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公募基金公司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19年全年易方達基金以4047.87億元的非貨幣基金規模位居榜回首;華夏基金非答貨幣基金規模3437.02億元排名第二;博時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3270.39億元位列第三。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還有廣發基金和匯添富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分別達3184.45億元和3104.48億元。
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有南方基金、中銀基金、嘉實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
B. 定投指數基金能賺多少
低估值定投指數基金,賺到的預期收益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低買高賣的估值差,另一部分是上市公司在這段時間內的業績增長。
低買高賣的估值差主要帶來短期預期收益,而長期預期收益還得靠上市公司盈利增長。以大盤藍籌類指數來看,藍籌股一般處於成熟期,成長性比較一般,預計未來10年平均成長率有8%-10%。
如果經濟還算景氣的話,這個數據還可以提升到10%以上。如果經濟不景氣,藍籌類指數的成長率大約在7%-8%。由於全面奔小康的社會目標,國家GDP增長標准也定在7%左右,而上市公司是賺錢能力最強的一批企業,藍籌指數的成長率很可能超過7%。
除了盈利增長,再來看估值差,假設我們堅持在低估的時候定投指數,平均買入成本能攤平到8倍PE,未來在15倍PE以上賣出,以成長性7%為標准,假設3年內完成目標,年符合預期收益率大概是35%;如果5年內達成目標,年復合預期收益率大概24%。
C. 張坤劉格菘旗下基金創最大回撤紀錄,這個數值已經達到了多少
截止目前,張坤旗下的藍籌精選創下了最高回撤率達到了22%,而劉格松旗下的廣發雙擎升級的回撤了也達到了23%,這兩只股票都遭遇了成立以來的最大回撤。牛年開始之後,A股就沒有一天的牛的,從最早的抱團瓦解,到現在的大盤回撤,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無一倖免。有基民過年聽了親戚介紹來買基金,結果開年就給你來個大跌,新基民們根本承受不住,各大基金的評論區也是各種段子橫飛,此時股民們除了調侃,也做不了什麼事了。
D. 嘉實公募基金怎麼樣啊
嘉實基金公司抄也算是一家較為襲老牌的基金公司了,該公司在1999年成立,在2017年被中國證券報評為金牛基金管理公司,也在同年獲得證券時報頒發的十大明星基金公司獎。
從該家公司的基金經理的任職情況來看,58位基金經理的學歷都碩士以上,其中最大年限達到15年,目前從萬得的數據來源中可以查到所發行的基金,包括開放式和封閉式有200多隻,截止到最新收盤日,平均收益達到6%以上的亦不少,不過基金的歷史業績不代表示未來表現,這個要多多注意。
整體而言,從2018年年報來看,嘉實目前的投資風格是成長型,風格系數是3.44,以上提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
E. 聽說公募基金總體賺錢不少,為什麼我一買就猛跌呢
根據公募基金20周年公開數據來看,總體是賺錢的,累計實現盈利超過了2萬億,長期回報率跑版贏大盤權。但是許多基金持有人的收益總在原地踏步,甚至賠了錢。一部分原因在於市場波動,另一部分重要原因,在於一些投資者面對短期波動的時候心態不穩,牛市跟風進場,熊市忍痛割肉,很難堅持長期持有。去年市場持續震盪下跌,偏股型基金收益受到很大影響,如果承受不了高波動帶來的短期虧損,建議你考慮收益比較穩健的產品。最近可以看看債基,從2018下半年開始表現就不錯,應該還會延續一段時間慢牛。或者關注一些定開型混合基金,例如最近正在發行的匯添富研究優選,有封閉期的約束,一段時間內不必為市場波動操心了,管住手穩一穩,過了市場震盪期再逐步追求高收益吧。
F. 為什麼基金賺了 基民卻虧了
雖然今年公募基金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是從歷史數據上看,公募基金還是很賺錢的。
為了說明這一點,三思君就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的「股票基金」指數(H11021)為例,來給大家看看國內公募基金的歷史表現。
數據顯示,股票基金指數(H11021)從2002年12月31日成立時的1000點,漲到了目前的6146.18點。換一句話講,該指數在過去的16年間,其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2%。
在市場火熱的時候,不僅新基金的發行數量會大幅增加,而且發行的規模也會飆升。
比如今年年初發行的興全合宜混合A(163417),首發當日就募集了300多億,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然而,大半年過去了,從這只基金的凈值表現看,下跌了15%。
在這里,三思君並不是說興全合宜混合A(163417)不好。因為從基金經理謝治宇曾管理的基金業績上看,還是很有能力的。只是想告訴大家,能夠給基民賺錢的基金,從來都不是搶的。
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大家又不買基金了。比如就像現在,即使基金公司使出渾身招數,也很難保證新基金會發行成功。
所以,三思君總結基民之所以總是虧錢的原因就是:在市場高位或火熱的時候大量買入,然而在市場低位時又選擇賣出。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了大多數買基金的投資者之所以虧錢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G. 證券類私募基金數量規模現在怎麼樣
11月1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2018年三季度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產版管理業務統計數據顯權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52.23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13.36萬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1.72萬億元,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4.18萬億元
H. 基金人最慘單日跌多少
基金人最慘單日大跌超8%。
8日晚間,基金凈值更新,幾大明星的基金凈值跌幅較大,實際凈值與估算凈值沒有太大誤差,目測在這幾天的暴跌中,屬於「死扛型」。
如張坤、劉彥春、葛蘭等管理基金凈值出現一定下挫。
而8日最慘是一隻全倉軍工股的基金,跌幅超過8%,前10大重倉股最少的跌幅近8%,最多的下跌已經超14%。
(8)2018年公募基金數據擴展閱讀:
後市情況分析
多數機構認為,市場近期回調,主要是10年期美債攀升,對高估值權益資產形成重壓。
諾安基金錶示,近期市場調整由海外長端利率攀升、商品價格波動等多方面因素疊加帶來,而非源於基本面的變化。上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新講話沒有試圖遏制長期利率的上升態勢,市場上對美債到期收益率上漲行程一直預期,在疊加通脹預期上升,全球權益資產價格承壓,避險情緒蔓延。
國投瑞銀基金也表示,市場對於10年期美債繼續攀升從而對高估值權益資產形成重壓的一致性預期繼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