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持股集中度對於基金有影響嗎
有的。持股集中度越高,說明基金在十大重倉股的投資越多,基金的風險越高。持股數量越多,基金的投資風險越分散,風險越低。但持股過分分散,也不利於基金業績的提高。
機構投資者在股票資產配置中重倉股票的集中程度。分為股票投資集中度和行業投資集中度。
❷ 如何看懂基金的季度報告
1、投資組合是靈魂
投資組合是基金的靈魂,此話一點兒都不為過。對於基民來講,這是考察基金投資風格的重要依據。除了純債基金、一級債基和貨幣基金外,基金的季報都會披露占凈值前10名的重倉股和按行業分類的股票投資組合,我們可以從重倉股的行業上,大致判斷基金經理的投資偏好。例如,如果每季度的前10大重倉股都出現很多新面孔,則表明該基金調倉較為頻繁,基金經理比較偏好短線操作。
2、基金業績是門面
如果說投資組合是靈魂,那麼業績就是門面。擁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兒,擱誰看了心裡都舒坦。在季報中,我們可以重點關注基金凈值增長指標,包括凈值增長率和累計凈值增長率。如果要了解基金實際運作與業績基準的差異程度,還可以同業績比較基準進行比較,從而大致判斷基金的運作績效。
3、關注份額變化
有了靈魂,也有了門面,接下來就需要有忠實的粉絲了。關注基金份額的變化,可以讓我們了解基金是否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如果份額變化較前幾期報告更加劇烈,意味著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申購或贖回。另外,基金規模的過大或過小,對基金的流動性、投資風格等方面也會產生不利影響——規模太大的基金,往往「船大掉頭難」。另外,規模太小的迷你型基金,往往不受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青睞。(來源:她理財)
❸ 各基金第一季度的持倉情況大約什麼時候會公布
基金公司每季度後都會在《季度投資組合報告》中公布資產配置情況以及十大持有股票的明細,法律規定在每季度結束後的15個工作日內公布。
❹ 如何看待基金的持股和行業集中度
可以通來過兩種途徑:
該基源金季報。可以到基金公司官網去查詢定期報告,找到最近的季報,看行業配置比例。持股只能看到最大的10個重倉股。
在第三方的基金綜合類網站看,比如數米網,點擊一隻基金後,如圖:
這里顯示的也是季報中的內容,看起來更加直觀。
❺ 持股集中度對選基金的有哪些考量
在挑選基金時,持股集中度經常被拿來作為一個重要指標。對於股票型或偏股混合型基金而言,持股集中度直接反映了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也與產品的收益/風險特徵息息相關。
一、持股集中度指標的含義
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是指基金持倉的前十大重倉股的市值佔全部股票市值的比例。該指標主要用於主動管理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偏股基金。
公募基金會在年報和半年報中披露全部股票持倉,在季報中披露前十大股票持倉。因此,我們可通過季報跟蹤基金前十大重倉的市值佔比,進而關注基金持倉的風格動向。一般而言,主動權益股票基金持股集中度從20%到89%不等,偏股混合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從10%到95%不等,整體平均在55%左右。
二、持股集中度與投資風格的關系
持股集中度是投資者了解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的一個切入點。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在持倉集中度上會有很高的相似性,且歷史持倉的風格也不會有很大變動。
一般而言,根據持股集中度再加上換手率指標,可以將基金經理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擇股型選手」。這類基金經理善於挖掘個股並長期持有,換手率較低。由於擇股的標准很高,符合要求的標的不是很多,因而持股集中較高。有的基金常年就是一、二十隻股票。這類基金經理較少交易,主要依靠個股的長期成長盈利。
另一種是「交易型選手」。這類基金經理持有個股數量較多,持股集中度較低,換手率相對較高。盈利來源除了個股成長的盈利外,還有一部分來源於交易的低買高賣。交易頻率較高的話,持股集中會影響交易的靈活性。因而這類基金經理的持股集中度較低。
因此,通過持股集中度再疊加換手率指標,我們可以辨識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
三、持股集中度與凈值波動的關系
持股集中度與波動的關系是顯而易見的。分散可以降低波動,這是一個基本常識。持股集中度越高,理論上基金的凈值波動也會越大。
當然,基金的凈值的波動除了和持股集中度密切相關外,還和所持有的行業有一定關系。因為不同的行業之間,其波動有一定的不相關性,有的甚至是逆向波動。基金經理在構建組合時,會考慮行業的搭配和組合。有的基金經理持股集中度很高,但通過行業的搭配和組合,波動率並不是很高。這樣的基金經理在組合管理上就是很厲害的。
需要說明一下,這里討論的基金凈值的波動,並不是指基金的風險。波動≠風險,只有本金永久性的損失才是風險。這個觀點我們之前討論過,可以參閱相關文章,這里不專門討論。
四、持股集中度與業績的關系
持股集中度越高,火力越集中,基金的業績就會越好嗎?行情好時,表面上看是這樣。但如果我們進行深度研究的話,發現並不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對應關系。有些持股集中度較低的基金,其長期業績也很優秀。
擇股型選手的業績好,並不是因為持股集中度高,根源在於所選的股票比較牛。交易型選手,並不是依靠持股集中取勝,業績來源於其成熟完善的投資體系。持股集中度與業績並沒有必然聯系,需與投資體系相匹配。
辨險識財認為,從長期下來,最終決定基金收益的是其投資體系,持股集中度只是一個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已。
綜上,持股集中度可以用來辨識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判斷基金波動率的高低,但不能簡單的用持股集中度的指標來判斷基金的好壞。
❻ 股票的季報、半年報及年報中披露的基金持倉比例與股價波動有什麼關系
關聯度不是太大
❼ 基金每個季度公告的持倉成本的問題
市值363140180元,持有的股數為31011117股.用市值除以股數得出11.7的價格。
11.7元只是6月30日那天股票的價格。具體基金買專入價格是多少屬,什麼時間買入的,沒法知道。
現在是9月,6月30日以後基金是否減持或增持此股票也不清楚。
補充
2009年4月1號-2009年6月30股價是在10-11之間波動。你理解應該是正確的。
❽ 各基金第一季度的持倉情況大約什麼時候會公布
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4號《季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規定
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每個季度結束後十五個工作日內,編制完成季度報告,
並將季度報告至少登載在一種由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刊及基金管理人的互聯網網站上。
在指定報紙上刊登的季度報告最小字型大小為標准五號字
報告應披露以下內容:基金簡稱、基金運作方式、基金合同生效日、報告期末基金份額總額、投資目標、投資策略、業績比較基準(若有)、風險收益特徵(若有)、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託管人名稱等內容。
報告應列示本報告期的下列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基金本期凈收益、基金份額本期凈收益、期末基金資產凈值、期末基金份額凈值等。
簡要介紹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經理(或基金經理小組成員)情況。
報告期內基金運作的遵規守信情況作出說明;若存在違法違規或未履行基金合同承諾的,應就有關情況作出具體說明,並提出處理方法。
結合宏觀經濟情況及證券市場情況,對報告期內基金的投資策略和業績表現作出說明與解釋。
基金投資組合報告應按《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4號<基金投資組合報告的編制及披露>》等相關規定披露以下內容:
(一)報告期末基金資產組合情況。
(二)報告期末按行業分類的股票投資組合(若有股票投資)。
(三)報告期末按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明細(若有股票投資);指數基金若兼具積極投資和指數投資的,應分別按積極投資和指數投資列示前五名股票明細。
(四)報告期末按券種分類的債券投資組合。
(五)報告期末按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債券明細。
(六)投資組合報告附註。
報告應列示本報告期內基金份額的變動情況(報告期內合同生效的基金,應披露自基金合同生效以來基金份額的變動情況),至少包括:本報告期期初(或合同生效日)基金份額總額、報告期末基金份額總額、報告期間基金總申購份額、總贖回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