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問題,究竟是股票還是期貨,94-96年之間有配股權證,1992年-1996年之間主要是配股權證以及國債期貨,而國債期貨出現過3.27和3.19事件之後,被叫停。當時的期貨市場主要是實物期貨和國債期貨,並沒有你說的所謂股票期貨。2010年4月16日,中國才推出股指期貨。這個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股票期貨。我想你表達的意思應該是指配股權證。配股權證是上市公司給予其老股東的一種認購該公司股份的權利證明。我國股市的第一個權證是1992年6月滬市推出的大飛樂股票的配股權證。期間一直持續。不知道你是否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② 哪個商品期貨合約平均波動幅度最大
每段時間各品種的波幅都有差距,而每個品種在各時間段的波幅又不盡相同。比如回2008年金融危機時各答品種許可權大幅度下跌,基本上所有的品種波動都比較大,去年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螺紋鋼的下跌幅度最大,股指期貨也大幅度下跌,而由於美國乾旱,豆粕的漲幅居前。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副產品、金屬產品、能源產品等幾大類。是關於買賣雙方在未來某個約定的日期以簽約時約定的價格買賣某一數量的實物商品的標准化協議。商品期貨交易,是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特定商品的標准化合同的交易方式。
③ 商品期貨漲幅限制是多少
商品期貨一般的漲跌幅為4%,當出現第一個漲跌停板時第二個交易則會提供漲跌幅度。
漲跌幅限制是中國期貨市場的穩定措施。從國際經驗看,新興金融市場為了防止過度投機,多數採用漲跌幅限制措施,而且隨著市場的發展,漲跌停板幅度一般會逐步放寬(簡稱擴板)。
中國股市的風險控制措施,就沿用了這一思路。其實期市的發展也可以借鑒這種經驗,根據市場發展的具體情況,逐步地有節奏地調整漲跌停板幅度,從而促進市場更健康地發展。
如果繼續保持3%的漲跌幅限制,就會使漲跌停頻繁發生,使之不再是小概率事件,帶來許多不利影響。
第一,波動率溢出使得漲跌停後幾天內期價大幅波動,使交易所、期貨公司和投資者風險控制難度加大。
第二,價格發現延遲削弱了期貨市場的定價功能,而價格發現的速度是衡量一個交易所能否成為定價中心的重要標准。
第三,交易干涉使得願意交易的交易者不能成交,不願意強平的頭寸被迫強平,從而有失公平。
一旦封漲跌停,止損單無法執行,容易導致客戶穿倉。想做套保的客戶,也無法執行既定方案。
更糟糕的是,許多套利盤在三個連續漲跌停中被強平掉一條腿,使套利交易被迫變成單邊交易,風險迅速放大。大豆、豆粕的套利盤不敢做大,其中擔心被強平就是一個重要原因。
④ 期貨的漲跌幅是多少,為什麼有的一天漲百分之十五以上呢
你知道玉米的0901合約是什麼時候掛牌的么?是2008年1月18日。
那麼在這之前的k線又是怎麼內來的呢?它當然容不是0901的k線,因為該合約才掛牌上市,所以之前的k線是0801合約的。
這樣就好理解為什麼2008年1月17日與2008年1月18日會出現百分之十五的漲幅,以為它們實際上是兩張合約,只是為了投資者便於價格的研究和查詢,才把合約象這樣連接起來,使價格從前往後一直看上去是連續的。
你看看玉米0901合約2007年1月12號到13號的,也有一個跳越,同理!
每張合約掛牌上市時間為一年,一年後由新合約延續其價格走勢!
⑤ 2005年12月到2006年1月27日期間,國內期貨漲幅最大的是哪個商品多少時間漲了多少
銅的漲幅是最大的
⑥ 期貨一天的漲跌是多少
漲跌停板制度:
1、上海交易所
銅、鋁
交易日回(D) D1 D2 D3 D3收市後答
漲跌幅 3% 4% 5% 強制減倉
天膠
交易日(D) D1 D2 D3 D3收市後
漲跌幅 3% 6% 6% 強制減倉
2、 大連交易所
黃大豆
交易日(D) D1 D2 D3 D3收市後
漲跌幅 5% 4% 4% 強制減倉
豆粕
交易日(D) D1 D2 D3 D3收市後
漲跌幅 5% 4% 4% 強制減倉
3、 鄭州交易所
小麥(普通小麥 和強筋小麥)
交易日(D) D1 D2 D3 D3收市後
漲跌幅 3% 4.5% 4.5% 強制減倉
注:其中D1、D2、D3分別指三個交易日連續停板。
⑦ 期貨的漲跌幅是不是也和股票一樣都是最大10
不是 期貨的漲跌停板幅度 因不同品種各不相同 一般是4%左右。因為期貨用保證金制度。提高了資金利用效率的同時也放大了資金的風險和收益。如果保證金是10%那麼4%的漲跌停板幅度對你的自有資金來說就是40%的風險和收益!
⑧ 1995年至2008年國際期貨每年的大事件(漲幅較大的各股)
道瓊斯指數崩盤 (1989年),蘇聯新政權的軍事襲擊 (1991年),美伊沙漠風暴 (1991年),全球金融牛市上升 (1992-1995年),英國霸克菱銀行倒閉事件 (1995年),亞洲貨幣慘遭狙擊面臨貶值 (1997年),美國911襲擊事件 (2001年),美伊戰爭 (2002年)2003年H股上漲4倍,是由於國際資金看好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競相投資,H股從區域性被冷落的市場成為國際巨額資金投資的最佳場所;3)為何美國2003年攻打伊拉克都沒有讓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2004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卻暴漲,石油、重金屬價格翻翻。因為中國2003年、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增長,使得中國乃至世界整體供需短期失衡 (2004年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佔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50%),造就了期市大牛和2003年底的股市1300點---1700點大牛市(中國本輪針對固定資產的宏觀經濟調控源於此)2006年1月2日,國際金價為每盎司514美元。隨後,金價展開了跳躍式上漲,一天之內上漲20美元都不是新鮮事。到5月12日,國際金價終於創下每盎司730美元的歷史紀錄。2007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演變為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大事件,讓投資者始料不及,但隨後美國實體經濟陷入低迷之中,確實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以很大沖擊。今年已有11家銀行關門, 始於去年8月的美國金融動盪,在14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被低價收購等一連串重磅炸彈同時引爆後,其嚴重性儼然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僅今年,迄今為止,美國就已有11家銀行倒閉。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起1929~1933年美國大蕭條期間那場驚天動地的銀行倒閉潮。相關資料顯示,在那短短4年間,美國共有9755家銀行破產,占當時銀行總數的1/3。
雖然從數量上來看,此次美國銀行業危機遠不能和大蕭條時期相提並論,但在市場環境已發生巨變的時代背景下,仍出現如此規模的銀行倒閉潮,實屬觸目驚心。
9月5日,Silver State成為今年以來第11家破產的美國地方銀行。而此前的8個月,已分別有Douglass National、Hume、ANB Financial、First Integrity、Indy Mac、First Heritage、First National、First Priority、The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 Company和Integrity等10家銀行先後倒閉。其中最大的銀行是7月11日宣布破產的IndyMac,該行擁有320億美元資產和190億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國歷史上破產的第三大銀行。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不久前曾透露,截至第二季度末,其黑名單上的「問題銀行」已增至117家之多,比首季度增加30%,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創下了自2003年中期以來的最高紀錄。
自2000年10月以來,FDIC已關閉了37家銀行,其中2002年關閉了12家,為歷年之最,2005年和2006年均無銀行倒閉,2007年為3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11家銀行先後破產,僅7月以來的短短兩個多月就有7家。
FDIC董事長謝拉·布萊爾上月表示,她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的銀行「難逃厄運」。
「我認為這場危機才剛過半,甚至可以說最壞的時候還未到來。未來幾個月我們看到的將不只是中小銀行倒閉,我們還將看到一家大投行或商業銀行倒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說。
僅僅過了一個月,羅格夫的話就已應驗,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諸多分析人士認為,2009年第一、第二季度才是銀行信貸損失的高峰。如果真是這樣,美國銀行的倒閉潮也許才剛剛開始。
⑨ 期貨漲跌幅度多大
商品期貨的日內漲跌幅限制大多在4%,5%。 股指期貨為10%、國債期貨為2%。出現連續漲跌停板,交易所方面會適當調高當日漲跌幅限制。也即擴板的操作。