但是這遠非全部。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構成的。奧巴馬當選後,肯定會召集美國一流的經濟學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經濟政策。 奧巴馬對華態度理性務實 並不否認各個總統候選人的中國觀會有所不同,但是美國朝野上下的共識卻非常清晰: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榮強大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所有候選人也都曾提及美中關系是21世紀美國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國讀者可能會認為,有些美國總統對華強硬,有些比較友好。這其實是個誤區。美國總統中國觀的建立是一個長時期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他對中國的個人感情的轉變,但更為重要的則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 中美雙方都應當從新的全球化環境下把握兩國的戰略關系 中國和美國分別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方面具有越來越多的共同戰略利益,當前全球經濟所出現的調整,可以說是全球經濟從劇烈的失衡重新尋找新的平衡點的過程,在這種動盪的尋找平衡點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才真正從長期內有利於雙方的戰略利益。主要就是這些了!參考資料: http://news.sohu.com/20081107/n260497288.shtml
⑼ 奧巴馬對中國怎麼樣
個人認為:奧巴馬上任之初,就主張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轉移戰略中心,重返亞太。實際上對美國而言這個思路是沒問題的。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下去,我相信美國的處境會好不少。但是奧巴馬是個沉不住氣的人,他看到阿拉伯世界似乎有變動的趨向,立即去支持阿拉伯之春,打著民主旗號藉助教派斗爭去擴張西方勢力,結果在敘利亞遭遇久攻不下。此時奧巴馬偏偏不堅決,最後還是普京搞了個銷毀化武讓奧黑有台階下,最後敘利亞政府軍逐漸控制住局面。這還沒完,美國橫加干涉中東,如今終於搞出了ISIS,讓奧巴馬不得不在中東趟入渾水,進退維谷。
而烏克蘭危機就更是美國的一大戰略失誤。奧巴馬顯然沒有意識到最重要的兩點:一是烏克蘭是俄羅斯作為大國存在的戰略基石,保住烏克蘭對俄羅斯來說就是背水一戰,二是俄羅斯目前依然是個強大的國家,在烏克蘭、黑海更是占據明顯的力量優勢。奧巴馬見烏克蘭國內有變,以為可以就此向東推進直插俄羅斯心臟,沒想到把一個最擅長背水一戰的強國逼到了背水一戰的境地,結果仍然是遭遇久攻不下,而且關鍵時刻又服軟,讓西方在烏克蘭形勢不妙,還被普京搶光了風頭。
奧巴馬分別在中東和烏克蘭沉不住氣,又不肯堅決戰斗,導致了他把持久戰線拉得過長,反而忽視了重返亞太這一重點,只能藉助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在第一島鏈跟中國鬧鬧,自己也不肯給多少支援,嘴巴上含含糊糊,既怕讓盟友不高興,又怕讓中國得勢,得不到什麼實質的效果。可以預見的結果就是中國進一步坐大,威脅美帝。
總的來說,奧巴馬既不懂得集中力量的道理,也沒有一往直前的堅決,亦不能抓住重點。他往往看到機會便沉不住氣,挑起事端,卻又在事端進程中不夠堅決,唯唯諾諾,最後搞得事態拖延並惡化,戰線不斷;拉長。而對於關鍵事物,他缺乏敏感、不按計劃辦事,以小誤大。希望對你有幫助!!!!
⑽ 怎麼看待奧巴馬對中國的政策
在對華政策上,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傾向於同中國建立長期、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主張深化美中經濟安全和全球政策問題方面的高層對話,加強兩國環保和軍事交流。由此可以預見的是,奧巴馬的當選會成為中美關系的一個良好契機。 然而在貿易往來、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又讓人擔憂。那麼這位同中國「特別有緣」的美國總統上台之後,究竟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推動作用: 希望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從伊拉克戰爭、防止核武器擴散、改善美國國際形象等方面來說,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與布希相比,可謂千差萬別。只有在中國問題上,奧巴馬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布希政府政策,繼續與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 奧巴馬身邊不乏經驗豐富的「知華派」,必將推動新一屆政府在處理對華關繫上,向著理性、積極的方向發展。奧巴馬已經明確表態,當選後將繼續與中國在環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對話。 雙方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會進一步發展 中美關系必定會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奧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一再強調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對台問題上,民主黨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主張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奧巴馬也提出將反對將美國就業機會大量輸出到中國,反對中國在匯率方面的政策,也許在他當選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增多。但是由於雙方之前的合作關系已經非常深厚,上述的問題只是小小的擔憂。在目前的國際大背景下,奧巴馬一定會致力於建立中美雙方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系。 奧巴馬當選消息推高美股 或定A股四年走勢 美國大選的結果左右著這個全球經濟頭號強國的走向,並決定美股和全球股市在未來四年的走勢。紐約股市4日創出24年來美國大選日最大漲幅,三大指數漲幅全部超過3%,道瓊斯指數上漲超過300點。 追隨美股漲勢,亞太股市周三早盤走高。日本股市日經股指早盤上漲2.82%,收盤報於9371.67點;韓國首爾綜合指數大漲4.97%。 在早市未收盤股市中,中國滬深股市漲幅近3%,香港股市恆生指數上漲4.84%;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漲1.80%,台灣加權指數漲1.10%。 阻礙作用: 奧巴馬或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加大中美貿易壓力 分析奧巴馬的貿易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個擔憂。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中,更注重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鼓勵大企業從向外投資轉到向內創造工作機會,時教授認為,這個政策其實有著比較明顯的保護主義色彩。「在競選中奧巴馬經常發表這樣的言論,認為美國的就業機會都讓外國人佔去了,大財團也都到國外投資給別國的人民創造就業機會,這就說明他上台之後的政策是要趨於保護主義的。」時教授說,「如果奧巴馬當選,極有可能新政府會把美國已經在國外的投資和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通過某種方式減少或者收回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有些報道表明一些亞洲人對奧巴馬是有看法和擔憂的。 競選過程中,奧巴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貿易的,但是言談舉止和他的利益集團的背景來看,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還是存在的,這是需要我們密切關注的。 指責中國操縱匯率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言辭日益尖銳。民主黨人奧巴馬把焦點集中在經濟問題上,繼續打「中國牌」,指稱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巨大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系。 據《大公報》報道,奧巴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評論的。他說:中國必須改變其政策(包括匯率政策),以便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國內本土需求的增長。 奧巴馬的這封信是寫給美國全國紡織業組織理事會的。他表示,自己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他還表示:「如若當選,我將協助確保中國的進口商品不會違反適用的法律和條約。我支持貝里修訂案的要求:國防部只採購在美國製造的紡織品。我亦支持將『紗後規則』(yarn forward rule)納入自由貿易條約。」 期待中國減少出口 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奧巴馬認為,中美關系最關鍵的問題是貿易,他雖然歡迎和中國貿易,但前提是中國遵守規則,在世界均衡發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他建議中國發展內需,提高內需佔GDP比重。這項建議實際上是要求中國出口佔GDP比重降低,也就是減低對美國出口,以改善美國勞工階層的失業情況。換句話說,奧巴馬對美國勞工階層失業的解決方法,是希望美國人少買中國商品。 專家觀點: 奧巴馬的對華政策值得肯定 奧巴馬本人雖然在競選中,不時對中國發出一點批評,但9月22號他在《中國商業周刊》發表的《關於對華政策》的文章中,總體的政策姿態是非常積極的。這篇文章有三點值得肯定的觀點:1、承認中國的重要性。2、認識到中國的復雜性。3、確定其政策目標是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不能簡單用保護主義形容奧巴馬的經濟政策 有經濟學家稱,奧巴馬的經濟政策趨向保護主義,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陶文釗教授認為,一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不能簡單用經濟學上的名詞去概括的。奧巴馬在競選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經濟政策,比如給窮人減稅,提出能源自給等。但是這遠非全部。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構成的。奧巴馬當選後,肯定會召集美國一流的經濟學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經濟政策。 奧巴馬對華態度理性務實 並不否認各個總統候選人的中國觀會有所不同,但是美國朝野上下的共識卻非常清晰: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榮強大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所有候選人也都曾提及美中關系是21世紀美國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國讀者可能會認為,有些美國總統對華強硬,有些比較友好。這其實是個誤區。美國總統中國觀的建立是一個長時期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他對中國的個人感情的轉變,但更為重要的則是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 中美雙方都應當從新的全球化環境下把握兩國的戰略關系 中國和美國分別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方面具有越來越多的共同戰略利益,當前全球經濟所出現的調整,可以說是全球經濟從劇烈的失衡重新尋找新的平衡點的過程,在這種動盪的尋找平衡點的過程中,中國和美國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才真正從長期內有利於雙方的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