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市:滿倉買入策略
簡單說就是直接一次性全倉買入。這種策略需要較強的擇時能力,買入的點通常是比較低的位置。
在單邊上漲市場里(即「牛市」),滿倉策略通常是較為合適的策略。因為,在單邊上漲市場里往往指數回調的空間較小、回調時間也很短暫,市場沒有給出充分的回調買入的機會,導致投資者容易陷入一路踏空的處境。
比如:2014年中旬至2015年中旬,中證500指數是單邊上漲市場,在這種市場環境中,低位滿倉買入策略無疑是最優選擇。
二、震盪市:分批買入策略
分批買入法是一種比較保守的投資方式,在對當前市場沒有較大把握或沒有持續現金流來源的情況下,最好不要一次買入,可以採用分批買入的策略,對於不具備精準擇時能力的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這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分批買入策略是指將計劃投資總額分成幾等份,指數每下跌一定百分比,就買入一份。比較適合「震盪市」,因為分批買入策略在震盪市的時候能夠進行低成本吸納,分攤成本,後期市場反彈或反轉時就能領先滿倉買入,獲得更高的收益。
例如,我們將本金分為30%、30%、40%這樣的三份,第一次買入30%,後面指數下跌15%,則補倉30%,再下跌15%,再補倉40%。但要注意這里的分為三份和下跌15%買入,只是舉例說明,並不是最優方案。可根據具體的市場環境設置不同的參數。
對於不同的市場環境,我們要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雖然滿倉買入的方法能夠在持續上漲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最大的收益,但是這種方式就像是一場賭博,風險也較大。大多數投資者可能都不具備精準的判斷能力,對選擇何時進場、何時止盈可能並不明確,因此,為了更好地化解這種風險,我們可以採取分批買入的策略,分攤成本,謹慎投資。
四、熊市:金字塔買入策略
金字塔法買入策略可以看成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分批買入策略,就是市場越是下跌,越是加倍買入的操作策略。
適合「熊市」下跌的環境。因為即使是暴跌市場也會有反彈,下跌不可能是無限制的,每次下跌都意味著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減少,因此加倉的數量應該逐漸加大。
舉個例子:我們把本金分為4份,分別是10%、20%、30%、40%。第一次先買入10%的倉位,待後面指數下跌15%的時候,則加倉20%,再下跌15%,再加倉30%,逐層遞進的方式直到倉位配置完畢。同理這里只是舉例說明,並不是最優方案。
辨險識財在這里介紹的三種策略(滿倉策略、分批買入策略、金字塔法買入策略)都比較適合手裡已經有一定積蓄,同時對市場整體環境和未來走勢有一定預判能力的投資者。
指數基金的投資策略還有有很多,比如大小盤輪動策略、行業輪動策略、網格交易法策略等,並且這些策略並沒有誰優誰劣,而是各有所長,我們需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市場環境來選擇合適的策略。
② 基金定投的技巧
下面奶爸講講基金定投的小技巧:③ 基金定投有什麼技巧
基金定投技巧
基金定投技巧
1.
選擇頻繁分紅的基金勝算大
前提當然是選擇紅利再投資,這樣每一次分紅就相當於原始資產的增加,基金份額將會呈幾何增長。就像滾雪球一樣,基金份額將會變得越來越龐大,也就是典型的「復利效應」。
2.
股票基金更適合定投
跟債券基金和混合基金相比,股票基金因為有6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股票,理論上講風險和收益都要高過前兩種基金,定投股票基金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分散風險,同時也可以享受股票上漲帶來的高收益。
3.
指數基金是不錯的選擇
從國外證券市場的實踐來看,指數基金的收益水平總體上超過了主動型基金的收益水平。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指數基金在牛市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市場長期向上的趨勢使得指數基金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4.
靈活掌控帳戶余額,推遲扣款
如果基金正好在約定扣款日後分紅,或者可以預見大盤在約定扣款日後有較大的震盪,那麼靈活掌控你的帳戶余額,適時扣款,原因就不言而喻了。這一點僅限於比較有空閑的,還有像我一樣多賺幾十上百塊會很開心的人。
我不相信一夜暴富,即使有也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會一直這么定投下去,期間還為適時增加投資額,我相信時間和復利效應,會使我的財富增值,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
基金定投五大誤區
基金定投賠錢的主要原因歸結起來有五大誤區。
市場一調整
就停止扣款
基金凈值不會一直穩定地向上走,總會遇到下跌的時候,這時是考驗投資者定力的時候。如果無法判斷根本原因,但對經濟和市場的前景仍然保持信心,投資者就不應該貿然停止扣款。
只給半年
不賺就離場
基金定投必須經歷完整的投資景氣循環期,才能夠達到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目的。
只買排名第一的基金
投資者漸漸發現,基金業績每年排名變化都很大。定投的基金最好是可以長期戰勝大盤並超越同類基金的產品,短期回報率第一名的基金不一定是定投的最好選擇。
單戀一枝花
投資者的基金投資組合中應包含不同區域、不同投資特性的投資標的,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分散風險。
申購後置之不理
申購後,投資者也要定期對基金進行檢視,並根據自己理財目標的變化和目標收益點進行機動調整。
④ 定投股票的方案和策略以及投資方法
這只基金之前表現還不錯,可以考慮
一般而言,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定期定額的方式類似於銀行儲蓄的「零存整取」的方式。定期定額投資計劃是基金申購業務的一種方式,指的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如一個月或兩個月)以一個固定的金額(如500元)投資於一隻基金。投資者可以通過基金的銷售機構提交申請,約定每期扣款時間、扣款金額以及扣款方式,由銷售機構於約定扣款日,在投資者指定的資金賬戶內自動完成扣款及基金申購。
定期定額投資對投資者的益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定期投資,積少成多。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不必籌集大筆資金,每月生活必要開支以外的閑散資金拿來投資,既能迫使儲蓄又不會造成經濟上的額外負擔,更能積少成多,小錢變大錢。定期定額投資的金額雖小,但累積起來的資金卻不可小覷,長期堅持下來,其獲利遠遠超過定期存款利息。
(2)自動扣款,手續簡便。只要去基金代銷機構辦理一次性的手續,今後每期的扣款申購將自動完成。
(3)平均成本,分散風險。因為定投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投資,不論市場行情如何變動,都會定期買入固定金額基金,在基金價格走高時買入的單位數少,走低時買進的單位數多,長期下來,成本和風險就會攤低。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適合以下人群:
(1)基金定期定額投資計劃能讓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的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每月存下一筆固定資金,不至於成為「月光族」,積累人生的第一筆財富;
(2)適合作為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需要大筆資金的人未雨綢繆的工具,比如年輕的父母給子女積攢將來的教育經費或者為自己的養老計劃存錢等;
(3)對不願意承擔過多投資風險的工薪階層來說,基金定期定額投資也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式。
個人理財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個人所處時期不同而變化的,一個人的一生大致可分為單身一族、二人世界、子女教育、准退休族、退休養老五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收入情況、理財目的等都會不同,因而理財計劃和適宜選擇的基金也就不同。
單身一族
單身一族剛從學校踏入社會,是快樂的單身青年,從踏入社會到步入婚姻一般需要2至5年的時間。單身青年對生活和工作充滿激情,喜歡嘗試各種新生事物,由於工作剛剛起步,一般來說積蓄不多,同時理財意識也不強。但理財越早開始越好,而且在這個階段父母並不需要贍養,也沒有下一代,因此單身一族可以在保證日常開支之外買入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建議:由於積蓄不多、理財意識不強,這時候需要採取一定的強制性投資理財方法,比如基金定投。由於這個階段沒有太多後顧之憂,單身一族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很強的,因此可以更多配置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
二人世界
甜蜜的二人生活,從步入婚姻到寶寶出世,一般1至5年。步入婚姻的殿堂並開始二人世界,此時兩人應該進入事業的穩定期,同時也有了一定的積蓄,不過這個階段的花銷也會更上一層樓,之前的小打小鬧開始上升到供房、供車、迎接寶寶出世等大筆花銷。這個階段的理財更加凸顯重要性,追求財富的增長是該階段的主要目標,同時該階段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都比較大,因此在投資上應適當考慮穩健性。
建議:雖然花銷逐漸增加,但同期收入的增加可能更快,因此這個階段仍然可以較多考慮投資風險較高的股票型基金,不過,一來要控制投資的比例,二來在選擇股票型基金的時候要適當考慮一些風格和表現都比較穩健的品種。
子女教育
幸福之家,從寶寶出世到大學畢業,一般20年左右在這個階段,兩個人的生活、事業趨於穩定,子女的教育問題是這個階段最關心的,這是一項長期而持久並且花費巨大的活動。因此在該階段在投資方面應追求穩健回報,對財富增長速度方面的要求應該有所降低,注意選擇一些中等風險的投資品種。
建議:這個階段會持續很長時間,個人財富應該是不斷增長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會越來越願意財富穩健增值,順應這個心理上的變化,在這個階段投資者可以提高對穩健風格品種的配置。
准退休族
從子女成年到退休養老,一般5至15年左右。子女成年,經濟沒有負擔,而且事業有所成就,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和較強的理財能力,對財富的駕馭能力強。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相對較具理性。因此該階段在投資方面偏重理性投資,不過由於具有豐富的理財經驗,所以適當地進行中高風險的投資品種也是值得嘗試的。
建議:這個階段無論事業還是理財,都應該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心態也能夠比較平和。如果已經對市場非常熟悉,可以稍微嘗試一些高風險的品種。但這個階段下來就要養老了,所以還是要以謹慎為主。
退休養老
退休之後,安度幸福晚年。幸福晚年,生活悠閑。雖然沒有經濟壓力,但由於年齡的原因,風險承受能力並不高,所以不宜從事高風險投資活動。在這個階段,在投資方面應盡量追求本金的完整性,並在保障本金的基礎上有所回報,所以該階段適當地進行一些保本投資是最適宜的,既能保證本金的完整,又能充實晚年的幸福生活。
建議:這個階段穩健是最重要的,同時要注意保證資金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因為這個階段用錢的可能性較大且支出頻率可能較高。因此,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可能並不適合,偏重債券投資的混合型基金以及債券型基金,還有流動性良好的貨幣市場基金,都將是比較好的選擇。
資料來源:基金買賣網
⑤ 基金投資有哪幾種策略
1、固定比例投資策略。即將一筆資金按固定的比例分散投資於不同種類的基金上。當某類基金因凈值變動而使投資比例發生變化時,就賣出或買進這種基金,從而保證投資比例能夠維持原有的固定比例。這樣不僅可以分散投資成本,抵禦投資風險,還能見好就收,不至於因某隻基金錶現欠佳或過度奢望價格會進一步上升而使到手的收益成為泡影,或使投資額大幅度上升。
2、適時進出投資策略。即投資者完全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來買賣基金。通常,採用這種方法的投資人,大多是具有一定投資經驗,對市場行情變化較有把握,且投資的風險承擔能力也較高的投資者。畢竟,要准確地預測股市每一波的高低點並不容易,就算已經掌握了市場趨勢,也要耐得住短期市場可能會有的起伏。
3、順勢操作投資策略。又稱「更換操作」策略。這種策略是基於以下假定之上的:每種基金的價格都有升有降,並隨市場狀況而變化。投資者在市場上應順勢追逐強勢基金,拋掉業績表現不佳的弱勢基金。這種策略在多頭市場上比較管用,在空頭市場上不一定行得通。
4、定期定額購入策略。就是不論行情如何,每月(或定期)投資固定的金額於固定的基金上。當市場上漲,基金的凈值高,買到的單位數較少;當市場下跌,基金的凈值低,買到的單位數較多。如此長期下來,所購買基金單位的平均成本將較平均市價為低,即所謂的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的功能之所以能夠發揮,主要是因為當股市下跌時,投資人亦被動地去投資購買了較多的單位數。只要投資者相信股市長期的表現應該是上升趨勢,在股市低檔時買進的低成本股票,一定會帶來豐厚的獲利。(來自網路) (基米花502)
⑥ 投資基金定投有哪些策略
可以在全球性的品牌上市保險公司做組合基金投資,靈活切換,並有專業人員幫你操控。
⑦ 基金定投策略是否可行
定投失敗的投資者多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一、接受不了短期浮虧,暫停定投,結果上漲時跟不上,眼紅追高被套;
二、選錯了定投基金,選了主動型基金,甚至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定投;
三、不懂止盈,不會賣出,傻傻地等待;
四、中途盲目加倉,隨意更變定投金額;
個人覺得要取決於你自身對於收益率的設定。如果只是想目標達到10%,那定投是不錯的選擇,這樣既可以積累本金,又可以通過時間去換取收益。
⑧ 投資基金的策略有哪些
1、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基金投資策略,也是最省心、最適合入門級選手的投資策略。
但是對於老司機,或者喜歡折騰的投資者來說,就不太滿足於這種簡單省心的投資方式,那感覺就像開慣了手動擋的車,突然開個自動擋,總覺得操控性少了那麼一點點。
2、單筆擇時。
和定投不一樣,單筆投資的關鍵在於「擇時」。
這個策略應該不用我多解釋,很簡單,在市場的相對低點買入,相對高點賣出。
難點當然就在於怎麼判斷高點和低點了,一般來說做單筆擇時,最重要在於一個「等」字訣,不到最佳時機絕不出手,寧可錯過,不可過錯。
3、二八輪動。
這個策略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市面上也有很多對應策略做的組合,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二」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20%左右的大盤權重股,「八」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80%左右的中小盤股。
通常會選擇滬深300指數作為「二」的代表,中證500指數作為「八」的代表,然後根據一定的量化指標,在滬深300和中證500之間做輪動切換。
這種策略通常在趨勢比較明顯的行情下比較奏效,但是在震盪市場行情下,就容易被反復打臉。
4、二八平衡。
和上面二八輪動不同的是,這里的「二」和「八」代表的是倉位,通常指的是20%的權益類基金搭配80%的債基,是一種經典的股債平衡策略。
這個投資策略的調倉閾值一般設置上下5%,也就是看權益類基金的倉位佔比,超過25%或低於15%,都會觸發再平衡,通過調倉將股債佔比重新恢復到20%和80%。
二八平衡的投資策略,特點是穩健、波動小。
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通常跑輸大盤,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卻能讓你高枕無憂。也就是說,它犧牲了一部分收益,換來了投資過程中的安心。
5、50:50股債平衡。
將上述二八平衡的股債倉位調整一下,各一半,就變成了50:50股債平衡。
這個策略起源於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提到的思想,權益類基金和債基各佔50%倉位,上下25%作為觸發調倉的閾值。
實際上,這一策略是二八平衡的基礎版,相比之下,二八比五五的波動更小,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具體選擇二八還是五五,看各位的喜好了。
6、核心-衛星。
這一策略通常用在資產配置上,對於基金投資來講,「核心」對應的是低風險、長期穩定收益的基金;「衛星」對應的是積極進取的基金類型。
核心基金的佔比通常會高於50%,甚至70%-80%,這個策略有點像二八平衡,但倉位和基金選擇上更為靈活,只要把握「核心-衛星」的大原則就行,比如,60%的貨幣基金為核心,30%混基+10%股基為衛星,都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幾種基金投資的策略,除了第一種之外,其他幾種策略基本上都不用擇時,在基金的選擇上也要求不高,各位童鞋如果想用不同的投資策略玩玩基金,可以考慮一下。
⑨ 為什麼說定投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1. 不用花太多精力去做擇時和擇股。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資本市場的收益並不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把主要的精力用於提升自己,塑造核心能力,更為重要;
2. 分散風險,避免在高點一次性買入被套或者割肉。採用定投的方式可以攤低投資成本,分散風險,也無須為短期波動而改變長期的投資策略;
3. 可以獲得較為穩健回報。基金定投的周期為開始定投到牛市,一般要3到5年甚至更長,屬於中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