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投資人拍攝電視劇是怎麼賺錢的
拍電視肯定有贊助的,比如演員們在電視里穿贊助商贊助的衣服,住的旅館,使用贊助的手機、手提電腦、交通工具等等,這就相當於是在給贊助商打廣告。這是拍現代劇。
拍古代劇嘛,劇組去那些旅遊景區、風景勝地或者風景好但旅遊經濟部發達的地區拍,也是在給它們宣傳,對方都會給贊助的。
電視劇製作出來後,製作方會把版權賣給各大電視台,有的獨賣一家,如《還珠格格》系列就只有湖南電視台播。如果電視劇很火的話,各大電視機構競相爭取版權,就會抬高電視劇的價格,那製作方賺得就更多了。
當然,製作方是要花本錢的,請演員,尤其是請名演員,做道具,劇組的交通、住宿等日常花費都需要很多錢,但最後製作方都會賺的。
② 投資電影賺錢嗎
玩電影?首先你得有錢,其次你得廣電有人。但是有這兩樣的人也不會玩電影了,不如玩地產。電影是屬於泡沫經濟的,能不能吹大,能不能不炸,是關鍵。
③ 投的 人間喜劇 虧了,影視到底能不能賺錢啊
是你沒有考察到位,肯定是只聽了出品方的片面之詞,沒有具體去了解,像這種題材和演員都不是大眾喜歡的,怎麼會賺錢呢?
④ 拍電視劇的導演 投資方怎麼盈利我們平常在家看電視又不花錢 我就知道拍電影有票房就可以賺錢
拍完電視劇可以賣給電視台,還有在線視頻網站.
電視版台放的那些電視劇都是需權要向電視劇拍攝方花錢買來的.一些大型的視頻網站,想要在線播放最近的一些電視劇,也是需要向電視劇版權方付費的.
那我們在家看電視不花錢,電視台花來買電視劇的錢又怎麼收回呢.那就是靠廣告費.如果一個電視台經常有熱門好看的電視劇,收視率就高,收視率高,廣告費就能收得更高.
同樣,在線視頻網站通過買來的電視劇播放權來吸引人氣,吸引來了人氣,就可以在視頻播放前插個幾十秒的廣告,還有網站頁面里也可以加廣告.
⑤ 業內解讀:為什麼90%的中國電影不賺錢
高軍則給行業外的投資方提出建議:你可以不內行,但你一定要尊重內行。 據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年初披露數據顯示,2012年國產片虧損比例達到82.5%,而美國過去1500多部電影的平均虧損比例僅為61%。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任仲倫透露,20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農村放映不計入),同比增長30.18%,是10年前的18.5倍。然而,當年生產的電影中真正能賺錢的卻不足1/10。《赤壁》巨星雲集仍難逃虧損厄運,《夜宴》、《投名狀》等大片也是虧損的。為什麼90%的中國電影不賺錢?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影視製作系教授斯誇爾介紹,目前每部好萊塢電影的平均製作成本已達7000萬美元;據統計,好萊塢七大製片公司平均每部電影製作和廣告成本超過1億美元,其中,美國本土票房占總收入的12%,海外收入佔53%、電視授權佔8%、付費電視佔5%、PPV/VOD點播佔10%和DVD佔12%。曾提出電影版權投資計劃的中科智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也曾對美國1500多部電影進行了財務分析,顯示其虧損比例僅為61%,而整個行業的內部投資回報率則高達25%。 本期嘉賓著名影視導演高希希 浙江美濃影視公司總裁郁康淳 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高軍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季偉 北京艾億新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李佩森原因一:求量不求質 高希希認為:大部分不賺錢的電影都是因為製作不精良,雖然賺錢的電影往往不一定是製作最好的,但能賺大錢的電影絕對不是製作最濫的。現在的電影過多地往所謂目標觀眾群靠攏,其實失掉了電影本身獨特的風格,這樣的電影低估了觀眾品位。中國電影界跟風之作太多,一味的跟風最終會使電影失去特色,無法讓觀眾喜愛。 郁康淳也認同這一點:中國電影本身的功課還沒做好。好電影是憑借優秀的故事和扣人心弦的情節打動人,這是最起碼的立足點。中國電影創新不夠,大量跟風之作出現的後果是,90%的跟風電影都虧本。 李佩森表示:影片質量差是中國電影不賺錢的主要原因。卡梅隆拍《阿凡達》用了13年時間,而現在一些國產電影拍得就跟拍電視劇那樣快。中國電影需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高軍指出,數以千萬的中國觀眾看過《阿凡達》後,口味變得極其苛刻。中國電影嘗試了3D技術,但出現了不匹配情況。影院大量訂購3D設備,導致3D放映設備供不應求,可是影片質量跟不上去。 原因二:賺錢方式過於單一 李佩森認為,盈利渠道少也是原因之一。目前雖然過億票房的影片層出不窮,不少影片的衍生品市場也可圈可點,但對於中國每年生產的大量影片而言,依然是凄慘冷淡。目前中國電影產業90%的盈利依然來自票房,衍生品及網路版權等收益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目前網路高清盜版等事件,使得不少電影的票房更是雪上加霜。與好萊塢影片的產值構成相比,中國電影的賺錢方式過於單一,在美國票房收入只佔到1/5,但在中國票房收入佔到電影產值的90%。事實上,通過票房拿回投資並不容易。 李佩森說:除了院線票房外,DVD、電視轉播、廣告贊助、網路點播等都是電影的盈利方式;此外,通過電影有機植入特定場景,拉動地方旅遊業發展,收取傭金以及通過產品劇情化吸引商業廣告,也是不錯的盈利方式。從票房到衍生品、到更深層次的品牌化電影資產,逐步深化電影產業價值鏈條。
⑥ 影視投資賺錢嗎
項目投資賺不賺錢,離不開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自2017年文化產業第一部法律——《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以來,電影產業在高度重視下與強力扶持下,更是迎來新的發展高度,去年累計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大關,達到559億元的高度。
今年上半年,據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國總票房為320.31億元(去年同期為271.85億元,同比增長 17.82%);國產影片票房為189.65億元 (去年同期為105.31億元,同比增長80.1%),國產影片份額為59.21%(去年同期為38.74%)。
在巨大的市場紅利下,電影投資更是日趨火熱,越來越多人通過電影投資平台成為電影投資人,共享市場紅利。對於電影投資人而言,院線電影上映後的票房分賬只是部分收入來源,影片的網路點播、新媒體版權以及影視文化衍生品等都是一大收入來源。比如《捉妖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片的衍生品收入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單就票房收入來看,投資回報就遠超大部分人以往的認知。
拿《紅海行動》來說,一位四川人投資影片的10%,最終吸金1.2個億;而捷成股份還曾因《戰狼2》這部電影,市值暴漲20多個億……《羞羞的鐵拳》作為一步成本7000萬的純粹的喜劇投資回報率便高達28.6倍;《唐探2》中王寶強,片酬及部分現金投資獲20000萬回報…….
電影投資能賺錢,這也是越來越多人參與電影市場的重要「驅動力」。電影平台的出現與發展,為更多人進入電影市場提供了機會,當然,這也是大部分人投資電影選擇的主要方式。通過影視投資平台,電影投資人以不同等級的資金,如1萬、5萬、10萬到50萬……上100萬進行電影投資,待電影上映結束後,進行票片分賬獲得投資回報。
電影投資怎麼投?除了選對平台、選對項目外,用對投資方式也至關重要,組合投資電影項目普遍採用的投資方式,也就是用可支配資金,按項目看好程度分投多部電影,合理投資,共享電影市場數百億紅利。
⑦ 都說拍電視劇賠的多,賺錢的少,可為什麼還有人前赴後繼地投資拍攝電視劇
這就和做生意一樣,都是希望通過投資來賺取錢財或者獲得名譽、知名度等相關收益。每個行業都有人在投資。只是電視劇,都放在公眾視線上,大家都知道。實際上其他行業也都是賠錢的多,賺錢的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您滿意,絕對原創,並同時採納我的回答。
⑧ 投資一部還沒有開拍就已經賣掉了版權的電視劇,是不是肯定賺錢
這種也不一定,還沒開拍,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有小概率碰到意外事件,電視劇都不一定能拍完。當然還是要看演員陣容和製作團隊是否專業,而且項目的真實性也需要確認,萬一碰到假項目,假的出品方,本金都沒了。
投資沒有百分百確定的事情,風險都有,就看自己的認知能不能把風險降到最小。有些電視劇確實能賺錢,但返收益周期可能會很長,拖個半年一年都有的,看你怎麼考慮了
⑨ 電影投資:有著人口上的優勢,你還覺得投資電影不能賺錢嗎
電影娛樂已經成為全民消費的新模式,中國觀影人次和觀眾數量增長率在顯著提升,就連五線小縣城的影院在春節期間也是場場爆滿。觀眾選擇觀影的影院數增多,消費主導權也隨之提升。另外,電影導演、新製作公司紛紛加強與主流互聯網平台的合作,推動電影新勢力的崛起。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導向,也讓電影投資成為未來5-10年最火熱的投資方式!它到底有哪些優勢呢?
優勢一:國家政策上的扶持
2016年頒布的政策,出台「一帶一路」文化發展產業規劃;2017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振興法」;以及在2018年又成立了「國家電影局」,其目的就是扶植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部等支持鼓勵個人,企業參與電影,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更使得整個電影行業勃發新的光彩。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